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侶山堂類辯》~ 卷上 (14)
卷上 (14)
1. 急溫論
《少陰篇》曰: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太陽篇》曰:病發熱頭疼,脈反沉,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夫急溫、急救之在少陰、太陽者,有水火寒熱之氣化也。病在少陰,感君火之甚者,急下之;病陰寒之劇者,急溫之。寒傷太陽,欲如連樞,神氣乃浮,脈反沉者,陽反內陷也,故當救其里。
二者止見脈沉,若待其厥冷脈絕,則不救矣。故所謂急者,如人墮於水火之中,緩即焚溺矣。
白話文:
《少陰篇》說:少陰病,脈搏沉細的,應急用溫熱的藥治療,宜用四逆湯。《太陽篇》說:病發熱頭疼,脈搏反而沉細,身體疼痛,應該搶救其表裡,宜用四逆湯。用急用溫熱藥和急用搶救藥來治療少陰、太陽,就是因為寒熱水火之氣的變化。病在少陰,感受君火之氣特別嚴重,應該急用瀉下法治療;病在陰寒特別劇烈,應該急用溫熱藥治療。寒邪侵犯太陽,欲如連樞,神氣就浮起來,脈搏反而沉細,這是陽氣反而陷於內部,所以應該搶救其表裡。
2. 汗下論
一熏一蕕,十年遺臭,故去邪莫如速也。曰:汗多亡陽。如表邪盛者,汗之而解,以養陽也。曰:下多亡陰,如里邪實者,下之而解,以養陰也。多者,謂其太過也。太過不可,而況妄行乎!《靈樞經》曰: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充身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蓋氣化而汗出溱溱也。
白話文:
如果燻蒸和薰蒸皮膚,十年都會留下惡臭,所以消除邪氣一定要迅速。諺語說:流汗過多會損傷陽氣。如果外邪盛行,就用發汗的方法來解,可以保養陽氣。諺語說:泄瀉過多會損傷陰氣。如果裏邪實盛,就用瀉下法的藥物來解,可以保養陰氣。多,是指過多。過多就是不行,更何況是盲目進行呢!《靈樞經》說:上焦開發,宣發五穀的香味,薰蒸皮膚,使全身滋潤光澤,像霧露滋潤一樣,這就是氣。氣化成汗,汗液像水流一樣湧出。
又曰:奪血者無汗,是血氣不足,邪不得從汗解也。《傷寒論》曰:微則陽氣不足,澀則無血。下之,則心下痞鞭,是血氣不足,又難從下解也。當知邪賊宜攻,而正氣又當培養。夫邪正相持,則為寒熱出入,邪負則愈,正北則危。汗下之法,猶援兵也。善用兵者,寡可以敵眾,弱足以勝強。
若不審虛實,不識形勢,而妄攻之,反為賊害矣!
白話文:
古人說,失血的人不會流汗,因為氣血不足,邪氣無法從汗液中排出。傷寒論中也說,體虛則陽氣不足,血虛則血脈不暢。如果病人腹脹,用藥瀉下,反而會加重病情,因為氣血不足,邪氣無法從下焦排出。我們應該知道,治療疾病要同時攻擊邪氣,並培養正氣。邪氣和正氣相互對抗,就會出現寒熱交替的症狀,邪氣消退則疾病就會痊癒,正氣衰竭則病情就會加重。汗法就像援兵一樣,善於用兵的人,以少勝多,以弱勝強。
如果不能明辨虛實,不了解病情,盲目用藥,反而會加重病情,有害無益!
3. 往來寒熱論
《辨脈篇》曰:病有灑淅惡寒,而復發熱者何?答曰:陰脈不足,陽往從之;陽脈不足,陰往乘之。曰:何謂陽不足?答曰:假令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也。曰:何謂陰不足?答曰:尺脈弱,名曰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熱也。陽脈浮、陰脈弱者,則血虛,血虛則筋急也。
白話文:
《辨脈篇》說:有的病人會出現畏寒、發熱的症狀,這是為什麼?答:這是因為陰脈不足,導致陽脈虛弱,陽脈虛弱,導致陰脈過盛。問:什麼是陽不足?答:如果寸口脈微弱,就叫做陽不足。陰氣上衝到陽脈之中,就會出現畏寒的症狀。問:什麼是陰不足?答:尺脈微弱,就叫做陰不足。陽氣下陷到陰脈之中,就會出現發熱的症狀。如果陽脈浮弱,陰脈微弱,就表示血虛,血虛就會導致筋急。
其脈沉者,榮氣微也。其脈浮而汗出如流珠者,衛氣衰也。榮氣微者,加燒針,則血流不行,更發熱而躁煩也。夫臟脈為陰,腑脈為陽;血為陰,氣為陽;榮為陰,衛為陽;內為陰,外為陽。此所言陰陽者,非此之謂也,乃陰陽之氣耳!陰陽之氣者,先天之水火也。在地為水,在天為寒;在地為火,在天為熱。
白話文:
脈搏沉細的,是榮氣微弱的緣故。脈搏浮散而汗出如雨珠的,是衛氣衰弱的緣故。榮氣微弱的,如果再用燒針,則血流不能流通,反而發熱而煩躁。臟的脈為陰,腑的脈為陽;血為陰,氣為陽;榮為陰,衛為陽;內部為陰,外部為陽。這裡所說的陰陽,並不是指這些,而是指陰陽之氣。陰陽之氣,是先天之水火。在地面上的為水,在天空中的是寒冷;在地面上的為火,在天空中的是炎熱。
無形之氣,曰陰曰陽;有形之徵,曰水曰火。陰陽氣交,是為平人。乘於脈中,則為往來寒熱矣。故始曰陰脈,曰陽脈,復曰寸口,曰尺脈,曰陰氣,曰陽氣,曰陰中,曰陽中,謂陰陽之氣相乘,入於脈中而見於寸尺也。蓋以寸尺分陰陽,非臟脈為陰脈,腑脈為陽脈也;又非謂內絡於臟腑者為陰脈,外絡於形身者為陽脈也。中脈中也,陰中、陽中者,謂身半以上為陽,身半以下為陰,故曰上入下陷也。
白話文:
看不見的氣,叫做陰陽;看得見的徵兆,叫做水火。陰陽之氣交會,就成為健康的人。如果陰陽之氣在脈中運行,就會產生往來寒熱的現象。因此,開始的時候稱之為陰脈、陽脈,後來又稱之為寸口、尺脈,也稱之為陰氣、陽氣、陰中、陽中。這是因為陰陽之氣相交,進入脈中,在寸口、尺脈上表現出來。所以,以寸口、尺脈來區分陰陽,並不是指臟脈是陰脈,腑脈是陽脈;也不是指連接到臟腑的脈是陰脈,連接到形體的脈是陽脈。中脈就是中間的脈,陰中、陽中是指身體上部為陽,身體下部為陰,所以說上部是收入的,下部是陷下的。
此陰陽之氣,乘於脈中,而為寒為熱,非脈中之血虛,故曰陽脈浮、陰脈弱者,則為血虛也。血虛則筋急者,謂血行脈中,滲於脈外,肝臟所主,而血自有陰陽之分也。(脈內為陰,脈外為陽。)榮氣微者,其脈沉,衛氣衰者,其脈浮。謂陰陽相乘者,見寸口脈微,尺中脈弱,非榮衛之為陰陽,而脈之浮沉也。
白話文:
這種陰陽之氣,是在脈中流動,形成寒冷或高溫,而不是脈中的血液不足,所以說,脈浮而弱的,纔是血虛。血虛則筋急,是說血在脈中流動,滲透到脈外,是肝臟做主的,血也有陰陽之分。(脈內為陰,脈外為陽)。榮氣微弱的,其脈沉弱;衛氣衰弱的,其脈浮弱。所謂陰陽相乘的,是指寸口脈微弱,尺脈弱小,不是由於榮衛是陰陽,而是由於脈的浮沉。
如燒針則血流不行者,謂血隨榮轉,非隨陰陽之氣而往來也。更發熱而躁煩者,謂榮氣之生於陽明,而主於心、腎也。燒針之火氣傷陽明則發熱,傷心、腎則躁煩。此言榮血生於後天水穀之精,陰陽本於先天水火之氣,乃陰陽之氣乘於脈中,而為寒為熱,非榮血之為寒熱也。男玉師曰:何以治之?曰:金匱腎氣丸為主方,配四物以養血。
白話文:
若針灸造成血流不暢通,是因為血液隨後天榮氣的運行而轉動,而不是跟隨陰陽之氣而往來。更發燒、煩躁的人,是因為榮氣生於陽明,而主要由心、腎主導。針灸之火氣損傷陽明則發熱,損傷心、腎則煩躁。這句話是指榮血生於後天的飲食水穀之精,陰陽本於先天的水火之氣,所以是陰陽之氣運行在脈中,而形成寒熱,而不是榮血本身的寒熱。男玉師說:如何治療呢? 我說以金匱腎氣丸為主方,配四物湯來滋養血液。
4. 潮熱論
胃為水穀之海,而外合海水,是胃氣晝夜升降,如潮往來。但平人有潮而不為熱也,如有邪病留於脈肉筋骨間,隨潮而出,則為發熱。故當審其先發於何部?何處獨盛?分六經而治之,與夜熱之不同也。夜熱本於陰虛,潮熱因於病氣,潮熱一潮而退,夜熱至旦方涼,因、證不同,治法亦異。(傷寒潮熱,列於《陽明篇》中。)
白話文:
胃是水谷渣滓聚集的地方,而且同海洋相通。所以胃氣晝夜升降,就像潮水漲落一樣。常人潮熱,也不會發熱;如果有邪氣病留在脈肉筋骨中,隨著潮水的來去而發作,那就是發燒。因此,應該仔細查明,是哪一部位先發熱,哪裡潮熱獨盛,根據六經的部位不同進行治療。不同於夜間發熱。夜間發熱是陰虛引起的,潮熱是病氣引起的。潮熱一陣就退了,夜熱到了第二天早上才退。原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傷寒引起的潮熱,列在《陽明篇》中。)
5. 《傷寒論》編次辯
仲祖《傷寒論》,其中條緒井井,原系本文,非叔和所能編次。蓋謂斷簡殘篇者,是因訛傳訛也。如痓、濕、渴三種,非傷寒之病,因病在太陽而與傷寒相似,故先提出於《太陽篇》外。溫病風溫,原因傷寒所致,然非卒病之風寒,故先分別於《太陽篇》中。太陽為諸陽主氣,故首提太陽之為病,次中風,(風即寒中鼓動之氣,故篇名《傷寒論》而反先提中風。)次傷寒,次傳經,次桂枝證,次麻黃證。
白話文:
仲祖的《傷寒論》,其中條理明確,原本就是正文,不是叔和所能編排的。所謂的斷簡殘篇,都是因為傳遞訛誤造成的。比如痓病、濕病、渴病這三種,不是傷寒的病,而是因為病在太陽經與傷寒相似,所以先提出於《太陽篇》之外。溫病、風溫,原因是傷寒所致,但不是急症的風寒,所以先分別於《太陽篇》中。太陽是諸陽主氣,所以首先提出太陽的病,其次是中風,(風是寒氣鼓動之氣,所以篇名是《傷寒論》而卻先提出中風。)其次是傷寒,其次是傳經,其次是桂枝證,其次是麻黃證。
如六經篇首,則曰某經之為病,若六經所概論者,總歸於太陽之首篇。其間條分縷析,有斷有續。予於斷續間,首加一圈,如學、庸、孔、孟之分章,便後學之體認。此皆仲祖位置,非叔和編次也。
白話文:
就像六經篇首,就說某經的疾病,就像六經概論的,總歸是太陽篇的首篇。其中條分縷析,有中斷有繼續。我在中斷和繼續之間,首加上一個圈,就像《學庸》、《論語》、《孟子》的分章,以便後學體會。這些都是仲祖的定位,不是叔和的編次。
再按仲祖一百十三方,為形層淺深,陰陽寒熱而設,無分風與寒也。如邪在皮毛者,宜麻黃湯;在肌腠者,宜桂枝湯。故曰桂枝本為解肌,然中風之用桂枝者,始受之風邪,不閉於皮毛,而入於肌腠,故桂枝湯為中風之首方。如寒邪發汗不解,而入於肌腠者,亦屬桂枝湯證。
白話文:
根據仲景的113個藥方,根據病情淺深、陰陽寒熱的不同,不分風邪或寒邪。比如邪在皮毛的,適用麻黃湯;在肌肉與皮膚間的,適用桂枝湯。所以說桂枝本來是解肌的藥方,但是治療中風時使用桂枝,只是剛受到風邪,還沒有閉塞在皮毛,而是進入了肌肉與皮膚間,所以桂枝湯是治療中風的首選藥方。如果寒邪發汗不解,深入肌肉與皮膚間的,也屬於桂枝湯證。
故邪病太陽,而無分風與寒者,則曰太陽病;有風寒之分者,則曰太陽中風,曰中風發熱,曰傷寒。如風寒之邪,皆可為柴胡湯證者,則曰傷寒五六日;中風皆可為陷胸湯證者,則曰浮則為風,曰傷寒五六日結胸熱實。如瓜蒂散證,則曰傷寒中風。蓋始受之時,有風寒之分者,分中風、傷寒。
白話文:
如果疾病的邪氣屬太陽經,而沒有區分是風還是寒,那麼就稱為太陽病;有風寒之分的,則稱太陽中風、中風發熱或傷寒。如果風寒之邪,都符合柴胡湯的證狀,則稱為傷寒五六日;中風都符合陷胸湯的證狀,則稱為浮則為風,傷寒五六日結胸熱實。如果符合瓜蒂散的證狀,則稱為傷寒中風。總而言之,疾病的初期,如果有風寒之分,就可以區分為中風和傷寒。
如病在太陽,感太陽之熱化者,則曰太陽病,病在陽明,感陽明之燥化者,則曰陽明病,而無分風與寒矣。至如大、小青龍湯證,乃病太陽寒水之氣者也。太陽之上,寒氣主之,故太陽標陽而本寒。大青龍證,太陽標本之為病也;小青龍證,病太陽之陽而動其水氣也。曰太陽中風,謂風中太陽之氣也。
白話文:
如果疾病在太陽經,感受太陽經的熱氣而發病,就稱為太陽病。如果疾病在陽明經,感受陽明經的燥氣而發病,就稱為陽明病,而不區分是風還是寒。至於大、小青龍湯證,是因病在太陽經的寒水之氣所致。太陽經之上,由寒氣主導,所以太陽經雖然標是陽,但本質是寒。大青龍證,是太陽經的標和本都發病了;小青龍證,是太陽經的陽氣發病而動其水氣。說太陽中風,是指風邪中於太陽經之氣。
脈浮緊者,浮則為風,緊則為寒,乃天之風邪,與太陽之寒氣相搏,而見於脈也。發熱者,風在太陽而為熱也;惡寒者,病太陽之寒氣也;身疼痛者,風寒之邪,尚及於形身,不汗出者,邪正之氣陷於內也;煩躁者,太陽標本之氣化也。此風中太陽之熱邪,而兼病其本寒,故用麻黃、桂枝之複方,去芍藥之苦平,易石膏之甘辛,直從內而透發於外也。如汗出惡風者,風邪在外,故不可服。
白話文:
脈搏浮且緊的人,浮是風,緊是寒,這是因為天上的風邪,和太陽的寒氣相搏鬥,而表現在脈搏上的原因。發熱是因為風邪在太陽經脈而引起熱症;惡寒是因為病邪侵襲了太陽經脈的寒氣;身體疼痛是因為風寒之邪,還累及了形體;不汗出是因為正邪之氣陷在體內;煩躁是因為太陽經脈的正邪之氣互相交搏。這是風邪侵襲太陽經脈的熱邪,而兼病其本寒,所以要用麻黃、桂枝的複方,去掉芍藥的苦平,換成石膏的甘辛,直接從內部透發到外部。如果已經汗出惡風的人,風邪在體外,所以不能服用。
蓋汗之生,原有二:一出於表者,血液之汗也;一出於里者,陽明水穀之汗也。麻黃湯,發表汗之劑也;桂枝湯,解肌腠之邪也。如麻黃配石膏,乃直從里而發陽明水液之汗矣。邪不在裡而妄動其陽明,是以筋惕肉瞤,陽明主肌而主宗筋也。又如傷寒脈浮緩者,乃寒傷太陽,而邪正之氣,並陷於內也。
白話文:
汗的產生,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從體表發生的,是血液中的汗液;另一種是從體內產生的,是陽明經由飲食產生的汗液。麻黃湯,是發汗的藥物;桂枝湯,是解肌肉表層邪氣的藥物。如同麻黃湯配伍石膏,就是直接從體內發出陽明經水穀的汗液。邪氣不在體內,卻去妄動陽明經,因此會出現筋骨抽搐、肌肉瞤動的症狀,因為陽明經主肌肉,也主宗筋。此外,如果傷寒的脈象浮而緩慢,則是寒邪傷害了太陽經,並且邪氣和正氣都陷入了體內。
夫天之寒邪,與太陽之陽氣,相搏於膚表之間,其脈則緊。(風與寒搏,寒與陽搏,乃陰陽相搏,其脈皆緊。)此寒傷太陽,寒已化熱,邪正相合,而陷於內,故止見虛浮之緩脈也。身不疼者,邪在內也。但重者,陽氣陷也。乍有輕時者,正氣欲出也。太陽與少陰標本相合,如寒傷太陽而見少陰證者,則為一身手足盡熱,以熱在膀胱,必便血也。
白話文:
天的寒邪,與太陽之陽氣,在皮膚表面之間相互作用,脈搏就緊。(風寒相搏、寒邪與陽氣相搏,就是陰陽相搏,脈搏都緊。)這種寒邪損傷太陽,寒邪已經變成熱邪,邪氣與人體正氣相互作用,而深入內臟,所以只見虛浮而緩慢的脈搏。身體不痛,是因為邪氣在內臟。但身體沉重,是因為陽氣陷落。有時突然覺得輕快,是因為人體正氣想要外出。太陽、少陰是標本相合,假如寒邪損傷太陽,而出現少陰證,那麼就會出現全身手腳都發熱的現象,因為熱邪在膀胱,必定會出現便血的症狀。
蓋太陽與少陰,在標本寒熱之合化,寒在太陽,則病反其本而為熱矣;及於里陰,則同氣相感於少陰之火氣矣。故曰無少陰證者,大青龍湯發之。上章乃風動之邪,入於裡而尚涉於形身,故見浮緊之脈,疼痛之證,宜大青龍湯主之。此乃寒凝之氣,入於裡而無形身之痛,故恐轉屬於少陰,藉陽氣之欲出,乍有輕時,而以大青龍湯發之。此風寒之邪,病太陽之標陽,而兼動其本氣者也。
白話文:
太陽與少陰,在標本寒熱的關係上是相互結合、轉化的。寒在太陽,則病情會從本來的寒變為熱;波及到裡陰時,則會與少陰的火氣產生同氣相感的現象。所以說,沒有少陰證的人,可以用大青龍湯來發散表邪。上章講的是風動之邪,這種邪氣進入到體內而尚未深入到形體之中,所以脈象浮緊,有疼痛的症狀,應該用大青龍湯來治療。這種邪氣是寒凝之氣,這種邪氣進入到體內而沒有形體上的疼痛,所以擔心會轉化成少陰證,藉助陽氣想要發出體外時,病情會時而減輕,這時可以使用大青龍湯來發散表邪。這種風寒之邪,是病在太陽的標陽,同時也波及到了本氣。
又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者,病太陽之陽,而動膀胱之水氣也。乾嘔者,水氣上逆也。(水火相交者,正氣也;水氣上乘者,邪氣也。)發熱者,寒在太陽而為熱也。咳者,水氣上通於肺也。病表陽之氣而動其水氣,則氣不化而水不行,故有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之證也,宜小青龍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傷寒表證沒有解除,心下有水氣的人,是得了太陽陽氣的病,而動搖了膀胱的水氣。乾嘔是水氣上逆引起的。(水火相交的是正氣;水氣上乘的是邪氣。)發熱是太陽在寒邪的作用下變為熱邪。咳嗽是水氣上通於肺引起的。病在表陽之氣而動其水氣,則氣不化而水不行,所以有的口渴,有的腹瀉,有的咽喉阻塞,有的排尿不暢、小腹滿脹,有的氣喘,應使用小青龍湯為主方。
用麻黃、桂枝、甘草、芍藥,以清肌表之邪;用乾薑、半夏、細辛,以助火土之氣;用五味子之酸,助春生之木氣,以泄冬令之寒水也。渴者,火鬱於上,水逆於下,故去半夏之燥,加栝蔞根,通水液以上滋。利者,寒水在下,火氣不能下交。蕘花性寒屬水,用花萼之在上者,如雞子大,熬令赤色,皆取其象心,導火氣溫煊於下也。
白話文:
用麻黃、桂枝、甘草、芍藥,來清除肌肉表面的邪氣;用乾薑、半夏、細辛,來幫助火土之氣;用五味子的酸味,來幫助春季生長的木氣,以洩除冬季寒冷的水分。口渴的人,是火氣鬱結在上部,水液倒流在下部,所以去掉半夏的燥性,加用栝蔞根,使水液上升而滋潤上部。腹瀉的人,是寒水在下部,火氣不能向下交合。蕘花的性質寒冷,屬於水,用蕘花萼的上部,像雞蛋那麼大,熬成紅色,都是取其象徵心臟,引導火氣溫暖煊赫在下部。
水得寒氣,冷必相搏,其人即噎,故加附子以散寒。小便不利、少腹滿者,土受所勝之侮,而不能制化,故加茯苓補中土以伐水邪。喘者,加杏子以利肺氣。此在表之邪,入於裡而動其水氣,故並去其麻黃。又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汗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白話文:
水屬寒氣,寒會導致氣機不順,從而引起咽喉阻塞,因此加入附子以發散寒氣。如果小便不利、小腹脹滿,是因為脾土受到水邪的侵襲,無法有效運化水液,因此加入茯苓以補益脾土,抑制水邪。如果出現喘咳,加入杏仁以宣通肺氣。此時,表邪已經進入裡層,並影響了水液的運行,因此將麻黃去除。此外,如果患有傷寒,患者心下有水氣,咳嗽且微喘,發汗後不口渴,但服藥後感到口渴,說明寒邪即將消散,此時應使用小青龍湯治療。
此表邪已解,而寒水之氣上逆也。咳而微喘者,水氣上乘於肺也。發熱不渴者,得太陽之氣化也。服湯已渴者,水寒之氣外散,而復傷太陽之氣也,故仍以小青龍主之。經曰:太陽之上,寒氣主之,在天呈象,在地成形,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天有六氣,地有五行,人秉天地之氣而生,兼有此五行六氣,是以大青龍證,病太陽之陽,而動其寒氣者也。故宜大青龍湯以發汗,謂在天之龍,能行雲而施雨也。
白話文:
這張藥方,邪氣已經解除,但寒水之氣向上逆行。咳嗽並微微喘氣,是水氣侵犯到肺部。發熱卻不口渴,是得到太陽之氣的化解。服藥後卻口渴,是水寒之氣向外擴散,再次傷害太陽之氣,所以仍然以小青龍湯為主。經典中說:太陽之上的寒氣主導一切,在天空中呈現出象徵,在地球上形成形體,在天空是寒氣,在地球是水。天有六氣,地有五行,人承接天地之氣而誕生,兼具這五行六氣,所以大青龍湯證,是太陽之陽生病,並且牽動其寒氣。所以應該用大青龍湯來發汗,意思是天上的龍,能行雲布雨。
小青龍證,病太陽之陽,而動其水氣者也,故宜小青龍主之,謂潛藏始蟄之龍,能泄冬令之寒水也。又如少陰病,真武湯主之者,病少陰而動其水氣也;四逆散主之者,病在少陰得君火之熱化而動其水氣也。蓋太陽、少陰,乃水髒水腑,皆有寒熱之氣化者也。若夫外因之水,停飲於中焦者,又屬五苓散證。
白話文:
所謂小青龍證,是太陽陽明兩經的病症,而引起其水氣的運作,因此應該用小青龍湯來治療,所謂潛藏開始蟄伏的龍,能夠宣洩冬天寒冷的水氣。另外,少陰病,應該用真武湯來治療,這是因為少陰病影響水氣的運作。而且四逆散也應該用在少陰病,這是因為少陰病由於君火的熱度而影響了水氣的運作。太陽、少陰是水髒水腑,都有寒熱之氣的作用和變化。如果是外因的水氣,停留在中焦,那就屬於五苓散證。
蓋其因有不同,而治法亦別,是以有發表之方,有解肌之方,有散寒之方,有行水之方,有氣分之方,有血脈之方,有胸脅之方,有腹胃之方,有卻邪之方,有補正之方,有大涼之方,有大熱之方,有大補之方,有大瀉之方,有和解之方,有寒熱補瀉兼用之方,皆從形層外內之淺深,寒熱虛實之氣化,(麻黃、桂枝分形層,大、小青龍論氣化。
)不然止屬風、寒二邪,奚有三百八十九證之分耶?明乎形層、氣化之道,傷寒大義,思過半矣。
白話文:
由於病因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因此有發表法、解肌法、散寒法、行水法、氣分法、血脈法、胸脅法、腹胃法、卻邪法、補正法、大涼法、大熱法、大補法、大瀉法、和解法、寒熱補瀉兼用法。所有這些方法都是根據病情的表裡虛實以及寒熱虛實的氣化情況而定的。(麻黃、桂枝分別針對表層和裡層,大、小青龍則討論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