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凌門傳授銅人指穴》~ 足太陰脾經之圖

回本書目錄

足太陰脾經之圖

1. 足太陰脾經之圖

(凡二十一穴左右共四十二穴)

拇指內側隱白位,大都節後陷中,趙太白核骨下陷中,公孫節後一寸止,商丘有穴屬經金,踝下微前陷中,是內踝三寸,三陰交,漏谷六十有次弟,膝下五寸為地機,陰陵內側膝輔際,血海分明,膝臏上內廉肉際二十,地箕門,血海上六寸,筋間動脈須詳諦,衝門五寸,大橫下三寸三分,尋府舍,腹結橫下寸三分,大橫夾臍非此假,腹哀寸半,去日月直與食竇相連,並食竇天溪及胸鄉周榮各一寸六者,大包淵液下三寸,出九筋間當記也

白話文:

拇指內側隱白穴的位置,大多在掌指關節後、大魚際肌凹陷處。趙太白穴在掌骨下陷中央,公孫穴在掌指關節後一寸處。

商丘穴屬足陽明胃經。位於足外踝下、微偏前、凹陷中,距內踝三寸。

三陰交穴為三個陰經的交會穴,位於小腿內側,當脛骨內側緣,足內踝尖上三寸處。

漏穀穴位於膝下五寸處,屬於足厥陰肝經。陰陵穴位於膝內側,膝輔穴的外側,血海穴位於膝蓋內側,髕骨上內緣二十寸處。地箕門穴在血海穴上六寸,筋間動脈穴須詳察,衝門穴位於膝蓋下五寸處。

大橫穴位於肚臍下三寸三分處,尋府舍穴在腹結穴下寸三分處,大橫穴夾臍非此穴,腹哀穴位於腹臍下寸半,與日月穴、食竇穴相連。

食竇穴、天溪穴、胸鄉穴、周榮穴各一寸六,大包穴在淵液穴下三寸,出口在九條筋之間,須牢記。

太陰脾起足大指上,循內側白肉際,核骨之後,內踝前上臑,循䯒脛膝里股內前廉,入腹中屬脾絡胃與膈,通俠喉連舌散舌下,支絡從胃經心宮,此經氣盛而血衰是動其病,氣所為食下即吐胃脘痛,更兼身體痛難移,腹脹善噫舌本強,所生病者舌亦痛,體重不食亦如之,煩心、下仍急痛,泄水溏瘕寒瘧隨不臥強立股膝腫膽發

白話文:

太陰脾經起自足大拇指上,沿著內側白肉處,經過踝骨之後,抵達內踝上方的臑部,沿著小腿內側、膝蓋內側、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連接脾臟,並與胃和膈膜相絡屬,通達咽喉連接舌頭,並散佈於舌下。本經氣盛而血衰,則會導致相應的病症。氣所主導的食物下降即嘔吐、胃脘疼痛,兼有全身疼痛難以移動,腹脹愛打嗝、舌根僵硬,導致的病症還有舌痛,身體沉重不想吃東西也是一樣,煩躁不安、下腹部仍舊急痛,腹瀉水樣便、腹中積聚寒冷、瘧疾伴隨著不臥牀而強行站立、股膝腫脹、膽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