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匯編》~
1. 足太陽膀胱經(左右共一百二十六穴)
2. 膀胱腑之圖
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尿九升九合,廣二寸半。
《甲乙經》曰:膀者,橫也;胱者,廣也,言其體橫廣而短也。
足太陽經膀胱,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注曰:位當孤腑,故謂都官。居下內空,善受濕氣,故藏津液,若得氣海之氣施化,則溲便注泄;氣海之氣不及,則隱閉不通,故曰氣化則能出矣。所謂孤腑者,諸腑俱有口,上下相通,惟膽與膀胱、與諸腑無相通之口。膽與肝為表裡,膽在肝內,臟腑合一,亦為不孤。膀胱與腎,雖是表裡,氣血相通,形不合一,獨居於臟腑之下,孤腑之所由稱也。膀胱之體,重九兩二銖,縱橫二寸,居腎下之前,大腸之側,當臍上一寸水分穴之所。小腸下口,乃膀胱之上際也。膀胱有下口,無上口,實與小腸無口相接,惟有脂膜相連。其脂膜包裹膀胱,如綿球之狀,其脂膜與脾之大絡,各臟腑之脂膜,俱相聯,所以謂脾之濕氣,亦能滲入膀胱,而化為溺。但不若脂膜中之絡系,上通於小腸之下口、大腸之上口,相交會處而為闌門者,闌約水穀,清濁從此泌別。濁之濁者,傳入大腸;濁之清者,由脂膜之絡系滲入膀胱。膀胱實無上口,所謂有上口者,非也,方書有云:飲食之味,氣入於胃,稟脾之運化,而胥為濕氣,若炊甑然。蒸蒸布焌,充拓於郛廓之內。其輕清者,上而為榮血,為清氣,為津液;其慓悍者,為衛氣。濁中濁者,傳入小腸、大腸而為屎;濁中清者,滲入膀胱而為溺。未入之先,尚是濕氣,既入始化而成溺,一管直達前陰而出矣。又有精管,循腰脊,繞大腸之右,而同出於前陰,但精管在溺管之下,至玉莖龜頭,挽歸一口。其經多血而少氣,申時氣血注此。
其見證也,頭苦痛,目似脫,頭兩邊痛,淚出,臍反出,下腫,便膿血,肌肉痿,項似拔,小腹脹,按之欲小便不得。
其經之脈,起於目內眥睛明穴,受手太陽之交也,上額循攢竹,過督之神庭,歷曲差、五處、承光、通天;自通天斜行,左右相交於巔上督脈之百會,由此分一支抵耳上角,過足少陽之率谷、浮白、竅陰,散養於諸經;其直者,由通天穴,循絡卻、玉枕入絡腦,復出下項抵天柱,自天柱而下,通督之大椎、陶道,卻循肩膊內,挾脊兩旁,相去各一寸半下行、歷大抒、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由是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由腰中又分支,循腰髀,下挾脊,歷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出會陽,下貫臀,至承扶、殷門、浮郄、委陽,入膕中之委中穴;又一正支,自天柱而下,從膊左右別行,下貫胛膂,歷附分、魄戶、膏育、神堂、噫嘻、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育門、志室、胞盲、秩邊,下歷尻臀,過足陽明之髀樞,循髀外後廉,髀骨之裡,承扶之外一寸五分之間而下,與前之入膕者相合;正支者下行,循合陽下貫腨內,歷承筋、承山、飛揚、附陽,出外踝後之崑崙、僕參、申脈、金門,循京骨、束骨、通谷,至小指外側端之至陰穴,以交於足少陰之經,由湧泉、然谷而上行也。
白話文:
膀胱的形狀和功能
膀胱的重量約為九兩二銖,長度和寬度都是九寸,可以容納尿液九升九合,寬度約二寸半。
《甲乙經》說:「膀」指的是橫向,「胱」指的是寬廣,意思是說膀胱的形狀是橫向寬廣而且短小的。
膀胱的生理功能
膀胱屬於足太陽經,是身體中管理津液的官府,負責儲存津液。當氣化功能正常運作時,膀胱就能排出尿液。之所以說膀胱是「都官」,是因為它位於孤單的腑臟位置。它內部空虛,容易吸收濕氣,因此可以儲存津液。如果得到氣海的氣來轉化,就能排出小便;如果氣海的氣不足,就會導致小便不暢通,這就是「氣化則能出矣」的意思。
所謂的「孤腑」,指的是其他腑臟都有與上下相通的開口,只有膽和膀胱沒有與其他腑臟相通的開口。膽與肝互為表裡,膽位於肝臟內部,臟腑合一,所以不算孤單。膀胱與腎互為表裡,氣血相通,但形狀不相合一,並且獨自位於臟腑的下方,因此被稱為「孤腑」。
膀胱的重量約為九兩二銖,縱橫寬度約為二寸,位於腎臟下方的前方,大腸的旁邊,大約在肚臍上方一寸的水分穴位置。小腸的下方開口是膀胱的上方邊界。膀胱有下方的開口,沒有上方的開口,實際上與小腸沒有開口相連,只有脂肪膜相連。脂肪膜包覆著膀胱,像棉球一樣。脂肪膜與脾臟的大絡脈,以及各臟腑的脂肪膜互相連接,所以說脾臟的濕氣也能滲入膀胱,轉化為尿液。但不如脂肪膜中的絡脈系統,可以上通小腸的下開口、大腸的上開口,它們交會之處形成闌門,闌門負責約束水穀,將清濁區分開來。濁中濁的部分進入大腸,濁中清的部分則由脂肪膜的絡脈系統滲入膀胱。膀胱實際上沒有上方的開口,所謂有上方開口是不正確的。古籍記載:「飲食的味道,氣進入胃,經過脾的運化,都會變成濕氣,就像蒸鍋一樣,蒸騰向上,充滿體內。其中輕清的部分,向上成為榮血、清氣、津液;慓悍的部分,成為衛氣。濁中濁的部分,進入小腸、大腸成為糞便;濁中清的部分,滲入膀胱成為尿液。在還沒進入膀胱之前,這些都還是濕氣,進入之後才會轉化為尿液,並經由管道直接從前陰排出。」
另外還有精管,沿著腰背,繞過大腸的右側,也從前陰排出。但精管在尿管的下方,到達陰莖龜頭,匯合於一個開口。精管的經脈多血少氣,申時氣血會注入此處。
膀胱經的病症
膀胱經出現問題時,會出現以下症狀:頭痛劇烈,眼睛像要脫出一樣,頭部兩側疼痛,流淚,肚臍反凸,下半身腫脹,大便帶膿血,肌肉萎縮,脖子像被拔起一樣,小腹脹滿,按壓時有便意卻無法排出。
膀胱經的循行路線
膀胱經的脈絡,起於眼睛內側的睛明穴,接受手太陽經的氣。向上到達額頭,經過攢竹穴,再經過督脈的神庭穴,再經過曲差、五處、承光、通天等穴。從通天穴斜行,在頭頂督脈的百會穴左右交叉,其中一條分支到達耳上角,經過足少陽的率谷、浮白、竅陰穴,散佈到各經脈。直行的主脈,從通天穴,經過絡卻、玉枕穴進入腦部,再從項部出來,到達天柱穴。從天柱穴向下,經過督脈的大椎、陶道穴,然後沿著肩胛骨內側,挾著脊椎兩側,各距離脊椎一寸半向下走,經過大杼、風門、肺俞、厥陰俞、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腎俞、大腸俞、小腸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環俞等穴。由此到達腰部,進入腰椎,聯絡腎臟,歸屬於膀胱。
從腰部分支出另一條脈絡,沿著腰部和大腿外側,向下夾著脊椎,經過上髎、次髎、中髎、下髎等穴,在會陽穴出來,向下穿過臀部,到達承扶、殷門、浮郄、委陽穴,進入膝蓋後方的委中穴。
另外一條主幹分支,從天柱穴向下,從肩膀左右分開行走,向下穿過肩胛骨,經過附分、魄戶、膏肓、神堂、噫嘻、膈關、魂門、陽綱、意舍、胃倉、育門、志室、胞肓、秩邊等穴,向下經過臀部,經過足陽明經的髀樞穴,沿著大腿外側後方,大腿骨內側,承扶穴外側一寸五分的地方向下走,與先前進入膝蓋的脈絡會合。主幹向下,沿著合陽穴向下穿過小腿內部,經過承筋、承山、飛揚、附陽穴,出外踝後的崑崙、僕參、申脈、金門穴,沿著京骨、束骨、通谷穴,到達小腳趾外側端的至陰穴,在此與足少陰經相交,由湧泉、然谷穴向上行走。
3. 膀胱經諸穴歌
足太陽六十三,睛明攢竹詣曲差五處之分,承光通天見絡卻玉枕之行。天柱高兮大抒抵,風門開兮肺俞當,厥陰心膈之會,肝膽脾胃之藏。三焦腎兮大腸小腸,膀胱俞兮中膂白環,自從大抒至此,去脊中寸半之間。又有上次中下四髎,在腰四空以和調,會陽居尻尾之旁(尻尾,任脈穴名),吾背二行始了。仍上二椎旁附分(二椎下兩旁,去脊中三寸),三椎旁魄戶膏育,並四椎而過神堂。
噫嘻兮膈關魂門,陽綱意舍兮胃倉盲門,志室胞育背以秩邊而分。承扶浮郄與委陽,殷門委中而合陽。至承筋與承山,到飛揚與附陽,會崑崙僕參申脈,探金門京骨之場,由束骨而通谷,抵小指外至陰之門。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總共有六十三個穴位,從睛明穴、攢竹穴、曲差穴,接著到五處穴,再往上走經過承光穴、通天穴、絡卻穴,最後到達玉枕穴。接著往下到天柱穴,再到大杼穴、抵穴,然後是風門穴,接著到肺俞穴。再往下,是厥陰俞穴、心俞穴、膈俞穴,再接著是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然後是三焦俞穴、腎俞穴、大腸俞穴、小腸俞穴、膀胱俞穴,然後是中膂俞穴、白環俞穴。從大杼穴到這裡,穴位都距離脊椎中線一寸半的位置。
還有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這四個穴位在腰部的四個空隙處,用來調和氣血。會陽穴在尾椎的旁邊(尾椎,也是任脈穴位),我所講的背部膀胱經兩行穴位就到這裡結束了。接著往上,在第二個胸椎的兩旁是附分穴(第二胸椎下兩旁,距離脊椎中線三寸),第三個胸椎的兩旁是魄戶穴、膏肓穴,再接著經過第四個胸椎旁的穴位到達神堂穴。
再往下的穴位是膈關穴、魂門穴,然後是陽綱穴、意舍穴、胃倉穴、肓門穴,接著是志室穴、胞肓穴,以及背部的秩邊穴,穴位分佈就在這些地方。接著往下,是承扶穴、浮郄穴和委陽穴,再到殷門穴、委中穴,然後到合陽穴。接著是承筋穴和承山穴,再到飛揚穴和附陽穴,然後是崑崙穴、僕參穴、申脈穴,再探到金門穴、京骨穴,從束骨穴到通谷穴,最後到達小腳趾外側的至陰穴。
4. 又分寸歌
足太陽膀胱經,目內眥角始睛明,眉頭陷中攢竹取,曲差發際上五分。五處發上一寸是,承光發上二寸半,通天絡卻玉枕穴,相去寸五調勻看。玉枕夾腦一寸三,入發二寸腕骨見,天柱項後髮際中,大筋外廉陷中獻。自此夾脊開寸五,第一大抒二風門,三椎肺俞厥陰四,心俞五椎之下論。
膈七肝九十膽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十四腎,大腸十六之下椎,小腸十八膀十九,中膂內俞二十椎,白環二十椎下當(白環俞即腰俞),以上諸穴可排之。更有上次中下髎,一二三四腰空好,會陽陰尾反骨旁,背部二行諸穴了。
又從脊上開三寸,第二椎下為附分,三椎魄戶四膏育,第五椎下神堂尊,第六噫嘻膈關七,第九魂門陽綱十,十一意舍之穴存,十二胃倉穴已分,十三育門端正在,十四志室不須論,十九胞盲廿秩邊,背部三行諸穴勻。又從臀下陰攻取,承扶居於陷中主,浮郄扶下方六分,委陽扶下寸六數。
殷門扶下六寸長,膕中外廉兩筋鄉,委中膝膕約紋里,此下三寸尋合陽,承筋腳裙上七寸,穴在腨腸之中央,承山腨下分肉間,外踝七寸上飛揚,附陽外踝上三寸,崑崙外跟陷中央,僕參亦在踝骨下,申脈踝下五分張,金門申脈下一寸,京骨外側骨際量,束骨本節後陷中,通谷節前陷中計,至陰卻在小指側,以上諸穴屬膀胱。
白話文:
足太陽膀胱經,從眼睛內側眼角的睛明穴開始,接著取眉頭凹陷處的攢竹穴,再往上到髮際上五分的曲差穴。從曲差穴再往上一寸是五處穴,再往上二寸半是承光穴,接著是通天穴、絡卻穴和玉枕穴,這些穴位之間的距離大約是一寸五分,可以自己調整來看。玉枕穴夾著頭腦一寸三分,進入頭髮二寸的地方可以找到腕骨穴,天柱穴在後頸髮際的中間,大筋外側的凹陷處。從這裡開始,從脊椎旁開一寸五分,第一椎下是第一大抒穴,第二椎下是風門穴,第三椎下是肺俞穴,第四椎下是厥陰俞穴,心俞穴在第五椎骨下方。
膈俞穴在第七椎下,肝俞穴在第九椎下,膽俞穴在第十椎下,脾俞穴在第十一椎下,胃俞穴在第十二椎下,三焦俞穴在第十三椎下,腎俞穴在第十四椎下,大腸俞穴在第十六椎下方,小腸俞穴在第十八椎下方,膀胱俞穴在第十九椎下方,中膂內俞穴在第二十椎下方,白環俞穴(也就是腰俞穴)在第二十椎下方,以上這些穴位可以這樣依序排列。還有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和下髎穴,以及第一、二、三、四腰空穴,會陽穴在尾骨旁邊,背部的兩排穴位就是這些了。
另外,從脊椎旁開三寸,第二椎骨下是附分穴,第三椎骨下是魄戶穴,第四椎骨下是膏肓穴,第五椎骨下是神堂穴,第六椎骨下是譩嘻穴,第七椎骨下是膈關穴,第九椎骨下是魂門穴,第十椎骨下是陽綱穴,第十一椎骨下是意舍穴,第十二椎骨下是胃倉穴,第十三椎骨下是育門穴,第十四椎骨下是志室穴,第十九椎骨下是胞肓穴,第二十椎骨旁是秩邊穴,背部三排穴位就是這些了。再從臀部下方尋找穴位,承扶穴在凹陷處,浮郄穴在承扶穴下方六分,委陽穴在承扶穴下方一寸六分。
殷門穴在承扶穴下方六寸長,在膝蓋後方外側兩條筋的旁邊,委中穴在膝蓋後方橫紋處的中央,往下三寸尋找合陽穴,承筋穴在小腿肚上方七寸,位置在腓腸肌的中央,承山穴在小腿肚分肉的地方,飛揚穴在外踝上方七寸,附陽穴在外踝上方三寸,崑崙穴在外腳跟的凹陷處,僕參穴也在踝骨下方,申脈穴在踝骨下方五分的地方,金門穴在申脈穴下一寸,京骨穴在腳外側骨頭邊緣的地方,束骨穴在本節骨頭後方凹陷處,通谷穴在本節骨頭前方的凹陷處,至陰穴則在小腳趾的外側,以上這些穴位都屬於足太陽膀胱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