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集成》~ 卷二 (12)
卷二 (12)
1. 氣
針灸法一切氣疾取氣海,氣逆取尺澤、商丘、太白、三陰交。噫氣上逆取太淵、神門。短氣取太陵、尺澤。少氣取間使、神門、太陵、少衝、足三里、下廉、行間、然谷、至陰、肝俞、氣海。(神應)
白話文:
針灸治各種氣疾時,取氣海穴;氣逆用尺澤、商丘、太白、三陰交穴;噫氣上逆取太淵、神門穴;短氣取太陵、尺澤穴;少氣取間使、神門、太陵、少衝、足三里、下廉、行間、然谷、至陰、肝俞、氣海穴。(醫林神應經)
○上氣灸太衝,氣結食不消灸太倉,冷氣臍下痛灸關元百壯,短氣灸大椎隨年壯,肺俞百壯,神關二七壯,又灸第五椎下隨年壯。(得效)
○短氣取天井、大椎、肺俞、肝俞、魚際、尺澤。(甲乙)
白話文:
○ 胸悶:針灸太衝穴。胃氣結滯,食物不消:針灸太倉穴。寒氣積聚,臍下疼痛:針灸關元穴一百壯。呼吸短促:針灸大椎穴,壯數與年齡相應。肺俞穴一百壯,神關穴二十七壯,又針灸第五椎穴下,壯數與年齡相應。(已見效)
○氣亂於心取神門、太陵,氣亂於肺取魚際、太谿,氣亂於陽胃取太白、陷谷、足三里,氣亂於頭取天柱、大杼、通谷、束骨,氣亂於臂脛取二間、三間、內庭、陷谷、腋門、中渚、俠谿、臨泣。(靈樞)
白話文:
-
心神不寧時,取穴神門、太陵。
-
肺氣不順時,取穴魚際、太谿。
-
消化不良時,取穴太白、陷谷、足三里。
-
頭痛時,取穴天柱、大杼、通谷、束骨。
-
臂脛疼痛時,取穴二間、三間、內庭、陷谷、腋門、中渚、俠谿、臨泣。
2. 神
針灸法:癲癇晝發治陽蹺(申脈),夜發治陰蹺(照海),各灸二七壯(易老)○又灸百會風池(資生)○癇病取鳩尾後谿湧泉心俞陽交三里大沖間使上脘。凡癇病必先下之乃可灸,不然則氣不通能殺人,針不拘此(綱目)○癲狂取豐隆期門溫留通谷築賓陽谷後谿陰谷(甲乙)○又灸間使三十壯(得效)○又灸天樞百壯(得效)○健忘取列缺心俞神門中脘三里少海又灸百會(綱目)○失志癡騃取神門中衝鬼眼鳩尾百會後溪大鐘(綱目)○善恐心惕惕取然谷內關陰陵泉俠谿行間(綱目)○心澹澹大動取太陵三里(綱目)
白話文:
針灸法:癲癇白天使陽蹺(申脈)治療,夜裡發作治療陰蹺(照海),都各灸二七次壯(易老)○又灸百會風池(資生)○癇病治療以鳩尾、後谿、湧泉、心俞、陽交、三里、大沖、間使、上脘為取穴重點。治療癇病都務必先下針,然後才能灸,不然真氣閉塞不通,會導致病人死亡;針刺不拘泥於此(綱目)○癲狂治療以豐隆、期門、溫留、通谷、築賓、陽谷、後谿、陰谷為取穴重點(甲乙)○又灸間使三十壯(得效)○又灸天樞百壯(得效)○健忘治療以列缺、心俞、神門、中脘、三里、少海為取穴重點,又灸百會(綱目)○失志癡呆治療以神門、中衝、鬼眼、鳩尾、百會、後溪、大鐘為取穴重點(綱目)○善恐,也就是意志恐懼,心有餘悸,治療以然谷、內關、陰陵泉、俠谿、行間為取穴重點(綱目)○心裡煩躁,手腳亂動,治療以太陵、三里為取穴重點(綱目)
3. 血
針灸法:衄、吐血、下血取隱白、太陵、神門、太谿(易老)○衄血灸囟會、上星(資生)○衄宜灸大椎、啞門即止(丹心)○衄不止,以三稜針於氣衝出血立愈(東垣)○衄血取上星、風府、啞門、合谷、內庭、三里、照海(綱目)○吐血取風府、大椎、膻中、上脘、中脘、氣海、關元、三里(綱目)○吐血灸太陵(得效)○嘔血取上脘、太陵、郄門、神門(東垣)○關脈芤,大便出血數斗者,以膈俞傷故也,宜灸膈俞(脈經)○虛勞吐血灸中脘三百壯,又吐血、唾血灸肺俞隨年壯,又口鼻出血不止,名腦衄,灸上星五十壯(得效)○下血不止,量臍心與脊骨平於脊骨上灸七壯即止(資生)
白話文:
針灸療法:
-
鼻出血、吐血、便血:取隱白、太陵、神門、太谿穴。(可預防老年人疾病)
-
鼻血:艾灸囟會、上星穴。(有利於生命力)
-
鼻血:宜艾灸大椎、啞門穴,即可止血。(效果好)
-
鼻血不止:用三稜針刺氣衝穴,出血立馬停止。(東垣經驗)
-
鼻血:取上星、風府、啞門、合谷、內庭、三里、照海穴。(《本草綱目》)
-
吐血:取風府、大椎、膻中、上脘、中脘、氣海、關元、三里穴。(《本草綱目》)
-
吐血:艾灸太陵穴。(效果好)
-
嘔血:取上脘、太陵、郄門、神門穴。(東垣經驗)
-
滑脈芤,大便出血數鬥者,是膈俞穴受傷所致,宜艾灸膈俞穴。(《脈經》)
-
虛勞吐血:艾灸中脘三百壯,另外吐血、唾血:艾灸肺俞隨年壯,另外口鼻出血不止,稱為腦衄,艾灸上星五十壯。(效果好)
-
便血不止:量臍心與脊骨平於脊骨上灸七壯即可止血。(資生經驗)
4. 夢
針灸法:膽寒不得睡臥,取竅陰。○沉困睡多,無名指第三節尖,屈指取之,灸一壯(綱目)。○驚悸不得眠,取陰交;不得臥,取浮郄(甲乙)。
白話文:
針灸方法:膽怯的人睡不好覺,可以取竅陰穴治療。○睡覺多而沉重的人,可以取無名指第三節的尖端,屈曲手指取穴,灸一壯(《綱目》)。○驚悸睡不著的人,可以取陰交穴;睡不著的人,可以取浮郄穴(《甲乙經》)。
5. 聲音
針灸法:卒然無音取天突(靈樞)○厥氣走喉不能言取照海(靈樞)○喉痹卒喑取豐隆(靈樞)○暴喑氣喘取扶突廉泉(靈樞)暴失音取神門湧泉(綱目)○暴喑取合谷、陽交、交通谷、天鼎、期門、支溝、湧泉(甲乙)
白話文:
針灸治療方法:
-
突然失聲,取天突穴(出自《靈樞》)。
-
厥氣上逆喉嚨,不能言語,取照海穴(出自《靈樞》)。
-
喉嚨阻塞,突然失聲,取豐隆穴(出自《靈樞》)。
-
突然失聲、氣喘,取扶突穴、廉泉穴(出自《靈樞》)。
-
突然失音,取神門穴、湧泉穴(出自《綱目》)。
-
突然失聲,取合谷穴、陽交穴、交通谷穴、天鼎穴、期門穴、支溝穴、湧泉穴(出自《甲乙》)。
6. 言語
針灸法:喑不能言,取合谷、湧泉、陽交、交通谷、天鼎、期門、支溝(甲乙)。○足太陰之脈病,舌本強不能言,又手少陰之別脈,名曰通里,虛則不能言,取此穴(靈樞)。○舌緩不能言,取啞門;舌下腫難言,取廉泉(資生)。
白話文:
針灸方法:不能說話,取合谷、湧泉、陽交、交通谷、天鼎、期門、支溝(甲、乙穴)。足太陰經的病症,舌根強硬不能說話,另外手少陰經的別脈,名叫通裏,虛症則不能說話,選取這個穴位(《靈樞》)。舌頭不靈活,不能說話,選取啞門穴;舌頭下面腫大和難以說話,選取廉泉穴(《資生》)。
7. 津液
針灸法:盜汗不止,取陰郄瀉之胸。○汗不止,取曲差。○盜汗,取陰都、五里間,使中極、氣海。○虛損盜汗,取百勞、肝腧(甲乙)。傷寒汗不出,取合谷、復溜俱瀉之。太妙(綱目)。
白話文:
-
針灸治療方法:若盜汗不止,取陰郄穴瀉法刺針。
-
若汗不止,取曲差穴刺針。
-
若盜汗,取陰都穴、五里穴之間,以及中極穴、氣海穴,進行針灸治療。
-
若因虛損引起的盜汗,可取百勞穴、肝腧穴(甲乙兩穴)進行針灸。
-
若因傷寒引起的汗不出,可取合谷穴、復溜穴同時進行瀉法刺針。
8. 痰飲
針灸法:諸痰飲病取豐隆、中脘。○胸中痰飲吐逆不食,取巨闕、足三里(《綱目》)。○溢飲,取中脘(《甲乙》)。○三焦停水氣攻不食,取維道、中封、胃俞、腎俞(《東垣》)。○痰涎等疾不一而足。惟勞瘵有痰為難治,最宜早灸膏肓穴。壯數既多,當有所下礱礱然,如流水之壯者,是痰下也(《資生》)。
白話文:
針灸方法:各種痰飲疾病取豐隆、中脘。○胸中痰飲吐逆不食,取巨闕、足三里(《本草綱目》)。○溢飲,取中脘(《甲乙經》)。○三焦停水氣攻不食,取維道、中封、胃俞、腎俞(《東垣十書》)。○痰涎等疾病不一而足。但勞瘵有痰最難治療,最宜早灸膏肓穴。壯數既多,當有所下礱礱然,如流水之壯者,這就是痰下(《資生經》)。
9. 胞
針灸法月經不調取陰獨、中極、三陰交、腎俞、氣海(綱目)○月經斷絕取中極、三陰交、腎俞、合谷、四滿、三里○崩漏不止取血海、陰谷、三陰交、行間、大沖、中極(綱目)○赤白帶下取中極、腎俞、氣海、三陰交、章門、行間○赤白帶帶脈穴灸之最奇,一女患此灸此穴,鬼附身云「灸著我,我即去」,俄而即瘥(資生)○崔氏四花穴治帶下如神(綱目)○赤帶取中極、氣海、委中○白帶取曲骨、承陰、中極(綱目)○經斷久忽大崩下取豐隆、石門、天極、中脘、氣海(綱目)
白話文:
針灸法
- 月經不調:取陰獨、中極、三陰交、腎俞、氣海(綱目)。
- 月經斷絕:取中極、三陰交、腎俞、合谷、四滿、三里。
- 崩漏不止:取血海、陰谷、三陰交、行間、大沖、中極(綱目)。
- 赤白帶下:取中極、腎俞、氣海、三陰交、章門、行間。
- 赤白帶(帶脈穴):灸之最奇,一女患此灸此穴,鬼附身雲「灸著我,我即去」,俄而即瘥(資生)。
- 崔氏四花穴治帶下如神(綱目)。
- 赤帶:取中極、氣海、委中。
- 白帶:取曲骨、承陰、中極(綱目)。
- 經斷久忽大崩下:取豐隆、石門、天極、中脘、氣海(綱目)。
10. 蟲
針灸法:骨蒸、傳屍、勞瘵宜早灸崔氏四花穴(詳見針灸)。晚則無及矣(入門)。○瘵蟲居肺間,蝕肺系,故咯血、聲嘶。此所謂膏之上、肓之下,針之不到、藥之不及。宜早灸膏肓、腧、肺腧、四花穴為佳(入門)。○治勞瘵:癸亥夜三更,六神皆聚之時,解去上體衣服,於腰上兩旁微陷處,謂之腰眼,直身平立,以筆點定,然後上床合面而臥,每灼小艾炷灸七壯,蟲或上出或瀉下即安。名曰遇仙灸(得效)。
白話文:
針灸方法:患有骨蒸、傳屍、勞瘵的人應儘早艾灸「崔氏四花穴」(詳見針灸)。否則,晚些時候再灸就無濟於事了(入門)。○瘵蟲居住在肺部,損害肺部的組織,因此會咯血、聲音嘶啞。這就是所謂的「膏之上、肓之下」,針灸無法到達,藥物也無法觸及。應儘早艾灸「膏肓穴」、「腧穴」、「肺腧穴」、「四花穴」,效果最佳(入門)。○治療勞瘵:在癸亥年的夜晚三更,六神皆聚之時,解開上半身的衣服,在腰部兩側略微凹陷處,即「腰眼」的位置,直立身體,以筆標定,然後上牀合面而臥,每點燃一小艾柱艾灸七壯,蟲子可能會上出或瀉下,而後就會安康。此法名為「遇仙灸」(有效)。
○先一日點定腰眼穴,至半夜子時交癸亥日期,便灸七壯或九壯或十一壯,尤妙。其蟲從大便出,即焚之(醫鑑)。○骨蒸、勞熱灸膏肓、三里。○勞瘵、骨蒸或板齒乾燥,大椎、鳩尾各灸二七壯,又膏肓、肺腧、四花、大椎等穴,若灸之早,百發百中。○傳屍、勞瘵、湧泉針三分瀉六吸,有血可治,無血必危。
豐隆治痰,針入一寸瀉十吸。丹田治氣喘,針入三分補二呼(以上入門)。
白話文:
○前一天點定腰眼的穴位,到半夜子時交癸亥日期,就艾灸七壯或九壯或十一壯,治效尤為神奇。寄生蟲會從大便中排出,立即焚燒它(出自《醫鑑》)。
○骨蒸、勞熱的病人灸膏肓穴、三里穴。
○勞瘵、骨蒸或牙齦萎縮、口乾舌燥的病人,灸大椎穴、鳩尾穴各二七壯,再艾灸膏肓穴、肺俞穴、四花穴、大椎穴等穴位,灸得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傳屍、勞瘵的病人,針灸湧泉穴,針刺入三分,放血六次,有血可治,沒血必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