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素難要旨》~ 卷一 (2)
卷一 (2)
1. 二、補瀉相反
八十一難曰:經言無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是寸口脈耶,將病自有虛實耶,其損益奈何?然是病,非謂寸口脈也,謂病自有虛實也。假令肝實而肺虛,肝者木也,肺者金也,金木當更相平,當知金平木,假令肺實而肝虛微少氣,用針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故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此者中工之所害也。
白話文:
《八十一難》中說:經書上講的「不足」和「有餘」,是指身體的虛實情況。如果脈搏顯示某個臟腑虛弱,那麼疾病本身就已經存在虛實的問題了。我們應該如何損虛益實呢?然而,這裡所說的「病」,並不是指寸口脈,而是指疾病本身的虛實狀況。比如,假設肝臟實熱而肺臟虛弱,肝臟屬木,肺臟屬金,金木應該相互制衡。我們應該知道,金可以制衡木,假設肺臟實熱而肝臟虛弱,導致氣虛,我們不應該用針灸來補益肝臟,反而應該重點治療肺臟的實熱。因此,古人說「不足」和「有餘」,是指身體的虛實情況,我們應該損虛益實,這纔是中醫的治療原則。如果我們不懂得這個道理,就會對病人造成傷害。
滑氏曰:是病二字,非誤即衍。肝實肺虛,金當平木如七十五難之說。若肺實肝虛,則當抑金而扶木也。用針者乃不補其肝,而反重實其肺,此所謂實其實而虛其虛。損不足而益有餘,殺人必矣。中工,猶云粗工也。
白話文:
滑氏說:中醫書上說的「是病二字」,有的地方錯了,有的地方寫的字多了。肝實肺虛,應該用金來平木,就像《周易》中的七十五個卦一樣。如果肺實肝虛,就應該抑制金而扶持木。用針灸的人卻不補肝,反而加重了肺的實熱,這就叫做「實其實而虛其虛」,損害不足而增加有餘,必定會害死人。中工,也就是粗工的意思。
十二難曰:五臟脈已絕於內,用針者反實其外。五臟脈已絕於外,用針者反實其內。內外之絕,何以別之?然五臟脈已絕於內者,腎肝氣已絕於內也,而醫反補其心肺。五臟脈已絕於外者,其心肺脈已絕於外也,而醫反補其腎肝。陽絕補陰,陰絕補陽,是謂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如此死者,醫殺之耳。
白話文:
《十二難經》中記載:「十二難」中說:五臟脈已經閉絕於內,醫者卻反而用針去加強其外。五臟脈已經閉絕於外,醫者卻反而用針去加強其內。內外閉絕,該如何來區別呢?五臟脈已經閉絕於內者,意思是腎和肝的脈已經閉絕於內,而醫生卻反而去補其心和肺。五臟脈已經閉絕於外者,意思是心和肺的脈已經閉絕於外,而醫生卻反而去補其腎和肝。陽絕了卻去補陰,陰絕了卻去補陽,這就是所謂的「實實虛虛,損不足,益有餘」。遇到這樣的病人死掉,都是醫生的錯。
滑氏曰:《靈樞》第一篇曰:凡將用針者,必先診脈,視氣之劇易,乃可以治也。又第三篇曰: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者,脈口氣內絕不至,反取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有留針以致其陽氣,陽氣至則內重竭,重竭則死矣。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輸,有留針以致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矣。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
白話文:
滑氏說:《靈樞》第一篇說:凡是要用針灸的人,一定要先診脈,看氣的盛衰,纔能夠治療。又第三篇說:所謂五臟之氣已經絕跡於內部的,脈口中氣向內絕跡不至,反過來取外部的病處,與陽經相合,留針以通達陽氣,陽氣到了則內部重度枯竭,重度枯竭則死亡。這種死亡,是沒有氣以運動所以靜止。所謂五臟之氣已經絕跡於外部的,脈口中氣向外絕跡不至,反過來取四肢的輸穴,留針以通達陰氣,陰氣到了則陽氣反向內入,向內入則逆,逆則死亡。這種死亡,是陰氣有餘所以煩躁。
此《靈樞》以脈口內外言陰陽也,越人以心肺腎肝內外別陰陽,其理亦猶是也。紀氏謂此篇言針法,馮氏謂合入用針補瀉之類。
白話文:
《靈樞》篇裡以脈口裡外區分陰陽,越人則以心、肺、腎、肝的內部和外部來區分陰陽,其實兩者的道理也是相同的。紀氏說這篇講的是針灸的方法,馮氏說這篇和針灸的補瀉方法有關。
2. 三、針刺淺深
七十難曰: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者。何謂也?然春夏者,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者,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
白話文:
《黃帝內經·素問·七十難》中有這樣一段話:「春夏刺淺,秋冬刺深者。何謂也?」這是什麼意思呢?
春夏的時候,陽氣在上,人體的氣血也在上部,所以針刺應該淺一些。秋冬的時候,陽氣在下,人體的氣血也在下部,所以針刺應該深一些。
滑氏曰:春夏之時,陽氣浮而上,人之氣亦然,故刺之當淺,欲其無太過也。秋冬之時,陽氣沉而下,人之氣亦然,故刺之當深,欲其無不及也。經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此之謂也。四明陳氏曰:春氣在毛,夏氣在皮,秋氣在分肉,冬氣在骨髓,是淺深之應也。
白話文:
滑氏說:春天和夏天,陽氣浮在上,人的氣也一樣,因此針刺的時候要淺,以免太過。秋冬季節,陽氣沉下去,人的氣也一樣,所以針刺的時候要深,以免不及。經書上說:一定要順應季節的變化,不要違背自然規律,這就是這個意思。四明陳氏說:春天的氣在毛髮,夏天的氣在皮膚,秋天的氣在肌肉,冬天的氣在骨髓,這就是淺刺和深刺相應的道理。
七十一難曰:經言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何謂也?然針陽者,臥針而刺之;刺陰者,先以左手攝按所針榮俞之處,氣散乃內針。是謂刺榮無傷衛,刺衛無傷榮也。
白話文:
滑元道:「榮是陰,衛是陽。榮在脈中運行,衛在脈外運行,各有淺深。針灸的道理也一樣,針刺陽經一定要平臥針刺,因為陽氣輕浮,過度針刺恐怕會傷及榮氣。針刺陰經,先用左手按壓要針刺的穴位,等很久之後,讓氣散開了再下針,否則,就會傷及衛氣」。「無毋通」是禁止的意思。
滑氏曰:榮為陰,衛為陽。榮行脈中,衛行脈外,各有淺深也。用針之道亦然,針陽必臥針而刺之者,以陽氣輕浮,過之恐傷於榮也。刺陰者,先以左手按所刺之穴,良久令氣散乃內針,不然,則傷衛氣也。無毋通,禁止辭。
3. 四、先後淺深
七十難曰: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何謂也?然春夏溫,必致一陰者,初下針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引持之陰也。秋冬寒,必致一陽者,初內針淺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氣推內之陽也。是謂春夏必致一陰,秋冬必致一陽。
白話文:
「七十難」說:春天和夏天各會導致一種陰,秋天和冬天各會導致一種陽。這是什麼意思呢?春天和夏天溫暖,一定要導致一種陰,就是針先深深刺入,直到腎臟和肝臟的部位,得氣後將陰引出來。秋天和冬天寒冷,一定要導致一種陽,就是針先淺淺刺入,然後浮針,直到心臟和肺臟的部位,得氣後將陽推進去。這就是所謂的春天和夏天一定要導致一種陰,秋天和冬天一定要導致一種陽。
滑氏曰:致取也,春夏氣溫,必致一陰者,春夏養陽之義也。初下針即沉之至腎肝之部,俟其得氣,乃引針而提之。以至於心肺之分,所謂致一陰也。秋冬氣寒,必致一陽者,秋冬養陰之義也。初內針淺而浮之,當心肺之部,俟其得氣,推針而內之,以達於腎肝之分,所謂致一陽也。
此篇致陰陽之說,越人特推其理有如是者爾。凡用針補瀉,自有所宜,初不必以是相拘也。
白話文:
滑氏說:行針的意圖,春夏時節氣候溫暖,必定要使陰氣得到,這就是春夏養陽的道理。一開始下針的時候,針刺要深到腎肝的部位,等到氣有感應,就將針提出,以達到心肺的分界,這就是所謂的「致一陰」。秋冬時節氣候寒冷,必定要使陽氣到,這就是秋冬養陰的道理。一開始下針要淺而浮,當針達到心肺的部位時,等到氣有感應,將針推入,使針達到腎肝的分界,這就是所謂的「致一陽」。
4. 五、井滎俞經合主病
六十八難曰:五臟六腑,各有井滎俞經合。皆何所主?然經言所出為井,所流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俞主體重節痛,經主喘咳寒熱,合主逆氣而泄,此五臟六腑井滎俞經合所主病也。
白話文:
在六十八難一書中說:五臟六腑各自都有井穴、滎穴、俞穴、經穴、合穴。這些穴位都有各自的主治病症。經書上說,井穴是疾病的源頭,滎穴是疾病的流注處,俞穴是疾病的聚集處,經穴是疾病的運行路線,合穴是疾病的歸宿處。井穴主治心下滿痛,滎穴主治身熱,俞穴主治身體沉重、關節疼痛,經穴主治喘咳、寒熱,合穴主治逆氣而泄。這些都是五臟六腑井滎俞經合穴位的主治病症。
滑氏曰:主,主治也;井,谷井之井,水源之所出也;滎,絕小水也,井之源本微,故所流尚小而為滎;俞,輸也,注也,自滎而注,乃為俞也。由俞而經過於此,乃謂之經,由經而入於所合,謂之合,合者會也。《靈樞》第一篇曰:五臟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
白話文:
滑氏說:主,是主治的意思;井,是谷井的井,是水源的出處;滎,是極小的水,井的源頭小而微弱,所以流出來的水還很小,稱為滎;俞,是輸送、灌注的意思,從滎灌注出來,就是俞。由俞經過的地方,就稱為經,由經進入匯合的地方,就稱為合,合就是會合的意思。《靈樞》第一篇說:五臟有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有六俞,六六三十六俞。
(此俞字,空穴之總名。凡諸空穴,皆可以言俞)。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所行,皆井滎俞經合之所繫,而所主病各不同。並主心下滿,肝木病也。足厥陰之支,從肝別貫鬲,上注肺,故井主心下滿。滎主身熱,心火病也。俞主體重節痛,脾土病也。經主喘咳寒熱,肺金病也。
白話文:
這個「俞」字,是空穴的總稱。凡是所有的空穴,都可以稱之為俞。經脈有十二條,絡脈有十五條,總共二十七條氣脈,均是由井、滎、俞、經、合這五個部位組成,而且各有不同的病症。心下滿這類的症狀,主因是肝木病變。厥陰之支,是由肝臟延伸出來、貫穿膈膜,通往上注肺部,所以井主治心下滿。身熱的症狀,主因是心火病變,主治這種症狀的是滎穴。大關節處疼痛,主因是脾土病變,主治這種症狀的是俞穴。喘咳寒熱的症狀,主因是肺金病變,主治這種症狀的是經穴。
合主逆氣而泄,腎水病也。謝氏曰:此舉五臟之病各一端為例,余病可以類推而互取也。不言六腑者,舉臟足以該之。項氏曰:井象水之泉,滎象水之陂,俞象水之窬,經象水之流,合象水之歸,皆取水之義也。紀氏曰:井之所治,不以五臟六腑,皆主心下滿。滎之所治,不以五臟六腑,皆主身熱。
白話文:
水氣上逆而導致泄瀉,這是腎水出現了問題。謝氏說:這裡僅舉出五臟的病狀,其他疾病可以類推,互相參照。不講六腑的原因是,臟的症狀足以覆蓋腑的症狀。項氏說:井穴象徵水泉,滎穴象徵水溝,俞穴象徵水潭,經穴象徵水流,合穴象徵水的歸宿,這些都取自水的含義。紀氏說:井穴的治療作用,不侷限於五臟六腑,都主治心下滿。滎穴的治療作用,不侷限於五臟六腑,都主治身熱。
俞之所治,不以五臟六腑,皆主體重節痛。經之所治,不以五臟六腑,皆主喘咳寒熱。合之所治,不以五臟六腑,皆主逆氣而泄。俱言臟不言腑者,恐未中理。
白話文:
俞穴的治療範圍,不侷限於五臟六腑,而主要以肢體關節疼痛為主的病症。經穴的治療範圍,不侷限於五臟六腑,而主要以喘咳、寒熱等病症為主。合穴的治療範圍,不侷限於五臟六腑,而主要以逆氣和泄瀉等病症為主。說到臟而沒有說到腑,是擔心不夠全面合理。
5. 六、四時井滎俞經合刺
七十四難曰:經言春刺井,夏刺滎,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者。何謂也?然春刺井者邪在肝,夏刺滎者邪在心,季夏刺俞者邪在脾,秋刺經者邪在肺,冬刺合者邪在腎。
滑氏曰:滎俞之系四時者,以其邪各有所在也。
白話文:
《難經·七十四》說:經文上說春天刺井穴,夏天刺滎穴,仲夏刺俞穴,秋天刺經穴,冬天刺合穴。為什麼這樣呢?春天刺井穴是因為邪氣在肝臟,夏天刺滎穴是因為邪氣在心臟,仲夏刺俞穴是因為邪氣在脾臟,秋天刺經穴是因為邪氣在肺臟,冬天刺合穴是因為邪氣在腎臟。
其肝心脾肺腎,而繫於春夏秋冬者。何謂也?然五臟一病輒有五也。假令肝病,色青者肝也,臊臭者肝也,喜酸者肝也,喜呼者肝也,喜泣者肝也。其病眾多,不可盡言也。四時有數,而並繫於春夏秋冬者也。針之要妙,在於秋毫者也。
白話文:
肝、心、脾、肺、腎,並且關聯到春夏秋冬。這是什麼意思呢?然而五臟一旦生病,往往有五種症狀。假設肝臟生病,臉色發青的是肝臟,有腥臭味的是肝臟,喜歡吃酸的是肝臟,喜歡大聲叫喊的是肝臟,喜歡哭泣的是肝臟。肝臟的疾病很多,無法全部說完。四季有一定的規律,並且與春夏秋冬有關聯。針灸的精妙之處,在於毫釐之間。
滑氏曰:五臟一病,不止於五,尤眾多也。雖其眾多,而四時有數。故並繫於春夏秋冬,及井滎俞經合之屬也。用針者,必精察之,詳此篇文義,似有缺誤。今且依此解之,以俟知者。
白話文:
滑氏說:五臟如果生了病,不只會影響到五臟本身,還會導致許多其他問題。雖然這些問題很多,但是它們在四季中有一定的規律。因此,所有病症都跟春夏秋冬四季有關,也跟井穴、滎穴、俞穴、經穴等經絡相關。使用針灸的人,一定要仔細觀察,並且詳細理解這篇文章的意思,好像有一些缺漏的地方。現在暫時依據這個理解來解釋,等待真正瞭解的人來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