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潤鴻

《針灸集成》~ 卷一 (9)

回本書目錄

卷一 (9)

1. 十二經血氣多少

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多氣少血,陽明常多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少陰常多氣少血,太陽常多氣少血。此天之常數也。○故曰:刺陽明出血氣,刺太陽出血惡氣,刺少陽出氣惡血,刺太陰出氣惡血,刺厥陰出血惡氣,刺少陰出氣惡血也。(靈樞)○是陽明、太陰為表裡,足少陰、厥陰為表裡,足太陽、少陰為表裡,手陽明、太陰為表裡,手少陽、心主為表裡,手太陽、少陰為表裡也。(靈樞)

白話文:

人體內各經絡的血氣含量有其固定的比例:太陽經通常血量較少而氣量較多,少陽經通常氣量較多而血量較少,陽明經則血氣皆多,厥陰經血量較多而氣量較少,少陰經氣量較多而血量較少,太陽經亦是氣多血少。這些都是人體自然的血氣比例。

因此有所謂:對陽明經施針時會排出血液和氣體,對太陽經施針時會排出血液及不良氣質,對少陽經施針時會排出氣體及不良血液,對太陰經施針時會排出氣體及不良血液,對厥陰經施針時會排出血液及不良氣質,對少陰經施針時會排出氣體及不良血液。(靈樞)

由此可知,陽明與太陰、足少陰與厥陰、足太陽與少陰、手陽明與太陰、手少陽與心包、手太陽與少陰,這些經絡是相對應的表裡關係。(靈樞)

2. 十二經行度部分

手之三陰,從臟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走至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至腹。(靈樞)○人之經絡,三陽三陰,分布一身;太陽、少陰在身之後;陽明、太陰在身之前;少陽、厥陰在身之側。(丹心)

白話文:

內容翻譯為:在人體中的手部三條陰脈,其運行是由內臟通往手部;而手部的三條陽脈,則是由手部延伸到頭部;足部的三條陽脈,運行方向是從頭部到達腳部;至於足部的三條陰脈,其流向則是由腳部通往腹部。這是根據《靈樞》的記載。

再者,人體的經絡系統中,包含三條陽脈和三條陰脈,這些脈絡遍佈全身。其中,太陽和少陰脈主要分佈在身體後方;陽明與太陰脈則主要在身體前方;少陽和厥陰脈則是在身體的兩側。這是出自《丹心》的描述。

3. 氣行有街

胸氣有街,腹氣有街,頭氣有街,脛氣有街。故氣在頭者,止之於腦;氣在胸者,止之於膺與背俞;氣在腹者,止之背俞與衝脈於臍左右之動脈者;氣在脛者,止之於氣街與承山踝上以下。取此者,用毫針得氣乃刺之。(靈樞)

白話文:

人體中的氣流有其特定的通道,如胸部的氣流有其通道,腹部的氣流有其通道,頭部的氣流有其通道,小腿的氣流也有其通道。因此,當氣位於頭部時,應在腦部進行調節;氣位於胸部時,應在胸骨和背部的俞穴進行調節;氣位於腹部時,應在背部的俞穴和肚臍兩側的衝脈動脈進行調節;氣位於小腿時,應在小腿氣街、承山穴以及腳踝上方進行調節。進行這些調節時,使用毫針,當感到氣感時再進行針刺。(靈樞)

4. 針法有巨刺繆刺散刺

經曰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右痛未已而左脈先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此五穴(井榮腧經合)臨時變合刺法之最大者也。巨刺者刺經脈也。(入門)

○經曰邪氣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其氣無常,不入經腧,命曰繆刺。繆刺者刺絡脈也。言絡脈與經脈繆處。身有蜷攣疼痛而脈無病,刺其陰陽交貫之道也。(入門)

○散刺者散針也。因雜病而散用其穴,因病之所宜而針之,初不拘於流注,即天應穴,資生經所謂阿是穴是也。(入門)

○邪客於經,痛在於左而右脈先病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皆左取右,右取左。又曰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繆刺皆取諸經之絡脈也。(綱目)

白話文:

【針法包含巨刺、繆刺和散刺】

根據古籍記載,當身體左側的能量過盛,會導致右側出現問題;反之,若右側能量過盛,則左側會受到影響。比如說,右邊身體的疼痛尚未消失,但左邊的脈象卻已呈現異常;同樣地,左邊身體的疼痛還未緩解,右邊的脈象已先行出現問題。這種情況下,必須採用巨刺法。巨刺法涉及到的五個穴位(井、榮、腧、經、合),是臨牀上最為重要的針刺方法,主要針對經脈進行治療。

再來,當邪氣影響到大的絡脈時,會從左側影響到右側,或從右側影響到左側,上下左右的氣血運行失去平衡,這種情況並不直接影響經脈上的特定穴位,我們稱之為繆刺法。繆刺法主要是對絡脈進行針刺,特別適用於身體出現蜷曲、痙攣和疼痛,但脈象並無異常的情況,即針刺陰陽相互連接的部位。

接著,散刺法指的是在多種疾病情況下,靈活選擇不同穴位進行針刺的方法。依據疾病的特性和適合的穴位進行針刺,並不受經脈循行路線的限制,這類穴位即為天應穴,也就是阿是穴,能根據病情的變化而靈活使用。

最後,如果邪氣侵襲經脈,造成左側疼痛,但右側的脈象已先顯示異常,這種情況下,應採用巨刺法,直接對準經脈而非絡脈進行治療。絡脈疾病通常會使疼痛和經脈的位置產生偏差,因此被稱為繆刺法。無論是左側的問題取右側治療,還是右側的問題取左側治療,都遵循這一原則。此外,當身體某部位出現疼痛,但脈象並無異常,亦可採用繆刺法,主要針刺經脈上的絡脈。

5. 奇經八脈

脈有陽維陰維,有陽蹺陰蹺,有沖,有督,有任,有帶之脈。凡此八脈者,皆不拘於經,故曰奇經八脈也。(難經)○奇經病非自生,蓋因諸經溢出而流入之也。此於聖人圖設溝渠,以備水潦之溢,溝渠滿溢,則流於深湖。人脈隆盛,人於八脈而不環周,救其受邪氣蓄,則腫熱,砭射之也。

(綱目)○督衝任三脈並起而異行,皆始於氣衝(穴名),一源而分三岐,督脈行背而應乎陽,任脈行腹而應乎陰,衝脈自足至頭,若沖沖而直行於上,上為十二經脈之海,總領諸經氣血。三脈皆起於氣衝,氣衝又起於胃脈,其源如此,則知胃氣為本矣。(入門)

陽維起於金門(穴名),以陽交為郄,與手足太陽及蹺脈會於肩腧,與手足少陽會於天髎,及會肩井,與足少陽會於陽白,上本神,下至風池,與督脈會於啞門。此陽維之脈,起於諸陽之交會也。(入門)○陽維為病,苦寒熱。又曰:陽維維於陽,陰維維於陰,陰陽不能相維,則悵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綱目)

陰維陰維之郄曰築賓(穴名),與足太陰厥陰會於府舍期門,又與任脈會於廉泉天突。此陰維起於諸陰之交會也。(入門)○陰維為病,苦心痛。(綱目)

陽蹺陽蹺脈者,起於跟中,循外踝上行(申穴脈),入風池。○陽蹺之病,陽急而狂奔。(入門)○蹺者捷也,言此脈之行,如蹺捷者之舉動手足也。(入門)

陰蹺陰蹺脈者,亦起於跟中,循內踝上行(照海穴),至咽喉,交貫衝脈。○陰蹺之病,陰急而足直。(入門)

衝脈衝脈行身之前,挾任脈兩旁。東垣云:衝脈起於會陰(穴名),根於氣街為二道,人腹中央,發臍兩旁,土行,附足陽明之脈,至胸前而散。(綱目)○衝脈為病,逆氣而裡急。○內經言衝脈並足少陰之經,難經言並足陽明之經,以此推之,則衝脈起自氣街,在陽明少陰二經之內,挾臍上行,其理明矣。(綱目)

督脈始終行身之後,出於會陰,根於長強,上行脊裡,至於巔,附足太陽之脈。謂之督者,以其督領諸經也。(綱目)○督脈為病,脊強而反折。(綱目)

任脈任脈始終行身之前。東垣云:任脈起於會陰,根於曲骨,入前陰中,出腹裡,過臍上行,附足厥陰之經。謂之任者,女子得之以妊養也。(綱目)○任病為病,其內苦急,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綱目)○衝脈任脈皆於胞中上循腹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右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綱目)

帶脈帶脈者,起於季脅,回身一周。(難經)○經云:帶脈周迴季脅間。注云:迴繞周身,總束諸脈,如束帶。然起於季脅,即章門穴,乃脅下接腰骨之間也。(入門)○帶脈為病,腹滿溶溶,若坐水中。(入門)</

白話文:

內容大意如下:

[奇經八脈]

人體中有八條特殊的經脈,分別是陽維、陰維、陽蹺、陰蹺、衝脈、督脈、任脈和帶脈。這些脈絡不受一般經脈規則的限制,所以被稱為「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的疾病並非獨立產生,而是由於其他經脈的氣血過剩,溢出後流入這些脈絡所導致。就好比聖賢在規劃水渠時,會預留深湖來儲存過多的雨水,當水渠滿溢時,就會流向深湖。同樣地,人體經脈中的氣血如果過盛,就會進入到這八條脈絡中,但不會再循環回到經脈中,進而積累邪氣,導致身體部位腫脹發熱,需用針灸等方法來治療。

督脈、衝脈和任脈三條脈絡雖然起始點相同,但行走路徑不同。它們都從氣衝穴開始,由同一個源頭分成三個方向。督脈沿著背部運行,與陽性相應;任脈沿著腹部運行,與陰性相應;衝脈從腳部延伸到頭部,像一股沖力直上,成為十二經脈的氣血匯聚處,統管全身的氣血。這三條脈絡都源自氣衝穴,而氣衝穴又源自胃脈,由此可見胃氣的重要性。

陽維脈從金門穴開始,以陽交穴為主要穴位,與手足太陽脈和蹺脈在肩腧穴相遇,與手足少陽脈在天髎穴相遇,以及在肩井穴會合,再與足少陽脈在陽白穴會合,向上經過本神穴,向下抵達風池穴,最後與督脈在啞門穴會合。陽維脈的起始點是多條陽性脈絡的交會處。

陽維脈的疾病特徵為畏寒和發熱。陽維脈和陰維脈分別維繫著陽性和陰性,當陰陽無法相互調和時,人會感到沮喪失志,身體虛弱無力。

陰維脈的郄穴是築賓穴,與足太陰脈和厥陰脈在府舍期門穴相遇,又與任脈在廉泉穴和天突穴會合。陰維脈的起始點是多條陰性脈絡的交會處。

陰維脈的疾病特徵為心痛。

陽蹺脈從腳跟開始,沿著外踝向上行進(申穴),最終進入風池穴。陽蹺脈的疾病特徵為陽性亢奮和狂躁。

陰蹺脈也從腳跟開始,沿著內踝向上行進(照海穴),到達咽喉,穿過衝脈。陰蹺脈的疾病特徵為陰性緊張和腳部僵直。

衝脈沿著身體前方運行,夾在任脈兩側。衝脈從會陰穴開始,從氣街穴分化為兩條路徑,進入腹部中央,沿著肚臍兩側行進,與足陽明脈相鄰,最終在胸部散開。

衝脈的疾病特徵為逆氣和腹部緊繃。

督脈沿著身體後方運行,從會陰穴開始,根植於長強穴,沿著脊椎內部上行,直至頭頂,與足太陽脈相鄰。督脈之所以被稱為督脈,是因為它統領著其他經脈。

督脈的疾病特徵為脊椎僵硬和彎曲。

任脈沿著身體前方運行。任脈從會陰穴開始,根植於曲骨穴,進入前陰部,穿過腹部,沿著足厥陰脈行進。

任脈的疾病特徵為腹部緊繃,男性可能出現七種疝氣,女性可能出現腫塊或結節。

衝脈和任脈都在子宮中上行,沿著腹部內部運行,是經絡的海洋。它們在腹部右側向外延伸,沿著喉嚨會合,分支連接到嘴脣和口腔。

帶脈從季脅開始,環繞身體一圈。

帶脈的疾病特徵為腹部脹滿,感覺像是坐在水中。

6. 子午八法

子者陽也,午者陰也。不曰陰陽而曰子午者,正以見人身任督與天地子午相為流通,故地理南針不離子午,乃陰陽自然之妙用也。八法者,奇經八穴為要,乃十二經之大會也(入門)。

○公孫(衝脈),內關(陰維),臨泣(帶脈),外關(陽維),後谿(督脈),申脈(陽蹺),列缺(任脈),照海(陰蹺)。其陽蹺陽維並督脈屬陽,主肩背腰腿在表之病。其陰蹺陰維任沖帶屬陰,主心腹脅肋在裡之病(入門)。

○周身三百六十穴統於手足六十六穴,六十六穴又統於八穴,故謂之奇經八穴(入門)。

白話文:

[子午八法]

「子」代表陽,「午」象徵陰。我們不說陰陽,而說子午,這是為了強調人體的任督二脈和天地間的子午線相互流通,如同地磁儀器的指針始終指向子午,這正是陰陽之間自然且微妙的作用。所謂的「八法」,指的是八個奇經八脈上的重要穴位,這些穴位是十二經絡的重要交匯點。

具體來說,這八個穴位包括:公孫(衝脈)、內關(陰維)、臨泣(帶脈)、外關(陽維)、後谿(督脈)、申脈(陽蹺)、列缺(任脈)、照海(陰蹺)。其中,陽蹺、陽維以及督脈屬於陽性,主要負責治療肩膀、背部、腰部和腿部等表面部位的疾病。陰蹺、陰維、任脈、衝脈和帶脈則屬於陰性,主要用來治療心臟、腹部、脅肋等內部器官的疾病。

全身總共有三百六十個穴位,但其實都歸納於手足上的六十六個穴位,而這六十六個穴位又可進一步歸納於上述的八個穴位,因此這八個穴位被稱為「奇經八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