朱震亨述

《丹溪治法心要》~ 卷一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14)

1. 咳嗽(第十八)

陰氣在下,陽氣在上,咳嗽嘔吐喘促,用瀉白散。桑白皮(炒三兩),黃芩(三兩),地骨皮(一兩),炙甘草(五錢),加陳皮、青皮、五味子、人參、茯苓、粳米二十一粒。喘不得臥,臥則喘少,氣逆上,乘於肺,肺得水而浮,使氣不得通流,以神秘湯:白茯苓(五錢),木香(五錢),桑白皮,紫蘇(葉),橘皮(炒),人參(以上各七錢。)其脈沉而大,喘嗽加生薑。

裡虛或冒風寒,又兼內事過度,咳嗽惡風因勞:人參(四錢),麻黃連根節者(一錢半)二、三帖止,此丹溪先生之神方也。氣血俱虛咳嗽,兼治一切咳嗽:人參,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膠,烏梅(以上各一兩),貝母(五錢),御米殼(八兩去頂以蜜炒黃),此名九仙散。

脾虛肺寒,痰涎咳嗽紫蘇飲子,以三拗湯加紫蘇、桑白皮、青皮、陳皮、五味子、人參、半夏、生薑煎。熱嗽胸滿,小陷胸湯。好色人元氣虛,久嗽不愈者瓊玉膏。好酒人嗽者,青黛、栝蔞,姜蜜丸,噙化以救肺。治嗽大抵多用薑汁以辛散也。一男子,年二十歲,因連夜勞倦不得睡,感寒嗽痰,痰如黃白膿,嗽聲不出,時初春大寒,與小青龍四帖,覺咽喉有絲,血腥氣逆上,血線自口中左邊一條,頃遂止。如此每晝夜十餘次。

其脈弦大散弱,左大為甚,人倦而苦於嗽,予作勞倦感寒。蓋始因強與甘辛燥熱之劑,以動其血,不急治恐成肺痿,遂與人參、黃耆、當歸身、白朮、芍藥、陳皮、炙甘草、生甘草、不去節麻黃,煎熟入藕汁治之。兩月而病減嗽止,卻於前藥去麻黃,又與四帖而血止。脈大散尚未收斂,人亦倦甚食少,遂於前藥去藕汁,加黃芩、縮砂、半夏,至半月而安。

戴云:風寒嗽者,鼻塞聲重,畏寒;火嗽者,有聲痰少,面赤;勞嗽者,盜汗出;兼痰者,多作寒熱;肺脹嗽者,動則嗽,喘滿氣急;痰嗽者,嗽動便有痰聲,痰出嗽止。五者大概明其是否而施治耳。一婦人積嗽,腹有塊,內蒸熱:貝母,栝蔞,南星,香附(各一兩),薑黃,藍實(各二錢五分),白朮(一兩)。

一婦人積痰嗽:黃芩、黃連、香附、貝母、栝蔞、生甘草、陳皮、茯苓、白朮、知母、杏仁、桑白皮。一人痰積鬱嗽:貝母、黃芩、香附、栝蔞、青皮(各一兩半)。一人體肥,膏粱飲酒,當勞倦發咽痛鼻塞痰嗽,涼膈散加桔梗、荊芥、南星、枳實。

白話文:

咳嗽(第十八)

陰虛陽盛導致咳嗽、嘔吐、呼吸急促,可以使用瀉白散治療。瀉白散的組成:桑白皮(炒三兩)、黃芩(三兩)、地骨皮(一兩)、炙甘草(五錢),再加入陳皮、青皮、五味子、人參、茯苓、粳米二十一粒。如果喘息得厲害無法平躺,平躺後喘息減輕,氣逆上衝,影響肺部,肺部積水導致氣機不通暢,則使用神秘湯:白茯苓(五錢)、木香(五錢)、桑白皮、紫蘇葉、橘皮(炒)、人參(以上各七錢)。如果脈象沉而有力,咳嗽喘息加重,可以加入生薑。

如果體內虛弱或受風寒侵襲,又伴隨房事過度,咳嗽畏風且勞累後加重,可以使用人參(四錢)、麻黃連根(一錢半),服用二到三帖即可,這是丹溪先生的特效方。如果氣血兩虛導致咳嗽,以及各種咳嗽,都可以用人參、款冬花、桑白皮、桔梗、五味子、阿膠、烏梅(以上各一兩)、貝母(五錢)、御米殼(八兩,去頂用蜂蜜炒黃)組成的九仙散來治療。

脾虛肺寒,痰涎咳嗽,可以用紫蘇飲子治療,即三拗湯加入紫蘇、桑白皮、青皮、陳皮、五味子、人參、半夏、生薑煎服。熱咳胸悶,用小陷胸湯。好色導致元氣虛弱,久咳不癒者,用瓊玉膏。嗜酒者咳嗽,用青黛、栝蔞、薑蜜丸含化以緩解肺部症狀。治療咳嗽大多使用薑汁,以其辛溫散寒的作用。曾有一位二十歲男子,因連夜勞累無法入睡,受寒咳嗽,痰液呈黃白色膿樣,咳嗽聲音低微,時值初春大寒,服用小青龍湯四帖後,感覺咽喉有絲狀物,血腥味逆衝,左側嘴角出現一條血絲,很快停止,但此情況每晝夜出現十多次。

其脈象弦大而鬆散,左側尤其明顯,病人疲倦且咳嗽痛苦,診斷為勞倦傷及體表受寒。因為一開始使用辛甘燥熱的藥物,導致血行受阻,擔心會發展成肺痿,因此改用人參、黃耆、當歸身、白朮、芍藥、陳皮、炙甘草、生甘草、不去節麻黃,煎煮後加入藕汁服用。兩個月後病情減輕,咳嗽停止,然後去除麻黃,再服用四帖藥物,出血也停止了。但脈象仍然鬆散尚未收斂,病人也十分疲倦,食慾不振,因此在原方基礎上去除藕汁,加入黃芩、縮砂、半夏,半個月後痊癒。

戴氏說:風寒咳嗽,鼻塞聲音沉重,畏寒;火熱咳嗽,聲音洪亮痰少,面紅;勞累咳嗽,盜汗;咳嗽兼痰,寒熱往來;肺脹咳嗽,活動則咳嗽,喘息胸悶氣急;痰咳嗽,咳嗽時有痰聲,痰排出後咳嗽停止。這五種情況可以大致判斷病因而施治。一位婦女久咳,腹部有腫塊,內有熱感,使用貝母、栝蔞、南星、香附(各一兩)、薑黃、藍實(各二錢五分)、白朮(一兩)治療。

一位婦女痰咳:黃芩、黃連、香附、貝母、栝蔞、生甘草、陳皮、茯苓、白朮、知母、杏仁、桑白皮。一人痰積鬱結咳嗽:貝母、黃芩、香附、栝蔞、青皮(各一兩半)。一人體胖,嗜食肥甘厚味及飲酒,勞累後出現咽痛、鼻塞、痰咳,用涼膈散加桔梗、荊芥、南星、枳實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