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潤鴻

《針灸集成》~ 卷一 (25)

回本書目錄

卷一 (25)

1. 九宮圖

太乙(神名)常以冬至之日居葉蟄之宮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之宮四十六日,明日居倉門宮四十六日,明日居陰洛宮四十六日,明日居上天宮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宮四十六日,明日居倉果宮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宮四十五日,明日復居葉蟄宮。數所在日,從一處至九日復還於一,常如是無已終而復始。

(靈樞)○始自八節得王之日,從其宮至所在之處,首一終九日徙一宮,至九日復返於一周而復始。如是次而行之,計每宮各得五日,九之則一節之日悉備矣。(銅人)

白話文:

太乙這位神靈通常會在冬至那天開始,先待在葉蟄之宮四十六天,然後換到天留之宮同樣待四十六天,接著依次是倉門宮、陰洛宮、上天宮、玄委宮、倉果宮和新洛宮,每一宮也都待四十六天,但到了新洛宮卻只待四十五天,然後再回到葉蟄之宮。他如此循環,在每個地方待的天數,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每九天就重複一次,這種模式一直持續下去,永無止盡,始終如一。

根據「靈樞」所述,從八節開始,從他所在的宮殿出發,每過九天就移動到下一個宮殿,九天後又重新回到起點,然後再次開始。這樣依序進行,計算下來,每個宮殿他都會待上五天,乘以九,那麼一個節氣的天數就都涵蓋進去了,這是「銅人」所記載的。

2. 身形應九野

帝曰:身形應九野,柰何?岐伯曰:請言身形之應九野也。左足應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脅應春分,其日乙卯。左肩應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頭應夏至,其日丙午。右手應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脅應秋分,其日辛酉。右足應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竅應冬至,其日壬子。

六腑膈下五臟應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乙所在之日,及諸戊己,是謂天忌日也。(靈樞)

白話文:

黃帝問道:人體各部位與自然界九個區域的對應關係是怎麼樣的呢?岐伯回答說:讓我來解釋人體部位如何對應自然界的九個區域吧。

左腳對應立春節氣,具體日期是農曆的戊寅和己丑日。左側肋骨對應春分節氣,具體日期是農曆的乙卯日。左肩對應立夏節氣,具體日期是農曆的戊辰和己巳日。胸膛、咽喉、頭部對應夏至節氣,具體日期是農曆的丙午日。右手對應立秋節氣,具體日期是農曆的戊申和己未日。右側肋骨對應秋分節氣,具體日期是農曆的辛酉日。右腳對應立冬節氣,具體日期是農曆的戊戌和己亥日。腰部、臀部以及下部的器官對應冬至節氣,具體日期是農曆的壬子日。

六腑和膈膜下方的五臟則對應中原地區。

有個重要的禁忌:在太乙星所處的位置對應的日子,以及所有的戊己日,這些日子被稱為天忌日,應該要特別小心。(出處:靈樞)

3. 太乙遊八節日數

五日、三十四日、四十三日,忌(右腳足)。

八日、十七日、二十六日、三十五日、四十四日,忌(右脅)。

九日、十八日、二十七日、三十六日、四十五日,忌(左腳足)。

立秋節自立秋入節日始計至秋分通計四十五日。

一日、十日、十九日、二十八日、三十七日,忌(腰尻下竅)。

二日、十一日、二十日、二十九日、三十八日,忌(右肩臂)。

三日、十二日、二十一日、三十日、三十九日,忌(左脅)。

四日、十三日、二十二日、三十一日、四十日,忌(左肩臂)。

五日、十四日、二十三日、三十二日、四十一日,忌(臟腑膈下)。

六日、十五日、二十四日、三十三日、四十二日,忌(右腳足)。

七日、十六日、二十五日、三十四日、四十三日,忌(右脅)。

八日、十七日、二十六日、三十五日、四十四日,忌(左腳足)。

九日、十八日、二十七日、三十六日、四十五日,忌(頭首喉膺)。

秋分節自秋分入節日始計至立冬通計四十五日。

一日、十日、十九日、二十八日、三十七日,忌(右肩臂)。

二日、十一日、二十日、二十九日、三十八日,忌(左脅)。

三日、十二日、二十一日、三十日、三十九日,忌(臟腑膈下)。

四日、十三日、二十二日、三十一日、四十日,忌(右腳足)。

五日、十四日、二十三日、三十二日、四十一日,忌(右脅)。

六日、十五日、二十四日、三十三日、四十二日,忌(左腳足)。

七日、十六日、二十五日、三十四日、四十三日,忌(頭首喉膺)。

八日、十七日、二十六日、三十五日、四十四日,忌(腰尻下竅)。

九日、十八日、二十七日、三十六日、四十五日,忌(左肩臂)。

立冬節自立冬入節日始計至冬至通計四十五日。

一日、十日、十九日、二十八日、三十七日,忌(左脅)。

二日、十一日、二十日、二十九日、三十八日,忌(左肩臂)。

三日、十二日、二十一日、三十日、三十九日,忌(臟腑膈下)。

四日、十三日、二十二日、三十一日、四十日,忌(右腳足)。

五日、十四日、二十三日、三十二日、四十一日,忌(右脅)。

六日、十五日、二十四日、三十三日、四十二日,忌(左腳足)。

七日、十六日、二十五日、三十四日、四十三日,忌(頭首喉膺)。

八日、十七日、二十六日、三十五日、四十四日,忌(腰尻下竅)。

九日、十八日、二十七日、三十六日、四十五日,忌(右肩臂)。

冬至節自冬至入節日始計至立春通計四十五日。

一日、十日、十九日、二十八日、三十七日,忌(頭首喉膺)。

二日、十一日、二十日、二十九日、三十八日,忌(腰尻下竅)。

三日、十二日、二十一日、三十日、三十九日,忌(右肩臂)。

四日、十三日、二十二日、三十一日、四十日,忌(左脅)。

白話文:

[太乙遊八節日數]

從立秋開始計算到秋分,共四十五天,在這些日子裡:

  • 5、34、43天,要注意右腳和足部。
  • 8、17、26、35、44天,要特別留心右側肋部。
  • 9、18、27、36、45天,則是左腳和足部需要注意。
  • 1、10、19、28、37天,要留意腰部和臀部下方的部位。
  • 2、11、20、29、38天,重點是右肩和手臂。
  • 3、12、21、30、39天,應關注左側肋部。
  • 4、13、22、31、40天,左肩和手臂需小心。
  • 5、14、23、32、41天,臟腑和膈膜下方的區域需注意。
  • 6、15、24、33、42天,再回到右腳和足部。
  • 7、16、25、34、43天,再次注意右側肋部。
  • 8、17、26、35、44天,換成左腳和足部。
  • 9、18、27、36、45天,頭部、咽喉和胸部要小心。

從秋分開始計算到立冬,也是四十五天,在這些日子裡:

  • 1、10、19、28、37天,右肩和手臂需小心。
  • 2、11、20、29、38天,左側肋部需關注。
  • 3、12、21、30、39天,臟腑和膈膜下方的區域需注意。
  • 4、13、22、31、40天,右腳和足部要小心。
  • 5、14、23、32、41天,右側肋部需留意。
  • 6、15、24、33、42天,左腳和足部要小心。
  • 7、16、25、34、43天,頭部、咽喉和胸部需注意。
  • 8、17、26、35、44天,腰部和臀部下方的部位需留意。
  • 9、18、27、36、45天,左肩和手臂要小心。

從立冬開始計算到冬至,同樣是四十五天,在這些日子裡:

  • 1、10、19、28、37天,左側肋部需留意。
  • 2、11、20、29、38天,左肩和手臂要小心。
  • 3、12、21、30、39天,臟腑和膈膜下方的區域需注意。
  • 4、13、22、31、40天,右腳和足部要小心。
  • 5、14、23、32、41天,右側肋部需留意。
  • 6、15、24、33、42天,左腳和足部要小心。
  • 7、16、25、34、43天,頭部、咽喉和胸部需注意。
  • 8、17、26、35、44天,腰部和臀部下方的部位需留意。
  • 9、18、27、36、45天,右肩和手臂要小心。

從冬至開始計算到立春,共四十五天,在這些日子裡:

  • 1、10、19、28、37天,頭部、咽喉和胸部需注意。
  • 2、11、20、29、38天,腰部和臀部下方的部位需留意。
  • 3、12、21、30、39天,右肩和手臂要小心。
  • 4、13、22、31、40天,左側肋部需注意。
  • 5、14、23、32、41天,右側肋部需留意。

以上是按照不同節氣,各個特定日期應當特別照顧的身體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