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

《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桂枝栝蔞薤白湯

王(木瀆,三十九歲)瘀血壅滯,腹大蠱鼓,有形無形之分,溫通為正法,非腎氣湯丸治陰水氾濫(腎氣湯丸治陰水之法,非治陽水也。)

桃仁,肉桂,製大黃,椒目,陳香櫞(二兩)

煎湯泛丸。

黃(江西,六十三歲),病是勞倦內傷,客(已是傷陽本質)途舟中,往來復受時令暑濕,病已過月,不飢不大便,脈微小屬陰,暑濕皆屬陰濁,氣分為濁陰蔽塞,仲景謂陰結濕結,腸胃無陽氣運行,強通大便,濁反逆致。此入夜陰用事而痛甚矣(精理名言,如印沙劃泥,誰具嗣音乎?脈法精深,人皆忽略矣。)

淡乾薑,生炒黑附子,炙黑甘草,生大白芍

處方清切,通陽更以甲己法和陰止腹痛。

唐(二十三歲),脈動,瀉後利純血,後重肛墜,乃陰虛絡傷,下元不為收攝,必絕欲經年,腎精默充可愈。

人參,熟地炭,炙甘草,五味子,禹餘糧

郁(三十八歲),秋暑暴熱,爍津損液,消渴再灼,陰不承載於上,金水同乃子母生方。

人參,鮮生地,麥冬,柏子仁,知母,青甘蔗汁

處方如鮮花,抑何清靈也。

楊(三十三歲),陽氣為煩勞久傷,腹痛,漉漉水聲,重按痛緩,非水積聚。蓋陽乏少運,必陰濁凝滯,理陽為宜,大忌逐水攻滯。

生白朮,熟附子,澤瀉,左牡蠣,水泛丸。

李(壽星橋,五十七歲),寒濕傷陽,痞滿妨食,脈沉色黃,是脾胃病。議辛溫通中焦之陽。

生益智,蓽茇,檀香末,薑汁,茯苓,炒焦半夏

江(寶林寺前,二十五歲),癉瘧邪在肺,口渴,骨節煩疼,用桂枝白虎湯。

黃(嘉興,三十九歲),向年戌亥時發厥,是以肝腎陰虛,陰火內風蒙神(陰火內風蒙神,千錘百煉而出一語,勝人千百味之無極。)治逾五載,迄今左目流淚,至暮少明,胃脘中隙痛。經謂肝脈貫膈入胃,肝竅在目,此皆精血內虧不足之象。若云平肝是疏克,攻治乃相反矣。

天冬,熟地,杞子,元參,浙菊花,穀精珠

鄒(十歲),稚年,瀉血便溏有三四載,面黃形瘦,五疳之症,起於五味雜沓,腸胃生熱。若不慎口食,久疳延勞不治。

川連,胡連,茯苓,白芍,枳實皮,焦術,南查,臭蕪荑,使君子

烏梅肉丸。

秦(二十二歲),據述久逗客邸,情志不適,致脘中兩脅按之而痛,大便久不爽利,脈形弦堅,面色不華,納食已少,虛中有滯,以宣通腑絡(情志不適,肝木必乘胃土,食少不化,是以虛中有滯。)

熟桃仁,海石,土栝蔞,熟半夏,橘紅,枳實皮

秦(三十九歲),勞心力辦事,氣怯神耗致病,醫咳嗽失血,多以清涼為藥,視其形色脈象,凡勞傷治嗽藥,不惟無效,必胃口日疲。

白話文:

[桂枝栝蔞薤白湯]

王先生(木瀆,三十九歲):因為瘀血阻塞,導致腹部腫大,像鼓一樣,這種情況有實質性的腫塊,也有無形的脹氣。治療上應該以溫通為主要方法,而不是用腎氣丸之類的藥來治療陰水氾濫(腎氣丸治療的是陰水過多,而不是陽水過多的情況)。

用桃仁、肉桂、製大黃、椒目、陳香櫞各二兩,煎湯後把藥汁和藥渣一起做成藥丸。

黃先生(江西,六十三歲):生病的原因是過度勞累導致內傷,加上旅途中在船上,又受到當時暑濕的影響。病已經超過一個月,沒有飢餓感,也不想大便,脈象細小屬於陰虛。暑濕都屬於陰邪,病邪在氣分導致陰邪阻塞。仲景說過,陰邪和濕邪相結,腸胃沒有陽氣運轉,如果強行通便,反而會使濁氣上逆。這種情況在夜晚陰氣旺盛的時候會更加疼痛。(這段話很精闢,能真正理解的人太少了!脈象的奧妙很深,但大家都忽略了。)

用淡乾薑、生炒黑附子、炙黑甘草、生白芍,這幾味藥清淡平和,既能通陽,又能用甲己合化的方法來調和陰陽,止住腹痛。

唐先生(二十三歲):脈象有力,腹瀉後拉出來的都是純血,之後感到肛門下墜,這是因為陰虛導致脈絡受損,下焦不能固攝。必須戒除性慾多年,讓腎精慢慢充盈才能痊癒。

用人參、熟地炭、炙甘草、五味子、禹餘糧。

郁先生(三十八歲):秋天的暑熱非常厲害,導致津液損耗,出現了消渴症狀,這時陰液不足以承載陽氣,應該以金生水、母生子的方法來治療。

用人參、鮮生地、麥冬、柏子仁、知母、青甘蔗汁,這個藥方如同鮮花般清靈。

楊先生(三十三歲):因為過度勞累導致陽氣受損,出現腹痛,肚子裡有漉漉的水聲,按壓時疼痛反而會減輕,這不是水液積聚,而是因為陽氣不足,無法運化水液,導致陰濁凝滯。治療應該以溫補陽氣為主,絕對不能用利水攻下的方法。

用生白朮、熟附子、澤瀉、左牡蠣,把這些藥磨成粉,用水做成藥丸。

李先生(壽星橋,五十七歲):因為寒濕傷了陽氣,導致胸腹脹滿,影響食慾,脈象沉緩,臉色發黃,這是脾胃的病。應該用辛溫的藥來溫通中焦的陽氣。

用生益智、蓽茇、檀香末、薑汁、茯苓、炒焦半夏。

江先生(寶林寺前,二十五歲):患了瘧疾,病邪在肺,出現口渴、骨節疼痛,應該用桂枝白虎湯來治療。

黃先生(嘉興,三十九歲):之前在戌亥時發病,是因為肝腎陰虛,導致虛火內生,擾亂神智(這個病因分析很到位,比說一千種病症都更有用)。治療了五年多,現在左眼還是流淚,到了晚上視力更差,胃部中間時常疼痛。經脈說肝脈貫穿橫膈膜進入胃部,肝開竅於眼睛,這些都是精血不足的表現。如果用平肝疏肝的方法來治療,反而會適得其反。

用天冬、熟地、杞子、元參、浙菊花、穀精珠。

鄒先生(十歲):年紀很小,腹瀉帶血,大便稀溏已經有三四年了,臉色發黃,身體消瘦,是疳積的症狀,起因是飲食不節制,導致腸胃生熱。如果不注意飲食,病情會越來越嚴重,變成慢性疾病就很難治癒了。

用川連、胡連、茯苓、白芍、枳實皮、焦術、南查、臭蕪荑、使君子,把這些藥磨成粉,用烏梅肉做成藥丸。

秦先生(二十二歲):據說因為長期住在外地,心情不好,導致胃部和兩脅按壓時疼痛,大便也不順暢,脈象弦硬,臉色不好,食慾也下降,這是虛中有滯,應該用疏通臟腑經絡的方法來治療(心情不好,肝氣一定會影響脾胃,導致食慾不振,所以會出現虛中有滯的現象)。

用熟桃仁、海石、土栝蔞、熟半夏、橘紅、枳實皮。

秦先生(三十九歲):因為操勞過度導致氣血虧虛,生病後出現咳嗽失血,醫生大多用清涼的藥來治療,但看他的樣子和脈象,這種情況是因為過度勞累引起的咳嗽,使用清涼的藥不僅沒有效果,反而會讓胃口越來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