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問對》~ 卷之下 (5)
卷之下 (5)
1. 十五絡脈歌
(經之橫支交接他經者)
歌曰。人身絡脈一十五。我今逐一從頭舉。手太陰絡為列缺。手少陰絡即通里。手厥陰絡為內關。手太陽絡支正是。手陽明絡偏歷當。手少陽絡外關位。足太陽絡號飛揚。足陽明絡豐隆記。足少陽絡為光明。足太陰絡公孫寄。足少陰絡名大鐘。足厥陰絡蠡溝配。陽督之絡號長強。陰任之絡為尾翳。脾之大絡為大包。十五絡名君須記。
白話文:
人體中的絡脈總共有十五條,現在我將它們一一從頭開始列舉。手太陰肺經的絡脈是列缺穴。手少陰心經的絡脈是通裏穴。手厥陰心包經的絡脈是內關穴。手太陽小腸經的絡脈就是支正穴。手陽明大腸經的絡脈是偏歷穴。手少陽三焦經的絡脈在於外關穴。足太陽膀胱經的絡脈被稱為飛揚穴。足陽明胃經的絡脈是豐隆穴。足少陽膽經的絡脈為光明穴。足太陰脾經的絡脈是公孫穴。足少陰腎經的絡脈名字叫大鐘穴。足厥陰肝經的絡脈在蠡溝穴。督脈的絡脈被命名為長強穴。任脈的絡脈則為尾翳穴。脾臟的大絡脈叫做大包穴。這十五條絡脈的名字,你必須牢記。
2. 周身經穴相去分寸歌
3. 肺經
太陰肺兮出中府。雲門之下一寸所。云、門氣戶旁二寸。人迎之下二骨數。天府腋下三寸求。俠白肘上五寸頭。尺澤肘中約紋是。孔最腕上七寸收。列缺側腕寸有半。經渠寸口陷中勘。太淵掌後橫紋端。魚際節後散脈間。少商大指內側尋。一十一穴憑君算。
白話文:
[肺經]
太陰肺經從中府穴開始。中府穴在雲門穴下方約一寸的地方。雲門穴則在氣戶穴旁邊兩寸的位置。再往下,是人迎穴下方兩骨之間。天府穴在腋下三寸處。俠白穴在肘上方五寸的地方。尺澤穴在肘中間,約紋所在的位置。孔最穴在手腕上方七寸處。列缺穴在手腕側面,離腕橫紋約一寸半的地方。經渠穴在寸口,也就是陷中的位置。太淵穴在手掌後方,橫紋的盡頭。魚際穴在第一掌骨後方,散脈之間。少商穴在大拇指內側。總計肺經有十一個穴位。
以上即是肺經的穴位位置描述,用現代語言重新詮釋。
4. 大腸經
手陽明經屬大腸。食指內側號商陽。本節前取二間定。本節後取三間間。岐骨陷中尋合谷。陽谿腕中上側屬。腕後三寸、偏歷當。五寸半中溫溜場。下廉上廉下一寸。上廉里下一寸建。三里曲池三寸下。屈肘紋頭曲池罅。肘髎大骨外廉詳。五里肘上三寸量。臂臑五里上四寸。
肩髃肩端兩骨央。巨骨肩端叉骨內。天鼎缺盆之上藏。扶突曲頰下一寸。禾髎五分水溝疆。鼻下孔旁五分內。左右二穴皆迎香。(二十穴)
白話文:
手陽明經與大腸相連。在食指內側有一穴名為商陽。從本節(即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的關節)前方可找到二間穴。在本節後方則有三間穴。在手背,拇指與食指骨間的凹陷中可找到合谷穴。在手腕上方,靠近外側邊緣的點是陽谿穴。從手腕往手臂方向量三寸的位置就是偏歷穴。在偏歷穴下方五寸半的地方是溫溜穴。下廉穴位於上廉穴下方一寸。而上廉穴則位於建裏的下方一寸處。三里穴在曲池穴下方三寸的位置。當彎曲手肘時,在肘部皺褶頭部的縫隙中可找到曲池穴。肘髎穴則在大骨外側的邊緣。五里穴位於肘部上方三寸。臂臑穴則在五里穴上方四寸處。
在肩部,肩髃穴位於肩端兩塊骨頭之間。巨骨穴則在肩端,叉骨的內側。天鼎穴隱藏在缺盆(鎖骨上窩)上方。扶突穴在曲頰穴下方一寸。禾髎穴則在水溝的五分之處,即鼻孔下方五分的距離。在鼻翼兩側,各有迎香穴,此穴位在鼻孔旁五分的距離。
總共列舉了20個穴位。
5. 胃經
胃之經兮足陽明。頭維本神寸五尋。 下關耳前動脈是。頰車耳下五分真。 承泣目下七分取。四白目下一寸扃。 巨髎孔旁八分定。地倉夾吻四分平。 大迎曲頷前一寸。人迎結旁五寸濱。 水突在頸大筋前。下直氣舍上人迎。 氣舍迎下夾天突。缺盆橫骨陷中親。 氣戶俞府旁二寸。直乳六寸又四分。
庫房屋翳膺窗近。乳中正對乳中心。 乳根之穴出乳下。五穴各一寸六真。 不容夾幽門寸五。承滿梁門關門有。 太乙挨排滑肉門。各分一寸穴可全。 天樞安在夾臍旁。外陵樞下一寸當。 大巨二寸水道五。歸來七寸是其鄉。 氣衝曲骨旁三寸。來下鼠上脈中央。 髀關兔後六寸置。伏兔市上三寸量。
陰市膝上三寸許。梁丘二寸是其場。 膝臏骭下尋犢鼻。膝眼四穴乃兩旁。 膝下三寸三里位。里下三寸上廉地。 條口上廉下一寸。條口二寸下廉是。 豐隆下廉外一寸。踝上八寸分明記。 衝陽陷上二寸放。陷谷內庭後寸半。 內庭次指外間容。厲兌大指次指上。
白話文:
胃經就是我們說的足陽明胃經。頭維穴在頭部,從本神穴往下1.5寸的位置。 下關穴在耳前動脈處。頰車穴在耳下五分處。 承泣穴在眼睛下方約0.7寸的地方。四白穴在眼睛下方一寸的位置。 巨髎穴在瞳孔旁邊0.8寸處。地倉穴在脣角旁邊0.4寸處。 大迎穴在頷骨前方一寸。人迎穴在頸側,距離結節旁邊五寸。 水突穴在頸部大筋前方,正好在氣舍穴上方,與人迎穴同一直線。 氣舍穴在人迎穴下方,靠近天突穴兩側。缺盆穴在鎖骨上方,凹陷處。 氣戶穴和俞府穴都在乳頭旁邊兩寸,直乳六寸又四分的位置。 庫房、屋翳、膺窗等穴在乳中穴正對的胸骨上。 乳中穴在乳頭正中心。乳根穴在乳頭下方。 不容穴在幽門穴旁邊1.5寸。承滿、梁門、關門穴也在這一區塊。 太乙穴、滑肉門穴,各穴間隔一寸。 天樞穴在肚臍旁邊。外陵穴在樞穴下方一寸。 大巨穴在兩寸,水道穴在五寸。 歸來穴在七寸的位置。 氣衝穴在曲骨穴旁邊三寸。在鼠蹊部上方的中央。 髀關穴在兔骨後方六寸。伏兔穴在市穴上方三寸。 陰市穴在膝蓋上方三寸。梁丘穴在兩寸的位置。 膝臏骨下方尋找犢鼻穴。膝眼穴在兩旁有四個。 膝蓋下方三寸是三里穴的位置。三里穴下方三寸是上廉穴。 條口穴在上廉穴下方一寸。條口穴下方二寸是下廉穴。 豐隆穴在下廉穴外側一寸。踝骨上方八寸清楚記住。 衝陽穴在陷谷穴上方二寸。陷谷穴在內庭穴後方一寸半。 內庭穴在次趾外側。厲兌穴在大趾和次趾之間。
6. 脾經
大指內側隱白位。大都節後陷中值。太白內側核骨下。公孫節後一寸與。商丘有穴屬經金。踝下微前陷中寄。內踝三寸三陰交。漏谷六寸踝上是。膝下五寸為地機。陰陵內側膝輔次。血海分明膝臏上。內廉肉際三寸據。箕門血海上六寸。筋間動脈須審議。衝門五寸大橫下。三寸三分府舍治。
腹結橫下寸三分。大橫夾臍須可記。腹哀半寸去日月。直與食竇相連比。食竇天溪及胸鄉。周榮各一寸六置。大包淵液下三寸。此經足太陰脾地。
白話文:
[脾經]
在大腳趾內側有一個穴位叫做隱白。在大都節後的凹陷中,有一個穴位正位於此。太白穴在腳內側的核骨下方。公孫穴則位於節後一寸的地方。商丘穴屬於金經,位於腳踝下方稍微前方的凹陷中。在內踝上方三寸處,是三陰交穴。漏谷穴則在內踝上六寸的位置。膝下五寸的地方,是地機穴。陰陵泉穴位於膝蓋內側。血海穴明確地位於膝蓋上方。在內側脛骨邊緣,離膝蓋三寸的地方,是箕門穴。筋間動脈的穴位,需要仔細研究。衝門穴在大橫穴下五寸的地方。府舍穴則在衝門穴下三寸三分的位置。
腹結穴在腹部橫向下的寸三分處。大橫穴夾在肚臍兩側,位置需要記住。腹哀穴在日月穴半寸的位置。食竇、天溪和胸鄉三個穴位,彼此之間相距一寸六分。周榮穴也在同樣的位置。大包穴在淵液穴下三寸的地方。這些穴位組成了足太陰脾經。
以上就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位置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