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素難要旨》~ 卷二上 (3)
卷二上 (3)
1. 七、十二刺應十二經
凡刺有十二節,以應十二經。一曰偶刺,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後,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針之也。二曰報刺,報刺者,刺痛無常處也,上下行者,直內無拔針,以左手隨病所,按之乃出針,復刺之也。三曰恢刺,恢刺者,直刺傍之,舉之前後,恢筋急,以治筋痹。
四曰齊刺,齊刺者,直入一,旁入二,以治寒氣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以治痹氣小深者也。五曰楊刺,楊刺者,正內一,傍內四,而浮之,以治寒氣大博大者也。六曰直針刺,直針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氣之淺者也。七曰輸刺,輸刺者,直入直出,稀髮針而深之,以治氣盛而熱者也。
八曰短刺,短刺者,刺骨痹稍搖而深之,置針骨所,以上下摩骨也。九曰浮刺,浮刺者,傍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十曰陰刺,陰刺者,左右率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後少陰也。十一曰傍針刺,傍針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十二曰贊刺,贊刺者,直入直出,數髮針而淺之出血,是謂治癰腫也。
白話文:
[七、十二種針刺法對應十二條經絡]
總共有十二種針刺方法,分別與人體的十二條經脈相對應。第一種是偶刺,偶刺是用針在心臟或背部的疼痛點前後各刺一針,用於治療心臟疾病,這種針法是在疼痛點兩側下針。
第二種是報刺,報刺用於治療那些位置不固定的疼痛,這種疼痛可能在身體的上半部或下半部遊走。在施針時,針插入後不要立即拔出,而是用左手跟著疼痛的位置來移動,然後再拔針,再進行下一次針刺。
第三種是恢刺,恢刺是在疼痛點旁邊直刺,再將針頭前後提拉,以緩解緊繃的筋膜,用於治療筋膜疾病。
第四種是齊刺,齊刺是在同一點上直刺一針,在兩旁各斜刺一針,用於治療較深層的寒冷氣候引起的疾病,也可以說是三針法,同樣用於治療較深層的風濕病。
第五種是楊刺,楊刺是在同一點上直刺一針,在其四周各斜刺一針,然後輕輕地浮針,用於治療範圍廣大的寒冷氣候引起的疾病。
第六種是直針刺,直針刺是在拉開皮膚後直接刺入,用於治療表面的寒冷氣候引起的疾病。
第七種是輸刺,輸刺是直進直出,針孔間隔開一些,但深度加大,用於治療氣血旺盛且有熱症的疾病。
第八種是短刺,短刺是針對骨膜疾病,稍微搖晃針身,深入骨膜,針尖放置在骨膜上,上下摩擦骨膜。
第九種是浮刺,浮刺是在身體側面輕輕地浮針,用於治療肌肉緊繃和寒冷的疾病。
第十種是陰刺,陰刺是在左右兩側分別下針,用於治療因寒冷引起的昏厥,特別是足踝後方的少陰經絡。
第十一種是傍針刺,傍針刺是在疼痛點直刺一針,旁邊再斜刺一針,用於治療長期停留的風濕病。
第十二種是贊刺,贊刺是直進直出,多次下針,淺刺至出血,用於治療膿腫。
2. 八、黑白肥瘦刺
帝曰:願聞人之黑白肥瘦小長,各有數乎?岐伯曰:年質壯大,血氣充盈,膚革堅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廣肩腋,項肉薄,厚皮而黑色,唇臨臨然,其血黑以濁,其氣澀以遲,其為人也,貪於取興,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也。瘦人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輕言,其血氣清,易脫於氣,易損於血,刺此者淺而疾之。
刺肥人者以秋冬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之齊。
白話文:
皇帝問道:我想知道人的膚色是黑是白,體型是胖是瘦,身材是高是矮,這些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嗎?岐伯回答:如果一個人正值壯年,血氣充沛,肌膚堅韌,即使受到外邪侵擾,治療這種體型肥胖的人時,針刺應深入並延長留針時間。這種人通常肩膀寬闊,頸部肌肉不豐厚,皮膚厚且呈黑色,嘴脣有些下垂,他們的血液顏色偏黑且混濁,氣血運行緩慢且阻滯,他們的性格特徵是容易對事物產生興趣,治療這種人時,針刺應深入並延長留針時間,且增加針刺次數。
對於體型消瘦的人,他們皮膚薄且面色蒼白,肉體看起來削瘦,嘴脣薄且說話輕柔,他們的血氣清純,容易出現氣虛,也容易傷及血液,治療這種人時,針刺應淺入且迅速出針。
治療肥胖者應在秋季或冬季進行,因為這兩季與肺和腎相應,能助於排除體內濕氣;治療消瘦者應在春季或夏季進行,因為這兩季與肝和心相應,能助於滋養血氣。
3. 九、刺常人
曰刺常人奈何?視其白黑,各為調之。其端正敦厚者,其血氣和調,刺此者無失常數也。
白話文:
有人問,要如何針灸一般健康的人呢?應觀察其膚色的黑白,分別做出適當的調整。對於那些長相端正且體格敦厚的人,他們的血氣運行通常較為和諧,對這樣的人進行針灸,只要遵循一般的針灸原則與次數即可,不必特別改變。
4. 十、刺王公大人布衣
帝曰:夫王公大人,血氣之君,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慓悍滑利,其刺之淺深疾徐多少何如?岐伯曰:膏粱藿菽之味,何可同也!氣滑即疾出,其氣澀則出遲,氣悍則針小而入淺,氣澀則針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則欲疾,以此觀之。刺布衣者深而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其慓悍滑利也。寒痹內熱,刺布衣以火焠之,刺大人以藥熨之。
白話文:
皇帝問道:對於那些王公貴族,他們作為血氣旺盛的人羣,身體細膩脆弱,肌肉柔軟,血氣運行迅速且流暢,那麼在針灸治療時,針刺的深淺、快慢以及針量該如何掌握呢?
岐伯回答:這就像對於精美的食物和粗茶淡飯的消化吸收,怎麼可能是一樣的呢!如果氣血運行順暢,那麼針刺後應快速拔出;如果氣血運行緩慢,那麼針刺後就可以稍晚拔出。如果血氣旺盛,就應用小針且針刺深度較淺;如果血氣運行緩慢,就應用大針且針刺深度較深。針刺深,就要適當留針;針刺淺,就要快速拔針。由此看來,對普通百姓的針刺要深些並留針;對王公貴族的針刺則要輕些且慢些,這都是根據他們的血氣運行迅速且流暢的特點來決定的。對於患有寒性關節炎但內部有熱症的病人,如果是普通百姓,可以採用火焠法進行治療;如果是王公貴族,則應該使用藥物熱敷來治療。
5. 十一、刺壯士
帝曰:刺壯士真骨者奈何?岐伯曰:刺壯士真骨堅肉緩節,監監然,此人重則氣澀血濁,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勁則氣滑血清,刺此者淺而疾之。
白話文:
皇帝問道:對於身強體壯,骨骼堅固的人該如何進行針灸治療呢? 岐伯回答:這種壯士的身體特徵是骨骼堅硬,肌肉鬆軟,關節活動自如,看起來非常健康。這種人如果體重較重,則可能是因為氣滯血瘀,對於這種情況,針灸時應選擇深度針刺,並且延長針灸的時間,增加針灸次數。 反之,如果這種壯士的氣血運行順暢,那麼他們的氣質就會顯得輕盈,血色也會較為清澈。對於這種情況,針灸時應選擇淺度針刺,並且加快針灸的速度。
6. 十二、刺嬰兒
曰:刺嬰兒奈何?曰: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弱,刺此者以毫針,淺刺而疾髮針,日再可也。
白話文:
有人問說:為嬰兒進行針灸該怎麼做呢?回答是:嬰兒的身體特徵是皮肉柔嫩,血液量較少,氣力也比較弱。在對嬰兒進行針灸時,應該使用非常細小的毫針,並且只進行淺層的針刺,而且要快速地插針與拔針,一天可以進行兩次這樣的治療。
7. 十三、刺脈虛實淺深
脈實者深刺之,以泄真氣,脈虛淺刺之,使精氣無得出,以養其脈,獨出其邪氣。刺陰者深而留之,刺陽者淺而疾之。脈淺者勿刺,按其脈乃刺之,無令精出,獨出其邪氣耳。脈之所居,深不見者,勿按其脈而刺之,微內針而久留之,以致其孔脈氣也。
白話文:
如果脈搏強實,應深度下針,目的是將過剩的氣血釋放;若脈象虛弱,則只需淺層針刺,防止精氣流失,以養護脈絡,只將異常的氣排出。在陰性部位針刺時要深入並延長留針時間,在陽性部位針刺時則應淺入且迅速。
對於脈象淺顯的,不應立即針刺,應先按壓脈搏,確定位置再針刺,避免精氣流失,只將異常的氣排出。當脈絡所在的位置深到肉眼無法看見時,不要直接按壓脈絡針刺,應輕微插入針頭並延長留針時間,以達到疏通該部位脈絡氣血的效果。
8. 十四、十二經氣血刺
夫人之常數:太陽常多血少氣,少陽常少血多氣,陽明常多氣多血,少陰常少血多氣,厥陰常多血少氣,太陰常多氣少血,此天之常數。陽明多血多氣,刺陽明出血氣,太陽多血少氣,刺太陽出血惡氣;少陽多氣少血,刺少陽出氣惡血;太陰多血少氣,刺太陰出血惡氣;厥陰多血少氣,刺厥陰出血惡氣;少陰多氣少血,刺少陰出氣惡血也。
白話文:
人體的正常狀態如下:太陽經通常是血液較多而氣較少,少陽經通常是血液較少而氣較多,陽明經通常是氣和血都很多,少陰經通常是血液較少而氣較多,厥陰經通常是血液較多而氣較少,太陰經通常是氣較多而血液較少,這些都是人體自然的生理現象。
如果陽明經氣血都過多,我們可以對其進行放血或調氣;若太陽經血液較多而氣較少,我們則對其進行放血來去除不好的氣;若少陽經氣較多而血液較少,我們可以對其進行調氣並排出不好的血液;若太陰經血液較多而氣較少,我們對其進行放血來去除不好的氣;若厥陰經血液較多而氣較少,我們同樣對其進行放血來去除不好的氣;若少陰經氣較多而血液較少,我們可以對其進行調氣並排出不好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