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

《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卷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下 (5)

1. 阿魏丸

此必有有形留著,不第無形穢濁已也。

遲(四十八歲),背寒為飲,凡遇冷或勞煩,喘嗽氣逆,聚於胸臆,越日氣降痰厚,其病自緩。

年分已多,況雲中年不能安逸。議病發用《金匱》法可效,治嗽肺藥不效。

2. 桂苓甘味湯

朱(三十歲),此內損也,損者益之。按脈虛芤,精奪於下,當補益肝腎精血。

李(二十七歲),兩年久病,決非風寒暑濕。據云腹鳴不和,左脅下堅硬,直至少腹,睪丸偏大,子和七疝主肝為多。男子縱欲,傷及衝任亦多,是病辛香流氣,壯年可用(精血陽氣所以防禦下焦陰寒,既因縱欲傷及奇脈,先用辛香流通氣分。)

茴香,真橘核茯苓澤瀉川楝子,青木香,黑梔仁,青皮

水泛為丸。

李(四十歲),臭穢不正之氣,入自口鼻著於募原,不飢嘔逆,中焦病也。宣通濁痹為正,發散清寒為忌(達原飲。)

草果檳榔,藿梗,厚朴杏仁,白蔻,半夏,薑汁

臭穢雖屬無形濁氣,但黏著募原,必與濁滯有形凝結,不飢嘔逆,惡寒發熱,濁邪並結堅聚,非達原飲不除。

顧(二十歲),內損是臟陰中來,緣少年欲念萌動未遂,龍雷閃爍,其精離位,精血雖有形象,損去藥不能復,必胃旺安納,古稱精生於穀,迨病日久,陰損枯涸,漸干陽位。胃口淹淹不振,中乏砥柱,如妖廟焚燎莫制,陽主消鑠,遂肌瘦喉刺。《褚氏遺書》論損怯,首云男子神志先散,為難治之症,此下損及中至上之義。

問大便三日一行而枯澀,五液乾枯,皆本乎腎。腎惡燥,味鹹為補,佐苦堅陰,醫以不按經義雜治,談何容易(腎臟精神依之如魚得水,謂精足則神旺也。腎精既乏,不能上供神明,則神志因精衰而先散矣。蓋下損及上,濁火亂其神明,此由下損及中至上奧也義也。)

人參阿膠,鮮生地,茯神龜板柏子仁

藥取清陰之品,不取濁膩滋填,早為胃中納穀以生精作地步,應加黃柏少許。

俞(申衙前,五十歲),男子中年,下元先虧(人到中年,生氣日淺,腎肝精血因真陽衰而不生,不必戕賊生陽,有去無來,故下元先虧也。)腎臟陰中之陽,不司涵煦,陰不承載於上,遂渴飲溲頻溺,有硝滷之形。內經有遺熱遺寒之分,上中之消主氣熱,下消以攝腎,蒸陽以運津液(既指明下消之所以然,復分明三焦之治法,方成名案。)

3. 八味湯

堂堂正治,波瀾老成。

李(四十三歲),瘧寒必嘔,胃滯痰濁未已,舌上微白,不嗜飲,開結理氣如是。

草果厚朴蓽茇橘白杏仁,熟半夏,薑汁

張(五十三歲),三瘧久延兩三年,面肌黃萎,唇口枯白,食入脘腹,䐜脹,足痿如墮,至晚浮腫。其所傷者脾陽腎陽,然脾以運行則健,腎宜收納為命根,非一方兼用按古法。

早服腎氣丸,晚服理中湯(早晚分頭而治,切實了當。)

周(六十歲),氣血已衰,噎膈反胃,每每中年以後。蓋操家勞瘁,必傷心脾之營,營液日枯,清氣日結,而食管漸漸窄隘,郁久痰涎內聚,食入涎沫迎湧,而致反胃。此乃氣分之結(提清氣分之結,便有主腦。)萸、地、枸杞,滋養肝腎,胃先覺其膩滯,焉得肝腎有益。

4. 大半夏湯

人參補氣生精,半夏消痰開結,白蜜潤燥滋液,最為切當。

吳(三十五歲),據述咽中氣衝,即起咳嗽,經年調治,漸致食減力乏。此皆不分外因,徒受治痰治嗽之累。凡久恙當問寢食,參視形色脈象,越人謂下損及胃是已(氣衝即咳,內損顯然,尚徒治痰治嗽,何怪先生鄙夷。)

5. 建中法

吳(通關坊,四十四歲),勞傷治不以法,反受藥傷,絡血涸而為痛,食入痛來,病在胃絡,以甘緩肝,急以救胃。

桂元肉,炒桃仁

孫(北濠,二十六歲),食後左脅氣逆痛,是肝膽氣熱(老筆。)

丹皮,鉤藤,生地,川石斛柏子仁茯苓

李(五十六歲),少腹滿脹,必在夜臥而甚,晨起腸泄濁氣,白晝仍可辦事。延及幾年,氣衝胃脘高突而冷,舌根亦脹痛,自胸及於舌。醫用吳萸、川楝,苦辛溫佐苦寒降泄不安,則知有年。下元已虛,氣散漫不為下歸攝矣(此即西昌老人所謂地氣加於天之症也。治法清切,尚嫌遲鈍,應先用炒枯腎氣湯幾服。)

八味丸(三錢)

金(三十五歲),便瀉下血多年,延及跗腫腹膨,食少色奪,無治痰嗽涼藥之理(脾腎兼溫補。)

九蒸熟白朮,淡熟附子

王(七十七歲),高年氣衰,不耐暑伏久熱,迫津液被傷,陽不內歸(陽不內歸四字極精),寐少不靜。例用竹葉地黃湯,養液除熱,莫與氣燥味劣,反致戕胃(陰陽每相依戀,老年少寐,津血少而陽不內歸也。)

尹(織造府前,五十八歲),望六,運行之陽已微弱,飲酒及食物,氣滯而濕聚(拿定氣字發揮,)脈絡不行,不飢,氣攻觸痛,舌上白膩,以辛溫開氣痹,分濕理痰。

半夏,茯苓,蓽茇生薑,生益智,新會皮

丁(五十一歲),面色亮,脈弦,此屬痰飲。飲伏下焦腎絡,中年冷暖不和,煩勞傷氣,著枕必氣逆,飲泛喘促,脘悶咽阻,治之可效,而不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