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

《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卷上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4)

1. 小建中湯

三陽少陽為樞,平日上升清道,為樞機轉旋,升清降濁,三焦分理,皆是物也。病後清陽微弱,勉強勞力,傷在氣分,樞機無力,轉旋失司矣。

顧(葑門),失血既止,入冬不但血來,嗆嗽火升,外寒內熱。夫冬為蟄藏匯神之令,少壯不自保惜收藏,反致泄越,乃腎肝藏陰內怯,陽氣閃煉自鑠,草木填陰,暫時堵塞其隙,精血無以寧養。務潛以絕欲,百日不發為是,屢發必凶。(真水所以養真火,冬為萬物歸根,陽氣內伏藏陰因不謹虧損,真火獨旺,真水愈涸,至木旺春升,溫熱病所由熾也。)

熟地(炒炭),茯神,萸肉,五味,湖蓮,芡實,女貞,川斛

不特火氣內伏,煎熬精血,至來春水不養木,少陽相火熾甚也。陰虛者火必升,嗆嗽吐血,當時有必致者耳。

於(金壇,二十六歲),風熱傷衛外之陽,再發散升藥動陽,血自陽絡而出,醫用大黃逐瘀使下,下則陰傷,不飢痞悶,痰黏不渴。急急醒脾扶胃,再以清寒治嗽。決無愈期(蓋衛應乎胃,衛外陽傷,當亟醒脾胃之陽,但治血溢之所以然,絕不於血分內瞻顧。蓋治其本則標自愈,非如今人之見血治血也。)

人參,白芍,生益智,茯苓,炙草,廣皮

服十劑後,接服異功散(血從胃來,非關肺腎,故異治也。)

胃為多氣多血之海,而脾實統之,是以少年從色欲致傷而失血者,久則尚須亟固脾胃,使精生於穀,以漸補腎肝。況因風熱傷陽,再以發散升泄,陽不固而致血上溢者乎?治病安可通套耶!

張(二十九歲),勞傷陽氣(直起喝破,惟老手能之不可以為老生常談,)當壯盛年歲,自能保養安逸,氣旺可愈。

白話文:

小建中湯

三陽經和少陽經就像人體的樞紐,平時負責向上輸送清氣,作為樞機運轉的中心,使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三焦系統也能順暢運作,這些都是自然運化的生理現象。如果生病後,清陽之氣變得虛弱,又勉強勞累,導致氣分受損,樞機失去力量,運轉功能也跟著失常了。

[案例一](葑門)這位病人,在失血止住之後,到了冬天不但又開始出血,還出現咳嗽、火氣上升等症狀,這是因為冬天是萬物蟄伏、收藏精氣的季節,年輕人不愛惜身體,不注意收藏,反而導致精氣外洩,造成腎肝的陰氣內虛,陽氣虛火浮動。雖用草藥填補陰虛,也只是暫時堵住漏洞,精血無法得到滋養。必須靜養並戒絕性慾,至少一百天不發作才能恢復,如果頻頻發作,情況必定會很危險。(真水才能滋養真火,冬天萬物歸根,陽氣內藏,如果因為不謹慎導致陰虧損,真火就會獨旺,真水更加枯竭,等到木氣旺盛的春天,溫熱病就容易爆發。)

[治療處方]:熟地(炒黑)、茯神、山萸肉、五味子、湖蓮、芡實、女貞子、川斛。

不只是虛火內伏、煎熬精血,到了來年春天,水無法滋養木,少陽相火也會更加旺盛。陰虛的人,火氣一定會上升,出現咳嗽、吐血,這在當時是必然會發生的。

[案例二](金壇,二十六歲)這位病人,因為風熱侵襲體表陽氣,又使用發散升提的藥物來助長陽氣,導致血從陽絡中流出。醫生使用大黃來瀉瘀血,反而導致陰液受損,出現不餓、胸悶、痰多黏稠、口渴等症狀。現在要趕緊健脾扶胃,再用清涼的藥物來治療咳嗽。這樣下去恐怕沒有痊癒的希望。(衛氣的功能對應於脾胃,體表陽氣受損,應該要趕緊振奮脾胃的陽氣,只需要治療出血的原因,絕不能只針對血症本身來處理。治療根本問題,症狀自然就會消失,而不是像現在的人一樣,看到血就只治血。)

[治療處方]:人參、白芍、生益智、茯苓、炙甘草、廣陳皮

服用十劑之後,再接續服用異功散。(因為血是從胃來的,不是肺或腎的問題,所以要採用不同的治療方法。)

胃是氣血充盛的海洋,脾則統領著它,因此年輕人因縱慾導致失血,時間久了必須趕緊固護脾胃,使精微物質從飲食中產生,才能逐漸補養腎肝。更何況是因為風熱損傷陽氣,又使用發散升提的藥物,導致陽氣不固而使血向上溢出呢?治療疾病怎麼可以照搬固定的模式呢!

[案例三](張,二十九歲)這位病人是勞累損傷了陽氣。(直接點明病因,只有經驗豐富的醫生才能做到,不能當作老生常談。)正值壯年,本來可以好好保養、安逸度日,只要氣旺就能痊癒。

2. 人參當歸建中湯

曹(三十一歲),腎虛(筆力清老)水液變痰,下部潰瘍成漏,血後嗽嗆不止,精血內奪,龍雷閃爍,陰損及陽,症非渺小,庸醫見痰血及嗽,輒投涼劑,不知腎藏生氣宜溫,若胃倒便瀉,坐視凶危矣。(腎臟生氣春升溫暖之氣也,溫則生,寒則生機絕矣。)

人參,胡桃肉,五味子,茯神,鮮河車膠,湖蓮子,芡實

治腎病有時用知、柏、龜、地,亦以其相火過熱,除其熱氣,使之溫和也,並非寒冷遏絕生氣也,亦猶溫膽湯之義。知此一層,便知用寒涼之妙,豈易言哉。

沈(二十五歲),年十三時,自食鹿角膠吐血,繼用龜板膠而愈,緣稚少陽體,升補督脈已非,述有遺泄,慮血再發,肌肉消瘦,陰虛偏熱,既慮夙恙,當戒奔馳用力。靜處身心自寧,無發病之累(奔馳用力太過,浮陽最易泄越,陰火即隨上溢,載血湧逆。惟靜處林泉天真寧謐,斯為上藥。)

六味去丹澤,加水陸二仙、覆盆、湖蓮、龜腹版心。

楊(二十二歲),陰損體質,學藝傾銀,火燃外爍內,液枯不能復,日飲上池無用。

糯稻根鬚,天冬,熟地,五味子

莫(無錫,四十六歲),易怒,氣火逆行,脘中微窒(有痰滯,)氣阻妨食,先開上痹,瘦人脈數弦,勿投香燥(氣火逆行,痰必上湧,故藥兼治痰也。)

枇杷葉,降香末,黑梔皮,土蔞皮,杜蘇子,新會皮(去白)

管(四十三歲),食減內瘦,食已不運,診關前沈濡小澀,尺中虛芤,脾陽宜動,腎陽宜藏,見此脈症,未老早衰。內損以調偏,莫言攻邪。(脾陽宜動,腎陽宜藏,其治法動脾陽即所以藏腎陽也。)

人參,茯苓,蓽茇,葫蘆巴,生益智,生薑

脾陽腎陽,宜動宜靜,各有所主。此二語醫理中玄妙,該括無數妙義,後學牢牢記著。知但動脾陽,即所以藏腎陽,而藏腎陽益所以動脾陽也。

倪(楓橋,二十三歲),勞傷營衛,不任煩冗,元氣不足,兼後天生真不旺。古人必以甘溫氣味。從中調之(心營肺衛治法用藥益見心為陽中之太陽也。)

建中法加人參、桂心、當歸。

心營肺衛,實則兼統於心。以心為陽中之太陽,營衛惟太陽主之,建中加參、桂、當歸,建心主之宮城也。

邵(楓橋,七十七歲),高年四末肉腫骨大,乃氣血已衰,不能涵注,內風暗起,謂風淫末疾(稟經酌雅)。

桑寄生,枸杞子,虎掌骨,沙苑

照常熬膏,不用蜜收。

徐(二十三歲),內損血後,痰嗽漸漸聲啞,乃精血先傷,陰中龍火閃爍,迭經再發,損必難復,填實下元,慮其不及。庸醫見血滋降,見嗽清肺消痰,不知腎液被陰火煅煉化痰,頻發必凶。(每見血後繼必痰嗽,都因見血先投涼滋,遏抑火氣所致,)保養可久,服景岳一氣丹。(腎主五液,主充養肌肉、灌輸百脈,陰火日夜煎熬,悉化枯痰矣。)

白話文:

人參當歸建中湯

曹(31歲),腎虛導致體力衰退,水液代謝異常變成痰,下體潰瘍流膿,咳血不止,精血虧損,陰陽失調,病情嚴重,庸醫只見痰血和咳嗽,就用寒涼藥物治療,卻不知腎臟需要溫補,如果胃腸功能失調而腹瀉,病情將更加危急。(腎臟具有溫煦生機的功能,溫暖則生機勃勃,寒冷則生機斷絕。)

治療用人參、胡桃肉、五味子、茯神、鮮河車膠、蓮子、芡實。

治療腎病有時會用到知母、柏子仁、龜板、生地黃,這是因為相火過旺,需要清除熱氣,使其溫和,並不是用寒涼之法遏制生機,這與溫膽湯的用意相同。理解了這一點,就能明白寒涼藥物使用的妙處,豈能輕易言說呢?

沈(25歲),13歲時因服用鹿角膠而吐血,後來用龜板膠治癒,由於年少陽氣旺盛,補益督脈的方法已不再適用,現在仍有遺精現象,擔心再次吐血,肌肉消瘦,陰虛內熱,考慮到之前的病史,應避免奔走勞累。保持身心安靜,就能避免疾病復發。(奔走勞累過度,容易導致陽氣外泄,陰火隨之上逆,造成血逆。只有靜養身心,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治療用六味地黃丸去澤瀉,加水仙、旱蓮草、覆盆子、蓮子、龜板。

楊(22歲),體質虛弱,學習耗費精力,內外虛火旺盛,體液虧損,飲用補益藥物無效。

治療用糯稻根鬚、天冬、熟地黃、五味子。

莫(無錫,46歲),易怒,肝火上升,胃脘部略微堵塞(有痰滯),氣機阻滯影響進食,先治療上焦痹證,消瘦,脈象數而弦,不可使用香燥藥物。(氣火逆行,痰液必然上升,所以藥物需要兼治痰證。)

治療用枇杷葉、降香、梔子皮、土茯苓皮、杜仲子、新會陳皮(去白)。

管(43歲),食慾減退,消瘦,吃完東西後不能消化,脈象關前沉細濡滑略澀,尺脈虛弱,脾陽應該運化,腎陽應該收藏,這種脈象表明未老先衰。治療應調整臟腑功能失衡,不必著重攻邪。(脾陽運化,腎陽收藏,治療上,運化脾陽就能有助於收藏腎陽。)

治療用人參、茯苓、蓽茇、葫蘆巴、益智仁、生薑。

脾陽和腎陽,一個應該運化,一個應該收藏,各有其主。這兩句話包含了醫學中的深奧道理,涵蓋了無數的妙義,後學應該牢記。要知道,運化脾陽就能有助於收藏腎陽,而收藏腎陽又能有助於運化脾陽。

倪(楓橋,23歲),勞累傷及營衛之氣,不能勝任繁重的工作,元氣不足,先天不足,後天也虛弱。古人常用甘溫藥物調理。(心營肺衛的治療方法和藥物,需知心臟為陽中之太陽。)

治療用建中湯加人參、桂枝、當歸。

心營肺衛,實際上都歸屬於心臟。心臟是陽中之太陽,營衛之氣都由太陽主宰,建中湯加人參、桂枝、當歸,是為了調理心臟。

邵(楓橋,77歲),老年人四肢腫脹,骨骼增大,是因為氣血衰弱,不能濡養四肢,內風暗動,稱為風淫末疾。

治療用桑寄生、枸杞子、虎掌草、沙苑子。

照常熬膏,不用蜂蜜收膏。

徐(23歲),內傷導致出血,咳嗽逐漸聲音嘶啞,這是因為精血先受損,陰中之火閃爍不定,反覆發作,損傷難以恢復,需要填補下元,擔心不及時治療。庸醫見到出血就滋陰降火,見到咳嗽就清肺化痰,卻不知道腎液被陰火煎熬化成痰液,反覆發作必將危急。(經常見到出血後接著咳嗽,都是因為見到出血就先用涼藥滋陰,抑制了陽氣所致,)保養得當可以延緩病情,服用景岳一氣丹。(腎臟主宰五液,滋養肌肉,灌注全身經脈,陰火日夜煎熬,都化成了痰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