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

《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 卷上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上 (13)

1. 桂苓甘味湯

許(常熟),奔馳勞動搖精,精腐溺濁,繼出血筋,真陰大泄於下,胸痞不知飢,腹中鳴響攻動,乃清陽結閉於上(陽微不下行致響。)此皆不知陰陽虛實(精實),但以淡滲涼降,反傷胃中之陽(此症下損及上,從陰損陽,用妙香最為穩著。)

茯苓,炙甘草,煨熟廣木香,人參,茯神,益智仁,生穀芽,新會皮

儲(宜興,三十三歲),問生不長育,自覺形體不為矯捷,陰中之陽不足,精氣未能堅充,莫言攻病,務宜益體。夫生化之源,在乎水中有火,議斑龍丸(從來生育之機,非陽不生,非陰不成,最重水中之火也。)

王(山塘,二十四歲),八日間痛發一次,日來不飢,大便不爽。凡痛嘔出黃濁,水難下咽,濁氣自下上湧,即有嘔吐之狀。腸中滯氣不行,胃中涎沫不瀉。濁氣自下上湧,由於腸中滯氣不行,胃中涎沫不瀉耳。

半硫丸,每服一錢二分。

腸中滯氣,胃中涎沫,所以不行不瀉,由於腸胃陽氣不足,陰邪濁邪,轉得逆上湧泛,必半夏之降逆,硫黃之溫通。俾滯氣行而涎沫瀉耳。

嵇(石塔頭,四十八歲),夏月黃疸,是脾胃濕熱氣化,治疸茵陳,乃苦清淡滲,右脅之傍為虛里穴,久進寒藥,胃傷氣阻成瘕。問大便不爽。用阿魏丸,每服一錢,(久進寒藥,後之變相黃疸,濕熱留著,阿魏丸消克之。)

莊(新盛,二十二歲),煙燻犯肺,嗆逆咽痛,以清氣分之熱。輕可輕揚,味重即非治上。

大沙參,綠豆皮,葳蕤,桑葉,生甘草,燈心

沈(五十二歲),巔頂近腦,久痛骨陷,乃少年時不惜身命,真精走泄,腦髓不滿,夏月乏陰內護,痛軟不能起床。五旬有二,向衰諒難充精復元。(夏月氣泄傷陽,而陰乏亦不能內護,抵當熱氣,此病機所以難執一也。)

龜腹甲心,黃柏,虎脛骨,熟地,鎖陽,鹽水炒牛膝

蜜丸。

楊(三十八歲),病未復元,勉強勞力傷氣,胸腹動氣攻衝,或現橫梗,皆清陽微弱,不司轉旋。

白話文:

桂苓甘味湯

許先生(常熟人),因過度勞累損傷精氣,導致精液腐敗,濁氣下注,繼而出現血脈瘀滯,真陰大量流失,胸悶不飢,腹鳴脹痛,這是由於陽氣不能下行而鬱結於上。這些症狀都是因為未能辨別陰陽虛實(精氣虧損),只用淡滲涼降的藥物,反而傷了胃陽。(此病下焦受損影響上焦,由陰損及陽,妙香丸最為穩妥。)

儲先生(宜興人,33歲),詢問生育問題,自覺體質虛弱,陰陽之陽不足,精氣不能充盈,不宜攻邪,應當注重補益身體。生殖之本在於腎中之火,建議服用斑龍丸。(生育的根本,非陽不生,非陰不成,最重要的是腎中之火。)

王先生(山塘人,24歲),八天發作一次疼痛,近日不飢,大便秘結。每次疼痛都會嘔吐出黃濁之物,難以吞咽,濁氣由下向上湧,因而嘔吐。腸道氣滯不通,胃中涎沫不降。濁氣由下向上湧,是因為腸道氣滯不通,胃中涎沫不降。

服用半硫丸,每次一錢二分。

腸道氣滯,胃中涎沫不降,是因為腸胃陽氣不足,陰邪濁邪逆流上衝,必須用半夏降逆,硫黃溫通,才能使氣滯通暢,涎沫下降。

嵇先生(石塔頭人,48歲),夏季患黃疸,這是脾胃濕熱氣化所致,用茵陳治療,但茵陳苦寒,清洩過度,加上長期服用寒涼藥物,損傷胃氣,導致氣阻形成痞塊。詢問大便秘結,服用阿魏丸,每次一錢。(長期服用寒涼藥物,導致黃疸反复發作,濕熱瘀阻,阿魏丸能消散它。)

莊先生(新盛人,22歲),煙燻傷肺,嗆咳咽痛,這是肺氣分熱證。藥物應輕揚,藥味過重則不利於治療。

服用大沙參、綠豆皮、葳蕤、桑葉、生甘草、燈心草。

沈先生(52歲),頭頂靠近腦部長期疼痛,骨骼凹陷,這是年輕時縱慾傷精,導致腦髓不足,夏季陰氣不足,難以保護自身,疼痛難忍,無法起床。年過五十,衰老難以恢復精氣元神。(夏季氣血耗損傷陽,陰氣不足也無法護衛,抵禦暑熱,所以病情難以診斷。)

服用龜板、黃柏、虎骨、熟地、鎖陽、鹽水炒牛膝製成的蜜丸。

楊先生(38歲),病癒未復元,勉強勞作傷氣,胸腹氣機衝撞,有時感覺胸中梗阻,這是因為陽氣虛弱,不能正常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