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集成》~ 卷二 (37)
卷二 (37)
1. 大風瘡
針法:癘風者素刺其腫,上已刺,以銳針針其處,按出其惡氣,腫盡乃止,常食方食,無食他食。(靈樞)○病大風,骨節重,鬚眉墮,名曰大風,刺肌肉為故,汗出百日,刺骨髓汗出百日,凡二百日,鬚眉生而止針。(內經)○癩風,以三稜針,看肉紫黑處及委中(穴名)。○紫脈出死血,但不可令出太過,恐損真氣。(正傳)
白話文:
【大風瘡】
鍼灸方法:對於麻風病患,應持續針刺患部的腫塊,一旦腫塊上方已進行過針刺,再用銳利的針在原處進行鍼刺,然後按壓出體內的惡氣,直到腫塊完全消退才停止。患者應定時定量地吃飯,不要吃其他的食物。
對於嚴重的大風瘡,病症表現爲骨節沉重,眉毛、鬍子脫落,這被稱爲大風瘡。治療時應針刺肌肉,促使出汗,持續一百天;再針刺骨髓,也需持續一百天。總計兩百天後,待眉毛和鬍子重新生長出來,就可以停止針刺。
對於癩風病,可以用三棱針,針對皮膚紫黑色的地方以及委中穴進行鍼刺。
紫脈出現表示有死血,可以針刺放血,但不能讓出血量過多,以免損傷人體的真氣。
2. 瘰癧
灸法治瘰癧:以手仰置肩上,微舉肘,取之肘骨尖上是穴,隨患邊灸七壯或二七壯,神效。(得效)
○又法:於掌後手腕盡處橫紋量起,向臂中心直上三寸半是穴,灸三壯即效。(丹心)
○針法:肩尖、肘尖二穴,即肩髃、肘髎二穴,宜灸此穴,疏通經絡。(良方)
○癧核上灸七壯,隔蒜片灸之尤妙。(資生)
白話文:
[淋巴結核]
使用灸法治療淋巴結核:將手心向上放在肩膀上,稍微抬起手肘,找到手肘骨最突出的地方進行灸療,根據病況的嚴重程度,可以灸七次或者十四次,效果非常顯著。
另一種方法:在手掌後方手腕盡頭的橫紋開始往上量,沿著手臂中央直上三寸半的位置進行灸療,灸三次就能見效。
針灸方法:在肩尖和肘尖兩處穴位,即是肩髃和肘髎兩個穴位,適宜進行灸療,以幫助疏通經絡。
在淋巴結核上灸七次,若是在灸療時間隔蒜片進行,效果更佳。
3. 癭瘤
灸法治癭:灸天突三七壯,又灸肩髃,男左十八壯,右十七壯;女右十八壯,左十七壯,妙(得效)。
白話文:
使用灸法來治療甲狀腺腫大:在天突穴施灸,共進行三十七次。另外,在肩髃穴施灸,男性在左邊施灸十八次,右邊十七次;女性則相反,右邊施灸十八次,左邊十七次。這種方法非常有效。
不過這句話中的"壯"是指艾灸的一次操作,即燃燒一粒艾炷的過程。所以"十八壯"就是指要進行十八次艾灸操作。
4. 疳瘻
灸法:久漏瘡足丙踝上一寸灸三壯,在上則灸肩井、鳩尾(東垣)。
○冷漏多在腿足之間,先雖積熱所注,灸則為寒,宜用附子灸法、硫黃灸法(二法並見癰疽)。
灸瘡成漏膿水不絕去,亦宜灸(丹心)。
白話文:
【疳瘻】
灸療方式:對於長期未癒的漏瘡,應在腳踝上方一寸處施灸三次。若問題出現在上半身,則應在肩井與鳩尾兩穴進行灸療(此為東垣之說)。
○對於常見於腿部的冷性漏瘡,初期雖由熱毒積聚所致,但隨著病情發展轉為寒性。此類情況應採用附子灸或硫磺灸的方式治療(兩種方法均適用於瘍疽)。
對於已形成瘡口且持續流膿水的漏瘻,也適合使用灸療方式治療(丹心所述)。
5. 疥癬
針灸法治瘡疥頑癬,取絕骨、三里、間使、解谿、委中,或針或灸(《綱目》)。○手疥,取勞宮,灸大陵(《綱目》)。○渾身瘡疥,取曲池、合谷、三里、絕骨、行間、委中(《綱目》)。○治癬:八月八日日出時,令患人正當東向,戶長跪,舉兩手特戶兩邊,取肩頭小垂際骨解宛宛中左右兩穴俱下灸七壯,七日愈(《資生》)。
○一女子兩股間濕癬,下至膝,癢痛流黃水,百藥不效,戴人以針當癢時刺百餘處,血出盡,煎鹽湯洗之四次,方除盡濕淫瘀血,不可不針也(《子和》)。
白話文:
使用針灸治療頑固的皮膚病如瘡疥或頑癬,可選擇刺激絕骨、三里、間使、解谿、委中這些穴位,既可用針刺,也可用灸法。(出自《綱目》)
對於手部的疥癬,可以刺激勞宮穴並灸大陵穴來治療。(出自《綱目》)
全身性的瘡疥問題,可以通過刺激曲池、合谷、三里、絕骨、行間、委中這些穴位來改善。(出自《綱目》)
治療頑固性癬病的方法:在八月八日日出時刻,讓病人面向東方,直立跪下,雙手撐開到門框兩側,找到肩頭小垂際骨解宛宛中的左右兩穴,各灸七壯,七天後癬病會痊癒。(出自《資生》)
有一名女子,兩腿之間有濕癬,向下延伸至膝蓋,癢痛並伴有黃水流出,嘗試了各種藥物都無效。戴人醫師在她感到癢時,針刺了百餘處,讓血液充分流出,再用鹽水清洗四次,這樣才能徹底清除濕氣和瘀血,顯示針灸治療的必要性。(出自《子和》)
6. 臁瘡
針法:臁瘡色紫黑,先以三稜針刺去惡血,冷水洗淨,乃貼膏藥,忌日光、火氣、陽氣。如有黑腫未盡,可再出血,以紫黑血盡為度。(《綱目》)
白話文:
【臁瘡的治療方式】
如果臁瘡呈現紫黑色,首先應該使用三稜針來抽取其中的病態血液,之後用冷水徹底清潔傷口,然後貼上膏藥。需要注意的是,傷口應避免接觸日光、熱源以及過多的外界陽氣。若紫黑色的腫脹尚未完全消退,可以再次進行放血處理,直到紫黑色的血液完全排出為止。(根據《本草綱目》)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治療這種顏色偏深的臁瘡時,應先用一種特殊的針具把裡面不健康的血液抽出,然後清洗乾淨,再敷上藥膏。治療過程中,要確保傷口遠離陽光和熱源。如果腫脹還沒有完全消除,可以再次抽血,直到所有異常顏色的血液都被排出來。
7. 犬傷
針灸法:狂犬咬人,當先針刺去惡血,仍灸瘡中十壯,自後日灸一壯,至百日乃止,忌飲酒(資生)。
○被狂犬咬者,無出於灸,只就咬牙跡上灸之一日三壯,灸至一百二十日乃止,常食韭菜,永不再發(千金)。
○常飲韭菜,自然汗,以滓封灸瘡,永不再發(資生)。
○猘犬傷毒不出發,寒熱,速以艾灸外丘穴三壯,又灸所咬之處七壯,立愈(銅人)。
白話文:
[狗咬傷處理]
針灸方法:如果被狂犬咬傷,應先進行針刺以排除壞血,並在傷口處進行灸療十次。之後每天灸一次,直到第一百天為止。在此期間,避免飲酒。
若不幸被狂犬咬傷,除了灸療外無他法,只需在被咬的牙痕上,每日灸三次,持續至第一百二十日,同時經常食用韭菜,可確保此病不再復發。
經常飲用韭菜汁,會自然出汗,用韭菜渣封住灸療的傷口,可確保病情不再復發。
如果被兇猛的狗咬傷,毒素未能及時排出,出現寒熱症狀,應立即用艾草灸療外丘穴三次,再在被咬傷處灸七次,即可馬上痊癒。
8. 諸蟲傷
灸法凡蛇虺、蜈蚣、毒蟲、蛟傷於傷處灸五壯或七壯即愈。(丹心)○被惡蛇螫即貼蛇皮於螫處,艾火灸其上,引出毒氣即止。(本草)
白話文:
對於各種由昆蟲造成的傷害,比如蛇咬、蜈蚣咬、其他有毒昆蟲或蛟的攻擊,在受傷的地方使用灸法,進行五次或七次的灸療,就能夠痊癒。
若不幸被毒蛇咬傷,應立即將蛇皮貼在咬傷的地方,然後在蛇皮上用艾草進行灸法,這樣可以將毒素引出來,當毒素被清除後,灸療就可以停止。
9. 蠱毒
灸法灸蠱毒法:於足小指尖上灸三壯,即有物出。酒飯得之,隨酒飯出;肉菜得之,隨肉菜出,即愈。神驗,皆於灸瘡上出。(《千金》)
白話文:
使用灸法治療蠱毒的方法如下:在腳趾小指的尖端進行三次的艾灸,之後就會有異物排出。如果是由飲酒或進食所感染,異物會隨著酒或食物一起排出;如果是吃肉或蔬菜時感染,則會隨著肉或蔬菜一同排出,疾病就能康復。此方法非常靈驗,異物都是從艾灸的傷口處排出。(出自《千金方》)
10. 卒死
針灸法邪容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其狀若屍,名曰屍厥。先刺隱白,後刺湧泉,後刺厲兌,後刺少商,後刺神門。(內經)○屍厥當刺期門、巨闕、中極、僕參、隱白、大敦、金門。○卒厥、屍厥百會灸四十九壯,氣海、丹心灸三百壯,覺身體溫暖為止。
○中惡、客忤、卒死灸臍中百壯。○中惡取人中、中脘、氣海。○卒死灸心下一寸、臍上三寸、臍下四寸各三壯,即瘥。又灸手足兩爪後二七壯。○諸卒死及魘死,急於人中及兩腳大拇指內離爪一韭菜許,各七壯,即活。(綱目)○卒被鬼擊如中箭,用桃皮一片安痛上,取一匙頭安桃皮上,用艾胡桃大安匙頭灸之,即瘥。(入門)
白話文:
[猝死]
在中醫針灸療法中,如果邪氣侵入了手部和足部的少陰、太陰以及足部的陽明經絡,這五條經絡的能量都耗盡時,會導致全身的脈絡紊亂,但身體外觀看起來卻毫無反應,就像死人一樣,這種情況被稱為「屍厥」。治療方法是先針刺隱白穴,接著分別針刺湧泉、厲兌、少商、神門等穴位。
對於「屍厥」的情況,除了上述的穴位,還應針刺期門、巨闕、中極、僕參、隱白、大敦、金門等穴位。
對於突然昏厥或「屍厥」的狀況,可以灸治百會穴49次,灸治氣海、丹心穴各300次,直到感覺身體溫暖為止。
對於中了惡疾、被邪氣衝撞或是突然死亡的情況,可以在肚臍中心灸治100次。
對於中了惡疾的情況,還可以針刺人中、中脘、氣海等穴位。
對於突然死亡的情況,可以灸治心口下方一寸、肚臍上方三寸、肚臍下方四寸的位置各三次,病情就會好轉。另外,也可以灸治雙手和雙腳指尖後方各14次。
對於各種突然死亡或夢魘致死的情況,應立即在人中和雙腳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約一指寬的地方,各灸治7次,就能復甦。
對於突然受到鬼魂攻擊,如同被箭射中的情況,可以取一片桃樹皮放在痛處,再放一勺子在桃樹皮上,然後用艾草做成胡桃大小的球放在勺子上灸治,就能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