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侶山堂類辯》~ 卷上 (7)
卷上 (7)
1. 陽證陰證辯
夫《內經》之所謂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可泄而已。蓋謂熱病而言也,故篇名《熱論》。熱病者,寒邪在於表之三陽,寒已化熱,故可汗而已;在不從汗解,則熱邪已入於裡陰,故可下而已。若寒邪在表而不能化熱,及表陽虛脫者,太陽經有四逆湯之寒證,寒邪直中於里陰,感君、相二火之熱化者,少陰經有急下之火證,厥陰經有便膿血之熱證。此皆從人身中之氣化也。
故邪在三陽曰陽證,能化熱曰熱證,不能化熱曰寒證;在三陰曰陰證,病陰寒曰寒證,得火化曰熱證。又不可以病在陽而定為熱病,在陰而必為寒也。
白話文:
《內經》所說的病程未滿三天的,只要用發汗的方法治療;病程滿三天的,就可以用瀉下的方法治療。這主要是針對熱病來說的,所以篇名叫做《熱論》。熱病指的是,寒邪侵入體表的三陽經絡,寒邪已經轉化為熱,所以只要發汗就可以治好;如果沒有透過發汗解除,那麼熱邪就已經進入到體內的陰經,所以可以用瀉下的方法治療。
如果寒邪在體表卻無法轉化為熱,或者體表的陽氣虛弱脫失,太陽經就會出現四逆湯證的寒證;寒邪直接侵入體內的陰經,並且感受到君火、相火的熱而轉化的,少陰經就會出現急需瀉下的火證,厥陰經則會出現大便膿血的熱證。這些都是人體內氣機轉化的表現。
所以,邪氣在三陽經絡叫做陽證,能夠轉化為熱叫做熱證,不能轉化為熱叫做寒證;邪氣在三陰經絡叫做陰證,表現出陰寒的病症叫做寒證,受到火的影響轉化為熱叫做熱證。但是也不能因為病在陽經就判定為熱病,病在陰經就一定是寒病。
2. 陽劇似陰陰劇似陽辯
陽劇似陰者,謂厥深熱亦深也。《厥陰篇》曰: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所謂傷寒一二日者,謂一日病在太陽,二日病在陽明,寒已化熱,至四五日而後傳入於裡陰,故曰必發熱。言傷寒一二日必前發熱,至四五日而後厥也。
深重微輕也,蓋熱邪深入,而裡氣不能外達,故熱深而厥亦深也。如此者,當知一二日之間,邪在表陽,曾發熱,而後傳入於裡陰也。(一日必見太陽之頭痛。)所謂陰劇似陽者,乃寒邪直中於里,陰盛而格陽於外,是以喜寒惡熱,揭去衣被,欲臥涼處。如此者,其人必躁,其脈沉細,或虛浮而亂,其舌必滑,其面色必清;或赤浮於外,其膚必涼,或發熱者,必先涼而後熱,以手按之,始覺壯熱,久之反涼。此二者,先詳審其因證,而假象自露矣。
若猶恐陽劇似陰,陰劇似陽,先以此搖惑於心中,則反有差誤。
白話文:
所謂「陽證表現得像陰證」,是指熱邪深入體內,導致體內熱度很深,同時也會出現手腳冰冷的現象。《傷寒論·厥陰篇》說:「傷寒病發作一兩天到四五天時,如果出現手腳冰冷,一定會先發熱。先前發熱,後來一定會手腳冰冷;手腳冰冷症狀嚴重,體內熱度也越深;手腳冰冷症狀輕微,體內熱度也越輕。」所謂傷寒病發作一兩天,是指第一天病邪在太陽經,第二天病邪在陽明經,這時寒邪已經轉化成熱邪。到了四五天的時候,病邪才傳入體內陰經,所以說「一定會發熱」,意指傷寒病發作一兩天必定先發熱,到了四五天之後才會出現手腳冰冷。
這裡的「深重」和「微輕」指的是症狀的程度,熱邪深入體內,體內陽氣無法向外疏散,所以體內熱度深,手腳冰冷的症狀也深重。遇到這種情況,就應該知道病邪在一兩天的時候,是停留在體表的陽經,曾經發熱過,之後才傳入體內陰經。(第一天一定會出現太陽經的頭痛症狀。)
而所謂「陰證表現得像陽證」,是指寒邪直接侵入體內,導致陰氣過盛,把陽氣排斥到體外,因此患者會喜歡寒冷,厭惡熱,想要脫掉衣服,想躺在涼爽的地方。出現這種情況,患者一定會煩躁不安,脈象會沉細,有時會虛浮而雜亂,舌苔會潤滑,臉色會比較蒼白;有時臉色會發紅,但皮膚卻冰涼,或者會發熱,但一定是先感到涼,然後才發熱,用手按壓,剛開始感覺熱度很強,時間久了反而會變涼。這兩種情況,要先仔細分辨病因,假象自然就會顯露出來。
如果總是擔心陽證看起來像陰證,陰證看起來像陽證,先讓這些想法擾亂自己的判斷,反而容易出錯。
3. 陰證本於陽虛辯
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在外,陰之使也;陰在內,陽之守也。是以人之三陽,猶外之重門;人之三陰,猶內之堂室。邪中於陰而為陰證者,乃重門不固,本陽虛也,雖然外城已破,內城尚可固守。蓋陽生於陰,裡氣實者,猶能外禦其侮。若表氣微虛,裡氣不守,則使邪中於陰矣。
有一方士,華輿盛服,昂昂然至病者之家,審其脈證虛寒,曰:此陰證也。病者曰:不然。予保養數月矣。病者之妻,亦大慍於側,佯哂而譏之。方士赧言語澀,遂不敢用溫熱之藥,貿貿然而出,若有所失。悲夫!不明陰陽之道而為醫,猶未能操戈而使之戰也。
開之曰:陰陽之道,陽密為要。如陽氣不固,則邪不以次入,憂、恐、悲、喜、怒,皆傷五臟,邪即隨所傷之臟而乘之,又非獨腎精之能固守也。
白話文:
陽氣就像天空的陽光,主要作用在體表;陰氣就像大地的陰涼,主要作用在體內。所以陽氣在外,是陰氣運作的動力;陰氣在內,是陽氣守護的屏障。因此,人體的三陽經,就像外層的重重門戶;人體的三陰經,就像內部的廳堂房室。如果邪氣侵入陰經而形成陰證,那是因為外層的防禦不夠堅固,根本原因是陽氣虛弱。雖然外層的防線已經被攻破,內層的防線還是可以堅守的。陽氣是從陰氣中產生,如果體內的陰氣充足,還能抵禦外來的侵犯。如果體表的陽氣稍微虛弱,體內的陰氣也無法守護,就會導致邪氣侵入陰經。
有一個江湖術士,穿著華麗的衣服,趾高氣昂地來到病人的家中,診斷出病人的脈象和症狀都是虛寒,就說:「這是陰證啊!」病人說:「不是吧,我已經保養了好幾個月了。」病人的妻子也在旁邊很生氣,假裝嘲笑他。術士臉紅,說話支支吾吾的,不敢用溫熱的藥物,茫然地走了出去,好像失去了什麼。唉!不明白陰陽的道理就當醫生,就像還沒學會拿武器就上戰場打仗一樣。
我來解釋一下:陰陽的道理,陽氣的穩固是最重要的。如果陽氣不夠牢固,邪氣就會不按順序侵入,憂愁、恐懼、悲傷、喜悅、憤怒,這些情緒都會傷害五臟,邪氣就會隨著受傷的臟器而入侵,並不是只有腎精才能固守的。
4. 邪正虛實辯
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陰陽喜怒,飲食居處。大驚卒恐,則血氣分離,陰陽破散,經絡厥絕,脈道不通,陰陽相逆,衛氣稽留,經脈虛空,血氣不次,乃失其常。《通評虛實論》曰:邪氣盛則實,精氣奪則虛。又曰:邪之所湊,其正必虛。是凡病未有不為邪氣所傷,而即為正氣虛脫者也。
是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皆因外感風寒,內傷五志之所致。故凡病當先卻其邪,調其血氣,順其所逆,通其所稽,則陰陽和平,而正氣自復。若止知補虛,而不清理其病,邪病一日不去,正氣一日不復,漸積至久而成不救之虛脫矣。
又常見少年子女,因感外邪,而為發熱,咳嗽,或為唾血,或為夜熱,不行清理其邪,而致陰陽破散,血氣乾枯,有不數月而死者,有不周歲而死者,而曰此百日怯也,此周年怯也。悲夫!夫少壯之人,精神日盛,血氣日生,若不因邪病而成虛怯,未之有也。有不因邪病而成虛怯者,奇恆之病也。
(不因外感內傷,故曰奇恆。)《大奇篇》曰:胃脈沉鼓澀,胃外鼓大,心脈小緊急,皆隔,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從內而外,故曰發。)夫人之榮衛血氣、皮肉筋骨,皆資生於胃腑水穀之精。胃脈沉鼓澀者,胃虛而生氣衰也。血氣不能榮養於身,故成偏枯之證。
年未滿二十者,精神正盛,血氣方殷,而反見此衰敗之證,此因先天所秉之元氣虛薄,而後天不能資培,斯成自損之病,然亦至三年之久,而不致於速死。審辯邪正虛實,臨證要緊關頭,名醫之門多疾,若能分別救治,庶幾其有瘳乎!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所有疾病的開始,都是因為風、雨、寒、暑這些外在環境的影響,以及情緒上的陰、陽、喜、怒,還有飲食和居住環境所造成的。如果受到極大的驚嚇或突然的恐懼,就會導致體內的血液和氣分散,陰陽失調,經絡堵塞不通,脈搏不順暢,陰陽之氣互相違逆,衛氣停滯不前,經脈變得空虛,血液和氣的運行失去規律,這樣就會失去正常的狀態。」《通評虛實論》說:「邪氣旺盛就會導致實證,精氣虧損就會導致虛證。」又說:「邪氣侵入的地方,一定是正氣虛弱的。」所以所有的疾病,沒有不是因為受到邪氣的傷害,而導致正氣虛脫的。
因此,骨骼變得乾枯,肌肉凹陷,胸腔氣體鬱積,呼吸困難,這些都是因為外感風寒,內傷五種情志所引起的。所以,治療疾病應該先去除邪氣,調和體內的血液和氣,疏導逆亂的氣,疏通停滯的氣,這樣陰陽之氣才能平和,正氣自然恢復。如果只知道補虛,而不清除病邪,邪氣一天不去除,正氣就一天不能恢復,時間久了就會形成無法救治的虛脫症狀。
又常見到年輕的孩童,因為感染外邪而發燒、咳嗽,甚至咳血或夜間發熱,如果不去清除邪氣,就會導致陰陽失調,血液和氣乾枯,有的不到幾個月就死亡,有的不到一年就死亡,然後就說這是「百日怯」或是「週年怯」。這真是可悲啊!年輕力壯的人,精神每天旺盛,血液和氣每天生成,如果不是因為受到邪氣的侵襲而導致虛弱,是很少見的。如果有不是因為邪氣而導致虛弱的,那一定是特殊的疾病。
(不是因為外感內傷,所以說是特殊的疾病。)《大奇篇》說:「如果胃脈沉伏而搏動無力,胃部外觀膨大,心脈細小而急促,這些都是隔絕症、半身不遂的徵兆,男性會左側發病,女性會右側發病。如果年紀不滿二十歲,三年內就會死亡。(這是由內而外發病的,所以說是發病。)人體的營衛之氣、血液、皮膚、肌肉、筋骨,都是依靠胃吸收水穀的精華來滋養的。胃脈沉伏而搏動無力,是因為胃氣虛弱而導致生氣衰敗。血液和氣不能滋養身體,所以才會形成半身不遂的症狀。
年紀不滿二十歲的人,正值精神旺盛,血液和氣充盈,反而出現這種衰敗的症狀,這是因為先天所秉持的元氣虛弱,而後天又沒有好好補養,才會形成自我損傷的疾病,但即使如此,也需要經過三年的時間,才不至於快速死亡。仔細辨別邪正虛實,是臨證時非常重要的關鍵,名醫門前多有患者,如果能夠分辨清楚並加以救治,或許才能夠治癒疾病啊!
5. 陽脫陰脫辯
陰陽虛脫,有外因、內因之分,有偏勝、偏絕之別。如邪中於陰,手足厥冷,脈微欲絕,此陰盛而生陽之氣欲絕於內也;如欲冷飲,欲臥涼地,揭去衣被,躁而不安,此陰盛於內而陽欲脫於外也,急宜參、附、薑、桂以救之;如發汗不解,身反大熱,此陽盛而陰絕於內也,如陽明病,發熱汗多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此陽盛於內而陰液外脫也。此外因之陰陽偏勝而偏絕也。
若夫內因之陰陽,陽生於陰,陰生於陽。陽生於陰者,陽氣生於陰精也;陰生於陽者,陰精之生於陽化也。陽化者,陽氣化水穀之精微,而生此精也。陰陽和合,交相生化,是為平人。如孤陽不生,獨陰不長,此陰陽之生機欲絕於內也。《難經》曰:脫陽者見鬼,脫陰者目盲。
蓋陽脫者,從下而脫於上;陰脫者,從上而脫於下,故脫陰而目盲者,尚有餘命之苟延,脫陽而見鬼者,不計日而死矣。夫陽脫之患,多有本於陰虛。如年老之人,足膝寒冷,此元陽之氣漸衰,而欲絕於下,宜用參附、半硫之類,以助生陽。如或因脾胃虛而穀精不生,或入房甚而腎精日損,或憂恐而藏精漸消,或煩勞而精神日耗,以致陰氣日衰,而陽將外脫矣。故治未病者,見陰精有虧,乃陽脫之漸,預培養其陰焉。
若待陽氣外脫,用桂、附而欲其引火歸原,不知陰精者,陽氣之生原也,其原已絕,又安所歸乎?故陽脫而用桂、附救之者,外因之脫也;治內因而用桂、附者,助陽氣之衰於下也。(若陰虛而陽脫者,非桂、附可救。)故曰陰陽虛脫,有外因、內因之分,有偏勝、偏絕之別。
白話文:
陰陽虛脫,有外在和內在原因的區分,也有偏向強盛和偏向衰竭的差別。例如,外邪侵入導致體內陰氣過盛,出現手腳冰冷、脈搏微弱快要停止的狀況,這是陰氣過盛而陽氣在體內衰竭的表現;如果病人喜歡喝冷飲、想躺在冰涼的地方、掀開被子、煩躁不安,這是陰氣在體內過盛而陽氣要向外脫散的現象,應該立即使用人參、附子、生薑、肉桂等藥物來搶救。如果發汗治療後症狀沒有緩解,反而身體更加發熱,這是陽氣過盛而陰氣在體內衰竭的表現。例如,陽明病出現發熱、多汗的症狀,應該立即使用攻下的方法,使用大承氣湯,這是陽氣在體內過盛而陰液向外脫散的現象。這些都是外在原因導致陰陽偏盛或偏衰竭的情況。
至於內在原因造成的陰陽失衡,陽氣是由陰精產生的,陰精是由陽氣產生的。陽氣產生於陰精,是指陽氣的產生需要陰精作為基礎;陰精產生於陽氣,是指陰精是陽氣轉化水穀精微而產生的。陰陽調和、互相轉化,這是健康人的狀態。如果單獨只有陽氣而沒有陰精來滋養,或者只有陰精而沒有陽氣來推動,這表示陰陽的生機都將在體內衰竭。《難經》說:「陽氣脫失的人會看到鬼,陰氣脫失的人眼睛會失明。」
一般來說,陽氣脫失是從下往上脫散的,陰氣脫失是從上往下脫散的,所以陰氣脫失導致失明,還可以苟延殘喘一段時間,陽氣脫失導致看到鬼,則很快就會死亡。陽氣脫失的病症,很多都是因為陰虛引起的。例如,老年人常常感到腳和膝蓋冰冷,這是體內陽氣逐漸衰弱,將要從下方衰竭的表現,應該使用人參、附子、半硫等藥物來幫助陽氣生發。如果因為脾胃虛弱而不能產生水穀精微,或者房事過度導致腎精日漸損耗,或者因為憂慮恐懼而導致精氣逐漸消散,或者因為過度勞累而導致精神日漸消耗,以致陰氣日漸衰弱,陽氣就會向外脫散。所以,治療未病的人,發現陰精虧虛,這是陽氣將要脫散的跡象,應該事先培養陰精。
如果等到陽氣已經向外脫散,才使用肉桂、附子等藥物想要把陽氣引回體內,卻不知道陰精是陽氣產生的根本,根本已經衰竭,又要如何歸回呢?所以,因為外在原因造成的陽氣脫失而使用肉桂、附子來搶救,是針對外因的治療;而針對內在原因,使用肉桂、附子是幫助衰弱的陽氣恢復活力。(如果因為陰虛而導致陽氣脫失,並不是肉桂、附子可以治療的。)所以說,陰陽虛脫,有外在和內在原因的區分,也有偏向強盛和偏向衰竭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