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以湉

《冷廬醫話》~ 補編 (4)

回本書目錄

補編 (4)

1. 鰣魚

《爾雅》鯦當作魱,郭璞注:今江東呼最大長三尺者為當魱。邵氏《正義》,謂即鰣魚。杭州鰣初出時,豪貴爭以餉遺,價甚貴,寒窶不得食也,凡賓筵,魚例處後,獨鰣先登,胡書農學士詩云:銀光華宴催登早,鯹味寒家饋到遲。體物殊切。

(炳章)按:鰣魚靨,取後不落陰乾,凡遇疔瘡,取靨貼疔上,外膏藥蓋貼八時許,疔黏靨上,以撥出之,亦奇方也。

白話文:

《爾雅》這本書裡說的「鯦」應該是「魱」,晉朝的郭璞註解說:現在江東地區稱呼最大、長達三尺的魚為「當魱」。邵氏的《正義》認為這就是鰣魚。杭州的鰣魚剛上市時,富豪權貴們爭相購買來饋贈,價格非常昂貴,貧窮人家根本吃不到。一般的宴席,魚都是最後才上桌,只有鰣魚例外,總是第一個端上來。胡書農學士有詩說:「銀光閃耀,宴席上催促著早早呈上;鮮味濃郁,貧寒人家卻遲遲才享用到。」描寫得非常貼切。

(炳章)按:鰣魚的腮,取下後不要沖洗陰乾,遇到疔瘡時,取腮貼在疔瘡上,再用膏藥覆蓋貼約八個小時,疔瘡會黏在腮上,用撥的方式將其取出,這也是個神奇的偏方。

2. 蠼螋

蠼螋,音矍搜,蟲名,《玉篇》曰蛷𨹤,《博雅》曰𨹤蛷,晶黎詩「蜿垣亂蛷」,垣即此,吾鄉俗呼為蛒蛸,二須多足,狀如小蜈蚣,而體較短闊,匿居隱處,溺射人影,令人生瘡,如熱痱而大,身作寒熱。《千金方》法:畫地作蠼螋形,以刀細取腹中土,以唾和塗之,再塗即愈。

近又傳一方云:入夜以燈照生瘡處之影於壁,百滾湯澆之即愈。此皆以影治影之法,氣類相感,抑何奇耶?

(炳章)按:此等療法,皆屬心理療法,如祝由科之類歟,然用之亦多奇效,合之科學實質,咸謂玄學邪說矣。

白話文:

蠼螋,讀音為「矍搜」,是一種蟲子的名稱。《玉篇》這本書說它叫「蛷𨹤」,《博雅》則說它叫「𨹤蛷」,晶黎的詩中「蜿蜒亂蛷」的「垣」指的就是這種蟲子。我的家鄉俗稱牠為「蛒蛸」,牠有兩根觸鬚和許多腳,外形像小蜈蚣,但身體比較短且寬。牠們喜歡躲藏在陰暗的地方,而且會向人的影子排泄,導致人長瘡,就像熱痱但比較大,身體會發冷發熱。《千金方》記載的方法是:在地上畫出蠼螋的形狀,用刀子刮取蠼螋腹部的土,用口水攪拌後塗在瘡上,重複塗抹就能痊癒。

最近又流傳一種方法,說晚上用燈照在生瘡的地方,將影子投射在牆壁上,再用滾燙的熱水澆在影子上,就能痊癒。這些都是用影子治療影子的方法,可能是因為同類相感應的緣故,真是神奇啊!

(炳章)認為:這些治療方法都屬於心理療法,就像祝由科之類的,但使用起來也常常有奇效。如果從科學實質來看,又會被認為是玄學迷信的說法。

3. 蒼耳子蟲

蒼耳子草,夏秋之交,陰雨後梗中黴爛生蟲,取就熏爐上烘乾,藏小竹筒內,隨身攜帶,(或藏錫瓶,勿令出氣。)患疔毒者,以蟲研細末,置治疔膏藥上貼之,一宿疔即拔出而愈。(貼時須先以針微挑疔頭出水。)余在臺州,僕周錦種之盈畦,取蟲救人,屢著神效。比在杭郡學舍旁,蒼耳草蟲甚多,以療疔毒,無不獲效。

同邑友人鄭拙言學博鳳鏘,攜至開化,亦救治數人,彼地無蒼耳草,書來索種以傳。又青蒿蟲,治小兒驚風最靈,余孫榮霖,曾賴此得生。此二方皆見《本草綱目》,而世罕知其效,特志之。(青蒿蟲亦在梗中焙乾研末,和燈心灰,湯調送下。)

(炳章)按:蒼耳蟲,不獨治疔瘡有特效,凡陽癰紅腫已成膿,以此蟲一條,放於瘡頂,外用清涼膏蓋貼八小時,毒即咬通,余常於八九月採取,用麻油浸藏備用,可代刀針,真奇效也。

白話文:

蒼耳子的莖在夏秋交接,陰雨過後容易發霉腐爛並生出蟲子。採集這些蟲子後,在熏爐上烘乾,然後存放在小竹筒裡,隨身攜帶(或放在錫瓶中,注意不要讓它透氣)。如果有人長了疔瘡,就將蟲子研磨成細末,放在治療疔瘡的膏藥上貼敷,貼一晚疔瘡就會被拔出而痊癒。(貼的時候要先用針稍微挑破疔瘡的頭部,讓膿水流出)。我之前在台州的時候,僕人周錦種了很多蒼耳,用這些蟲子救治了不少人,效果非常好。後來我在杭州的學舍旁邊,也有很多蒼耳草生蟲,用來治療疔瘡,也都非常有效。

我的同鄉朋友鄭拙言,他學識淵博,字鳳鏘,將這些蟲子帶到開化,也救治了好幾個人,因為那裡沒有蒼耳草,所以寫信來索取種子以便傳播。另外,青蒿的莖也會生蟲,這種蟲子治療小孩的驚風效果非常好,我的孫子榮霖就曾經靠它活了下來。這兩個方子都記載在《本草綱目》中,但是世人很少知道它們的功效,因此特別記錄下來。(青蒿蟲也是在莖中烘乾研磨成粉末,和燈心草灰一起,用熱水調勻送服。)

(炳章)補充說:蒼耳蟲不只對疔瘡有特效,凡是屬於陽性癰腫,已經紅腫化膿的,用一條這種蟲子放在瘡口頂端,外面再用清涼膏蓋住貼敷八小時,毒素就會被咬開,我常常在八九月採集蟲子,用麻油浸泡保存備用,可以代替刀針,真是非常神奇的療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