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素難要旨》~ 卷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

1. 七、臟腑滎俞合皆以井為始

《六十三難》曰:十變言五臟六腑滎合,皆以井為始者何也?然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諸蚑行喘息蝟飛蠕動當生之物,莫不以春生。故歲數始於春,日數始於甲。故以井為始也。(蚑去知切,蠕音軟。)

白話文:

《六十三難》上說:十變說的是五臟六腑的滎合,它們都是以井穴為開始的,這是為什麼呢?井穴是東方之春,是萬物開始生長的季節,所有爬行、喘氣、飛翔、蠕動的生物,沒有不以春天誕生的。所以年數從春天開始,日數從甲開始。所以以井穴為開始。

滑氏曰:十二經所出之穴,皆謂之井。而以為滎俞之始者,以井主東方木,木者春也,萬物發生之始,諸蚑者行,喘者息,息謂噓吸氣也。公孫弘傳,作蚑行喙息,義尤明白。蝟者飛,蠕者動,皆蟲豸之屬。凡當生之物,皆以春而生,是以歲之數則始於春,日之數則始於甲。

白話文:

滑氏說:十二經脈起始的地方,都稱作「井穴」。而之所以認為井穴是滎俞穴的開始,是因為井穴主東方木,木代表春天,是萬物生發的開始,所有的蟲類開始活動,會喘氣的動物開始呼吸。公孫弘傳中寫道「蚑行喙息」,這個說法更是清楚明白。蝟開始飛行,蠕蟲開始蠕動,這些都是昆蟲類的行為。凡是應該生長的生物,都從春天開始生長,所以一年的數目從春天開始,一天的數目則從甲日開始。

人之滎合則始於井也。馮氏曰:井谷井之井,泉源之所出也。四明陳氏曰:經穴之氣所在則自井始,而留滎注俞,過經入合,故以萬物及歲月日數之始為譬也。

白話文:

人體經絡的滎穴與合穴的相配屬是從井穴開始的。馮氏說:「井」字是「谷」和「井」的組合,是泉水湧出的地方。四明陳氏說:經穴的氣血是從井穴開始的,然後停留於滎穴,流注於俞穴,經過經脈進入合穴,所以用萬物和歲月、日數的開始來比喻。

2. 八、臟腑井滎為五六

六十二難曰:臟井滎有五,腑獨有六者。何謂也?然腑者陽也,三焦行於諸陽,故置一俞,名曰原。腑有六者,亦與三焦共一氣也。

白話文:

《素問·六十二難》說:臟有五個井穴、五個滎穴,而腑卻有六個俞穴,這是為什麼呢?腑屬於陽,三焦運行於諸陽,所以多了一個俞穴,稱為原。腑有六個俞穴,也是因為與三焦共用一氣。

滑氏曰:臟之井滎有五,謂井滎俞經合也。腑之井滎有六,以三焦行於諸陽,故又置一俞而名曰原。所以腑有六者,與三焦共一氣也。虞氏曰:此篇疑有缺誤,當與六十六難參考。

白話文:

滑氏說:臟腑的井滎俞經合,共有五種。腑的井滎俞經合,共有六種,其中包含了三焦通往諸陽,所以又設置了一個俞穴,稱為原。之所以腑有六種,是因為它們與三焦共用一種氣。虞氏說:這段文字可能有所缺誤,應該參照《六十六難》來理解。

3. 九、陰陽井滎木金相生不同

六十四難曰:十變又言陰井木,陽井金,陰滎火,陽滎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

白話文:

在「六十四難」中提到,陰井和木、陽井和金、陰滎和火、陽滎和水、陰俞和土、陽俞和木、陰經和金、陽經和火、陰合和水、陽合和土,這些十種變化是互相聯繫、相生相剋的。

滑氏曰:十二經起於井穴,陰井為木,故陰井木生陰滎火,陰滎火生陰俞土,陰俞土生陰經金,陰經金生陰合水。陽井為金,故陽井金生陽滎水,陽滎水生陽俞木,陽俞木生陽經火,陽經火生陽合土。

白話文:

滑氏說:十二經脈起於井穴,陰井屬於木,所以陰井木生陰滎火,陰滎火生陰俞土,陰俞土生陰經金,陰經金生陰合水。陽井屬於金,所以陽井金生陽滎水,陽滎水生陽俞木,陽俞木生陽經火,陽經火生陽合土。

陰陽皆不同其意何也?然是剛柔之事也。陰井乙木,陽井庚金,陽井庚金者,乙之剛也;陰井乙木者,庚之柔也。乙為木,故言陰井木也;庚為金,故言陽井金也。余皆仿此。

白話文:

為甚麼陰與陽的含意不同?它是剛與柔的事。陰井是乙木,陽井是庚金。陽井的庚金,是乙的剛;陰井的乙,是庚的柔。乙是「木」,所以說陰井「木」;庚是「金」,所以說陽井「金」。其它類比此例。

滑氏曰:剛柔者,乙庚之相配也。十干所以自乙庚而言者,蓋諸臟腑穴,皆始於井,而陰脈之井始於乙木,陽脈之井始於庚金,故自乙庚而言剛柔之配,而其餘五行之配,皆仿此也。丁氏曰:剛柔者,謂陰井木,陽井金,庚金為剛,乙木為柔,陰滎火,陽滎水,壬水為剛,丁火為柔,陰俞土,陽俞木,甲木為剛,己土為柔。陰經金,陽經火,丙火為剛,辛金為柔。

白話文:

滑氏說:剛柔,是指乙木和庚金的互相配合。十干之所以從乙庚講起,是因為各臟腑的穴位,都始於井穴,而陰脈的井穴始於乙木,陽脈的井穴始於庚金,所以從乙庚講起剛柔的配合,而其他五行之間的配合,也都仿照這個原理。丁氏說:剛柔,是指陰井木,陽井金,庚金為剛,乙木為柔,陰滎火,陽滎水,壬水為剛,丁火為柔,陰俞土,陽俞木,甲木為剛,己土為柔。陰經金,陽經火,丙火為剛,辛金為柔。

陰合水,陽合土,戊土為剛,癸水為柔。蓋五行之道,相生者母子之義,相剋相制者夫婦之類。故夫道皆剛,婦道皆柔,自然之理也。易曰:分陰分陽,迭用柔剛,其是之謂歟。

白話文:

陰性事物與水結合,陽性事物與土結合,戊土堅硬,癸水柔軟。五行之道,相生的事物像是母子之情,相剋相制的事物像是夫妻之義。所以,丈夫的品性大多是堅毅的,妻子的品性大多是柔軟的,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易經上說:陰陽分明,剛柔交替,難道不是這個道理嗎?

4. 十、出井入合

六十五難曰:經言所出為井,所入為合,其法奈何?然所出為井,井者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故言所出為井也。所入為合,合者北方冬也,陽氣入臟,故言所入為合也。

白話文:

六十五難說:經文上說,氣生出來的部位是井,氣進入的部位是合,這種說法是什麼意思呢?所謂「所出為井」,「井」是東方春氣,萬物開始萌生的季節,所以說氣生出來的部位是井。所謂「所入為合」,「合」是北方冬氣,陽氣進入臟腑,所以說氣進入的部位是合。

滑氏曰:此以經穴之流注始終言也。

5. 十一、欲刺井當刺滎

七十三難曰:諸井者肌肉淺薄,氣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諸井者木也,滎者火也,火者木之子,當刺井者,以滎瀉之。故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此之謂也。

白話文:

《難經》七十三難說:諸井穴位處於肌肉淺薄的地方,氣血不足,不能使用針刺。但是,諸井穴位屬木,滎穴屬火,火是木的兒子,所以應該針刺井穴,以滎穴來瀉火。因此,《內經》說補穴不能用來瀉,瀉穴不能用來補,就是這個道理。

滑氏曰:諸經之井,皆在手足指梢,肌肉淺薄之處,氣少不足使為補瀉也。故設當刺井者,只瀉其滎,以井為木,滎為火,火者木之子也。詳越人此說,專為瀉井者言也,若當補井,則必補其合,故引經言:「補者不可以為瀉,瀉者不可以為補」,各有攸當也。補瀉反則病益篤,而有實實虛虛之患,可不謹哉。

白話文:

滑氏說:各經的井穴,都位於手足的指尖和腳趾尖,肌肉淺薄的地方,氣血較少,不足以起到補瀉的作用。因此,如果要針刺井穴,只能瀉其滎穴,因為井穴屬木,滎穴屬火,火生木,瀉滎穴就可以瀉井穴。

越人說法詳盡,專門針對瀉井穴而言。如果要補井穴,則必須補其合穴,引經文說:「補的穴位不能用來瀉,瀉的穴位不能用來補」,各有其適用場合。補瀉反過來做,病情會更加嚴重,而且會有虛虛實實的毛病,不可不謹慎。

(武按:滑氏謂經意為瀉井而補,補井補合之言,端自瀉南方補北方意也。)

6. 十二、經脈流注

二十三難曰:經脈十二,絡脈十五,何始何窮也?然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滎於身者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陽明注足陽明太陰,太陰注手少陰太陽,太陽注足太陽少陰,少陰注手心主少陽,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別絡十五,皆因其原,如環無端,轉相灌溉,朝於寸口人迎,以處百病,而決死生也。

白話文:

第二十三難題:經脈有十二條,絡脈有十五條,它們的起點和終點在哪裡?經脈的作用是運行血氣,通調陰陽,並將這些氣血輸送到全身的各個部分。經脈的起始點在中焦,分別流注於手太陰和足陽明。足陽明再流注於手陽明和足太陰。足太陰再流注於手少陰和足太陽。足太陽再流注於手太陽和足少陰。足少陰再流注於手心主和足少陽。足少陽再流注於手少陽和足厥陰。足厥陰再流注於手太陰。十五條絡脈都依據其原流,如環無端,互相灌溉,朝走於寸口和人迎穴,以治癒各種疾病,並決定生死。

滑氏曰:因者隨也,原者始也,朝猶朝會之朝,以用也。因上文經脈之尺度,而推言經絡之行度也。直行者謂之經,旁出者謂之絡,十二經有十二絡,兼陽絡陰絡脾之大絡,為十五絡也。謝氏曰:始從中焦者,蓋謂飲食入口藏於胃,其精微之化,注手太陰陽明,以次相傳,至足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也。

白話文:

滑氏說:因是順應,原是原起,朝就像朝會的朝,是根據作用。根據上文經脈的尺度,來推論經絡的運行度數。直行的是經,旁出的叫絡,十二經有十二絡,加上陽絡陰絡脾的大絡,共有十五絡。謝氏說:原起從中焦,是指飲食入口藏於胃,其精微的化生,流注手太陰陽明,按序相傳,到足厥陰,厥陰又迴流注入手太陰。

絡脈十五,皆隨十二經脈之所始,轉相灌溉,如環之無端,朝寸口人迎,以之處百病,而決死生也。寸口人迎,古法以俠喉兩旁動脈為人迎,至晉王叔和直以左手關前一分為人迎,右手關前一分為氣口,後世宗之。愚謂昔人所以取人迎氣口者,蓋人迎為足陽明胃經,受穀氣而養五臟者也。

白話文:

人體有十五條絡脈,它們都跟隨著十二條經脈而開始,互相灌溉,就像環形沒有端點一樣。早上觀察寸口和人迎脈,以此來診斷百病,並決定生死。寸口和人迎脈,古代的方法是以喉嚨兩旁的動脈為人迎,到了晉朝王叔和則直接以左手關脈位置的前一分為人迎,右手關脈位置的前一分為氣口,後世便以此為宗。我認為,古人之所以選擇人迎和氣口這兩個脈位,是因為人迎屬於足陽明胃經,接收穀物之氣而滋養五臟。

氣口為手太陰肺經,朝百脈而平權衡者也。《此事難知》云:寅手太陰肺,始於中焦,終於大指內廉出其端,卯手陽明大腸,始於手大指次指之端,終於上俠鼻孔。辰足陽明胃,始於鼻交頞中,終於入大指間出其端。已足太陰脾,始於足大指之端,終於注心中。午手少陰心,始於心中,終於小指之內出其端。

白話文:

氣口是手太陰肺經的穴位,它通向全身各經脈,起到了平衡各經脈氣血的作用。根據《此事難知》記載:寅屬手太陰肺經,起於胸腹之間,終於大拇指內側指甲生長處。卯屬手陽明大腸經,起於手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終於鼻孔旁邊。辰屬足陽明胃經,起於鼻樑和額頭交接處,終於大拇指之間。已屬足太陰脾經,起於足的大拇指末端,終於中脘穴。午屬手少陰心經,起於心臟,終於小指內側指甲生長處。

未手太陽小腸,始於小指之端,終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申足太陽膀胱,始於目內眥,終於小指內側出其端。酉足少陰腎,始於小指之下,終於注胸中。戌手厥陰心包,始於胸中,終於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亥手少陽三焦,始於小指次指之端終於目銳眥。子足少陽膽,始於目銳眥,終於小指次指內出其端,其支者上入大指岐骨內出其端,貫爪甲出三毛。醜足厥陰肝,始於大指聚毛之上,終於注肺中。

白話文:

小腸手太陽經:

起於小指尖,終於鼻旁終止於內眼角,斜絡於顴骨。

膀胱足太陽經:

起於內眼角,終於小指內側。

腎足少陰經:

始於小指下,終於注入胸中。

心包手厥陰經:

始於胸中,終於循小指次指終止於小指尖。

三焦手少陽經:

始於小指次指尖,終止於目銳眥。

膽足少陽經:

起於目銳眥,終於小指次指內側,其支別向上進入大拇指岐骨處,終止於大拇指尖,貫穿指甲走出三陰毛。

肝足厥陰經:

起於大拇指根部的陰毛處,終於注入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