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集成》~ 卷二 (4)
卷二 (4)
1. 腰背
腰背痛者,腎氣虛弱而當風坐臥觸冷之致也。臟病不離其處,腑病居處無常。膀胱經及肝膽經主之。宜用缸灸,每處針刺,每處缸灸七次,神效。
白話文:
腰背疼痛的人,這是因為腎氣虛弱,又常吹風,坐在或睡覺時觸犯了寒冷所致。臟腑的病症,病根產生於本臟腑,而病變引起的病症,則在人體不定處。膀胱經和肝膽經主治此病。應該用罐灸法治療,每個穴位都針刺一次,每個穴位都罐灸七次,效果顯著。
腰痛不能屈伸,腎俞、委中、尾穹骨上一寸七壯,自處左右各一寸七壯。○又方曲蘓橫紋頭四處各三壯,四穴並一時吹火,使之一時自滅。一處灸不到,其疾不愈。○又方令患人正立,以竹柱地而豎,量臍記之。將其竹著後脊骨,於其竹上灸隨年壯,後即藏其竹,勿令病人得知。
白話文:
腰痛嚴重到無法彎曲伸直,在腎俞、委中、尾骨之上1.7寸處各灸壯。●另一種方法是:在曲骨橫紋頭四處穴位,各灸壯3次,四個穴位同時灸火,使火同時熄滅。如果其中一個部位沒有灸到,疾病就無法治好。●另一種方法是讓患者直立,用竹竿垂直插入地面,並在與肚臍相同高度的位置做上記號。然後將竹竿放在患者的後背上,根據患者的年齡施灸,燃燒完後就藏起來竹竿,不要讓患者知道。
腰脊疼痛溺濁,章門百壯、膀胱俞、腎俞、委中、次髎、氣海百壯。
腰痛腹鳴,胃俞年壯、大腸俞、三陰交、太谿、太衝、神闕百壯。
老人腰痛,命門三壯、腎俞年壯。
腰背傴僂,肺俞、期門各三七壯、風池七壯。
又方脊骨旁左右突起浮高處,以針深刺灸五百壯至七八百壯。若病歇則不必盡其數矣。
腰腫痛,崑崙、委中、太衝、通里、章門。
白話文:
腰部和脊椎疼痛,小便不暢,章門穴、百壯穴、膀胱俞穴、腎俞穴、委中穴、次髎穴、氣海穴各灸一百壯。
腰痛腹鳴,胃俞穴灸年壯,大腸俞穴、三陰交穴、太谿穴、太衝穴、神闕穴各灸一百壯。
老年人腰痛,命門穴灸三壯,腎俞穴灸年壯。
腰背彎曲,肺俞穴、期門穴各灸三七壯,風池穴灸七壯。
另外,脊骨兩側突起浮高的地方,用針深刺灸五百壯至七八百壯。如果病症減輕,則不必灸足數。
腰部腫痛,崑崙穴、委中穴、太衝穴、通里穴、章門穴各灸。
2. 腳膝
所患皆由於腎氣虛弱而寒冷外束之致也。諸節皆屬膽、諸骨皆屬腎、四末屬脾胃。
白話文:
所有病症都是因為腎氣虛弱而受到外界寒氣的束縛所致。各個關節都屬於膽的範疇、所有的骨骼都屬於腎的範疇、四肢末端則屬於脾胃的範疇。
腳痠不能屈伸、難久立、陰蹺三壯、中脘針、兩曲蘓橫紋頭五壯、兩人分左右同吹滅入一處、灸不到則其疾不瘳也。
白話文:
腳酸不能彎曲伸展,無法久站,在陰蹺穴灸三壯,中脘穴針灸,兩曲蘓穴和橫紋頭穴各灸五壯,由兩個人分別左右各吹滅一個,灸不到的話,這種疾病就不能癒合。
腳足轉筋不忍、內筋急內踝尖七壯、外筋急外踝尖七壯。○承山在兌腨腸分肉間陷中、二七壯。
腳足內外踝紅腫、日久不膿不瘥、灸騎竹馬穴七壯、若不愈更灸和介氏之法、神效。
腳氣中脘針、三陰交灸、針後勿為飽食、經七日更針、神效。
又方腹下股間必有結核、以針貫刺灸針孔三七壯、立效。
手足筋攣蹇澀、以圓利針貫刺其筋四五處、後令人強扶病人、病處伸者屈之、屈者伸之、以瘥為度、神效。
鶴膝風膝如大瓢而膝之上下皆細、身熱痛、中腕委中風池並針、神效。
足掌疼崑崙針。
骨髓冷痛 大杼絕骨復溜申脈厲兌腎俞。
白話文:
腳趾和腳掌抽筋,難以活動,內側筋脈疼痛,內踝尖按壓七下,外側筋脈疼痛,外踝尖按壓七下。承山穴位於腓腸肌內側,靠近腨腸分肉間的凹陷處,按壓七下。
腳踝內外側紅腫,時間久了不化膿也不癒合,灸騎竹馬穴七下,如果沒有效果,再用和介氏的方法灸治,效果顯著。
腳氣可以使用中脘穴針刺,三陰交穴灸治,針刺後不要飽食,七天后再次針刺,效果顯著。
另外,腹股溝處一定有結核,可以用針貫穿刺入,然後在針孔處灸艾條三七壯,馬上見效。
手腳筋攣縮僵硬,用圓利針貫穿刺入筋脈四五處,之後讓強壯的人扶住病人,疼痛處伸直的就彎曲,彎曲的就伸直,以癒合為度,效果顯著。
鶴膝風,膝蓋像大瓢一樣,上下都很細,身體發熱疼痛,中腕穴、委中穴、風池穴都針刺,效果顯著。
腳掌疼痛,針刺崑崙穴。
骨髓發冷疼痛,針刺大杼穴、絕骨穴、復溜穴、申脈穴、厲兌穴、腎俞穴。
腳足寒冷不可忍、以熱手久按、冷徹於手則是痼冷也、腎俞大杼下三里絕骨太衝太谿陰蹺各七壯至三七壯。○或用灸瓦上安艾熨之。
白話文:
腳趾和腳底感覺寒冷,無法忍受,用熱手長時間按壓,直到按壓處的寒氣傳到按壓的手上,這是根深蒂固的寒氣。在腎俞、大杼、下三里、絕骨、太衝、太谿、陰蹺等穴位,各灸 7 到 37 壯(灸法的一種)。或者也可以用灸瓦,在上面放艾草,然後熨貼在穴位上。
肌膚溫而病人自言寒冷不可忍者是氣不通也、即針十宣八邪穴立效。○一身同然。
膝上腫痛身屈不行、陰陵泉七壯至七七壯、中脘針、無不效。
諸節痛陰陵泉膽俞風池絕骨。
便毒太衝太谿照海僕參並針。
又方當處以墨筆書其病人之父姓名則不數日不膿立瘥。
又方以圓針貫刺其核灸三七壯永瘥。
四肢不收怠惰嗜臥、脾俞三陰交章門照海中腕針解谿。
四肢轉筋湧泉委中絕骨大杼太衝合谷下三里。
白話文:
如果皮膚溫熱,病人卻說自己非常冷,無法忍受,這是因為氣血不通暢。這時候,針刺十宣和八邪穴,就能馬上見效。人體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
膝蓋以上腫痛,身體彎曲無法行走,針刺陰陵泉穴,連續灸七壯至七七壯,配合中脘穴針刺,效果都非常顯著。
各種關節疼痛,可以針刺陰陵泉、膽俞、風池、絕骨穴。
便祕有毒,可以針刺太衝、太谿、照海、僕參穴。
另外,在患處用墨筆寫下病人父親的名字,不出幾天,膿腫就會消失,病症也會痊癒。
還有一種方法,用圓針刺穿膿腫核,灸三七壯,就能永久治癒。
四肢無法收縮,整天昏昏欲睡,愛躺著,可以針刺脾俞、三陰交、章門、照海、中脘、解谿穴。
四肢抽筋,可以針刺湧泉、委中、絕骨、大杼、太衝、合谷、下三里穴。
3. 風部
諸風掉眩皆屬肝木。○正氣引邪為喎僻,乃酒色過度,飲食失節之致也。肥人多濕,瘦人多火。
白話文:
各種風症引起的搖晃和眩暈都屬於肝的問題。正常的氣血被邪氣所引導會造成口眼歪斜,這是因為喝酒和性生活過度,以及飲食沒有規律造成的。肥胖的人多濕,瘦弱的人多火。
凡人未中風之前,足脛痠疼,頑痹良久乃解,此將中風之候也。急灸三里、絕骨左右四穴各三壯,用薄荷、桃柳葉煎水淋洗,使灸瘡發膿。若春好秋更灸,秋好春更灸。
灸忌生冷、豬、雞、酒、面、房勞等物,慎觸風,又忌發怒。若不慎攝則雖鬼莫能救。
白話文:
在中風之前,腳踝和小腿疼痛,頑固的麻痺很久才消失,這就預示著中風即將發作。趕緊用艾灸的方式,灸足三里、絕骨等左右四個穴位,各三次。用薄荷、桃柳葉煎的水淋洗,使灸瘡化膿。如果春季好,則秋季再灸;秋季好,則春季再灸。
言語謇澀、半身不遂,百會、耳前、髮際、肩井、風市、下三里、絕骨、曲池、列缺、合谷、委中、太衝、照海、肝俞、支溝間使,觀證勢加減,患左灸右,患右灸左。
口眼喎斜;合谷、地倉、承漿、大迎、下三里間使,灸三七壯。
白話文:
言語蹇澀,半身不遂,治療時以百會穴、耳前穴、髮際穴、肩井穴、風市穴、下三里穴、絕骨穴、曲池穴、列缺穴、合谷穴、委中穴、太衝穴、照海穴、肝俞穴、支溝穴間使穴為主,視症勢加減,患左灸右,患右灸左。
又方;以葦筒長五寸,一頭插於耳孔,以泥面密封筒之四畔,令不得泄氣,其一頭上安艾灸七壯,至二七壯,一如上法換治。
白話文:
還有一個方法:用長五寸的蘆葦筒,一端插入耳孔,用泥漿密封筒的四面,不讓空氣漏出來;在另一端點燃艾灸七壯,一直到二十一壯時,用跟前面的方法一樣更換治療。
偏風口喎,間使左取右,右取左,灸三七壯,立瘥,神效。灸後令患人吹火,則乃知口正,此其驗也。
卒惡風不語,肉痹不知人,神道在第五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灸三百壯,立瘥。
遍身癢如蟲行,不可忍,肘尖七壯,曲池、神門針、合谷、三陰交。
歷節風,風池、絕骨、膽俞。
中風口噤痰塞,如引鉅聲,氣海、關元各三壯,又灸哮喘套頭法,在咳嗽部。
角弓反張,天突,先針膻中、太衝、肝俞(委中)、崑崙、大椎、百會。
中風眼戴上及不能語者,灸第二椎並五椎上各七壯,同灸,炷如半棗核大。
夫中風有五不治者,開口閤眼、散手、遺尿、魚口、氣喘、喉中雷鳴、直視、模衣,皆惡症也。
風者百病之長也,至其變化各不同焉,或中臟或中腑或痰或氣或怒或喜,逐其源而來害。
中臟者,不省人事,痰涎上壅,喉中雷鳴,四肢癱瘓,不知疼痛,言語謇澀是也。
中腑者,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知疼痛,言語不變是也。先看形體及臟腑之症候,詳察治之。
肝中無汗惡寒,色青,名曰怒中。
心中多汗驚怕,色赤,名曰思慮中。
肺中多汗惡風,色白,名曰氣中。
腎中多汗身冷,色黑,名曰氣勞中。
脾中多汗身熱,色黃,名曰喜中。
膽中眼目牽連,酣睡不醒,色綠,名曰驚中。
胃中飲食不下,痰涎上壅,色淡黃,名曰食後中。
五臟之病,各灸五臟俞穴。
太息善悲,行間、丘墟、神門、下三里,日月在期門下五分。
白話文:
口歪眼斜,有時左邊歪就灸右邊,右邊歪就灸左邊,灸三七壯,馬上就好了,效果很神。灸完之後,讓病人吹吹火,就能知道嘴巴是否恢復正常,這就是驗證方法。
突然被風吹到說不出話,肌肉麻痺失去知覺,神道位於第五節椎骨下方,俯下身子去灸,灸三百壯,馬上就好了。
全身奇癢無比,像是蟲子在爬,難以忍受,肘尖灸七壯,曲池、神門針灸,合谷、三陰交也針灸。
關節疼痛,風池、絕骨、膽俞針灸。
中風嘴巴緊閉,痰堵住喉嚨,像引巨石發出的聲音,氣海、關元各灸三壯,另外也灸哮喘套頭法,在咳嗽部位。
角弓反張,天突針灸,先針膻中、太衝、肝俞(委中)、崑崙、大椎、百會。
中風眼睛向上翻,而且說不出話,灸第二節椎骨和第五節椎骨上方各七壯,同時灸,灸艾炷像半個棗核那麼大。
中風有五種不治之症:嘴巴張開眼睛閉合、手無力、尿失禁、嘴巴像魚嘴、呼吸急促、喉嚨發出雷鳴聲、眼睛直視、胡亂摸衣服,這些都是很嚴重的症狀。
風是百病之源,它變化多端,各有不同,可能侵犯臟腑,也可能引起痰、氣、怒、喜等病症,我們要根據病因來治療。
侵犯臟腑者,神志不清,痰液上涌,喉嚨發出雷鳴聲,四肢癱瘓,沒有感覺,說話含糊不清,就是這種情況。
侵犯腑者,半身不遂,口歪眼斜,有感覺,說話沒有改變,就是這種情況。先觀察病人的形體和臟腑的症狀,仔細診斷後再治療。
肝中無汗怕冷,面色青,稱為怒中。
心中出汗害怕,面色赤,稱為思慮中。
肺中出汗怕風,面色白,稱為氣中。
腎中出汗身體冰冷,面色黑,稱為氣勞中。
脾中出汗身體發熱,面色黃,稱為喜中。
膽中眼目牽連,昏睡不醒,面色綠,稱為驚中。
胃中飲食不消化,痰液上涌,面色淡黃,稱為食後中。
五臟的病症,分別灸五臟的俞穴。
嘆氣容易悲傷,行間、丘墟、神門、下三里,日月在期門下五分。
4. 癲癇
癲癇百會、神庭各七壯、鬼眼三壯、陽谿間使三十壯、神門、心俞百壯、肺俞百壯、申脈、尺澤、太衝皆灸、曲池七壯
白話文:
將百會穴、神庭穴各灸七壯,鬼眼穴灸三壯,陽谿穴中間的部位灸三十壯,神門穴、心俞穴、肺俞穴各灸一百壯,申脈穴、尺澤穴、太衝穴、曲池穴也都要灸,曲池穴灸七壯。
又方陰莖頭尿孔上宛宛中三七壯、著火哀乞即瘥、不問男女、重者七七壯、輕者五壯、七壯
白話文:
一、鬼宮穴:人中穴
又方足大指本節內紋及獨陰穴各七壯
狂言喜笑、陽谿下三里、神門、陽谷、水溝、列缺、大陵、支溝、神庭、間使百勞
鬼邪間使、仍針後十三穴
一、鬼宮人中穴 二、鬼信手大指甲下入肉三分 三、鬼壘足大指爪甲下入肉二分 四、鬼心大淵穴入半寸 若是邪蠱便自言說由來往驗、有實求去與之、男從左起針、女從右起針、若數穴不言便通下排穴 五、申脈火針七鋥二三下 六、鬼枕大椎上入髮際一寸 七、鬼床耳前髮際穴 八、鬼市承漿穴 九、鬼營勞宮穴 十、鬼堂上星穴火針七鋥 十一、鬼莊陰下縫灸三壯 十二、鬼臣曲池火針 十三、鬼封舌下一寸縫
二、鬼信手:在大指甲下入肉三分
三、鬼壘足:在大腳趾甲下入肉二分
四、鬼心穴:大淵穴入半寸。若是蠱毒,便會自己說出由來驗證,有實求取,給予(治療),男的從左側開始針灸,女的從右側開始針灸。若數個穴位都沒有反應,則通下排穴
五、申脈穴:用火針七鋥,扎兩到三次
六、鬼枕穴:在大椎穴上入髮際一寸
七、鬼牀穴:在耳前髮際穴
八、鬼市穴:承漿穴
九、鬼營穴:勞宮穴
十、鬼堂穴:上星穴用火針七鋥
十一、鬼莊穴:陰下縫灸三壯
十二、鬼臣穴:曲池穴用火針
十三、鬼封穴:舌下一寸縫
見鬼陽谷
夢壓商丘、三陰交
善哭百會、水溝
風癲及發狂欲走、稱神自高、悲泣呻吟、謂邪崇也、先針間使、後十三穴
罵詈不息、身稱鬼語、心俞百壯、鬼眼後谿、大陵、勞宮、湧泉各三壯、風府
又方灸唇吻頭白肉際一壯、又灸唇里中央肉弦上一壯
狐魅顛狂、鬼眼三七壯、神庭百壯
白話文:
見鬼陽谷,夢壓商丘、三陰交,善哭百會、水溝
若見鬼陽谷,夢壓商丘、三陰交:這是指出現見鬼、做夢壓抑、腳踝疼痛的症狀。
善哭百會、水溝:這表示病人常哭,頭頂、額頭疼痛。
風癲及發狂欲走、稱神自高、悲泣呻吟、謂邪崇也、先針間使、後十三穴:這是描述病人出現風癲、發狂、想要逃跑、自稱神仙、哭泣呻吟的現象,認為是邪祟作祟。治療方法是先針刺間使穴,再針刺其他十三個穴位。
罵詈不息、身稱鬼語、心俞百壯、鬼眼後谿、大陵、勞宮、湧泉各三壯、風府:病人不停地罵人,說鬼話,表示心臟和神經系統出現問題。治療方法是針刺心俞穴、後谿穴、大陵穴、勞宮穴、湧泉穴以及風府穴。
又方灸唇吻頭白肉際一壯、又灸唇里中央肉弦上一壯:這是額外的治療方法,以灸法在嘴唇和頭部特定位置施灸。
狐魅顛狂、鬼眼三七壯、神庭百壯:這是描述病人出現狐魅症狀,眼睛看東西不正常,頭部疼痛。治療方法是針刺鬼眼穴和神庭穴。
解釋:
這段文字描述的是一種被認為是邪祟作祟的病症,症狀包括見鬼、做夢壓抑、腳踝疼痛、哭泣、頭疼、發狂、自稱神仙、罵人、說鬼話等。治療方法主要是針灸,針刺特定的穴位,並配合灸法。
注意事項:
這段文字僅供參考,並非現代醫學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如有身體不適,請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羊癇吐舌目瞪、聲如羊鳴、天井、巨闕、百會、神庭、湧泉、大椎各灸、又九椎節下間三壯、手大指爪甲合結四隅各三壯、妙
白話文:
-
羊癇吐舌目瞪、聲如羊鳴:癲癇病發作時,病人會吐出舌頭,眼睛睜大,發出類似羊叫的聲音。
-
天井:頭頂正中百會穴的前方,額頭中央。
-
巨闕:人中穴。
-
百會:頭頂正中。
-
神庭:前額正中,兩眉連線的中點。
-
湧泉:位於足底,微屈足趾,足底紋路的交匯處。
-
大椎:位於頸後正中,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
九椎節:位於背部,從第1胸椎到第9胸椎的棘突兩旁,各一穴位。
-
間三壯:每穴灸三次。
-
手大指爪甲合結四隅:手指甲與手指甲溝的交界處,左右手各四個。
-
三壯:每穴灸三次。
-
妙:奇效。
牛癇直視腹脹、鳩尾、大椎各三壯
馬癇張口搖頭反張、僕參、風府、臍中各三壯、金門、百會、神庭並灸
犬癇勞宮、申脈各三壯
雞癇善驚反折手掣自搖、靈道三壯、金門、針足臨泣、內庭各三壯
豬癇如屍厥、吐沫、崑崙、僕參、湧泉、勞宮、水溝各三壯、百會、率谷、腕骨各三壯、內踝尖三壯
五癇吐沫、後谿、神門、心俞百壯、鬼眼四穴各三壯、間使
狀如鳥鳴、心悶不喜問語、鳩尾灸
目戴上不識、囟會、行間、巨闕皆灸
白話文:
牛癇症患者直視前方,腹部脹滿,在鳩尾、大椎穴位各灸三壯。
馬癇症患者張口搖頭,身體向後仰,在僕參、風府、臍中各灸三壯,金門、百會、神庭穴位也需灸。
犬癇症患者在勞宮、申脈穴位各灸三壯。
雞癇症患者容易驚嚇,手腳反折抽搐,在靈道穴位灸三壯,金門、針足臨泣、內庭穴位各灸三壯。
豬癇症患者像屍體一樣僵硬,會吐口水,在崑崙、僕參、湧泉、勞宮、水溝各灸三壯,百會、率谷、腕骨各灸三壯,內踝尖也灸三壯。
五癇症患者會吐口水,在後谿、神門、心俞各灸一百壯,鬼眼四穴各灸三壯,間使穴位也灸。
患者像鳥叫一樣發出聲音,心悶,不喜歡說話,在鳩尾穴位灸。
患者眼睛向上看,不認識人,在囟會、行間、巨闕穴位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