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集成》~ 卷二 (7)
卷二 (7)
1. 瘡腫
痛癢瘡瘍皆屬心火,主治在各隨其經及心經。
癰者陽滯於陰為腫,有觜高起,皮肉光澤者是。
疽者陰滯於陽為腫,無觜,內暈廣大,皮膚起紋不澤者是。欲知疽口,以濕紙敷貼腫上,先干處是疽口也。
癰疽疔癤之初出,看其經絡部分,各隨其經行針無間日。如或針間日則無效矣,勿論擇日諸忌,逐日針刺或一日再刺以瀉其毒,則不至十日自安。若針間日或針五六度而病者為苦,半途而廢,至於死亡,或如不死,腐惡內生新肉,延於累月,艱苦萬狀。連針十餘日之苦,與其死亡或至辛苦,孰輕孰重,悔之無及。
若病人不欲針治者,急灸騎竹馬穴七壯,無不神效。
又方初出三日前,用手第四指納口,侵津涎洽塗腫上,晝夜不輟,使不幹,不過四五日自安。方藥無逾於此也。
癰疽毒腫初出三日前,急灸其腫觜三七壯,自安。千方萬藥無逾於此。其初發至小如粟,故人皆忽待,至其發毒,必至死域,追悔莫及。若已過三日,即灸騎竹馬穴各七壯,無不神效。
癰疽諸腫或不癢不痛,色青黑者,肉先死,終不救。其初發急灸騎竹馬穴各七壯。
髮際腫、唇腫、面腫,最難危症,慎勿輕破。須各隨其經絡,逐日行針以瀉其毒氣效。若未能針治,敷自腐藥以待膿潰,兼用蟾膾五六個連食,已潰或未潰皆效。
背腫亦行逐日針經絡自安。然而未能善治,竟至熟膿,以大針決破裂過赤暈之裔,即取大蟾六七個作膾,用姜芥汁連食,惡肉消盡而新肉已生,可以起死回生。
背腫當處狀如粟米者,亂出於腫上,自作穿孔,以手指揉按,則自其各孔膿汁現出,按休則其各孔膿汁還入,是為熟膿矣。以大針裂破赤暈之裔。
凡大小腫不問日數,即灸騎竹馬穴七壯無不效者。
白話文:
【瘡腫】
所有疼痛或癢的瘡瘍問題都和心火有關,治療應根據不同的經絡及心經來進行。
所謂癰,是因為陽氣在陰氣中滯留導致的腫脹,特徵是有突出的頂點,皮膚和肌肉呈現光澤。
疽則是陰氣在陽氣中滯留所引起的腫脹,沒有明顯的頂點,內部紅腫範圍大,皮膚呈現紋理且缺乏光澤。想找到疽的出口,可以用濕紙貼在腫脹部位,最先乾燥的地方就是出口。
瘡、癰、疔、癤等在剛開始出現時,應觀察其經絡分佈,並根據經絡每日針刺,不能間隔,否則會失效。不必考慮選擇日子或禁忌,每天針刺或一天兩次以排出毒素,通常十天內就會好轉。如果間隔針刺或只針刺五到六次就放棄,患者可能會痛苦不堪甚至死亡,即使不死,也會在體內產生腐敗,新生的肉要幾個月才能長好,過程非常辛苦。比起死亡或長期痛苦,連續十多天針刺的痛苦顯然輕微許多,後悔也來不及了。
如果病人不想接受針刺治療,可以立即灸治「騎竹馬」穴位七次,效果神奇。
另一種方法是在剛開始的三天內,用第四根手指沾口水塗抹在腫脹處,日夜不停,保持濕潤,一般四五天就能恢復,這是最有效的藥方。
對於剛開始的癰、疽、毒腫,應立即灸治腫脹的頂點21次,通常能迅速好轉。千萬種藥物都不如這個方法有效。剛開始可能只有粟米大小,但很多人忽略,等到毒性發作,往往會致死,後悔莫及。如果已經超過三天,應灸治「騎竹馬」穴位各七次,效果一樣神奇。
對於不癢不痛、顏色青黑的腫脹,表示肌肉已經壞死,很難救治。應立即灸治「騎竹馬」穴位各七次。
髮際、嘴脣、面部的腫脹是極危險的病症,千萬不要輕易割開。應根據經絡逐日針刺以排出毒素,如果無法針刺,可用腐蝕性藥物等待膿液流出,同時食用五到六隻蟾蜍,不管是否已經潰爛都會有效。
背部的腫脹同樣應根據經絡逐日針刺以求康復。但如果治療不當,最終會形成膿包,這時應用大針穿破紅腫區域,然後食用六到七隻蟾蜍,直到腐敗的肉全部清除,新生的肉長好,可以說是起死回生。
背部腫脹處若出現像粟米一樣的小點,從腫脹處亂竄而出,自己形成穿孔,用手指按壓,各孔會流出膿液,停止按壓,膿液又會退回,這表示已經形成膿包,應用大針穿破紅腫區域。
無論腫脹的大小或持續時間,應立即灸治「騎竹馬」穴位七次,效果無比。
2. 騎竹馬穴法
以直杻先量患人尺澤穴橫紋比起循肉至中指端截斷,令患人解衣裙露體,騎坐於直竹之上,瘦人用細竹,肥人用大竹,當尾窮骨可堪接坐。然後將其先量杻從脊豎立於坐竹之上,杻端盡處脊上點記,此則非灸穴也。更用禾稈量病人男左女右中指中節兩紋為一寸,又加一寸,合為二寸。
將其二寸中折墨記著於先點脊上橫布稈兩端盡處,是灸穴也。各灸七壯止,不可多灸。以此法灸之,則不愈者蓋此二穴心脈所過。凡癰疽之疾,皆由於心氣留滯故生此毒,灸此則心脈流通,即時安愈,可以起死回生矣。
諸危惡症目直視摸衣魚口氣喘命難全,病人氣實則易治,虛則難治。凡腫不熱不痛不高低陷破爛,肉色紫黑為內發肉先死,必死之疾也。
白話文:
[騎竹馬穴法]
首先,使用直尺測量患者尺澤穴的橫紋,然後沿著肌膚量到中指末端,這段距離將作為參考。接著,讓患者脫下衣物,坐在直的竹竿上,體型瘦的人使用較細的竹竿,體型豐腴的人則使用較粗的竹竿,確保尾椎骨能舒適地接觸到竹竿上。
之後,把先前使用的直尺豎立在患者坐在竹竿上的脊椎上,直尺頂端對應的脊椎位置做個標記,但這個點並不是要灸的穴位。再來,使用稻草量度患者的中指中節兩紋,對於男性是左手中指,女性則是右手中指,兩紋之間為一寸,再加上一寸,合計為二寸。
將這二寸中點的墨跡,標記在先前脊椎的標記上,並橫向延伸稻草兩端,這兩端的盡頭即是需要灸療的穴位。每個穴位灸七次即可,不宜灸太多次。按照這種方法進行灸療,如果原先的疾病未見好轉,那可能就是這兩個穴位的心脈運行受阻。通常,各種膿瘡、惡性腫瘤等疾病,都是因為心氣運行不暢,導致毒素產生。灸療這些穴位可以促進心脈流暢,疾病會立即得到緩解,甚至有起死回生的效果。
對於各種嚴重的病症,如患者目光呆滯、手摸衣角、魚嘴微張、呼吸急促,生命垂危的情況,若患者體質強壯,則較易治療;體質虛弱的話,治療就比較困難。一般來說,腫脹不熱、不痛、不突出、凹陷、潰爛,且皮膚呈現紫色或黑色的,表示病變已深入體內,肌肉組織已開始死亡,這是必死之疾。
3. 五逆症察色
察眼目白睛黑眼胞約小,一逆納藥嘔吐,二逆腹痛渴甚,三逆肩項不便,四逆聲嘶色脫或痢疾,五逆。無此五逆者順也。
肺癰胸脅引痛,呼吸喘促,身熱如火,咳嗽唾痰,不能飲食,晝歇夜劇,即灸騎竹馬穴七壯,尺澤太淵內關神門,並針刺通氣以泄毒氣。若不愈,更灸騎竹馬穴七壯。腫脈宜洪緊數滑。欲知膿,計自初痛日過四十五十日後,察病人眼目白睛無精采,亦微蒼黑,細如絲,赤血絡縱橫亂纏於白睛,則已膿矣。即以邊刃大針刺破痛邊,乳旁腋下向前肋間,使之出膿。
後即插紙捻,插與拔,逐日行之,使不塞孔。兼用石衣岩上青白苔,是不拘多少,濃煎連服,限瘥。○脈蝦游脈雀啄脈,皆危脈也。危病則難治。
陰腫或臀腫或腳肉色如常而漸至浮大者,或有微浮者,苦痛於骨肉之間,晝歇夜劇,不省人事,幾至四五十日而成膿。然而夏月則易膿,冬月則不易膿。外見其痛處,形如赤絲,粗細血絡縱橫亂鋪於其上,則是熟膿矣。人或未詳其膿,先以細針刺試,未及膿境而抽針,膿汁緣何而出乎?自謂不膿。
抑曰此濕痰凝滯,萬方治療,終不見效。遷延日月,漸至回骨而死。須針未危之前,用手之法,以邊刃大針先刺皮膚,漸漸深插至其膿境,針鋒易入如陷虛空,已入膿處,然後仍舉針鋒裂破而出,使之出膿。膿汁既歇,即以紙捻插於針孔,使不閉孔。逐日拔插,使出惡汁惡肉自腐,新肉自生,則紙捻漸至減入,自出黃汁,然後獲痊矣。
雖至蘇境,慎勿發怒與酒色,不然則更作腫痛。○腫脈宜滑數急緊。最危者蝦游脈雀啄脈,二動一止,三動一止者,不數日死。
白話文:
【五逆症狀觀察臉色】
觀察眼睛的白眼球和黑眼球,以及眼皮的大小。如果服用藥物後出現嘔吐,這是第一種逆反反應;如果腹部疼痛並感到非常口渴,這是第二種逆反反應;如果肩頸部位活動不便,這是第三種逆反反應;如果聲音嘶啞、面色蒼白或出現痢疾,這是第四種逆反反應;如果出現以上任何一種逆反反應,都是身體不順的表現。
肺部疾病導致胸側疼痛,呼吸急促,身體發熱如火,咳嗽並咳出痰液,無法正常飲食,白天症狀減輕,夜晚症狀加重。此時應灸炙騎竹馬穴七次,同時對尺澤、太淵、內關、神門等穴位進行鍼刺以暢通氣道,排除體內毒素。若症狀未緩解,再灸炙騎竹馬穴七次。腫脹脈象應該表現爲洪緊數滑。想要知道是否有膿液形成,從最初感到疼痛的日子算起,過四十五十日後,觀察患者的眼睛,如果白眼球無神,顏色略顯蒼黑,血管細如絲,紅血絡縱橫交錯在白眼球上,這表明已經形成膿液。這時應用銳利的邊刃大針刺破疼痛處,如乳房旁邊、腋下前方肋骨間,讓膿液流出。
之後應插入紙捻,每日進行插入與拔出的操作,保持孔洞不被堵塞。同時使用石衣(岩石上的青白色苔蘚),不限量地濃煎服用,直至病情好轉。蝦遊脈和雀啄脈,都是危險的脈象,預示病情危急,治療難度大。
陰部腫脹,或是臀部腫脹,或是腳部皮膚顏色正常但逐漸腫大,或有輕微浮腫,在骨肉之間感到痛苦,白天症狀減輕,夜晚症狀加重,嚴重時甚至會失去意識,持續四五十天後形成膿液。夏天容易形成膿液,冬天則不容易。從外表看,疼痛部位會出現類似紅色絲線的形狀,粗細血管縱橫交錯在其上,這表示膿液已經成熟。如果不確定是否形成膿液,可以先用細針刺試,如果針還未到達膿液區域就抽出,膿液爲何會流出來呢?自己可能認爲沒有膿液。
或者會說這是溼痰凝滯,嘗試各種治療方法,但始終不見效果。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逼近骨頭,最終死亡。在病情未達到危急之前,應採用手部操作方法,用銳利的邊刃大針先刺破皮膚,逐漸深入至膿液區域,針尖進入如同陷入虛空,已經進入膿液部分,然後舉起針尖破裂而出,使膿液排出。膿液排盡後,立即在針孔插入紙捻,防止孔洞閉合。每日進行拔插操作,讓惡質的液體和壞死的組織自行腐爛,新生的組織自然生長,這樣紙捻逐漸減少插入深度,直到流出黃色液體,最後才能完全康復。
即使病情好轉,也務必避免憤怒和飲酒,否則可能會再次出現腫痛。對於腫脹的脈象,應該表現爲滑數急緊。最危險的是蝦遊脈和雀啄脈,出現兩次跳動後停一次,或三次跳動後停一次的情況,不出幾日就會死亡。
4. 回骨症
回骨之後針破無益,然與其必死莫若針破異獲僥倖,萬一當與病家商議,僉曰諾,然後針破出膿而使不快出,不然則危矣。故徐徐出汗,出膿之後,未滿十日而死者,膿無一毫間隔者也。過十日而生者,肉有毫髮未膿處也。凡小癤腫,有觜銳者或無觜者,多發於耳下及臂或腳,苦痛十餘日或至十五日後成膿,然不可以一例論之,大概先以手指按探腫暈而當處堅固且有指痕成凹,趁不解者是不膿也。按指漸至膿處,忽覺指陷,舉指復起,正似執繭成凹舍則復起之狀,是乃膿也。
腸癰,小腹連腰痛,或蹇一腳,身熱如火,小便數而欠,晝歇夜劇,三十餘日後成膿。未膿前預灸騎竹馬穴各七壯,神效。已膿後肘尖百壯,膿汁注下一二缽,神效。
疔腫生面上,口角合谷下三里神門。
生手上曲池穴三七壯。
生背上肩井七壯,委中靈道,觀病之輕重,重者倍數灸之,並灸騎竹馬穴七壯。
縷疔狀如以蒿草裹雞卵,個個間結之形,長而紅髮於肘內而痛,日久則成膿。膿後則針破出膿,未膿前灸騎竹馬穴各七壯,即愈。手足同治。凡人手足及一身之中骨節腫膿,針破後膿雖盡出而浮氣未消之前,則病人悶其疼痛不忍屈伸,以待自瘥,則膿汁與脂膜填滿於骨臼,筋膠於骨節,伸者終不得屈,屈者終不得伸,平生永為病廢之人。須及於膿汁未盡出而黃汁不止之際,即令旁人強扶屈伸頻數,限瘥則免廢。
白話文:
[回骨症]的部分翻譯如下:
回骨症在膿腫形成後針刺排膿,可能效果不大,然而,與等死相比,不如冒險針刺排膿,萬一能獲取一線生機。這種情況應與患者及家屬充分討論,得到同意後再進行。排膿時要讓膿緩慢流出,不能太急,否則會造成更大的危險。排膿後,如果患者在十天內死亡,那通常是因為膿液沒有完全排出。反之,如果患者能夠活過十天,那通常表示有些部位的肉還未化膿。一般而言,小的腫塊,有的尖銳,有的圓滑,常見於耳下、手臂或腳上。患者可能會經歷十幾天,甚至到十五天的痛苦,才會形成膿包。但這不能一概而論,通常可用手指按壓腫塊,如果腫塊堅硬,且按下去會留下凹痕,久久不恢復,那通常表示還沒形成膿包。如果手指按下去感覺像陷入膿包,放手後又恢復原狀,就像按在老繭上一樣,那就是膿包了。
腸癰的症狀包括小腹連腰痛,可能有一腳行動不便,身體發熱,頻尿,白天症狀較輕,夜晚症狀加重,約三十多天後形成膿包。在膿包形成前,可以先灸騎竹馬穴各七次,效果神奇。膿包形成後,則在肘尖灸一百次,膿汁會大量排出,效果同樣神奇。
面部、手部和背部長出的疔腫,可以分別灸合谷、曲池、肩井、委中和神門等穴位,根據病情的輕重,嚴重的可以加倍灸。另外,騎竹馬穴也是個好選擇。
纏繞的疔狀如雞蛋被蒿草包裹,一個接一個,沿著手肘內側長出,並伴隨疼痛,時間久了就會形成膿包。膿包形成後,可以針刺排膿。在膿包形成前,灸騎竹馬穴各七次,就能痊癒。手腳的治療方式相同。
對於手腳或其他部位的骨節腫膿,針刺排膿後,即使膿已經排完,但浮腫未消,患者仍會感到疼痛,不敢彎曲或伸直。這時候,應等待自然康復,這樣膿汁和脂肪會填滿骨頭的空隙,筋也會粘在骨頭上,導致永久性的功能障礙。因此,在膿汁尚未完全排出,但黃色液體開始流出時,應請旁人協助,頻繁地彎曲和伸直患部,以避免永久性的功能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