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集腋》~ 卷上 (1)
卷上 (1)
1. 卷上
2. 白喉風
張紹修曰:白喉有時疫一症,其發無時,其傳染甚速,其病至危至險,治者多束手無策。予考之諸書,臨症日久,竊以為其治有十難焉。蓋此症乃纏喉急痹緩治則死。凡咽喉不利,口渴舌燥,頸腫目赤,身痛唇紅,皆上攻頭面之症,邪客於心肺之間,與他經無涉。其有兼及他經者,體氣虛弱,邪氣乘虛而入,皆後之傳變,名曰越經。
時未傳及他經,不察其源,治以他經之藥,其難一也。大抵其症初起,惡寒發熱,頭痛背脹,精神倦怠,遍身骨節疼痛,喉內有極痛者,有微痛者,初無形跡可見,似傷風傷寒表症,若投以麻桂羌活防風辛蘇之類,致毒渙散,無可挽回,其難二也。彼其惡寒發熱,乃毒氣初作於內,至二三日,喉內見白,見後寒熱自除,或者不悟,誤以為表藥有功,豈知白見後,即不服表藥,而發熱亦止。初起誤服麻桂,非徒無益,又害之,其難三也。
按此病熱症多,寒症少,有以色白為寒者,不思此症初發於肺,屬金,其色白為五臟六腑之華蓋,處至高之位,毒氣熏蒸,自下而上,肺病日深,故其本色白著,治宜解五臟之毒,使之下行,勿令蓄積於肺。若因色白,疑為寒症,投以桂附炮姜,是猶抱薪救火,愈熾愈烈,其難四也。
即有知為火毒,不敢輕用升提開散之品,轍以芷硝大黃攻伐太過,此症已傳至上焦氣分,與中下焦無涉,既上氣焦分受傷,又以硝黃攻伐太過,使中下焦有損,元氣愈傷,其難五也。見症已確,藥當守方,有火毒甚者,初起用消風敗毒,引熱下行,治法良是,乃日服三兩劑,而白不退,連服十數劑,而白愈加,是猶杯水車薪,與事無濟。
治者當詳審病源,或舌苔黃黑,喉干唇焦,小便短澀而黃,大便瀉泄帶黑,是謂火毒凝結,內病不除,白能何淨?愈發白,愈守方,久久投之,自有效驗。若另更別方,必生變故,其難六也。察之既精,圖治不容緩。瘟疫變症,殺人最速,過七日即不起。庸醫辨症未明,投以平淡之劑,不求有功,但求免過,是謂優容養奸。
迨至五六日,毒氣重矣,元氣傷矣,善治者不得不以猛劑攻之。然病已垂危,成則無功,一旦不起,病家不咎優容之過,反云猛劑非宜。此非誤於後,而實誤於前,其難七也。也有非白喉而轉為白喉者,初起喉紅腫痛,或惡寒發熱,或不惡寒發熱,一邊腫,名曰單蛾,兩邊腫,名曰雙蛾。治之稍緩,則氣閉不起,宜用杜牛膝兜,引熱下行。
大便閉結,用大黃,否則不必用。此與白喉症異治同。倘不預防,轉為白喉,為禍甚烈,其難八也。又有勞症白喉,陰虛火燥,痛極而水米難下,漸至朽爛,形容枯槁,面目憔悴。必須補劑,使元氣充滿,而喉痛自愈。若以行疫症白喉誤認陰處,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其
白話文:
張紹修說:白喉這種病有時像瘟疫一樣,發病時間不固定,傳染速度非常快,病情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我研究過許多醫書,加上長期的臨床經驗,認為治療這種病有十個難點。
首先,這種病是喉嚨被急速堵塞的急症,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會死亡。凡是出現咽喉不適、口渴舌燥、頸部腫脹、眼睛發紅、身體疼痛、嘴唇發紅等症狀,都是病邪向上侵犯頭面的表現,病邪主要停留在心肺之間,與其他經絡沒有關係。如果病邪也侵犯其他經絡,那是因為身體虛弱,邪氣趁虛而入,這種情況屬於後期的變化,叫做「越經」。
如果在病邪還沒侵犯其他經絡時,沒有仔細辨別病因,就用治療其他經絡的藥物來治療,這是第一個難點。這種病症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會出現怕冷發熱、頭痛背痛、精神疲倦、全身關節疼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喉嚨內部有的會非常疼痛,有的只有輕微疼痛,剛開始沒有明顯的症狀。如果這時誤以為是感冒,用麻黃、桂枝、羌活、防風、辛夷、蘇葉之類的藥物來發散,反而會使毒邪散開,無法挽救,這是第二個難點。
那些怕冷發熱的症狀,實際上是毒氣在體內初發的表現。等到兩三天後,喉嚨裡出現白色斑點,怕冷發熱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誤以為是發散藥起了作用,卻不知道喉嚨出現白點後,即使不服用發散藥,發熱也會停止。一開始就誤用麻黃、桂枝之類的藥物,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加重病情,這是第三個難點。
這種病熱症多,寒症少。有人認為喉嚨出現白色斑點是寒症的表現,卻沒想到這種病是從肺部開始發作的,肺屬金,顏色為白色。肺位於五臟六腑的最上方,像一個華蓋,毒氣是從下往上蒸騰的,肺部疾病加重,所以肺部的本色(白色)就顯露出來。治療應該以解除五臟的毒邪為主,使毒邪向下排出,不要讓毒邪鬱積在肺部。如果因為喉嚨出現白色斑點,就誤認為是寒症,用桂附、炮姜之類的藥物來治療,就像抱著柴火去救火,只會讓火燒得更旺,這是第四個難點。
即使知道是火毒,也不敢輕易用升提開散的藥物,反而用芷硝、大黃等過於猛烈的瀉下藥來攻伐。這種病已經傳到上焦的氣分,與中下焦沒有關係。如果上焦的氣分已經受損,又用瀉下藥過度攻伐,反而會使中下焦受損,元氣更加虛弱,這是第五個難點。看到病情明確後,用藥應當堅持原來的方子。如果火毒很嚴重,剛開始可以用消風敗毒散之類的藥物,引導熱邪向下排出,這種治療方法是正確的。但是如果一天吃兩三次,白斑卻沒有消退,連續吃十幾次,白斑反而更加嚴重,就像用一杯水去撲滅一車的柴火,根本沒有用。
醫生應當詳細審查病因,如果舌苔發黃發黑、喉嚨乾燥、嘴唇乾裂、小便短少而黃、大便瀉泄帶黑,這說明火毒凝結在體內,體內疾病沒有解除,白斑怎麼可能消失呢?白斑越嚴重,越要堅持原來的方子,長期服用,自然會有效果。如果隨意更換其他藥方,一定會產生變故,這是第六個難點。診斷明確後,治療就不能拖延。瘟疫之類的疾病變化很快,致人死亡的速度也很快,超過七天就很難治癒。庸醫診斷不明確,使用平淡的藥物,不求有功,只求沒有過錯,這是縱容疾病發展。
等到五六天的時候,毒氣加重,元氣受損,即使是醫術高明的醫生,也不得不用猛烈的藥物來攻邪。但是病情已經很危險,即使治好了也沒有功勞,一旦病人死亡,病人家屬不會怪罪醫生之前治療不力,反而會責怪猛藥不適宜。這不是後期的錯誤,而是前面的錯誤導致的,這是第七個難點。還有一種情況,本來不是白喉,卻轉變為白喉。剛開始喉嚨紅腫疼痛,可能怕冷發熱,也可能不發熱,只有一側腫脹的,叫做「單蛾」,兩側都腫脹的,叫做「雙蛾」。如果治療稍有延誤,就會氣閉而死,應該用杜牛膝引導熱邪向下排出。
如果大便秘結,可以使用大黃,否則不必使用。這種情況和白喉的治療方法不同,但原理相同。如果不加以預防,轉變成白喉,危害會非常嚴重,這是第八個難點。還有一種勞病引起的白喉,屬於陰虛火燥,疼痛劇烈,難以進食,逐漸變得腐爛,形體枯槁,面容憔悴。必須用補劑,使元氣充足,喉嚨疼痛自然會痊癒。如果將這種情況誤認為是瘟疫引起的白喉,就會失之毫釐,差之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