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震篡

《古今醫案按》~ 卷十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 (3)

1. 下疳瘡

薛立齋治庶吉士劉華甫。莖中作痛。或出白津。或小便秘澀。先用小柴胡加山梔、澤瀉、黃連、木通、膽草、茯苓二劑。以清肝火。導濕熱。諸證漸愈。因勞倦。忽寒熱。用補中益氣湯治之而安。又用六味丸以生肝血。滋腎水。諸證全愈。

一儒者莖中作癢。發熱倦怠。外皮浮腫。二年矣。此肝腎陰虛。用八珍加柴胡、山梔及六味丸。而愈。有兼陰毛間生蟲作癢。以桃仁研爛塗之。

白話文:

薛立齋醫治庶吉士劉華甫的病。他的陰莖中間疼痛,有時流出白色液體,有時小便不順暢且澀痛。我先用小柴胡湯加上山梔子、澤瀉、黃連、木通、龍膽草、茯苓這兩帖藥,來清除他的肝火,疏導濕熱。各種症狀逐漸好轉。後來因為勞累,突然出現忽冷忽熱的症狀,我用補中益氣湯治療後就康復了。接著又用六味丸來滋養他的肝血、滋補腎水,各種症狀就完全痊癒了。

另一個讀書人,陰莖中間發癢,發燒而且疲倦,外皮浮腫,已經兩年了。這是肝腎陰虛的症狀,我用八珍湯加上柴胡、山梔子,以及六味丸來治療,就痊癒了。還有個病人,同時在陰毛間長蟲子,覺得搔癢,我用桃仁磨爛後塗在患處,就治好了。

2. 肺癰

石山治一婦。年近三十。形色瘦白。素時或咳嗽一二聲。月水或前或後。夏月取涼。遂咳甚。不能伏枕者月餘。嗽痰中或帶血。或兼膿。嗽急則吐食。醫用芩、連、二陳。不效。復用參、耆等補藥。病重。汪視左脈浮滑。右脈稍弱而滑。幼傷手腕。掌不能伸。右脈似難憑矣。

乃以左脈驗之。恐妊兼肺癰也。遂以清肺泄肺之劑進之。三服而能著枕。痰不吐。膿不咯。惟時或惡阻。汪曰。此妊之常病也。教用苡仁、白朮、茯苓、麥冬、黃芩、阿膠煎服。病減。月餘復為診脈。皆稍緩而浮。曰。熱已減矣。但吐紅太多。未免傷胃。教用四君子加陳皮、黃芩、枳殼煎服調理。

妊至六月。食雞病作。卻雞而愈。至九月。病又復作。聲啞。令服童便獲安。汪曰。產後病除。乃是佳兆。病若復作。非吾所知。月足而產。脾胃病作。加泄。竟不救。

一儒者素善飲。咳痰項強。皮膚不澤。此肺癰也。蓋肺繫於項。故項不能轉側。肺氣虛弱。故皮膚不澤。先用桔梗湯以治肺。後用八珍補肺湯。以補脾土。生肺金。而痊。

一男子面赤吐膿。發熱作渴。煩躁引飲。脈洪數而無倫次。此腎火傷肝。先用加減八味丸加麥冬大劑一鍾。熱渴頓止。久睡覺而神爽索食。再劑。諸證又減六七。仍用前藥。更以人參五錢、麥冬二錢五分。五味二錢。水煎代茶。日飲一劑。月餘而安。此證面赤者當補脾腎。面白者當補脾肺。故用此藥。

江應宿治貢士汪賓篁。患滯下赤白。月餘。江診視。投藥數劑而愈。六脈洪數不減。即告之曰。公年高。足三陰虛損不能相生。當滋化源。否則恐生他病。與六味地黃丸加生脈散。因循半月。未及修制。遂覺右乳旁牽痛。面赤。吐痰腥臭。脈洪大浮數。按之無力。江曰。脈數不時見。

此肺癰也。次日。吐膿血甚多。投以桔梗湯加羚羊角。未應。再與升麻湯十餘劑。更以前丸滋其化源而愈。

王宇泰治一婦。感冒風寒。或用發表之劑。反咳嗽喘急。飲食少思。胸膈不利。大便不通。右寸關脈浮數。欲用通利之劑。王曰。此因脾土虧損。不能生肺金。若更利之。復耗津液。必患肺癰矣。不信。仍利之。虛證悉至。果吐膿。乃朝用益氣湯。夕用桔梗湯。各數帖。又朝用益氣湯。夕用十全大補湯。各五十帖。全愈。

一婦咳嗽吐痰。胸膈作痛。右寸關浮滑。項下牽強。此脾胃積熱成痰。非癰患也。以二陳湯加山梔、白朮、桔梗。治之而愈。

白話文:

有個叫石山的醫生,醫治一位快三十歲的婦人。她看起來瘦瘦白白的,平時偶爾咳嗽一兩聲,月經週期有時提前有時延後。夏天為了貪涼,就開始劇烈咳嗽,一個多月都沒辦法躺平睡覺。咳嗽的痰裡有時帶血,有時帶膿,咳得急了還會吐出食物。醫生用黃芩、黃連和二陳湯這些藥治療,沒有效果。又改用人參、黃耆等補藥,結果病情更重。

石山醫生把脈,發現婦人左手的脈象浮滑,右手的脈象稍弱也滑。婦人小時候手腕受過傷,手掌無法伸直,右手的脈象不太可靠。於是石山醫生以左手的脈象來判斷,懷疑她可能懷孕又同時得了肺癰。便用清肺、宣洩肺熱的藥來治療。吃了三帖藥後,就能躺著睡覺了,痰和膿也不咳出來了,只是偶爾有孕吐。石山醫生說:「這是懷孕時常見的病症。」便教她用薏仁、白朮、茯苓、麥冬、黃芩、阿膠煎煮服用,病情就減輕了。

一個多月後,石山醫生再次把脈,發現脈象稍微緩和但仍偏浮。他說:「熱已經退了,但吐血太多,可能傷到胃了。」便教她用四君子湯加上陳皮、黃芩、枳殼煎煮服用來調理。

婦人懷孕六個月時,因為吃了雞,病情又發作,停止吃雞後就又好了。等到懷孕九個月時,病情又再次發作,聲音都啞了。讓她服用童便後就平安了。石山醫生說:「生產後病就好,這是個好兆頭。如果病再發作,我就不知道怎麼辦了。」結果婦人足月生產後,脾胃的病又發作,還拉肚子,最後沒能救回來。

有一位讀書人,平常很喜歡喝酒。他咳嗽吐痰,脖子僵硬,皮膚沒有光澤。這是肺癰的症狀。因為肺的經脈連到脖子,所以脖子無法轉動。肺氣虛弱,所以皮膚沒有光澤。先用桔梗湯治療肺,然後用八珍補肺湯來補養脾土,使肺金得到滋養,病就好了。

有一個男人,臉色發紅,吐出膿,發燒口渴,煩躁想喝水,脈象洪大急促沒有規律,這是腎火傷害到肝。先用加減八味丸加上麥冬,服用一大碗,發燒口渴就停止了。睡了一覺醒來覺得精神很好,想吃東西,再服用一劑,各種症狀又減輕了六七成。還是服用原來的藥,再用人參五錢、麥冬二錢五分、五味子二錢,用水煎煮代替茶喝,每天喝一劑,一個多月病就好了。這個病臉色發紅的人,應該補養脾腎,臉色發白的人,應該補養脾肺,所以用這個藥方。

江應宿醫生醫治一位貢士汪賓篁,他患有痢疾,拉出紅白色的黏液,持續一個多月。江醫生診視後,開藥幾劑就治好了。但發現他的六脈仍然洪大急促,沒有減退。就告訴他說:「您年紀大了,足三陰經脈虛弱,無法互相滋養,應該滋養化源,否則恐怕會生其他疾病。」就給他開了六味地黃丸加上生脈散。過了半個月,他沒有來配藥,就覺得右邊乳房旁邊有牽引的疼痛,臉色發紅,吐出的痰有腥臭味,脈象洪大浮數,按下去卻沒有力氣。江醫生說:「脈象急促不時出現,這是肺癰。」隔天,就吐出很多膿血。給他開桔梗湯加上羚羊角,沒有效果。又開升麻湯十幾劑,再給他原來的藥來滋養化源,病就好了。

王宇泰醫生醫治一位婦人,她因為感冒風寒,有人給她開發表的藥,反而咳嗽喘急,食慾不振,胸膈不舒服,大便不通。右手的寸關脈浮數。王醫生說:「這是因為脾土虧損,不能夠滋養肺金。如果再用通利的藥,反而會耗損津液,一定會得肺癰。」婦人不相信,還是吃了通利的藥,虛弱的症狀都出現了,果然吐出了膿。王醫生早晨給她服用益氣湯,晚上給她服用桔梗湯,各服用了幾帖藥。又早晨服用益氣湯,晚上服用十全大補湯,各服用了五十帖藥,病就完全好了。

有一位婦人咳嗽吐痰,胸膈疼痛,右手的寸關脈浮滑,脖子下面僵硬。這是脾胃積熱產生痰,不是肺癰。用二陳湯加上山梔、白朮、桔梗治療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