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執中

《針灸資生經》~ 針灸資生經第五 (13)

回本書目錄

針灸資生經第五 (13)

1. 屍厥

百會、玉枕、主卒起僵仆。惡見風寒。(千)通天、(明同。)絡卻、主暫起僵仆。大杼、主僵仆不能久立。煩滿裡急。身不安席。隱白、大敦、主卒屍厥不知人。脈動如故。金門、主屍厥暴死。中極、僕參、主恍惚屍厥。煩痛。內庭、主四厥。手足悶者。久持之。厥熱腦痛。

腹脹皮痛者。使人久持之。列缺、主四肢厥。喜笑。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者、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動如故。其形無所知。其狀若屍。刺足大指內側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後刺足心後取足中指爪甲上各一痏。後取手大指之內。去爪甲如韭葉。

後刺手心主少陰兌骨之端各一痏。立已。不已、以筒吹其兩耳中立已。不已、拔其左角發方寸燔治。飲以淳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豐隆、主厥逆。足卒青痛如刺。腹若刀切之狀。大便難。煩心。狂見鬼好笑。卒面四肢腫。旁廷、在腋下四肋間。高下正與乳相當。乳後二寸陷中。

俗名注市。舉掖取之。刺入五分。灸五十壯。主卒中惡。飛屍遁注。胸脅滿。九曲中府、在旁廷注市下三寸。刺入五分。灸三十壯。主惡風邪氣遁屍。內有瘀血。天府、主卒中惡風邪氣。飛屍惡注。鬼語遁下。(並千。)隱白、治卒屍厥不識人。(明同。)足寒、不能溫。(銅)中極、治恍惚屍厥。

(見賁豚。)明下云、屍厥不知人。大敦、治屍厥狀如死。僕參、治屍厥如中惡狀。霍亂癲癇。狂言見鬼。厲兌、治屍厥。口噤氣絕。狀如中惡。心腹脹滿。明云、屍厥如死。不知人。金門、治癲癇、屍厥、暴疲。委陽、治腋腫膨膨。失志身熱。飛屍、遁注。痿厥不仁。魂門、療屍厥走疰。

胸背連痛。(明下)僕參、療癲疾、屍厥、霍亂、馬癇。攢竹、(見狂。)禾髎、療屍厥。天府、療卒中惡。鬼疰。不得安臥。禁灸。(銅)凡屍厥而死。脈動如故。此陽脈下墜。陰脈上爭。氣閉故也。針百會。入三分補之。灸、熨斗熨兩脅下。又灶突墨彈丸大。漿水和飲之。

又針足中指頭。去甲如韭葉。又刺足大指甲下內側。去甲三分。(千)水溝、治卒中惡。(銅)凡五屍者。飛屍、遁屍、風屍、沉屍、屍疰也。今皆取一方兼治之。其狀腹痛脹急。不得氣息。上衝心胸。旁攻兩脅。或累塊踴起。或攣引腰背。治之法、灸乳後三寸。男左女右。

可二七壯。不止者、多其壯。取愈止。(千)又兩手大拇指頭。各七壯。又心下三寸十壯。又乳下一寸。隨病左右。多其壯數。又以細繩量患人兩乳頭內。即裁斷中屈之。又從乳頭向外量。使當肋罅於繩頭灸三壯。或七壯。男左女右。卒疰忤攻心胸。灸第七椎隨年。又心下一寸三壯。

白話文:

標題:[屍厥]

內容: 百會穴與玉枕穴主要治療突然倒地不起的狀況,患者畏寒怕風。

通天穴與絡卻穴主治突然倒地不起。大杼穴主治倒地不起且無法久站,腹部脹滿,身體不適,難以安睡。

隱白穴與大敦穴主治突發屍厥,失去意識,但脈搏依然如常。金門穴主治突發屍厥,猝死。中極穴與僕參穴主治恍惚的屍厥症狀,伴有煩痛。

內庭穴主治四肢厥冷,手腳麻木,長時間按壓可以緩解。厥熱腦痛、腹脹皮痛,需要長時間按壓。

列缺穴主治四肢厥冷,常笑。邪氣侵入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等絡脈,這些絡脈在耳中匯聚,向上連接頭部左側。當這五條絡脈都耗盡時,患者雖然脈動正常,但是失去知覺,如同屍體。

刺足大拇指內側指甲上方,距離指甲邊緣如同韭菜葉的寬度。然後刺足心後,取足中指指甲上方各一處。接着取手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邊緣如同韭菜葉的寬度。

再刺手心主少陰兌骨末端各一處。通常立即見效,如果效果不佳,可用筒吹兩耳中,通常立即見效。如果仍無效果,可以拔下左角發方寸,燒掉後飲用純酒一杯。如果患者無法飲用,可灌服,通常立即見效。

豐隆穴主治厥逆,腳部突然青腫疼痛,腹部如同被刀割,大便困難,心煩,狂躁見鬼,好笑,臉部和四肢突然腫脹。

旁廷穴位於腋下四肋間,高度與乳頭相當,乳後二寸凹陷中,俗稱“注市”。舉起手臂取穴,刺入五分,灸五十壯,主治突然中邪,飛屍遁注,胸脅滿。

九曲中府穴位於旁廷注市下方三寸,刺入五分,灸三十壯,主治惡風邪氣遁屍,體內有瘀血。

天府穴主治突然中邪風邪氣,飛屍惡注,鬼語遁下。

隱白穴治療突發屍厥,失去意識。

足寒,無法溫暖。

中極穴治療恍惚的屍厥。

大敦穴治療屍厥症狀如同死亡。

僕參穴治療屍厥如同中邪,霍亂癲癇,狂言見鬼。

厲兌穴治療屍厥,口緊閉,呼吸停止,症狀如同中邪,心腹脹滿。

金門穴治療癲癇,屍厥,突然疲乏。

委陽穴治療腋下腫脹,失去記憶,身體發熱,飛屍,遁注,痿厥不仁。

魂門穴治療屍厥走疰,胸背連痛。

僕參穴治療癲癇,屍厥,霍亂,馬癇。

攢竹穴治療狂病。

禾髎穴治療屍厥。

天府穴治療突然中邪,鬼疰,無法安臥,禁灸。

對於屍厥而死,脈動仍然正常的狀況,這是陽脈下墜,陰脈上爭,導致氣閉。針刺百會穴,深入三分進行補法,同時使用艾灸鬥熨兩側脅下,再用竈突墨製成彈丸大小,與漿水混合飲用。

針刺足中指頭,距離指甲如同韭菜葉的寬度,再刺足大拇指指甲下內側,距離指甲三分。

水溝穴治療突然中邪。

五種屍厥分別是飛屍、遁屍、風屍、沉屍、屍疰,現在採取一種方法綜合治療。症狀包括腹痛脹急,呼吸困難,上衝心胸,攻擊兩側脅部,有時可見腫塊隆起,有時抽搐引起腰背疼痛。

治療方法是灸乳後三寸,男性灸左邊,女性灸右邊,大約二七壯。如果不愈,增加壯數,直到痊癒爲止。

此外,雙手大拇指頭各灸七壯,心下三寸灸十壯,乳下一寸,根據病症左右,增加壯數。用細繩測量患者兩乳頭內側,然後在中間彎曲處剪斷,再從乳頭向外量,使繩子對準肋骨間隙,在繩頭灸三壯或七壯,男性灸左邊,女性灸右邊。

突然疰忤攻擊心胸,灸第七椎隨年數,心下一寸三壯。手肘交叉隨年壯。

所有疾病食疰,灸手小指頭隨年壯,男性灸左邊,女性灸右邊。

五毒疰,無法飲食,各種疾病,灸心下三寸,胃管十壯。

水疰,口中湧水,經雲肺來乘腎,食後吐水,灸肺俞,再灸三陰交,再灸期門,瀉肺補腎,各隨年壯。

所有疰,無論新舊,先仰臥灸兩乳邊斜下三寸第三肋間,隨年壯,最多可達三百壯,也能治療各種氣神良。

間使穴,岐伯說,可以治療鬼神邪。

銅說,可以灸鬼邪卒死,陰囊下第一橫理十四壯。

有一個貴人的妻子產後突然去世,家人急忙找來她的母親準備後事。母親到來後,爲她灸會陰、三陰交各數壯,她竟然甦醒過來。原來她的母親是一位名醫的女兒。

溺水致死,一天之內尚可救治。解開死者衣物,灸臍中,即可復活。 (集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