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素難要旨》~ 卷二上 (10)

回本書目錄

卷二上 (10)

1. 二十、刺宜從時

失時反候者,百病不治。故曰:刺實者,刺其來也;刺虛者,刺其去也。此言氣存亡之時,以候虛實而刺則之,候氣之所在而刺之,是謂逢時。病在於三陽,必候其氣在於陽而刺之;病在三陰,必候其氣在於陰而刺之。

白話文:

錯過時機,反倒違背了疾病的自然變化規律,那麼各種疾病都治不好。所以說:治療實證,要趁其盛旺的時候刺絡放血;治療虛證,要趁其衰退的時候刺絡放血。這句話的意思是,要根據氣的盛衰消長來判斷虛實,然後選擇合適的時機進行針刺治療。也就是說,要觀察氣的所在部位,再進行針刺,這就是所謂的「逢時」。如果疾病位於三陽經,必須等到氣血充盈於陽經時再針刺;如果疾病位於三陰經,必須等到氣血充盈於陰經時再針刺。

2. 二十一、五奪不可瀉

形肉已脫,一奪也;大脫血之後,是二奪也;大汗出之後,是三奪也;大泄之後,是四奪也;新產大血之後,是五奪也;此皆不可瀉。

白話文:

身體已經消瘦無肉,這是第一種虛脫;在大量失血後,這是第二種虛脫;在大量出汗後,這是第三種虛脫;在嚴重腹瀉後,這是第四種虛脫;在剛生產大量出血後,這是第五種虛脫;這些情況下都不能進行瀉法治療。

3. 二十二、刺逆四時

春刺夏分,脈亂氣微,八淫骨髓,病不能愈,又且少氣。春刺秋分,筋攣逆氣,環為咳嗽,病不愈,令人時驚,又且哭。春刺冬分,邪氣著藏,令人脹,病不愈,又且欲言語。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懈惰。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慾無言,惕惕如人將捕之。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氣,時欲怒。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為,起而忘之。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臥,又且善夢。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淅淅時寒。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慾臥不能眠,眠而有見。冬刺夏分,病不愈,令人上氣,發為諸痹。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春刺絡脈,血氣外溢,令人少氣。

春刺肌肉,血氣環逆,令人上氣。春刺筋骨,血氣內著,令人腹脹。夏刺經脈,血氣乃竭,令人解亦。夏刺肌肉,血氣內卻,令人善悲。夏刺筋骨,血氣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經脈,血氣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絡脈,氣不外行,令人臥不欲動。秋刺筋骨,血氣內散,令人寒慄。

冬刺經脈,血氣皆脫,令人目不明。冬刺絡脈,內氣外泄,留為大痹。冬刺肌肉,陽氣竭絕令人善忘。凡此四時刺者,大逆之病,不可不從也。反之,則生亂氣相淫病焉。

白話文:

[二十二、針灸違反四時]

如果在春季進行夏季應有的針灸,會導致脈象紊亂,氣息微弱,身體受八種外界環境因素(風、寒、濕、暑、燥、火、疫癘、穢濁)影響,疾病難以痊癒,並且會感到氣力不足。

若在春季進行秋季應有的針灸,會引起筋肉收縮,氣逆,可能形成咳嗽,疾病不易康復,讓人時常驚嚇,甚至哭泣。

在春季做冬季應有的針灸,邪氣易進入臟腑,造成腹部脹滿,病情不會好轉,還會讓人多話。

夏季進行春季應有的針灸,病情不會改善,使人容易疲倦。

夏季進行秋季應有的針灸,病情不會好轉,讓人想保持沉默,時刻處於警戒狀態,好像有人要來抓他一樣。

夏季進行冬季應有的針灸,病情不會好轉,讓人氣力不足,時常想要發怒。

秋季進行春季應有的針灸,病情無法痊癒,讓人處於緊張狀態,想做事但一開始就忘記。

秋季進行夏季應有的針灸,病情無法痊癒,讓人更愛睡覺,且容易作夢。

秋季進行冬季應有的針灸,病情無法痊癒,讓人感到寒冷。

冬季進行春季應有的針灸,病情無法痊癒,讓人想睡卻睡不著,睡著了還會作夢。

冬季進行夏季應有的針灸,病情無法痊癒,讓人呼吸困難,引發各種關節痛。

冬季進行秋季應有的針灸,病情無法痊癒,讓人容易口渴。

在春季對皮膚表層的絡脈進行針灸,會使血氣外溢,讓人氣力不足。

在春季對肌肉進行針灸,血氣會在體內逆行,讓人呼吸困難。

在春季對筋骨進行針灸,血氣會在體內聚集,造成腹部脹滿。

在夏季對經脈進行針灸,血氣會枯竭,讓人感到虛弱無力。

在夏季對肌肉進行針灸,血氣會在體內退縮,讓人容易悲傷。

在夏季對筋骨進行針灸,血氣會上行,讓人容易發怒。

在秋季對經脈進行針灸,血氣會上行,讓人容易健忘。

在秋季對皮膚表層的絡脈進行針灸,氣血不會往外流動,讓人只想躺著不動。

在秋季對筋骨進行針灸,血氣會在體內散開,讓人感到寒冷。

在冬季對經脈進行針灸,血氣會大量流失,讓人視力減退。

在冬季對皮膚表層的絡脈進行針灸,體內氣血會外洩,留下嚴重的關節痛。

在冬季對肌肉進行針灸,陽氣會完全消失,讓人容易健忘。

總的來說,以上這些在四季中進行錯誤的針灸,會造成極大的危害,必須嚴格遵守。反其道而行,會導致身體氣血混亂,疾病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