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聰

《侶山堂類辯》~ 卷上 (9)

回本書目錄

卷上 (9)

1. 能醫傷寒即能醫痘疹,能醫痘疹即能醫癰毒辯

學士許叔微曰:能醫傷寒,即能醫痘疹;能醫痘疹,即能醫癰毒。蓋能醫傷寒者,知表裡、陰陽、寒熱、氣血、邪正虛實耳!傷寒之邪,從外而內;痘疹之毒,從內而外。若夫癰毒,有因於風寒暑濕之外襲者,有因於喜怒飲食之內傷者,是以傷寒、痘疹、癰毒,皆當審其表裡、虛實而治之。

如痘證之表實者,當清解其表;裡實者,即疏利其里,血熱者,涼血;氣逆者,理氣;邪毒盛者,急宜清熱解毒;正氣虛者,又當兼補其正焉。氣虛者,補氣,血虛者,補血,表虛者,固表:裡虛者,實里。是以治痘有寒熱溫涼之方,有功解補瀉之法。蓋瀉者,瀉其熱毒,補者,補其正虛。

昔錢氏痘方,多用清涼,謂當清熱毒為要。陳氏專用溫補,謂血氣充足,而後能化毒成漿。此皆偏執一見,而不得中正之道者也。故為兒醫者,當以二氏之方,折中其間,審其邪正虛實而治之,萬無一失矣。至於癰毒之證,與痘證無二,而治法亦同。

如陰毒在內而不起發者,即痘毒之內陷也;根盤收斂而高聳者,即痘之界地分明而起脹也;膿稠者,即痘之漿厚也;無膿者,即痘毒之不化也;能食者,即痘毒之盡發於外也,不能食者,毒氣尚壅滯於內也,收口者,即痘之結痂也,臭爛者,即痘之㹀爛不收也。或解,或攻,或補,或瀉,皆當以治痘之法治之。

古來瘍醫,咸以為痛癢瘡瘍,皆屬於火,惟以寒涼之藥治之,或毒反冰伏而不起者,或始終用攻利之藥,致正氣虛脫而後成不救者。噫!為兒醫、瘍醫者,能潛心於《靈》《素》仲景諸書,功德無量矣。

白話文:

學者許叔微說:能治療傷寒,就能治療痘疹;能治療痘疹,就能治療癰毒。因為能治療傷寒的人,必定了解表裡、陰陽、寒熱、氣血、邪正虛實的道理!傷寒的邪氣是從外侵入體內,而痘疹的毒是從體內向外發散。至於癰毒,有的因為風寒暑濕等外在因素侵襲造成,有的則是因為情緒起伏或飲食不當等內在因素導致,因此治療傷寒、痘疹、癰毒,都應該仔細辨別表裡、虛實來對症下藥。

例如痘疹表證屬於實證的,就應該清解表邪;裡證屬於實證的,就應該疏通腸胃;血熱的,就應該涼血;氣逆的,就應該理氣;邪毒很盛的,就應該趕快清熱解毒;正氣虛弱的,又應該同時補養正氣。氣虛的,就補氣;血虛的,就補血;表虛的,就固表;裡虛的,就健脾固裡。因此治療痘疹,有寒熱溫涼的各種方劑,也有攻、解、補、瀉等各種治法。所謂瀉,是瀉掉熱毒;所謂補,是補養正氣的虛弱。

以前錢氏治療痘疹,大多使用清涼的藥物,認為清熱解毒最重要。陳氏則專用溫補的藥物,認為血氣充足,才能讓毒化成膿漿。這兩者都過於偏執一方,沒有掌握中正之道。因此當兒科醫師的,應該將兩家的藥方折衷調和,仔細分辨邪正虛實來治療,就萬無一失了。至於癰毒的病證,和痘疹的病證沒有兩樣,治療方法也相同。

例如癰毒陰伏在內而無法發出,就如同痘毒的內陷;根部收斂而向上隆起的,就如同痘疹的界限分明而腫脹;膿稠的,就如同痘漿濃稠;沒有膿的,就如同痘毒無法化膿;能吃飯的,就如同痘毒完全發散到體外;不能吃飯的,就是毒氣還壅塞在體內;傷口癒合的,就如同痘疹結痂;潰爛且發臭的,就如同痘疹潰爛而無法收口。不管是解毒、攻邪、補養或瀉熱,都應該用治療痘疹的方法來治療。

古代的瘡瘍科醫師,都認為疼痛、搔癢、瘡瘍都屬於火熱的病證,只用寒涼的藥物來治療,有時反而讓毒邪冰伏在內而無法發出,有時從頭到尾都使用攻瀉的藥物,導致正氣虛脫而變成無可救藥。唉!當兒科和瘡瘍科醫師的人,如果能潛心研究《靈樞》、《素問》和張仲景的著作,那就功德無量了。

2. 乳癰鼠瘻辯

一婦人產後,乳上發癰,腫脹將半月,周身如針刺,飲食不進。余診之,六脈沉緊有力,視左乳連胸脅皆腫。予用麻黃、葛根、荊、防、杏子、甘草、石膏,令溫服取汗。次日復視之,曰:昨服藥後,身有大汗,而周身之痛盡解,乳上之腫脹亦疏,飲食亦進,服藥不啻十有餘劑,毫無效驗,奚此劑有如是之功也。予曰:《金匱要略》云:產後婦人喜中風。

《生氣通天論》曰:開闔不得,寒氣從之,榮氣不從,逆於肉理,乃生癰腫。此係風寒外壅,火熱內閉,榮衛不調,以致腫痛。諸醫止以涼藥治熱,而不知開闔故也。今毛竅一開,氣機旋轉,榮衛流行,而腫痛解矣。《內經》云: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此腫屬陽明、厥陰二經,是以飲食不進,今經氣疏通,自然能食矣。

又一老嫗,兩頰浮腫,每邊有核如梅子大。嫗曰:予一侄女,因生鼠痿而死,又一甥女,亦患鼠瘻而歿,今心甚憂之。余診其脈,兩寸口皆浮大,其證則頭痛、發熱。予曰:不妨,汝證乃風寒陷於脈中而為瘻,用解肌蘇散之劑則愈,與侄女、甥女之瘻不同。二女子之瘻,其本在臟,其末在脈,原系惡疾,有灸刺之法,載在《內經》骨空篇中,能依法治之,亦不至於死,此緣失於救治者也。籲!治癰瘍者,可不知《內經》乎!

白話文:

一位婦人生產後,乳房上長了癰瘡,腫脹將近半個月,全身像針刺一樣疼痛,吃不下東西。我診斷她的病情,發現她六脈沉緊有力,看到左邊乳房連著胸脅都腫脹起來。我開了麻黃、葛根、荊芥、防風、杏仁、甘草、石膏這些藥,讓她溫服並發汗。隔天再來看她,她說:昨天服藥後,全身出了很多汗,全身的疼痛都解除了,乳房上的腫脹也消散了一些,也能吃得下東西了。她說自己之前吃藥吃了十幾劑都沒效,怎麼這藥效這麼好?我說:《金匱要略》說:產後的婦人容易中風。《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說:毛孔開合的功能失常,寒氣就會侵入,導致身體的營養不能輸送到體表,逆行於肌肉紋理,於是產生癰腫。這是因為風寒從外阻塞,火熱在內鬱積,導致營養和衛氣不調,才會腫痛。之前那些醫生只用寒涼的藥來治療熱症,卻不知道問題在於毛孔開合功能失常。現在毛孔一打開,氣機就能夠順利運轉,營養和衛氣運行正常,腫痛自然就解除了。《黃帝內經》說:食物的精氣進入胃之後,會散發到肝臟。這個腫脹是屬於陽明經和厥陰經的病症,所以才會吃不下東西,現在經絡氣機疏通了,自然就能吃得下了。

另外一位老婦人,兩邊臉頰都浮腫,每邊都長了像梅子一樣大小的核。老婦人說:我有一個姪女,因為生鼠瘻而死,還有一個外甥女,也是患鼠瘻而過世,現在我很擔心。我診斷她的脈象,發現她兩手寸口的脈象都浮大,症狀是頭痛、發熱。我說:不用擔心,您的病症是風寒陷在脈絡中形成的瘻,用解肌疏散的藥就能治好,和您的姪女、外甥女的瘻不一樣。她們兩個的瘻,病根在內臟,病變表現在脈絡,本來就是惡疾,有灸刺的方法,記載在《黃帝內經·骨空篇》中,如果能依照方法治療,也不至於會死,是因為沒有及時救治才會這樣。唉!治療癰瘍的人,怎麼可以不知道《黃帝內經》呢!

3. 能食而肌肉消瘦辯

胃乃受納之腑,脾為轉運之官,故水穀入胃,得脾氣之轉輸,而後能充實於四肢,資養於肌肉。胃為陽,脾為陰,脾與胃以膜相連,陰陽相交。如能食而瘦者,陽與陰絕也。夫陽明不從標本,從太陰中見之化。陽明乃燥熱之腑,不得太陰之濕化,則悍熱之氣更盛;脾不得稟水穀之氣,則太陰之氣愈虛。

是以胃中熱則消穀善飢,脾氣虛則肌肉日瘦,盛者愈盛而虛者愈虛,漸至五有餘而二不足,則死不治矣。夫人參、甘草、半夏、橘皮、生薑之類,乃助胃之品也;白朮、蒼朮、山藥、黃耆、厚朴、茯苓、乾薑、大棗之類,乃助脾之品也;枳實、黃連、大黃、石膏、麻仁、芍藥之類,乃抑胃之藥也。經言強者抑之,弱者扶之。

不知藥性之所主,不分強弱之資抑,是以強者仍強,而弱者仍弱矣。《陽明篇》曰:胃氣生熱,其陽則絕。又曰:浮則胃氣強,其脾為約,麻仁丸主之。此陽與陰絕,而用抑強之法也。

張開之曰:此外因之新病,故止用抑強之法。如病久而肌肉消瘦者,當以助脾之藥為君,宜胃之藥為臣,使胃氣與脾氣相通,瀉胃之藥為佐,斯為正治之法。

白話文:

胃是接受食物的器官,脾是運送食物的官員,所以食物進入胃之後,必須經過脾氣的運送,才能夠充實四肢,滋養肌肉。胃屬陽,脾屬陰,脾和胃之間藉由一層膜相連,陰陽相互交合。如果能吃卻變瘦,那就是陽氣和陰氣隔絕了。陽明經的病症,不是只看表面,而是要從太陰經(脾)的變化來觀察。陽明經是燥熱的器官,如果沒有太陰經的濕潤,燥熱的氣就會更加旺盛;脾如果沒有得到食物的滋養,太陰經的氣就會更加虛弱。

因此,胃中燥熱就會容易消化食物且容易感到飢餓,脾氣虛弱就會導致肌肉一天天消瘦。燥熱的情況會更加嚴重,虛弱的情況也會更加虛弱,漸漸地,五臟的氣有多餘,而精氣卻不足,到這種程度就無法醫治了。人參、甘草、半夏、橘皮、生薑這些藥材,都是幫助胃的;白朮、蒼朮、山藥、黃耆、厚朴、茯苓、乾薑、大棗這些藥材,都是幫助脾的;枳實、黃連、大黃、石膏、麻仁、芍藥這些藥材,都是抑制胃的。經書說,強盛的要抑制,衰弱的要扶持。

如果不知道藥材的功效,不分強弱就亂用藥,就會導致強的仍然強,弱的仍然弱。《陽明篇》說:胃氣產生熱,它的陽氣就會斷絕。又說:脈象浮盛是胃氣強,它的脾氣虛弱,可以用麻仁丸來治療。這是陽氣和陰氣隔絕,而使用抑制強盛的方法。

張開之說:如果是外感引起的新病,就可以單純使用抑制強盛的方法。如果是久病導致肌肉消瘦,就應該以幫助脾的藥材為主,以調理胃的藥材為輔,使胃氣和脾氣能夠相互流通,再用瀉胃的藥材來輔助,這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4. 奇恆論

夫病之生於內傷外感,人所共知,而奇恆之病,知之者鮮矣!所謂奇恆者,異於恆常也。乃陰陽偏勝,五行逆傳,審證辯脈,大有徑庭。《內經》之論疾病者,不及二十餘篇,論奇恆之章有八。學者當用心參究,庶免五過之責。

白話文:

疾病的產生,不外乎是內在損傷和外感風邪,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有一種稱為「奇恆」的疾病,知道的人卻很少。「奇恆」的意思就是跟平常不一樣,指的是陰陽失衡、五行運轉反常的情況。這種病在診斷辨證和把脈上,與一般疾病有很大的差別。《黃帝內經》中,討論疾病的篇章不超過二十多篇,但其中就有八篇是討論「奇恆」的。學習醫學的人應該要用心研究這些章節,才能夠避免犯下診斷錯誤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