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

《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卷上 (21)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1)

1. 桑螵蛸散

陳(乍浦,五十歲),咽食物有形不覺痛,若咽水必有阻塞,此內應肺之氣分,肺象空懸,主呼出之氣,氣窒生熱,法當清肅氣分。(辨症極細切,都是氣分藥。)

連翹心,滑石塊,大力子,生甘草,南花粉,枇杷葉

張(六十四歲),有年仍操持經營,煩冗營傷,心痛引脊。醫用附子痛甚,知不宜剛猛迅走之藥。

茯苓桂枝湯去芍

《金匱》,雖有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用烏頭附子辛熱藥治法。然必細審氣分虛寒,不在營血,方可直施無忌。若病在營分,燥傷陰矣。

朱(二十二歲),夏熱秋燥,傷於氣分,胸痞多噯,大便燥結,凡上燥清肺,不取沉膩滋降(一病到手,先分明在氣在血,名手過人處因此。)

大沙參,玉竹,蘇子,桑葉,麥冬汁,蜜炒橘紅

管(三十二歲),積勞氣逆,肝膽熱升,咯血膠痰,既有是恙,務宜戒酒勿勞。藥用和肝胃之陽,陽和氣順,胸脅痛自已。(勞者氣必上逆,勞字兩火在上,即君相二火上升也,故用藥下行之品居多,和肝胃之陽則氣自順下。)

桃仁,丹皮,鉤藤,山楂,梔皮,金斛,茯苓,麻仁

翁(四十四歲),夏月露宿,冷濕下入陰絡,少腹堅凝有形,兩傍筋絆牽引,自述夢遺。然有形固結,非補助之症,當與結疝同治,乃絡中病(治法平正通達。)

南木香,穿山甲,金鈴子,橘核,延胡,莪朮,麝香

蔥白汁丸。

沈(四十歲),幾年失血,繼而久嗽,乃內損之咳,痰多治嗽無用,已失音嘶響,損象何疑(純粹以精。)

黃精,白芨,米仁,茯苓

四味熬膏,早服牛乳一杯。

陳(六十四歲),據述三年前因怒寒熱臥床(即動少陽相火)繼而痰嗽,至今飲食如常,嗽病不愈。

思人左升太過,則右降不及,況花甲以外,下元必虛,龍相上竄,嗽焉得愈?古人謂老年久嗽,皆從肝腎主議,不當消痰清燥,議用都氣丸加角沉香、紫衣胡桃肉(胃脈從頭走足,胃氣一走膀胱,一走大腸,皆從下行者也。肝火上升,肺氣即不肅降,不論外感內傷,總由氣逆為多,收攝固是正治。)

葉(皋橋,五十一歲),過勞瘀從上下溢,胸悶格嘔,先以辛潤宣通血中之氣(血上下溢,血中之氣不暢達矣。治法極佳。)

炒桃仁,降香末,茯苓,蘇子,大麻仁,蜜炒橘紅

顧,向年操持勞心,心陽動上亢,挾肝膽相火,腎中龍火自至。陰藏之火,直上巔頂,貫串諸竅。由情志內動而來,不比外受六淫客邪之變火,醫藥如涼藥清肺不效,改投引火歸源以治腎。診脈堅而搏指,溫下滋補,決不相投,仿東垣王善甫法,用滋腎丸(此古人調攝所以必要清心寡慾也。)

葉(東山,五十歲),酒肉生熱,因濕變痰,憂愁思慮,氣鬱助火,皆令老年中焦格拒阻食,姜半之辛(筆勢展拓)開,蔞、連之苦降,即古人痰因氣窒,降氣為先。痰為熱生,清火為要。但苦辛泄降,多進克伐,亦非中年以後,僅博目前之效。議不傷胃氣,冬月可久用者。

白話文:

桑螵蛸散

陳(50歲,乍浦人),吞咽食物感覺不到痛,但喝水就會有阻塞感,這應是肺氣分的問題,肺氣虛弱,主司呼出之氣,氣機阻塞產生熱象,應當清肅肺氣分。(辨證非常細緻,都是針對肺氣分的藥物。)

處方:連翹心、滑石塊、大力子、生甘草、南花粉、枇杷葉

張(64歲),多年辛勞操持生意,心煩勞累傷及心臟,心痛牽引到脊背。曾用附子治療,疼痛加劇,知道不宜使用峻猛迅速起效的藥物。

處方:茯苓桂枝湯去芍藥

《金匱要略》中記載,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可用烏頭附子等辛熱藥物治療。但必須仔細辨別是氣分虛寒,而非營血虧虛,才能直接使用而不顧忌。如果病在營分,則是燥傷陰液了。

朱(22歲),夏季暑熱秋季乾燥,傷及肺氣分,胸部痞悶,經常呃逆,大便乾燥。治療上應清肅肺燥,不使用滋陰降火的藥物。(治療疾病,首先要區分是氣分病還是血分病,名醫的過人之處就在於此。)

處方:大沙參、玉竹、蘇子、桑葉、麥冬汁、蜜炒橘紅

管(32歲),積勞成疾導致氣逆,肝膽火熱上升,咯血並伴有膠黏痰液,有此疾病,務必戒酒忌勞。藥物治療應調和肝胃之陽,陽氣調和則氣機順暢,胸脅疼痛自然會好轉。(勞累則氣機必然上逆,「勞」字上面兩個火,就是君火相火上升的意思,所以用藥多用下行的藥物,調和肝胃之陽,則氣機自然順利下降。)

處方:桃仁、丹皮、鉤藤、山楂、梔皮、金斛、茯苓、麻仁

翁(44歲),夏季露宿,受寒濕之邪侵襲下注陰絡,少腹堅硬有形,兩側脅肋牽引疼痛,自述有遺精。但是有形體的腫塊,不是需要補益的症狀,應該與疝氣同治,是絡脈病變。(治療方法是平和通達。)

處方:南木香、穿山甲、金鈴子、橘核、延胡索、莪朮、麝香、蔥白汁(製成丸劑)。

沈(40歲),多年失血,繼而久咳,這是內傷咳嗽,痰多,單純止咳無效,已經聲音嘶啞,損傷的徵象明顯。(純粹是精血虧虛。)

處方:黃精、白芨、米仁、茯苓(四味藥熬成膏劑,早起服用牛乳一杯)。

陳(64歲),據說三年前因盛怒而臥床不起(就是動了少陽相火),繼而咳嗽,至今飲食正常,但咳嗽未愈。

認為左升太過,則右降不及,況且年過花甲,下元必然虛弱,腎陽上逆,咳嗽怎能痊癒?古人說老年久咳,都與肝腎有關,不應當消痰清燥,宜用都氣丸加減角沉香、紫衣胡桃肉。(胃經從頭走到腳,胃氣一部分走膀胱,一部分走大腸,都是從下走,肝火上升,肺氣就不能肅降,無論外感內傷,大多是氣逆,收斂固攝是正治。)

葉(51歲,皋橋人),過度勞累導致瘀血從上下溢出,胸悶嘔吐,先用辛溫潤燥的藥物宣通血中之氣。(血上下溢,是血中之氣不通暢。治療方法極好。)

處方:炒桃仁、降香末、茯苓、蘇子、大麻仁、蜜炒橘紅

顧,多年操持勞心,心陽動而上亢,夾雜肝膽相火,腎中真火也隨之而上。陰藏之火直衝頭頂,貫穿諸竅。這是由於情志內動所致,不同於外受六淫客邪而引起的火熱,用涼藥清肺無效,改用引火歸元的方法治療腎陽。脈象有力而搏指,下焦溫熱,滋補的藥物決不能用,仿效東垣王善甫的方法,用滋腎丸。(這是古人調攝身體,所以必須清心寡慾的原因。)

葉(50歲,東山人),飲食肥甘厚味生熱,因濕邪化生痰濁,憂愁思慮,氣鬱助火,都導致老年人中焦氣機阻滯,飲食不化。用半夏的辛味開胃,黃連、連翹的苦味瀉火,這是古人認為痰濁是因為氣機阻滯,先降氣,痰濁因熱而生,先清火。但是苦辛泄降之品,過多服用會傷及正氣,也不適合中年以後的人,只能取得一時之效。考慮到不傷及胃氣,冬天可以長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