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芝

《喉科集腋》~

回本書目錄

1. 卷上

2. 白喉風

張紹修曰:白喉有時疫一症,其發無時,其傳染甚速,其病至危至險,治者多束手無策。予考之諸書,臨症日久,竊以為其治有十難焉。蓋此症乃纏喉急痹緩治則死。凡咽喉不利,口渴舌燥,頸腫目赤,身痛唇紅,皆上攻頭面之症,邪客於心肺之間,與他經無涉。其有兼及他經者,體氣虛弱,邪氣乘虛而入,皆後之傳變,名曰越經。

時未傳及他經,不察其源,治以他經之藥,其難一也。大抵其症初起,惡寒發熱,頭痛背脹,精神倦怠,遍身骨節疼痛,喉內有極痛者,有微痛者,初無形跡可見,似傷風傷寒表症,若投以麻桂羌活防風辛蘇之類,致毒渙散,無可挽回,其難二也。彼其惡寒發熱,乃毒氣初作於內,至二三日,喉內見白,見後寒熱自除,或者不悟,誤以為表藥有功,豈知白見後,即不服表藥,而發熱亦止。初起誤服麻桂,非徒無益,又害之,其難三也。

按此病熱症多,寒症少,有以色白為寒者,不思此症初發於肺,屬金,其色白為五臟六腑之華蓋,處至高之位,毒氣熏蒸,自下而上,肺病日深,故其本色白著,治宜解五臟之毒,使之下行,勿令蓄積於肺。若因色白,疑為寒症,投以桂附炮姜,是猶抱薪救火,愈熾愈烈,其難四也。

即有知為火毒,不敢輕用升提開散之品,轍以芷硝大黃攻伐太過,此症已傳至上焦氣分,與中下焦無涉,既上氣焦分受傷,又以硝黃攻伐太過,使中下焦有損,元氣愈傷,其難五也。見症已確,藥當守方,有火毒甚者,初起用消風敗毒,引熱下行,治法良是,乃日服三兩劑,而白不退,連服十數劑,而白愈加,是猶杯水車薪,與事無濟。

治者當詳審病源,或舌苔黃黑,喉干唇焦,小便短澀而黃,大便瀉泄帶黑,是謂火毒凝結,內病不除,白能何淨?愈發白,愈守方,久久投之,自有效驗。若另更別方,必生變故,其難六也。察之既精,圖治不容緩。瘟疫變症,殺人最速,過七日即不起。庸醫辨症未明,投以平淡之劑,不求有功,但求免過,是謂優容養奸。

迨至五六日,毒氣重矣,元氣傷矣,善治者不得不以猛劑攻之。然病已垂危,成則無功,一旦不起,病家不咎優容之過,反云猛劑非宜。此非誤於後,而實誤於前,其難七也。也有非白喉而轉為白喉者,初起喉紅腫痛,或惡寒發熱,或不惡寒發熱,一邊腫,名曰單蛾,兩邊腫,名曰雙蛾。治之稍緩,則氣閉不起,宜用杜牛膝兜,引熱下行。

大便閉結,用大黃,否則不必用。此與白喉症異治同。倘不預防,轉為白喉,為禍甚烈,其難八也。又有勞症白喉,陰虛火燥,痛極而水米難下,漸至朽爛,形容枯槁,面目憔悴。必須補劑,使元氣充滿,而喉痛自愈。若以行疫症白喉誤認陰處,差之毫釐,失之千里,其

白話文:

張紹修說:白喉這種病有時像瘟疫一樣,發病時間不固定,傳染速度非常快,病情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很多醫生都束手無策。我研究過許多醫書,加上長期的臨床經驗,認為治療這種病有十個難點。

首先,這種病是喉嚨被急速堵塞的急症,如果治療不及時就會死亡。凡是出現咽喉不適、口渴舌燥、頸部腫脹、眼睛發紅、身體疼痛、嘴唇發紅等症狀,都是病邪向上侵犯頭面的表現,病邪主要停留在心肺之間,與其他經絡沒有關係。如果病邪也侵犯其他經絡,那是因為身體虛弱,邪氣趁虛而入,這種情況屬於後期的變化,叫做「越經」。

如果在病邪還沒侵犯其他經絡時,沒有仔細辨別病因,就用治療其他經絡的藥物來治療,這是第一個難點。這種病症剛開始的時候,大多會出現怕冷發熱、頭痛背痛、精神疲倦、全身關節疼痛等類似感冒的症狀。喉嚨內部有的會非常疼痛,有的只有輕微疼痛,剛開始沒有明顯的症狀。如果這時誤以為是感冒,用麻黃、桂枝、羌活、防風、辛夷、蘇葉之類的藥物來發散,反而會使毒邪散開,無法挽救,這是第二個難點。

那些怕冷發熱的症狀,實際上是毒氣在體內初發的表現。等到兩三天後,喉嚨裡出現白色斑點,怕冷發熱的症狀自然就會消失。有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誤以為是發散藥起了作用,卻不知道喉嚨出現白點後,即使不服用發散藥,發熱也會停止。一開始就誤用麻黃、桂枝之類的藥物,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加重病情,這是第三個難點。

這種病熱症多,寒症少。有人認為喉嚨出現白色斑點是寒症的表現,卻沒想到這種病是從肺部開始發作的,肺屬金,顏色為白色。肺位於五臟六腑的最上方,像一個華蓋,毒氣是從下往上蒸騰的,肺部疾病加重,所以肺部的本色(白色)就顯露出來。治療應該以解除五臟的毒邪為主,使毒邪向下排出,不要讓毒邪鬱積在肺部。如果因為喉嚨出現白色斑點,就誤認為是寒症,用桂附、炮姜之類的藥物來治療,就像抱著柴火去救火,只會讓火燒得更旺,這是第四個難點。

即使知道是火毒,也不敢輕易用升提開散的藥物,反而用芷硝、大黃等過於猛烈的瀉下藥來攻伐。這種病已經傳到上焦的氣分,與中下焦沒有關係。如果上焦的氣分已經受損,又用瀉下藥過度攻伐,反而會使中下焦受損,元氣更加虛弱,這是第五個難點。看到病情明確後,用藥應當堅持原來的方子。如果火毒很嚴重,剛開始可以用消風敗毒散之類的藥物,引導熱邪向下排出,這種治療方法是正確的。但是如果一天吃兩三次,白斑卻沒有消退,連續吃十幾次,白斑反而更加嚴重,就像用一杯水去撲滅一車的柴火,根本沒有用。

醫生應當詳細審查病因,如果舌苔發黃發黑、喉嚨乾燥、嘴唇乾裂、小便短少而黃、大便瀉泄帶黑,這說明火毒凝結在體內,體內疾病沒有解除,白斑怎麼可能消失呢?白斑越嚴重,越要堅持原來的方子,長期服用,自然會有效果。如果隨意更換其他藥方,一定會產生變故,這是第六個難點。診斷明確後,治療就不能拖延。瘟疫之類的疾病變化很快,致人死亡的速度也很快,超過七天就很難治癒。庸醫診斷不明確,使用平淡的藥物,不求有功,只求沒有過錯,這是縱容疾病發展。

等到五六天的時候,毒氣加重,元氣受損,即使是醫術高明的醫生,也不得不用猛烈的藥物來攻邪。但是病情已經很危險,即使治好了也沒有功勞,一旦病人死亡,病人家屬不會怪罪醫生之前治療不力,反而會責怪猛藥不適宜。這不是後期的錯誤,而是前面的錯誤導致的,這是第七個難點。還有一種情況,本來不是白喉,卻轉變為白喉。剛開始喉嚨紅腫疼痛,可能怕冷發熱,也可能不發熱,只有一側腫脹的,叫做「單蛾」,兩側都腫脹的,叫做「雙蛾」。如果治療稍有延誤,就會氣閉而死,應該用杜牛膝引導熱邪向下排出。

如果大便秘結,可以使用大黃,否則不必使用。這種情況和白喉的治療方法不同,但原理相同。如果不加以預防,轉變成白喉,危害會非常嚴重,這是第八個難點。還有一種勞病引起的白喉,屬於陰虛火燥,疼痛劇烈,難以進食,逐漸變得腐爛,形體枯槁,面容憔悴。必須用補劑,使元氣充足,喉嚨疼痛自然會痊癒。如果將這種情況誤認為是瘟疫引起的白喉,就會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3. 不治之症

服藥嘔吐不止;七日滿白不退;服藥大便不通;未服藥大便瀉;大便連瀉不止;頷下發腫不消

音啞無聲;白塊自落;喉干無涎;天庭黑暗;兩目直視;面唇俱青;角弓反張;痰壅氣喘;汗出如油;手足厥冷;牙關不開;藥不能下。

白話文:

吃藥後不停嘔吐;七天了,臉色蒼白沒有消退;吃了藥卻大便不通;還沒吃藥就拉肚子;大便持續拉個不停;下巴下面腫起來消不下去;

聲音沙啞說不出話;身上白色斑塊自己脫落;喉嚨乾燥沒有口水;額頭看起來黯淡無光;兩眼直直地看著前方;臉色和嘴唇都呈現青紫色;身體僵硬向後彎曲成弓狀;痰液阻塞呼吸困難;汗水像油一樣不斷冒出;手腳冰冷;牙關緊閉打不開;藥也吞不下去。

4. 方法

干(一錢) 薄荷(三錢) 共研細末吹喉中治白喉風喉痹喉癰喉痧等症神效無比

雄黃解毒丸

明雄(二錢) 鬱金(一錢) 巴豆肉(三分) 共研細末用醋熬膏為丸如桐子大,每用四分開水吞下,小兒減半予用,均以大人四粒、六粒。按纏喉風、走馬白喉風急症也,緩治則危。明雄破結去濕毒,鬱金散惡血,巴豆斬關奪隘,能下惡涎下咽,無有不活。但此屬厲劑,惡症用惡藥,不得已而用之。若非急症,不可輕用耳。

龍虎二仙湯 白喉風之極重者

龍膽草(二錢) 生地(一兩) 元參(四錢) 犀角(四錢) 黃芩(五錢) 黃連(三錢) 生石羔(一兩) 生梔子(三錢) 牛蒡子(四錢) 馬勃(四錢) 生殭蠶(五錢) 知母(四錢) 板藍根(四錢) 木通(四錢) 粳米(三兩) 大青菜(五錢) 本方有甘草、橄欖,一味甜、一味澀,故去之。按白喉風疫厲之症,火毒之病,不得重劑,不能立見功效。但犀角價貴,量人家而用之。

除瘟化毒散 白喉症初起及單雙蛾風火喉症

葛根(二錢) 浙貝(三錢) 殭蠶(二錢) 生地(三錢) 蟬衣(一錢) 山豆根(一錢) 生梔仁(二錢) 木通(二錢) 黃芩(二錢) 本方有甘草。

神功辟邪散 白喉症稍重者

葛根(二錢) 浙貝(三錢) 殭蠶(三錢) 生地(四錢) 牛蒡子(三錢) 蟬衣(一錢) 麥冬(三錢) 連翹(二錢) 黃芩(二錢) 木通(二錢) 銀花(三錢) 馬勃(二錢)

神傖活命湯 白喉風日見重者

龍膽草(二錢) 浙貝(三錢) 殭蠶(三錢) 蟬衣(一錢) 生石羔(三錢) 生地(四錢) 馬勃(三錢) 黃芩(三錢) 土茯苓(五錢) 木通(三錢) 銀花(三錢) 車前子(三錢)

回生萬應丹

牛黃(一錢) 鬱金(四錢) 川連(四錢) 兒茶(五錢) 滴乳石(五錢) 白芷(二錢) 珍珠(一錢) 青黛(三錢) 薄荷(七錢) 月石(三錢) 血竭(三錢) 黃柏(三錢) 冰片(一錢) 甘草(三錢)

共研細末吹喉中,治白喉、單雙蛾、喉痹、喉癰、纏喉風、爛喉痧等症,神效無比。早年都門傳染喉症,俗呼狼脖,傷人最多,各方皆不應效,後得此方,活人甚眾,可為救世之實。

開關散 番木鱉(一個) 米醋碗底磨濃汁,將筆蘸汁塗於兩邊牙齦至盡後之處,漸開塗天花板上並舌根下即。

開藥汁切勿沾喉涎出,以微溫水漱盡看症。凡遇牙關緊,以此法治之。

血竭硼散

血竭(三分) 甘草(三錢) 元明粉(一錢五分) 殭蠶(一錢) 月石(一兩) 兒茶(三錢

白話文:

方法

將乾薑(約3.75克)和薄荷(約11.25克)一起研磨成細末,吹入喉嚨中,可以治療白喉、風喉痹、喉癰、喉痧等疾病,效果非常顯著。

雄黃解毒丸

將明雄黃(約7.5克)、鬱金(約3.75克)和巴豆肉(約1.125克)一起研磨成細末,用醋熬製成膏狀,搓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約1.5克,用溫開水吞服,兒童用量減半,成人則用4至6粒。這種藥丸主要針對纏喉風和走馬白喉等急症,如果延誤治療會很危險。明雄黃具有破除結塊、去除濕毒的功效;鬱金可以散瘀血;巴豆則能攻破關卡、排除體內積聚的毒素,使惡性涎液排出,病症即能痊癒。但此藥藥性猛烈,屬於必須用強效藥來對付嚴重疾病的情況,所以如果不是急症,切勿輕易使用。

龍虎二仙湯 (針對白喉風極嚴重的情況)

藥方包含龍膽草(約7.5克)、生地(約37.5克)、元參(約15克)、犀角(約15克)、黃芩(約18.75克)、黃連(約11.25克)、生石膏(約37.5克)、生梔子(約11.25克)、牛蒡子(約15克)、馬勃(約15克)、生殭蠶(約18.75克)、知母(約15克)、板藍根(約15克)、木通(約15克)、粳米(約112.5克)和大青菜(約18.75克)。這個藥方原本有甘草和橄欖,但因為一味是甜的、一味是澀的,所以去掉了。白喉風是一種病情很嚴重的傳染病,屬於火毒之病,必須使用強效藥才能迅速見效。但犀角價格昂貴,用量需根據病家經濟情況而定。

除瘟化毒散 (針對白喉症初期以及單蛾風、雙蛾風和火喉症)

藥方包含葛根(約7.5克)、浙貝母(約11.25克)、殭蠶(約7.5克)、生地(約11.25克)、蟬蛻(約3.75克)、山豆根(約3.75克)、生梔子仁(約7.5克)、木通(約7.5克)和黃芩(約7.5克)。這個藥方有包含甘草。

神功辟邪散 (針對白喉症稍重的情況)

藥方包含葛根(約7.5克)、浙貝母(約11.25克)、殭蠶(約11.25克)、生地(約15克)、牛蒡子(約11.25克)、蟬蛻(約3.75克)、麥門冬(約11.25克)、連翹(約7.5克)、黃芩(約7.5克)、木通(約7.5克)、銀花(約11.25克)和馬勃(約7.5克)。

神傖活命湯 (針對白喉風病情日益加重的情況)

藥方包含龍膽草(約7.5克)、浙貝母(約11.25克)、殭蠶(約11.25克)、蟬蛻(約3.75克)、生石膏(約11.25克)、生地(約15克)、馬勃(約11.25克)、黃芩(約11.25克)、土茯苓(約18.75克)、木通(約11.25克)、銀花(約11.25克)和車前子(約11.25克)。

回生萬應丹

藥方包含牛黃(約3.75克)、鬱金(約15克)、川連(約15克)、兒茶(約18.75克)、滴乳石(約18.75克)、白芷(約7.5克)、珍珠(約3.75克)、青黛(約11.25克)、薄荷(約26.25克)、月石(約11.25克)、血竭(約11.25克)、黃柏(約11.25克)、冰片(約3.75克)和甘草(約11.25克)。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細末,吹入喉嚨中,可治療白喉、單蛾風、雙蛾風、喉痹、喉癰、纏喉風、爛喉痧等疾病,效果顯著。早期北京地區傳染的喉症,俗稱「狼脖子」,死傷無數,各種方法都無效,後來有了這個藥方,救活了很多人,確實是濟世良方。

開關散

取一個番木鱉,用米醋在碗底磨出濃汁,用毛筆蘸取藥汁,塗抹在兩邊牙齦最裡面的部分,使其逐漸擴散,再塗抹於上顎及舌根下方即可。

開藥汁時切勿沾到喉嚨的唾液,要用微溫的水漱口,然後觀察病情。凡是遇到牙關緊閉的情況,都可以用此法治療。

血竭硼散

藥方包含血竭(約1.125克)、甘草(約11.25克)、元明粉(約5.625克)、殭蠶(約3.75克)、月石(約37.5克)和兒茶(約11.2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