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匯編》~ 臟腑聯絡分合詳說 (12)
臟腑聯絡分合詳說 (12)
1. 足少陰腎經(左右共五十四穴)
2. 腎臟之圖
父母媾精,未有形象,先結河車,中間透起一莖,如蓮蕊初生,乃臍帶也。蕊中一點,實生身立命之原,即命門也。自此天一生水,先結兩腎。夫命處於中,兩腎左右開合,正如門中棖闑,故曰命門,蓋一陽處於二陰之間,所以成乎坎也。
《甲乙經》曰:腎者引也,能引氣通於骨髓。《卮言》曰:腎者神也,妙萬物而為言也。
腎有兩枚,形如豇豆,重一斤一兩,附脊十四椎,當胃下兩旁,前後與臍平直。
足少陰經腎,腎者,作強之官,技巧出焉,蟄藏之本,精之居也。五臟皆有精,而腎乃其聚處,所以謂腎者,精之舍也,以膀胱為腑。其母肺金,其子肝木。其克心火,其賊脾土。其華在發,其充在骨。其位北,其藏志,其旺冬,其色黑,其脈沉而滑,其音羽,其數六,其臭腐,其惡燥,其聲呻。在七情為恐,在六氣為寒,在五味為咸,在干為癸,在支司子,在八卦為坎,在五行屬水。其外候耳。其形如豇豆,色紫黑,有二枚,併入脊膂,附著於脊之第十四椎,兩旁各一寸五分,外有黃脂包裹,內里淡白,兩腎相通,有橫管一條,中間一穴,乃命門也,前與臍平。其經多氣而少血,酉時氣血注此。其不足則厥,其有餘則腸泄。其平脈沉,其賊脈緩。其死戊巳日。其畜彘,其谷豆,上為辰星。
其見證也,面如漆,眇中清,面黑如炭,口渴舌乾,咽腫干痛,咳唾多血,胸中滿,大小腹痛,大便難,臍、左脅下、背、肩、髀間痛,飢不飲食,心懸如飢,腹大脛腫,咳嗽,脊臀股後痛,臍下氣逆,小腹急痛泄,足痿厥,下腫,足胻寒而逆,腸癖,陰下濕,四指黑,手指青厥,足下熱,嗜臥,坐而欲起,凍瘡下痢,善思善恐,四肢不收,四肢不舉。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
實則夢腰脊解軟,虛則夢涉水恐懼。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咸走骨,骨病毋多食鹹,多食甘則骨疼痛而齒落。
其經之脈,受足太陽膀胱經之交,起於足小指之下,斜趨足心之湧泉穴。由湧泉轉出足內踝前,起大骨下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太谿,別入跟中之大鐘、照海、水泉,循內踝,行厥陰、太陰兩經之後,曆本經復溜、交信穴,過足太陰脾經之三陰交,上腨內,循築賓,出膕內廉,抵陰谷;由陰谷上股內後廉,貫脊會督脈之長強,環出於前,循本經橫骨、大赫、氣穴、四滿、中注、盲俞,當育俞之所,臍之左右,屬腎下臍,過任脈之關元、中極而絡膀胱;其直者,從育俞屬腎之所上行,循商曲、石夫、陰都、通谷等穴,貫肝,上循幽門,上膈歷步廊,入肺;循本經神封、靈墟、神藏、或中、俞府而上循喉嚨,並足陽明胃經之人迎,挾舌本而終;其支者,自神藏別出繞心注胸,會任之膻中,以交於手厥陰心包絡之經,自天池、天泉而下行也。
白話文:
腎臟之圖
當父母結合精氣時,還沒有形成具體的形狀,首先會結成像河車一樣的物質,中間會長出一根像剛長出的蓮花蕊一樣的莖,這就是臍帶。在蓮蕊的中心有一點,這是生命開始和存在的根源,也就是命門。從這裡開始,天地之氣產生水,首先形成兩個腎臟。命門位於中間,兩個腎臟在左右開合,就像門上的門軸一樣,所以叫做命門。這是因為陽氣在兩個陰氣之間,所以形成了坎卦的形狀。
《甲乙經》說:腎的作用是引導,能夠引導氣血通向骨髓。《卮言》說:腎是神明的體現,能以奧妙的方式來說明萬物的變化。
腎臟有兩個,形狀像豇豆,重約一斤一兩。它們附著在脊椎的第十四節椎骨上,位於胃的下方兩側,前後與肚臍平行。
足少陰腎經,腎是發揮強健作用的器官,技巧由此產生,是收藏精氣的根本,是精氣儲藏的地方。五臟都有精氣,而腎是精氣匯聚的地方,所以說腎是精氣的住所。腎的相表裡的腑是膀胱。腎的母臟是肺金,子臟是肝木。腎會剋制心火,被脾土剋制。腎的功能表現在頭髮上,充養在骨骼裡。腎所屬的方位是北方,所藏的志是意志,旺盛的季節是冬季,對應的顏色是黑色,脈象是沉而滑,聲音像羽毛,數字是六,氣味是腐朽的,不喜歡乾燥,發出的聲音是呻吟。在七情中對應的是恐懼,在六氣中對應的是寒冷,在五味中對應的是鹹味,在天干中對應的是癸,在地支中主管子,在八卦中對應的是坎卦,在五行中屬水。腎的外在表現反映在耳朵上。它的形狀像豇豆,顏色紫黑,有兩個,並排進入脊柱,附著在脊椎的第十四節椎骨上,距離脊椎左右各一寸五分,外層有黃色的脂肪包裹,內部呈淡白色,兩個腎臟之間相通,有一條橫向的管道,中間有一個穴位,就是命門,前面與肚臍平行。腎經氣多血少,在酉時氣血會注入腎。腎氣不足會導致四肢厥冷,腎氣有餘會導致腹瀉。正常的脈象是沉,虛弱的脈象是緩。腎病死亡的日子是戊己日。腎的屬性是豬,五穀是豆類,天象是辰星。
腎臟發生疾病時,臉色會像漆一樣黑,眼睛會看不清楚,臉色會黑得像炭一樣,口渴舌頭乾燥,咽喉腫痛,咳嗽吐血,胸部脹滿,大小腹疼痛,大便困難,肚臍、左脅下、背部、肩膀、大腿間疼痛,感到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心中覺得空虛,腹部腫大,小腿腫脹,咳嗽,脊背、臀部、大腿後側疼痛,肚臍下方的氣向上逆行,小腹疼痛、腹瀉,腳部痿軟無力,下肢腫脹,腳部冰冷逆冷,腸道疾病,陰部潮濕,四個指頭變黑,手指青紫冰冷,腳底發熱,喜歡躺臥,坐著就想起來,生凍瘡,腹瀉,經常思考和恐懼,四肢無法活動,無法舉起四肢。長時間坐在潮濕的地方,或者用力跳入水中都會損傷腎臟。
腎臟功能實證時會夢到腰部和脊椎鬆軟,腎臟功能虛弱時會夢到在水中行走感到恐懼。恐懼會損傷腎臟,可以用思慮來克服恐懼;寒冷會損傷血液,可以用溫熱來克服寒冷;鹹味會損傷血液,可以用甘甜來克服鹹味。鹹味會影響骨骼,骨骼有病的人不要多吃鹹味,多吃甜味會導致骨骼疼痛和牙齒脫落。
腎經的脈絡,接受足太陽膀胱經的交會,從腳的小腳趾下方開始,斜著走向腳心的湧泉穴。從湧泉穴轉出到腳內踝的前方,在大骨的下方然谷穴開始,沿著內踝的後方到太谿穴,分支進入腳跟中的大鐘穴、照海穴、水泉穴,沿著內踝,在厥陰經和太陰經的後面行走,經過本經的復溜穴、交信穴,經過足太陰脾經的三陰交穴,向上到小腿內側,沿著築賓穴,出現在膝蓋內側,到達陰谷穴。從陰谷穴向上到大腿的內後側,貫穿脊柱匯合督脈的長強穴,環繞到前方,沿著本經的橫骨穴、大赫穴、氣穴、四滿穴、中注穴、盲俞穴,到達育俞穴的位置,在肚臍的左右,屬於腎的下方肚臍,經過任脈的關元穴、中極穴而絡於膀胱。它直行的部分,從育俞穴屬於腎的地方向上走,沿著商曲穴、石夫穴、陰都穴、通谷穴等穴位,貫穿肝臟,向上沿著幽門穴,經過膈膜到達步廊穴,進入肺臟。沿著本經的神封穴、靈墟穴、神藏穴、或中穴、俞府穴,向上沿著喉嚨,與足陽明胃經的人迎穴並行,挾持著舌根而終止。它的分支,從神藏穴分出,環繞心臟注入胸腔,匯合任脈的膻中穴,以交會於手厥陰心包絡經,從天池穴、天泉穴向下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