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侶山堂類辯》~ 卷下 (4)
卷下 (4)
1. 枳實
《考工記》云:橘逾淮而北為枳。蓋橘得江南溫熱之氣,故氣味辛溫,能達中土之氣,通灌於四旁:枳乘江北寒涼之氣,性味苦寒,能去寒熱之邪下泄。是一物而性不同,因天地之氣也。本經主大風在皮膚中,如麻豆苦癢者,能啟寒水之發,以對待其陽邪。(枳葉經冬不凋。
得寒水之氣。)夫橘至成熟而後採摘,天氣充滿,故能橫遍於四體;枳乃初生之小者,其氣收斂,故專生下泄。若夫枳殼之苦泄,其性又能橫充,所以本經止雲實而無殼,至宋時,始有殼、實之分。如病胸腹實而當下者,應用實,而以殼代之,乃識見淺而無力量處。
白話文:
《考工記》說:「橘子過了淮河以北就變成枳。」這是因為橘子得到江南溫暖濕熱的氣候,所以氣味辛辣溫熱,能通達身體中央的氣機,並灌注到四肢周圍;而枳子則受到江北寒冷涼爽的氣候影響,性質和味道變得苦寒,能去除身體寒熱的邪氣,並使之向下排泄。同一個植物,因為所處的天地氣候不同,性質也就不一樣。《神農本草經》記載枳實主要治療風邪侵入皮膚引起的疾病,像是皮膚出現像麻豆一樣的紅疹、搔癢等症狀,它能開啟身體的寒氣,用來對抗陽性的邪氣。(枳樹葉子到了冬天也不會凋落,是得到寒冷水氣的緣故。)橘子要等到完全成熟後才採摘,此時天氣的陽氣充盛,所以藥效能遍及全身;而枳子是剛長出來的小果實,它的氣機是收斂的,所以專門作用於向下排泄。至於枳殼的苦味和向下排泄的特性,它的藥性也能夠橫向擴散,所以《神農本草經》只提到枳實而沒有提到枳殼,到了宋朝才開始區分枳殼和枳實。如果患者的胸腹部脹滿、需要通便排泄,應該使用枳實,如果用枳殼來代替,那就是見識淺薄且藥力不足的做法。
2. 橘皮
橘皮臭香色黃,味甘而帶辛,甘、香、黃主土,辛主金。夫胃土主脈絡,(胃又屬陽明,秋金其色白。)脾土主肌肉,肺金主皮毛,橘皮在內之白膜,如胃腑所主之絡脈,皮內之白若肌肉,皮外之宗眼如毛孔,是從中達外,由脈而絡,絡而肌,肌而皮也。
橘皮能宣發陽明之汗,解胃氣之逆呃,蓋能宣達胃氣,外出於皮毛,若夫皮腠之邪,逆於內而為喘急,膈上之痰,結於上而為咳嗽,欲消痰降氣而從下解者,是又從肌而絡,絡而脈,脈而胃也。是邪正之氣,欲出欲入,而用橘皮為導引者,皆藉皮內之白膜,如去其膜白,則斷截出入之道路,故本經止曰橘皮,而並無留白、去白之分。
白話文:
橘子皮氣味帶有臭香,顏色是黃色的,味道甘甜而帶點辛辣。甘甜、香氣、黃色都屬於土的特性,辛辣則屬於金的特性。胃屬於土,主管身體的脈絡,(胃又屬於陽明經,秋天金的顏色是白色的。)脾也屬於土,主管肌肉,肺屬於金,主管皮膚毛髮。橘子皮內部的白色薄膜,就像胃所主管的脈絡一樣,皮內部的白色部分像肌肉,皮外表面的孔洞就像毛孔,這顯示了橘皮是由內而外,從脈到絡,從絡到肌肉,再到皮膚的結構。
橘子皮能夠宣發陽明經的汗液,解除胃氣上逆所引起的呃逆。它能夠宣通胃氣,使之從皮膚毛髮散發出去。如果皮膚的邪氣,逆向進入體內而導致喘息急促,或是膈膜上的痰,停留在上面而引起咳嗽,想要消除痰並使氣下降從下面排出,這又是從肌肉到絡,從絡到脈,再到胃的過程。這是說邪氣和正氣,想要往外走或是往內進,而使用橘子皮來引導,都是藉由橘皮內部的白色薄膜來發揮作用。如果去掉這層白色薄膜,就會截斷氣體出入的通道。所以本草經書上只記載橘皮,而沒有分留白或去白的區別。
3. 麥門冬
經云: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穀血氣之海也。海之所行雲氣者,天下也,胃之所出血氣者,經隧也。經隧者,五臟六腑之大絡也。是臟腑受水穀之精氣,由胃腑之大絡,通於臟腑之經。麥門冬主傷中傷飽,胃絡脈絕,以其根鬚從中而貫,如絡脈之貫於募原之中,是通胸絡之氣,藉中心之貫通也。麥冬經冬不凋,能啟陰氣,上滋於心肺,故主心腹結氣,咳嗽虛勞。
腎脈上貫肝膈,入肺中,從肺出絡心,是腎氣之上交於心肺。心肺之痰熱,欲從下解者,又鹹藉麥冬之心而導引於脈中也。蓋凡物之寒涼者,其心必熱,熱者,陰中之陽也。人但知去熱,而不知用陽,得其陽,而後能通陰中之氣。
白話文:
經典上說:人所接受的氣,是從食物而來;食物所歸屬的地方,是胃;胃是水穀、血液和氣的大海。大海運行雲氣的地方,是整個天下,而胃輸出血氣的地方,則是經脈通道。經脈通道,是五臟六腑的大絡脈。也就是說,臟腑接受水穀的精氣,經由胃腑的大絡脈,通往臟腑的經脈。
麥門冬主要治療因飲食損傷脾胃導致的「傷中傷飽」,以及胃部絡脈斷絕的情況,因為它的根鬚從中間貫穿,如同絡脈貫穿在胸腹之間,能疏通胸部絡脈的氣,是藉由中心貫通來達成的。麥門冬經歷冬天而不凋謝,能啟動陰氣,向上滋養心肺,所以能治療心腹氣結、咳嗽虛勞。
腎脈向上貫穿肝臟和膈膜,進入肺部,從肺部出來聯絡心臟,這是腎氣向上交通於心肺的途徑。心肺的痰熱,想要從下排出,也要借助麥門冬的根心來導引到脈絡之中。一般來說,凡是性味寒涼的藥物,它的根心必定是熱性的,這種熱是陰中的陽。人們只知道去除熱,卻不知道利用陽氣,得到這種陽氣,才能疏通陰氣。
4. 防己
經云:水道不行,則形氣消索。是水有隨氣而運行於膚表者,有水火上下之相濟者,如氣滯而水不行,則為水病痰病矣。防己生於漢中者,破之紋作車輻,莖蔓空通,主通氣行水,以防己土之制,故有防已之名,《金匱》方治水病,有防己黃耆湯、防己茯苓湯;治痰飲,有木防己湯、防己加茯苓芒硝湯。孫思邈治小便閉澀,有三物木防己湯。
蓋氣運於上,而水能就下也。今相沿為下部之藥,緣前人創論於前,後人隨文附會爾!杲曰:防己如險健之人,幸災樂禍,首為亂階,若善用之,亦可敵凶突險,此瞑眩之藥也,故聖人存而不廢。如上焦氣分之病,皆不可用,乃下焦血分之藥耳!噫,如此議論,不知從何處參出?夫氣化而後水行,防己乃行氣利水之品,反云上焦氣分不可用。
《神農本草》分上、中、下三品,以養生補益、延年不老者為上品,治病者次之,毒藥為下。防己能運行去病,是運中有補,故本經列於中品之前,奚為存而不廢?且氣味辛平無毒,奚為瞑眩之藥?如此議論,不能枚舉,無裨治道,反疑惑後學。予觀今世惟盧子田先生,學識淵博,惟宗聖經,獨不為前人所愚。
白話文:
經書上說:「水道不通暢,身體的氣和能量就會衰弱。」這是因為水份有的會隨著氣在皮膚表面運行,有的則透過水火互相協調來運作。如果氣不順暢導致水無法運行,就會形成水腫或痰飲等疾病。防己這種藥材,生長在漢中的,切開後紋路像車輪的輻條,莖是中空的,主要功能是疏通氣機、運行水液。因為它有抑制水腫的功效,所以有「防己」這個名字。《金匱要略》中治療水腫的方劑,有防己黃耆湯、防己茯苓湯;治療痰飲的方劑,有木防己湯、防己加茯苓芒硝湯。孫思邈治療小便不通暢,則使用三物木防己湯。
一般來說,氣是往上運行的,而水會往下流動。現在大家把它當作治療下部疾病的藥,是因為前人先這樣說,後人就跟著附會罷了!張元素說:「防己就像是個奸詐強壯的人,喜歡看到別人遭殃,是引起動亂的禍首。如果能善用它,也可以對抗危險。這是種會產生瞑眩反應的藥,所以聖人保留它但不廢棄。」他又說:「像是上焦氣分的問題,都不可以用防己,這藥只能用於下焦血分。」唉!這樣的說法,真不知道是從哪裡領悟出來的?氣化之後水才能運行,防己明明是行氣利水的藥材,卻反過來說上焦氣分不能用。
《神農本草經》把藥材分為上、中、下三品,以養生補益、延年益壽的為上品,治病的為次等,有毒的為下等。防己能夠運行氣機、去除疾病,是在運行中具有補益作用,因此本經將它列於中品的前面,為什麼要說它只是因為有特殊反應才留著?況且它性味辛平無毒,為什麼說是會產生瞑眩反應的藥?像這種說法,真是舉都舉不完,對治療疾病沒有幫助,反而讓後學者困惑。我觀察現在的醫界,只有盧子田先生,學識淵博,遵循經典,不被前人的觀點所迷惑。
5. 附子
附子如芋,子附母生,故名附子。旁之小子曰側子,土人慾重其斤兩,用木坯將側子敲平於上,然母子之體不相合,故須揀子之少者,又當估去小子,有一兩餘方可用,若連子而重一兩五六錢,更為有力。近時俗人,咸謂一兩外者為天雄。不知天雄長三寸以上,旁不生子,故名曰雄。
土人尤忌生此,以為不利,即禳禱之,謂其不能子母之相生也。今人多取重一兩者,若側子多而去其二三錢,則母身止重七八錢之川烏矣。此緣失於考究,故沿襲時俗之訛。又如附子之尖,乃下行之根,其性趨下,有欲治上而用其尖者,顛倒物性,尤為可笑。
白話文:
附子這種植物像芋頭一樣,它的子是附在母體上生長的,所以叫做附子。在旁邊比較小的子叫做側子,當地人為了增加重量,會用木頭將側子敲平在附子上,但是母子兩者本來就不是連在一起的,所以必須挑選附子本體比較小的,而且要把側子去除,剩下重量有一兩多才能使用。如果連著側子重量有一兩五六錢,藥力會更強。現在一般人,都把重量超過一兩的附子叫做天雄,卻不知道天雄長度超過三寸,旁邊不會長側子,所以才叫做雄。
當地人特別忌諱附子生長側子,認為這樣不好,還會祭祀祈禱,認為附子不能母子相生。現在的人大多取重量一兩的附子,如果側子太多而去除二三錢,那附子本體就只剩下七八錢的川烏了。這是因為沒有仔細研究,所以才會沿襲這種錯誤的習慣。另外,附子尖端的部分是往下長的根,藥性是趨向下的,如果想要治療上部疾病卻使用附子的尖端,那就是顛倒了藥物的性質,非常可笑。
6. 丹雄雞
羽蟲三百六十,秉火運而生,故飛翔於上下。雞在卦屬巽,冠羽皆丹,感木火之氣者也;在支屬酉,又得金之制化,故鳴於寅酉二時。鳴則先鼓其翼,風之象也;鳴者,金之聲也。(玉師曰:木擊金則鳴。)其性好鬥,秉肅殺之氣也。故主女子崩中,漏下赤白。蓋崩中、漏下,肝主之血也。夫凡物各有自物之性,得其物性,施於治道,若合符節,故舉一以推之。
白話文:
所有鳥類共有三百六十種,它們都秉持著火的運行而生,所以能夠在天空中上下飛翔。雞在八卦中屬於巽卦,頭上的冠和羽毛都是紅色的,這是因為它感受到木和火的氣息;在十二地支中屬於酉,又受到金的制約和轉化,因此會在寅時(清晨)和酉時(傍晚)啼叫。雞啼叫的時候會先拍打翅膀,這是風的徵象;雞的啼叫聲,是屬於金的聲音。(玉師說:木頭敲擊金屬就會發出聲音。)雞的習性喜歡爭鬥,這是因為它秉持著肅殺的氣息。因此,雞(的某部分或雞的特性)可以治療婦女的崩漏,也就是子宮不正常出血,或是赤白帶下這些婦科疾病。所謂的崩漏,是由肝臟掌管的血液失調所引起的。萬物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如果能掌握事物的特性,並運用到治療上,就能夠像符節一樣緊密結合,因此可以從一個例子推論到其他類似的情況。
7. 黑豕
豬屬亥,水之畜也,故氣味鹹平。豕性甚躁,(玉師曰,故躁屬陰證。)行不舉足而惟奔,故無病之人食之,補腎生精,如感於風寒者食之,生痰發喘,以其善奔水氣於上也。按毛蟲三百六十,感木氣而生,而牛、羊、犬、馬,又秉火土之化。豕屬水而性寒,羽蟲感火氣之化,而生長於水中者,又居其半。
(鵝、鴨,鳧、騖類,生長於水中。)蓋五類之蟲,雖感五行之氣而生,而五行之中有變有化,明乎變化之道,可與參天地之生物矣。
白話文:
豬在十二生肖中屬於亥,亥代表水,所以豬是屬水的動物,因此它的氣味是鹹味的,性質是平和的。豬的性情非常急躁。(有位醫者說,因此急躁屬於陰性的病症。)牠走路時不會抬起腳,只會奔跑,所以沒有生病的人吃了豬肉,可以補腎、產生精液;但如果感冒風寒的人吃了豬肉,反而會生痰、引發喘氣,因為牠的性情善於把水氣往上帶。
根據記載,毛蟲有三百六十種,是感受木氣而生的;而牛、羊、狗、馬這些動物,則是秉持火、土的變化而生。豬屬水,性質寒冷,而羽蟲是感受火氣變化而生的,在水中生長的羽蟲又佔了一半。(例如鵝、鴨、野鴨、家鴨這些水禽。)總之,這五類動物雖然是感受五行的氣而生,但五行之中有變化和轉化。如果能明白這些變化之道,就能夠理解天地萬物的生長奧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