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匯編》~ 臟腑聯絡分合詳說 (4)
臟腑聯絡分合詳說 (4)
1. 心臟之圖
心象尖圓,形如蓮蕊,其中有竅,多寡不同,以導引天真之氣。下無透竅,上通乎舌,共有四系,以通四臟。心外有赤黃裹脂,是為心包絡,心下有膈膜,與脊脅周迴相著,遮蔽濁氣,使不得上熏心肺,所謂膻中也。
白話文:
心形狀呈尖圓,形狀就像蓮花蕊,中間有一個洞孔,多寡不同,用來引導天真之氣。下端沒有透孔,上端與舌頭相通,共有四條繫連,用來與四臟相通。心的外面有一層赤黃色的包裹,這是心包絡,心的下面有膈膜,與脊椎兩側肋骨相連環繞,用來遮蔽濁氣,使濁氣不能上升到心肺,這就是所謂的膻中。
手少陰經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統一身之血,主藏神,以膻中為腑,與小腸為表裡。其母肝木,其
白話文:
手少陰經心,心臟是人體的君主之官,神明由此產生。統一全身的血液,主藏神志,以膻中為心之腑,與小腸表裡相合。心的母臟是肝木,其子臟是腎水。
子脾土。其克肺金,其賊腎水。其時夏,其色赤,其脈洪而鉤,其位南,其卦為離,其音徵,其惡熱,其數七,其味苦,其臭焦。其華面,其液汗,其聲笑。在五行屬火。其經多氣而少血,午時氣血注此。其形如未放蓮花,中有七孔三毛。又有云:其象尖長扁圓,其色黑赤黃,其中竅數多寡各異。其外候竅通於舌,重十二兩,盛精汁三合,居肺下膈上,附著於脊之第五椎,有四系;一系上通於肺;一系循脊從左透膈而通於肝;一系循脊近右沒透於脾:一系入肺兩大葉間,由肺葉而下,曲折後向,正連脊膂細絡,貫脊髓,與腎相通。於七節之間,而諸臟系皆於此而通於心,而心亦於是而通於諸臟。其不足則憂,其有餘則笑不休。其平脈洪,其賊脈沉。其死壬癸曰。其畜羊,其谷黍。上為熒惑星。
白話文:
脾臟屬土。它可以約束肺臟金氣,損害腎臟水氣。它代表的季節是夏季,顏色是赤紅色,脈搏洪大而彎曲,方位是南方,卦象是離卦,聲音是徵音,討厭炎熱,數字是七,味道是苦的,氣味是焦燋的。它的外形是扁平的圓形,顏色是黑紅色黃色,中間有大小不一的孔洞和三根毛。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它的形狀是尖長而扁平的圓形,顏色是黑色、赤紅色或黃色,中間的孔洞數量多少各不相同。它的外候孔道與舌相通,重量是十二兩,盛放精汁三合,位於肺臟下面,膈肌上面,附著在脊椎的第五節椎骨上,有四條繫帶:一條繫帶向上貫通到肺臟;一條繫帶沿著脊椎從左邊穿過膈肌,與肝臟相通;一條繫帶沿著脊椎靠近右邊插入脾臟;一條繫帶進入肺臟的兩葉之間,由肺葉向下,彎曲後向後,正連著脊椎和小絡脈,貫穿脊髓,與腎臟相通。在七節椎骨之間,各臟腑的繫帶都匯聚於此,與心臟相通,而心臟也由此與各臟腑相通。脾臟不足則會憂鬱,過盛則會不停地笑。脾臟正常的脈象是脈搏洪大,病理脈象是脈搏沉伏。脾臟的死絕與壬癸有關。脾臟對應的動物是羊,對應的穀物是黍。在天上與熒惑星相應。
其見證也,消渴,兩腎內痛,後廉腰背痛,浸淫善笑,善驚善忘,上咳吐,下氣泄,眩僕身熱,腹痛而悲。憂愁思慮則傷心。實則夢憂驚恐怖,虛則夢煙火焰明。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酸勝苦。苦走血,血病毋多食苦。多食鹹,則脈凝位而變色。
白話文:
證狀:消渴(糖尿病),兩腎疼痛,後腰、背部疼痛,總是容易微笑,容易受到驚嚇和健忘,咳嗽和嘔吐,腸胃脹氣,頭暈、身體發熱,腹痛和悲傷。憂慮和思考會傷害心臟。實症時做夢會感到憂慮、驚嚇和恐懼,虛症時會夢到煙霧、火焰和光明。喜悅會傷害心臟,恐懼會壓倒喜悅;炎熱會傷害肺氣,寒冷會壓倒炎熱;苦有洩血的功能,如果有血病不要多吃苦。吃太多的鹹食,脈搏會凝結、位置固定並變色。
其經之脈,受足太陰之交,起於心中,循任脈之外,屬心系下膈,當臍二寸之分,而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其直者,復從心系直上,至肺臟之分,出循腋下,抵極泉;自極泉下循臑內後廉,行手太陰、心主兩經之後,歷青靈穴,下時內廉,抵少海,手腕下踝為兌骨。
白話文:
這條經脈,從足太陰經交會的地方開始,從心臟出發,沿著任脈的外面,屬於心繫統,位於膈肌的下方,在臍下二寸處,與小腸相連;它的分支從心繫上行,夾住咽喉,連繫著眼睛;它直接的路線,又從心繫直上,到達肺臟的分界線,從腋下出來,到達極泉穴;從極泉穴向下沿著前臂內側後緣,經過手太陰經和心主經之後,經過青靈穴,向下經過前臂內側,到達少海穴,手腕下方是兌骨。
自少海而下,循臂內廉,循歷靈道、通里,至掌兌骨之端,循陰郄、神門,入掌內廉至少府,循小指端之少衝穴而終,以交於下太陽經。又由少澤、前谷、後谿而上行也。
白話文:
少海穴以下,沿著手臂的內側,經過靈道穴、通裏穴,到達手掌的兌骨的盡頭,沿著陰郄穴、神門穴,進入手掌的內側,到達少府穴,沿著小指端的少衝穴而結束,與下太陽經相交。又由少澤穴、前谷穴、後谿穴向上運行。
2. 心經諸穴歌
手少陰九穴成,極泉青靈少海深,自靈道通里而達,過陰郄神門而迎,抵於少府少衝可尋。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有九個穴位,從極泉開始,經過青靈和少海,再到靈道、通里,然後通過陰郄和神門,最後到達少府和少衝。
3. 又分寸歌
少陰心起極泉中,腋下筋間脈入胸(臂內腋下筋間,動脈入胸),青靈肘上三分取(時舉臂取之),少海肘後端五分(肘內廉節後大骨外,出肘端五分,屈肘向頭得之),靈道掌後一寸半,通里腕後一寸同,陰郄腕後方半寸,神門掌後兌骨隆,少府節後勞宮直,小指內側取少衝。
白話文:
少陰的心經起於極泉穴,通過腋下的筋脈進入胸部(將手臂舉起,在腋下的筋間,可以找到動脈進入胸部的部位)。靈道穴位於掌後一寸半,通裏穴與靈道穴同在腕後一寸。陰郄穴在腕後方半寸處。神門穴位於掌後,兌骨隆起處。少府穴位於掌後,勞宮穴一直。小指內側可以找到少衝穴。
4. 小腸腑之圖
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回疊積十六曲,容谷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白話文:
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寬二寸半,直徑八分一分之少半,一共繞了一圈,十六個彎。容量穀類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加起來過一半。
手太陽經小腸,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其體長三丈二尺,左回疊十六曲。其上口接胃之下口,其下口按大腸之上口,在臍上一寸水分穴,至是泌別清濁;其水液清者入膀胱,渣滓濁者入大腸。在五行屬火,在八卦為離,與手少陰為表裡。其經多血而少氣,未時氣血注此。
其見證也,嗌痛,額頷腫痛,不可以顧,腰似折,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
白話文:
手太陽經小腸,小腸是受納和儲藏食物的器官,食物經過消化後,營養物質會被吸收,而廢物會被排出體外。小腸的長度有三丈二尺,在腹部左側盤旋疊繞成十六個曲折。小腸的上口與胃的下口相連,下口與大腸的上口相接,在臍上一寸處的水分穴,食物中的水分和營養物質會在此處被分離。清澈的水液會進入膀胱,而渣滓和濁物則會進入大腸。小腸在五行中屬火,在八卦中為離卦,與手少陰心經為表裡關係。小腸經多血而少氣,未時(下午13點至15點)氣血會集中在此經。
其經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外側少澤穴,受手少陰心經之交。由是循手指外側之前谷、後谿上腕,出踝中歷腕骨、陽谷、養老;自養老直上,循臂骨下廉支正穴,出時內側兩筋之間,歷小海穴,上循臑外後廉,行手陽明、少陽之外,出肩解,繞肩𩨹上肩,循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諸穴,上會於督之大椎,分左右相交於兩肩之上;由此入足陽明之缺盆,循肩向腋下行,當任脈膻中之分,絡心,循胃系下膈,過任之上脘、中脘,抵胃下行任脈之外,當臍上二寸之分,屬小腸;其支者,從胃之缺盆,循頸之天窗、天容,上頰抵顴髎,上至目外角之銳眥,過足少陽之瞳子髎,卻入耳中,循聽宮而終;其支者,別循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睛明穴,以斜絡於顴,而交於足之太陽經。足太陽起睛明、通天,自通天斜行,左右相交於巔上之百會,分支而下行也。
白話文:
其經絡的脈絡,起始於小指外側少澤穴,與手少陰心經相交。由小指外側循序行過前谷穴、後谿穴,再經過手腕,跨過腕骨到陽谷穴、養老穴;從養老穴一直往上,循著臂骨下緣的支正穴,穿出上臂內側兩筋之間,經過小海穴,再往上循著肩外後緣,經過手陽明、少陽之外,到達肩解穴,再繞過肩𩨹穴,上到肩貞穴、臑俞穴、天宗穴、秉風穴、曲垣穴、肩外俞穴、肩中俞穴等穴位,最後匯聚於督脈的大椎穴,左右兩邊在兩肩之上相交;從這裡進入足陽明之缺盆穴,沿著肩部向下行走到腋下,到達任脈膻中穴的分界處,並與心臟相連,然後沿著胃系向下經過橫膈膜,再經過任脈上的上脘穴、中脘穴,一直延伸到胃的下方,行走在任脈之外,到達臍上二寸的分界處,與小腸相連;它的支脈從胃的缺盆穴,循著頸部的咽喉、天容穴,向上經過面頰到顴髎穴,再往上到達眼睛外角的銳眥穴,經過足少陽瞳子髎穴,再轉入耳中,沿著聽宮穴的脈絡而終於耳中;它的另一支脈,分別循著面頰上部的䪼穴,到達鼻子,再到眼睛內眥的睛明穴,斜著與顴骨相連,並與足太陽經相交。足太陽經起始於睛明穴和通天穴,從通天穴斜著往下行,左右兩邊在頭頂的百會穴相交,同時分出支脈往下行。
5. 小腸經諸穴歌
小腸穴十九,中路從少澤,步前谷後谿之隆,道遵腕骨,觀陽谷養老之崇,得支正於小海,逐肩貞以相從。值臑俞兮遇天宗,乘秉風兮曲垣中,肩外俞兮肩中俞,啟天窗兮見天容,匪由顴髎,易造聽宮?
白話文:
小腸穴有十九個,位於手少陰經上,從少澤穴開始,經過前谷穴、後谿穴的隆起處,沿著腕骨前行,至陽谷穴、養老穴的隆起處,在小海穴處得到支正,沿著肩貞穴相隨。經過臑俞穴、天宗穴,沿著秉風穴、曲垣穴之間的路線,至肩外俞穴、肩中俞穴,打開天窗穴、見天容穴,不是經過顴髎穴,就能到達聽宮穴了。
6. 又分寸歌
小指端外為少澤,前谷外側節前覓,節後捏拳取後谿,腕骨腕前骨陷側。兌骨下陷陽谷討,腕上一寸名養老,支正腕後量五寸,小海肘端五分好。肩貞𩨹下兩骨解,𩪰俞大骨下陷考(大骨下,𩨹上廉,舉臂取之),天宗秉風后骨陷,秉風髎外舉有空(天髎外,肩上髃後,舉臂有空),曲垣肩中曲𩨹陷,外俞𩨹後一寸從(即外肩俞,肩𩨹上廉,,去脊三寸)。
白話文:
小指的指尖外側是少澤穴,在前谷外側的節前尋找,在節後捏緊拳頭取後谿穴,腕骨在手腕的前側骨陷處。兌穴在骨下陷處,陽谷穴在手腕上一寸處,養老穴在支正腕後量五寸處,小海穴在肘端五分處。肩貞穴在𩨹骨下兩骨解處,𩪰俞穴在大骨下陷處(大骨下,𩨹骨上廉,舉起手臂取穴),天宗穴在秉風穴後骨陷處,秉風穴在髎穴外舉有空處(天髎穴外,肩上髃穴後,舉起手臂有空處),曲垣穴在肩中曲𩨹陷處,外俞穴在𩨹骨後一寸處(即外肩俞穴,在肩𩨹上廉,距離脊椎三寸處)。
肩中二寸大杼旁,天窗扶突後陷詳(頸大筋間前,曲頰下扶突後動脈,應手陷中),天容耳下曲頰後,顴髎面煩銳端星(面頄骨下廉,銳骨端陷中),聽宮耳端大如菽(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此為小腸手太陽。
白話文:
- 肩中二寸大杼旁,天窗扶突後陷詳:(肩中直上二寸,大杼穴的旁邊,天窗穴在扶突穴的後面,詳盡地是:在頸部的粗大的筋之間的前方,彎曲的頰骨下面的扶突穴的後方,動脈搏動,應手陷在中間)。
- 天容耳下曲頰後,顴髎面煩銳端星:(天容穴在耳下彎曲的頰骨的後面,顴髎穴在臉部的煩的肌肉裡,銳利骨骼的尖端陷在中間)。
- 聽宮耳端大如菽:(聽宮穴在耳的最上面的端頭,大如赤小豆)。
以上三穴是手太陽小腸經上的穴位。
白話文:
天容穴位於耳朵下方,彎曲的頰骨後方;顴髎穴則在臉部煩躁的肌肉裡,尖銳骨骼的尖端凹陷處。聽宮穴在耳朵最上面的端頭,大小像赤小豆。這三穴都是手太陽小腸經上的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