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聰

《侶山堂類辯》~ 卷上 (1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1)

1. 消渴論

病陽明之燥熱而消渴者,白虎湯主之。此外因之渴也。胃氣弱而津液不生者,人參湯主之。此內因之渴也。有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肺不能通調水道,而為消渴者,人但知以涼潤之藥治渴,不知脾喜燥而肺惡寒。試觀泄瀉者必渴,此因水津不能上輸,而惟下泄故爾。以燥脾之藥治之,水液上升,即不渴矣。故以涼潤治渴,人皆知之,以燥熱治渴,人所不知也。

白話文:

因為陽明經的燥熱而導致口渴的,用白虎湯來治療。這是外在因素引起的口渴。如果是因為胃氣虛弱,無法產生津液而口渴的,用人參湯來治療。這是內在因素引起的口渴。還有一種情況是,脾臟無法將胃的津液輸送到全身,肺臟無法疏通調節體內的水道,也會導致口渴。一般人只知道用寒涼滋潤的藥物來治療口渴,卻不知道脾臟喜歡乾燥而厭惡潮濕,肺臟則討厭寒冷。試想,腹瀉的人一定會口渴,這是因為體內的水液無法向上輸送,而只向下排泄的緣故。用溫燥脾胃的藥物來治療,水液自然能向上輸送,口渴就會停止。所以,用寒涼滋潤的藥物來治療口渴,大家都知道;而用溫燥的藥物來治療口渴,卻是人們所不知道的。

2. 咳嗽論

咳者,肺證也。有邪在皮毛而為肺咳者,有五臟受邪,各傳與之肺而為咳者。此外因之咳也。有寒飲食入胃,從肺脈上至於肺,則肺寒而咳者;有臟腑之鬱熱,上蒸於肺而為咳者。此內因之咳也。蓋肺者,五臟之長也,輕清而華蓋於上,是以臟腑之病,皆能上傳於肺而為咳。

然其標見於肺,而其本在於臟腑之間,故當以標本之法兼而行之,治無不應矣。《咳論》曰:肺咳之狀,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心咳之狀,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咽腫喉痹。肝咳之狀,咳則兩脅下痛,甚則不可以轉,轉則兩胠下滿。脾咳之狀,咳則右脅下痛,陰陰引肩背,甚則不可以動,動則咳劇。

腎咳之狀,咳則肩背相引而痛,甚則咳涎。胃咳之狀,咳而嘔,嘔甚則長蟲出。膽咳之狀,咳嘔苦汁。大腸咳狀,咳而遺矢。小腸咳狀,咳而失氣,氣與咳俱失。膀胱咳狀,咳而遺溺。三焦咳狀,咳而腹滿,不欲食飲。

白話文:

咳嗽,是肺部疾病的表現。有外邪侵犯皮膚毛孔,導致肺部咳嗽的,也有五臟受到邪氣侵犯,各自傳到肺部而引起的咳嗽。此外還有其他原因引起的咳嗽。有寒冷的飲食進入胃部,從肺脈向上到達肺部,導致肺寒而咳嗽的;也有臟腑的鬱積熱邪,向上蒸騰到肺部而引起咳嗽的。這些是內因引起的咳嗽。肺是五臟中最高的,像華蓋一樣覆蓋在上部,所以其他臟腑的疾病,都可能向上傳到肺部而導致咳嗽。

然而,咳嗽雖然表現在肺部,但其根本原因可能在其他臟腑,因此應當標本兼治,才能有效。書上說:肺咳的症狀是,咳嗽時會喘氣且有聲音,嚴重時會咳血。心咳的症狀是,咳嗽時會心痛,喉嚨有異物感,嚴重時會咽喉腫痛。肝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兩側肋骨下方會疼痛,嚴重時身體難以轉動,轉動時兩側肋骨下會感到脹滿。脾咳的症狀是,咳嗽時右側肋骨下方會疼痛,隱隱牽引到肩背部,嚴重時身體難以動彈,動彈就會加劇咳嗽。

腎咳的症狀是,咳嗽時肩背部會互相牽引而疼痛,嚴重時會咳出痰涎。胃咳的症狀是,咳嗽時會嘔吐,嘔吐嚴重時會吐出寄生蟲。膽咳的症狀是,咳嗽時會嘔吐苦汁。大腸咳的症狀是,咳嗽時會大便失禁。小腸咳的症狀是,咳嗽時會排氣,氣體和咳嗽同時排出。膀胱咳的症狀是,咳嗽時會小便失禁。三焦咳的症狀是,咳嗽時會腹脹,不想吃東西喝水。

3. 砂證論

所謂砂者,身上有斑點如砂,或用麻刮之,則累累如硃砂,故名曰砂。此乃風寒濕邪,或山嵐瘴氣,襲於肌皮之間。皮者,肺之合;肌者,脾之合。肺主氣而脾主腹,邪內干於肺,則氣逆而面青肢冷,干於脾,則腹中絞痛。故淺者刮之,深者刺之,使邪氣外泄,而痛可止。若邪甚而失於救刺,則邪干臟而氣機不轉,即不能救矣。

近時名曰斑砂,宜刺百會。蓋刺百會出血,名為開瘄門,瘄即斑疹,故以治瘄之法治之。若非熱盛發斑,又不必取百會矣,虞天民《醫學正傳》曰:治砂證,或先用熱水蘸搭臂膊,而以苧麻刮之;甚者針刺十指出血,或以香油燈照視胸背,有紅點處皆烙之。是斑點之說,其來舊矣。

淬烙之法,有行之矣。近時以為新有之斑砂,乃失於涉略故耳!夫熱邪在於皮膚,或寒邪化熱而後成斑,若卒中而即入於內者,面青肢冷,有何斑點?若不急刺,則為卒死,又何假於照淬乎!

白話文:

所謂的「砂」,指的是身上出現像砂子一樣的斑點,或是用麻刮皮膚,就會出現像硃砂一樣的紅色斑點,因此稱之為「砂」。這其實是風、寒、濕邪,或是山裡的瘴氣侵襲到皮膚所造成的。皮膚和肺相通,肌肉和脾相通。肺主管氣,脾主管腹部,當邪氣侵犯到肺,就會造成氣逆,臉色發青,四肢冰冷;侵犯到脾,就會引起腹部絞痛。因此,症狀輕微的可以用刮痧治療,症狀嚴重的可以用針刺治療,使邪氣散發出去,疼痛就能停止。如果邪氣太強又沒有及時治療,邪氣就會侵犯內臟,導致氣機不通暢,這樣就無法救治了。

最近有人稱之為「斑砂」,認為應該針刺頭頂的百會穴。因為刺百會穴出血,叫做「開瘄門」,「瘄」就是指斑疹,所以用治療斑疹的方法來治療。如果不是因為熱邪太盛而出現的斑疹,就不必取百會穴了。《醫學正傳》的虞天民說:治療砂證,可以先用熱水浸濕毛巾敷在手臂上,然後用苧麻刮皮膚;嚴重的話,可以用針刺十個手指尖出血,或者用香油燈照胸背,把有紅點的地方都烙一下。可見,關於斑點的說法,由來已久。

用淬火燒紅的烙鐵燙的方法,早就有人使用了。近來有人認為斑砂是新出現的疾病,只是因為他們見識太少了!熱邪在皮膚,或是寒邪轉化成熱邪之後才出現斑點。如果突然發病,邪氣直接侵犯內臟,導致臉色發青、四肢冰冷,又哪來的斑點呢?如果不趕緊針刺治療,就會猝死,又何必用燈照、用烙鐵燙呢!

4. 痘論

痘疹之論,自昔及今,不啻百有餘家。然不參究《靈》、《素》諸經,不知臟腑血氣之生始出入,是以止知順、險、逆之證,而不知順、險、逆之因,不知其因,則不能用救治之法矣。夫人秉陰陽水火之氣而成此形,蓋有正氣,必有邪淫,此天地自然之理也。(在天地亦有淫氣。

)是痘之毒氣,已萌於有生之初。夫有生之初,猶太極也;三月而成形,先生兩腎,猶太極而分兩儀。是痘之根原在腎。腎為水臟,主藏精而化血,又為生氣之原。少陽之氣,乃水中之生陽,上與心主包絡相合,故痘之起發,隨少陽之正氣而上達於心包。(腎氣之交於心包,必從中焦而上。

邪在陽明,則為嘔逆,陽明熱盛,則為發狂。故痘前發驚者,可治。若發於肝、脾、肺外合之皮膚肌肉間,毒邪不解,反內傷於肝則發驚,傷脾則泄瀉,傷肺則喘急,是以痘後發驚者,不治。)心主血,而包絡主脈,故毒從經而脈,脈而絡,絡而孫,從孫絡而出於皮膚者,順也。

蓋痘乃精血中之火毒,故走於血分,而後能貫膿結痂,若走於氣分,則為水泡白殼矣。夫經絡為血分,皮膚肌腠為氣分。皮毛者,肺之合;肌肉者,脾之合。皮膚、肌肉之中,有充膚熱肉之血,肝所主也,亦為氣分。故痘之順者,從經絡而出於皮膚,是以陸續出,而參差大小不齊,根窠收斂,界地分明。

蓋界地乃皮膚、肌肉,而不為邪毒所傷故也。血華色而潤澤,根紅頂白,氣領成漿,蓋氣行脈外而血隨氣化也。所謂逆證者,走於皮膚之氣分,則一齊湧出如痱,時俗所謂肺經痘者此也。如走於氣分而留於肌腠,則唇腫眼脹,肉先浮而痘反平塌,時俗所謂脾經痘者此也。

如走於氣分而留於充膚熱肉之血間,則皮薄而嬌紅可愛,光亮如燈,三者皆無血以成漿,終為不救,此因毒隨氣而走於肺脾肝,外合之皮膚肌肉間,實非肺經、脾經、肝經之痘毒也。又有一種夾疹之痘,此分走於氣分、血分,故尚為可治。若純走於氣分,雖智巧之士,不能為無米之炊矣。

夫所謂險證者,乃火毒太盛,或阻滯於腎臟,或留蓄於心包。(毒滯於腎臟,則為腰疼肚痛,寒戰咬牙,甚則紫斑黑陷;毒留於心包,則壯熱煩躁,便血,神昏。)此事在良醫,急施妙用,表實者解表,裡實者疏里,熱毒盛者急宜清解,不起發者攻發為先。此乃可生可死之急證,匪延時日者也。

故證有重輕,方有緩急,若服平和湯而愈者,原不死之證,勿藥亦可;服平和湯而後成不救者,醫之罪也。夫救逆之法,方書卻有冰肌散,治痘一齊湧出,服之復能斂入。予謂此方平易淺薄,焉能救其大逆!門人金西銘,在丹陽,得一救逆湯方。予於邱漢沖先生處,得一丸方。

以此三方,斟酌增減,合為一方,名曰五類救逆丹,逆證、險證,服之皆有奇驗。至於表裡、血氣、寒熱、虛實,又在臨證之士,兼以湯藥治之可也。

白話文:

關於痘疹的論述,從古至今,相關的著作不下百餘家。然而,如果沒有深入研究《靈樞》、《素問》等醫學經典,不了解人體臟腑氣血的生成、運行規律,就只會知道痘疹的順證、險證、逆證的表象,而不知道這些表象背後的成因。不了解成因,就無法使用有效的治療方法。

人稟受天地陰陽水火之氣而成形,必然有正氣,也必然有邪氣侵擾,這是天地間自然的道理。(如同天地間也會有不正之氣。)痘疹的毒氣,其實在生命之初就已經萌芽了。生命之初,就如同太極;三個月成形時,先形成兩腎,猶如太極分為陰陽兩儀。所以,痘疹的根源在腎。腎是水臟,主藏精化血,也是人體精氣的來源。少陽之氣,是水中所生的陽氣,向上與心包絡相合,因此痘疹的發作,是隨著少陽的正氣向上到達心包。 (腎氣與心包相交,必定從中焦向上。)

如果邪氣在陽明經,就會引起嘔吐;如果陽明熱盛,就會導致發狂。所以,痘疹發作前出現驚厥,還可以治療。如果痘疹發於肝、脾、肺外合的皮膚肌肉之間,毒邪無法解除,反而會內傷於肝,導致驚厥;傷於脾,導致腹瀉;傷於肺,導致喘息急促。所以痘疹發作後出現驚厥,就無法治癒了。

心臟主管血液,心包絡主管脈絡,因此痘毒會從經脈到絡脈,再到孫絡,最後從孫絡發於皮膚,這是順證。痘疹本來就是精血中的火毒,所以會走於血分,然後才能形成膿液,結成痂皮。如果痘毒走於氣分,就會形成水泡或白殼。經絡屬於血分,皮膚肌肉屬於氣分。皮膚是肺所合,肌肉是脾所合。皮膚肌肉之中,有充斥於皮膚肌肉的血液,歸肝所主,也屬於氣分。所以,痘疹的順證,是從經絡發於皮膚,呈現陸續出現、大小不一、根部收斂、邊界清晰的特徵。

這是因為邊界是皮膚肌肉,而沒有受到邪毒的損傷。健康的痘疹顏色紅潤,根部呈紅色,頂部呈白色,膿液清澈,這是氣行於脈外,血隨氣化的表現。所謂的逆證,是指痘毒走於皮膚的氣分,導致痘疹像痱子一樣同時湧出,這就是世俗所謂的肺經痘。如果痘毒走於氣分,卻停留在肌肉紋理之間,就會導致嘴唇腫脹、眼睛浮腫,肌肉先浮腫,痘疹反而平塌下去,這就是世俗所謂的脾經痘。如果痘毒走於氣分,卻停留在充斥於皮膚肌肉的血液之間,就會導致痘疹皮膚薄而嬌嫩,紅潤可愛,像燈光一樣明亮,這三種情況都沒有血液形成膿液,最終無法治癒。這是因為毒氣隨著氣走於肺、脾、肝,外合的皮膚肌肉之間,實際上並非肺經、脾經、肝經的毒氣。還有一種夾雜疹子的痘疹,這是因為痘毒分走於氣分和血分,所以尚可治療。如果痘毒純粹走於氣分,即使是聰明的人,也無法無米下炊。

所謂的險證,是指火毒太盛,或者阻滯在腎臟,或者蓄積在心包。(毒滯留在腎臟,就會導致腰痛腹痛、寒戰咬牙,嚴重時會出現紫斑黑陷;毒滯留在心包,就會導致高熱煩躁、便血、神志不清。)這些情況,需要高明的醫生立即施以妙手,如果表證實證,就應該解表;如果裡證實證,就應該疏通內部;如果熱毒過盛,就應該立即清熱解毒;如果痘疹不發出來,就應該先用方法促其發出。這都是關係到生死存亡的急症,不可拖延時間。

因此,病情的輕重不同,治療的方法也有緩急之分。如果服用平和的藥湯就能痊癒,本來就不是必死的病症,即使不吃藥也能自癒;如果服用平和的藥湯後,反而導致無法治癒,那就是醫生的罪過了。至於治療逆證的方法,古籍中有冰肌散,可以治療痘疹同時湧出的情況,服用後也能使其收斂。我認為這個方子過於簡單,難以治療如此嚴重的逆證!我的學生金西銘,在丹陽得到一個治療逆證的藥方。我在邱漢沖先生那裡,得到一個藥丸方。

我將這三個藥方,斟酌增減,合為一方,名為五類救逆丹,治療逆證、險證,服用後都有奇效。至於病情的表裡、氣血、寒熱、虛實,則需要在臨證時,結合湯藥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