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良

《經絡匯編》~

回本書目錄

1. 十二經臟腑圖

2. 十二經歌

太陽小腸足膀胱,陽明大腸足胃當,少陽三焦足膽配,太陰手肺足脾鄉,少陰心經足為腎,厥陰包絡足肝方。

白話文:

太陽經是小腸經和足膀胱經,陽明經是大腸經和足胃經,少陽經是三焦經和足膽經,太陰經是手肺經和足脾經,少陰經是心經和足腎經,厥陰經是心包經和足肝經。

3. 十二經臟腑表裡圖

4. 經有十二、絡有十五

心、肝。脾、肺、腎為五臟,並心包絡為六臟;大小腸膽、胃、膀胱,並三焦為六腑,合之而為十二經。十二經各有其絡,共陽蹺、陰蹺、脾之大絡為十五絡。十五絡之外,猶有支絡。蓋經者徑也,經脈之行,以氣血之流行周身,經常而不斷者言也,如川流之不息矣。絡猶兜也,如人橫線為絡,以兜物也。

絡脈之行,以氣血之分布一身,無微而不周者言也,如川流之分派而不泄矣。(有云:十二經,加督脈、任脈為十五絡,非陰蹺、陽蹺也少,不知當看一別字。十二經共督、任二脈之別,為十五絡。別即陰蹺、陽蹺,非有二也。)

五臟(臟者藏也,藏精氣而不泄,滿而不實。如心、肺皆有空竅,肝、腎、脾亦有小小筒系,條數不一之空竅,心包亦然)。

六腑(腑者空也,傳化物而不藏,實而不滿。如腸胃皆空,飲食入胃,則胃實而腸空,下入於腸,則腸實而胃空,實則又下行矣,膀胱亦然)。

白話文:

人體有十二條主要的經脈,以及十五條絡脈。

心、肝、脾、肺、腎這五個臟器,加上心包絡,合稱六臟;小腸、大腸、膽、胃、膀胱這五個腑器,加上三焦,合稱六腑。這六臟與六腑加起來,就構成了十二條經脈。每條經脈都各自有其絡脈,再加上陽蹺脈、陰蹺脈和脾之大絡,總共是十五條絡脈。在這十五條絡脈之外,還有更細小的分支絡脈。

所謂的「經」,就像道路一樣,是氣血運行的通道,氣血藉由經脈在全身不斷地循環流動,就像川流不息一樣。而「絡」就像網兜,像人體中的橫向連線,用來兜住東西一樣。

絡脈的作用是將氣血分布到全身各處,細微之處都能周遍,就像河流分出支流,將水散布出去而不洩漏一樣。(有人認為,十二經加上督脈、任脈,合起來是十五絡,而不是陰蹺脈、陽蹺脈。這可能是因為沒有注意到古籍中的一個別字。十二經加上督脈、任脈的分支,才構成十五絡。這裡的「別」指的就是陰蹺脈、陽蹺脈,並不是真的有兩條不同的脈絡。)

五臟之所以稱為「臟」,是因為它們具有儲藏精氣的功能,不會輕易洩漏,它們是飽滿但並非實質充滿的。例如,心和肺都有空竅;肝、腎、脾也都有許多大小不一的空竅;心包也是如此。

六腑之所以稱為「腑」,是因為它們是空腔的,具有傳導和消化食物的功能,但不儲藏精氣,它們是實質的但並非一直都飽滿的。例如,腸和胃都是空的,食物進入胃之後,胃會被食物充滿,而腸是空的;當食物進入腸道後,腸道會被充滿,而胃是空的,食物被消化後又繼續向下流動。膀胱也是一樣的情況。

5. 十二經所屬歌

手經太陽屬小腸,膀胱經屬足太陽,肝足厥陰手包絡,胃足陽明手大腸,膽屬少陽足經尋,三焦手內少陽臨,腎足少陰手是心,脾足太陰手肺金。

白話文:

手部的太陽經脈歸屬於小腸,足部的太陽經脈歸屬於膀胱;肝經是足部的厥陰經,心包經是手部的厥陰經;胃經是足部的陽明經,大腸經是手部的陽明經;膽經屬於足部的少陽經,三焦經屬於手部的少陽經;腎經是足部的少陰經,心經是手部的少陰經;脾經是足部的太陰經,肺經是手部的太陰經。

6. 十二經納甲歌

(此歌,諸腑配陽,諸臟配陰)

甲膽乙肝丙小腸,丁心戊胃己脾鄉,庚屬大腸辛屬肺,壬屬膀胱癸腎藏,三焦陽腑須歸丙,包絡從陰丁火旁。

舊云:三焦亦向壬中寄,包絡同歸入癸方,雖三焦為決瀆,猶可言壬,而包絡附心主,安得云癸?且二臟表裡皆相火也,今改正之。

白話文:

(這首歌訣說明,所有腑都配屬陽,所有臟都配屬陰。)

甲代表膽,乙代表肝,丙代表小腸,丁代表心,戊代表胃,己代表脾,庚代表大腸,辛代表肺,壬代表膀胱,癸代表腎。三焦這個陽腑必須歸屬丙(小腸),包絡這個陰歸屬丁(心)。

過去有人說:三焦也歸屬壬(膀胱),包絡也歸屬癸(腎),雖然說三焦是排泄水液的通道,可以勉強歸屬壬,但包絡附屬於心,怎麼能說歸屬癸呢?而且這兩臟腑(心與包絡)都是屬於相火,所以現在加以改正。

7. 十二經氣血多少歌

多氣多血惟陽明,少氣太陽同厥陰,二少太陰常少血,六經氣血須分明。

白話文:

氣血最多的就是陽明經,氣血最少的是太陽經和厥陰經。太陰經的氣比較少、血比較常不足。六條經脈的氣血狀況,必須仔細分清楚。

8. 十二經註釋

少陽,陽之始,一陽初出地外,即嫩陽也,故謂之少陽。太陽,陽之盛,陽氣升至極之分也,故謂之太陽。陽明,居太陽、少陽之中,兩陽合明,曰陽明,陰陽等也。少陰,陰之始;太陰,陰之盛,厥陰者,兩陰交盡曰厥。

白話文:

少陽,是陽氣開始萌發的階段,就像一絲陽氣剛從地面冒出來,是稚嫩的陽氣,所以稱為少陽。太陽,是陽氣最旺盛的階段,陽氣升發到極點,所以稱為太陽。陽明,位於太陽和少陽之間,是兩種陽氣結合而明亮的狀態,稱為陽明,代表陰陽平衡。少陰,是陰氣開始萌發的階段;太陰,是陰氣最旺盛的階段;厥陰,是兩種陰氣交會到盡頭的階段,稱為厥陰。

9. 榮衛清濁升降論

清氣為榮。清者,休之上也,陽也,火也,離中之陰降,午後一陰生,即心之生血,故曰清氣為榮。濁氣為衛。濁者,體之下也,陰也,水也,坎中之陽升,子後一陽生,即腎陽舉而使之,故曰濁氣為衛。地之濁不能升,地之清能升為陽,舉而使之上也。天之清不降,天之濁能降為陰,驅而使下也。經曰: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此之謂也。

白話文:

清氣就是榮。所謂的清,是指身體向上升的部份,屬於陽,也屬於火,是從離卦中間的陰下降而來,下午時分陰氣開始產生,也就是心臟開始產生血液,所以說清氣是榮。

濁氣就是衛。所謂的濁,是指身體向下沉的部份,屬於陰,也屬於水,是從坎卦中間的陽上升而來,子時過後陽氣開始產生,也就是腎陽開始提升並且推動它,所以說濁氣是衛。

地的濁氣無法上升,地的清氣能夠上升成為陽,推動它使其向上。天的清氣不會下降,天的濁氣能夠下降成為陰,驅動它使其向下。

經典上說:「地氣上升化為雲,天氣下降化為雨」,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10. 入式訣

諸臟腑已各有圖穴注於冊論中矣。依此圖穴,另再各畫一張,統共置於面前,或臟或腑,將每經圖論,一一隨穴挨著。有上行者,有下行者,有從身後正行,身前正行,與偏行者,其墨線是脈行之路,墨圈是脈絡之穴,細細辨明。或本經有遇他經穴名者,即以他經穴圖與本經穴圖並看。

庶知本經穴圖與他經穴圖其經脈之行,或在一路,或相隔幾寸幾分之不同,隨穴圖將經絡所行之路,一一認明,只記脈行起止二穴,是借穴以審經絡,不必如專門針灸,每穴而記之也。

白話文:

各個臟腑的圖穴在醫書中都有詳細記載了。依照這些圖穴,另外再各畫一張圖,全部放在眼前,不管是臟還是腑,將每條經絡的圖和說明,一個個依照穴位順序對照著看。有的經脈是向上走的,有的向下走的,有的從背後正向走,有的從前面正向走,有的則是偏著走的,那些墨線是經脈運行的路徑,墨圈是經脈上的穴位,要仔細辨認清楚。如果本經有遇到其他經絡名稱相同的穴位,就把其他經絡的穴位圖和本經穴位圖放在一起看。

這樣就能了解本經的穴位圖和其他經絡的穴位圖,它們的經脈走向,可能是在同一條路徑上,也可能是相隔幾寸幾分的不同,依照穴位圖將經絡走的路徑,一個個都確認清楚,只要記住經脈起點和終點的兩個穴位就好,這是藉由穴位來了解經絡,不必像專門學針灸那樣,每個穴位都去記住。

11. 衝脈論

(沖者要也,言其為陰脈之海,通受諸經之氣血也。)

衝脈者,與任脈皆起於胸中,上循脊裡,為經絡之海;其浮於外者,循腹,上會於咽喉,終唇口;其支者,起於足陽明之氣衝,並足少陰之經,挾臍左右各五分,上行至胸中而散。其見證也,令人逆氣裡急。

白話文:

衝脈是重要的脈絡,它被稱為陰脈的海洋,能夠匯集各條經脈的氣血。

衝脈和任脈都起源於胸腔,向上沿著脊椎內側運行,是經絡之海。衝脈浮於體表的部分,沿著腹部向上,在咽喉處交會,最終到達嘴唇。它的一個分支,從足陽明經的氣衝穴開始,與足少陰經並行,在肚臍左右各五分處向上走,到達胸腔後分散開來。衝脈出現問題時,會導致人氣逆上行、腹內急迫不適的症狀。

12. 帶脈論

(言其總束諸脈如帶也)

帶脈起於季脅,環身一周如帶,與足少陽會於維道。其見證也,腰腹從容,如囊水之狀,若婦女則赤白帶證,蓋由濕熱於此滲流而下,故名帶下。

白話文:

帶脈就像一條束帶,總攬約束著全身的脈絡。

帶脈起於身體兩側的季脅部位,環繞腰部一圈,如同束帶一般,與足少陽經脈在維道穴交會。帶脈出現問題時,會表現出腰腹部鬆弛無力,像裝水的袋子一般。若是女性,則容易出現赤白帶下的症狀,這通常是由於體內濕熱之氣在此處向下滲漏所導致的,因此稱為帶下。

13. 陽蹺脈論

蹺者,言其為健足行步之關要也。

陽蹺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風池,其脈長八尺。生於足太陽之申脈,與足少陰會於居髎,與手陽明會於肩髃、巨骨,與手足太陽、會於陽維會,與小腸經之臑俞,與手足陽明會於胃經之地倉、巨髎,又與任脈會於胃之承泣。其見證也,令人陰緩而陽急,並宜刺之。

白話文:

陽蹺脈,指的是它對於腳部健步行走至關重要。

陽蹺脈起始於腳跟中間,沿著外踝向上,進入風池穴,這條經脈長約八尺。它發源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申脈穴,與足少陰腎經在居髎穴交會,與手陽明大腸經在肩髃穴、巨骨穴交會,與手足太陽經、陽維脈在陽維穴交會,與小腸經在臑俞穴交會,與手足陽明大腸經在胃經的地倉穴、巨髎穴交會,又與任脈在胃經的承泣穴交會。當陽蹺脈出現問題時,會使人出現陰經鬆弛、陽經拘急的症狀,這時就適合用針灸來治療。

14. 陰蹺脈論

陰蹺脈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至咽喉,交貫衝脈,亦長八尺。生於足少陰然谷之後,上內踝,循陰股入陰,至胸裡,入缺盆,出胃經人迎之前,入鼻,屬目內眥,合於太陽。女子以為之經,男子以為之絡。其見證也,令人陽緩而陰急。此經之病,多取足少陽之交信(內踝上二寸),蓋以交信為郄云。

白話文:

陰蹺脈也從腳跟中心發起,沿著內踝向上走,到達咽喉,和衝脈交會,長度也是八尺。它從足少陰經的然谷穴後方生發,向上到內踝,沿著大腿內側進入陰部,到達胸腔內,再進入鎖骨上窩,從胃經人迎穴前方出來,進入鼻子,連屬到眼內角,與足太陽經會合。對女子來說,陰蹺脈被認為是經脈,對男子來說則被認為是絡脈。它出現的症狀會使人陽氣虛緩而陰氣急迫。此經脈的疾病,多半取用足少陽經的交信穴(內踝向上二寸),因為交信穴是陰蹺脈的郄穴。

15. 陽維脈論

陽維者維於陽,為諸陽之會,與陰維皆絡於身。若陽不能維於陽,則溶溶不能自收持。其脈起於足太陽之金門,與手、足太陽及陽蹺會於小腸之臑俞,與手之太陽會三焦之天髎(在缺盆之上)、膽之肩井,又與足少陽會於陽白,上循膽之本神、臨泣,正當腦空,下至風池,與督脈會於風府、啞門。其見證也,苦寒熱。

白話文:

陽維脈,是維繫身體陽氣的脈絡,是所有陽經交會的地方,它和陰維脈都像網一樣遍布全身。如果陽氣無法維持在陽脈之中,就會渙散而無法自我收斂。它的脈氣起始於足太陽膀胱經的金門穴,與手、足太陽經以及陽蹺脈會合於小腸經的臑俞穴,再與手太陽小腸經會合於三焦經的天髎穴(在鎖骨上方凹陷處),以及膽經的肩井穴,又與足少陽膽經會合於陽白穴,然後向上循行經過膽經的本神穴和臨泣穴,位置正好在腦空穴的地方,接著向下到達風池穴,並與督脈會合於風府穴和啞門穴。它的主要症狀表現是感到忽冷忽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