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潤鴻

《針灸集成》~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手少陽三焦經流注

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外側(關衝穴),上出兩指之間(本節前腋門穴,本節後中渚穴),循手表腕(陽穴)也,出臂外兩骨之間(支溝穴),上貫肘(天井穴),循臑外上項,挾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䪼,頰骨也),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穴名),交頰至目銳眥(自此交入足少陽),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痹,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靈樞)。○亥時,自中衝交與關衝,循臂上行至耳門穴止(入門)。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的脈絡,開始於小指隔壁的手指尖端的外側(也就是關衝穴的位置),然後向上延伸至兩個手指之間(在本節前為腋門穴,本節後則為中渚穴),沿著手腕的外側(即陽池穴)前行,穿出前臂外側的兩塊骨頭間(支溝穴),再往上貫穿肘部(天井穴),沿著上臂外側一直向上到達頸部,經過耳朵後方,直上出至耳朵上方的角落,然後彎曲向下至臉頰,直到顴骨(顴骨就是我們常說的頰骨)。其中有一條分支,會從耳朵後方進入耳內,再從前方出來,經過一個名叫客主人的穴位,交叉過臉頰到達眼睛的外角(這條路徑會交接到足少陽膽經)。

當這條脈絡有問題時,可能會導致耳聾,頭腦混亂,咽部腫脹,喉嚨疼痛。而由這條脈絡主宰的氣血失調所引起的疾病,可能有出汗異常,眼瞼痛,臉頰痛,耳朵後方、肩膀、手臂、肘部、前臂的外側都會感到疼痛,甚至影響到小指和隔壁手指的活動能力。若病情加重,會發現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一倍;反之,若病情減輕,人迎脈反而比寸口脈小(這部分的描述出自《靈樞》)。

在亥時,從中衝穴開始,交連到關衝穴,沿著手臂上行直至耳門穴停止(進入耳門穴)。

2. 手少陽三焦經左右凡四十六穴

關衝二穴,在手小指次指之端外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握拳取之。手少陽脈之所出,為井,針入一分,留三呼,可灸三壯(銅人)。

液門二穴,在手小指次指間本節前陷中,手少陽脈之所流,為榮,握拳取之,針入二分,留三呼,可灸三壯(銅人)。

中渚二穴,在手小指次指本節後間陷中,液門下一寸,握掌取之。手少陽脈之所注,為腧,針入三分,留三呼,可灸三壯(銅人)。

陽池二穴,一名別陽,在手表腕上陷中(銅人)。○在手掌背橫紋陷中,手少陽脈之所過,為原,針入三分,留三呼,禁不可灸(銅人)。

外關二穴,在腕後二寸陷中,在陽池後二寸,手少陽絡別走心主,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支溝二穴,在腕後三寸兩骨之間陷中,陽池後三寸(銅人)。○在腕後臂外三寸(資生)。○手少陽脈之所行為經,針入三分,留七呼,可灸二七壯(銅人)。

會宗二穴,在腕後三寸空中一寸(銅人)。○在支溝外旁一寸空中(入門)。○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三陽絡二穴,在臂上大交脈支溝上一寸(銅人)。○在陽池後四寸(入門)。○在肘前五寸外廉陷中(資生)。○可灸七壯,禁不可針(銅人)。

四瀆二穴,在肘前六寸外廉陷中,針入六分,留七呼,可灸三壯(銅人)。

天井二穴,在肘外大骨之後,肘上一寸陷中(銅人)。○在曲肘後一寸,又手按膝頭取之,兩筋骨罅中,又云肘後兩筋間,屈肘乃得之(資生)。○手少陽脈之所入,為合(銅人)。○針入一寸,陷七呼,可灸三壯(靈樞)。

清冷淵二穴,在肘上二寸,伸肘舉臂取之,針入三分,可灸三壯(銅人)。

消濼二穴,在肩下臂外間,腋斜肘分下行,針入六分,可灸三壯(銅人)。

臑會二穴,一名臑髎,在肩前廉,去肩頭三寸,宛宛中,針入七分,留七呼,可灸七壯(銅人)。

肩髎二穴,在肩端腨上陷中,舉臂取之(銅人)。○在肩端外陷,腨會上斜(入門)。○針入七分,可灸三壯(銅人)。

天髎二穴,在肩缺盆中,上毖骨之際陷中,針入八分,可灸五壯(銅人)。○肩上廉十穴,肩髎極外巨骨次之,肩井又次之,秉風又次之,天髎極其里(綱目)。

天牖二穴,在頸大筋前,缺盆上,天容後,天柱前,完骨下,發際上一寸陷中(銅人)。○在耳下頸大筋外,發際上一寸(入門)。○針入一寸,留七呼,禁不宜灸,若灸之,面腫眼合,先取噫嘻,後針天牖,風池,其病即瘥(銅人)。

翳風二穴,在耳珠後尖角陷中,按之引耳中痛,針

白話文:

[手少陽三焦經左右共四十六個穴位]

[關衝穴兩個,在手的小拇指與無名指末端的外側,距離指甲邊緣約如韭菜葉寬度的地方,需握拳才能找到。這是手少陽脈的起點,屬於井穴,針刺深度為一分,停留至三次呼吸,可以做三壯的艾灸。

液門穴兩個,在手的小拇指與無名指間的關節前方凹陷中,需握拳才能找到。這是手少陽脈的流動處,屬於營穴,針刺深度為二分,停留至三次呼吸,可以做三壯的艾灸。

中渚穴兩個,在手的小拇指與無名指本節後方的凹陷中,位於液門穴下方一寸,需握拳才能找到。這是手少陽脈的灌注處,屬於腧穴,針刺深度為三分,停留至三次呼吸,可以做三壯的艾灸。

陽池穴兩個,又稱別陽穴,在手腕上的凹陷中。位於手掌背面橫紋的凹陷中,這是手少陽脈的經過處,屬於原穴,針刺深度為三分,停留至三次呼吸,不建議做灸療。

外關穴兩個,在手腕後方二寸的凹陷中,位於陽池穴後方二寸,這是手少陽絡的分支走向心主,針刺深度為三分,停留至七次呼吸,可以做三壯的艾灸。

支溝穴兩個,在手腕後方三寸,兩骨之間的凹陷中,位於陽池穴後方三寸。這是手少陽脈的行進路線,屬於經穴,針刺深度為三分,停留至七次呼吸,可以做二七壯的艾灸。

會宗穴兩個,在手腕後方三寸的空隙中,針刺深度為三分,可以做三壯的艾灸。

三陽絡穴兩個,在手臂上方,大交脈和支溝穴上方一寸,可做七壯的艾灸,但不建議針刺。

四瀆穴兩個,在肘部前六寸的外側凹陷中,針刺深度為六分,停留至七次呼吸,可以做三壯的艾灸。

天井穴兩個,在肘部外側的大骨後方,肘上方一寸的凹陷中,針刺深度為一寸,停留至七次呼吸,可以做三壯的艾灸。

清冷淵穴兩個,在肘部上方二寸,伸直肘部並舉臂可找到,針刺深度為三分,可以做三壯的艾灸。

消濼穴兩個,在肩部下方,手臂外側的腋下至肘部的斜線上,針刺深度為六分,可以做三壯的艾灸。

臑會穴兩個,又稱臑髎穴,在肩部前方,距離肩頭三寸的凹陷中,針刺深度為七分,停留至七次呼吸,可以做七壯的艾灸。

肩髎穴兩個,在肩端的肌肉上方的凹陷中,需舉臂才能找到,針刺深度為七分,可以做三壯的艾灸。

天髎穴兩個,在肩部缺盆中,上毖骨的邊緣凹陷中,針刺深度為八分,可以做五壯的艾灸。

天牖穴兩個,在頸部大筋前方,缺盆上方,天容穴後方,天柱穴前方,完骨穴下方,髮際上方一寸的凹陷中,針刺深度為一寸,停留至七次呼吸,不建議做灸療。

翳風穴兩個,在耳珠後方的尖角凹陷中,按壓時會感到耳朵疼痛,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