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素難要旨》~ 卷二下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下 (3)

1. 十、癲狂

癲疾者,始生先不樂,頭重頭痛,視舉目赤,甚作極已而煩心,候之於顏,取手太陽陽明太陰,血變而止。癲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陽明太陽,左強者攻其右,右強者攻其左,血變而止。癲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陽陽明、手太陽,血變而止。治癲疾常與之居,察其所當取之處,病至視之,有過者瀉之,置其血於瓢壺之中。

白話文:

癲癇病,開始發作時,病人先是不高興,頭重頭疼,眼睛向上看時發紅,發作嚴重時感到煩躁,觀察病人的臉部,取手太陽、陽明、太陰等穴位放血,直到血色改變為止。癲癇病剛開始發作時,病人會大聲喊叫、喘氣、心悸,觀察手陽明、太陽等穴位,左側穴位較強的,就治療右側穴位,右側穴位較強的,就治療左側穴位,直到血色改變為止。癲癇病剛開始發作時,病人先反復抽搐,然後脊椎疼痛,觀察足太陽、陽明、手太陽等穴位,直到血色改變為止。治療癲癇病要經常和病人住在一起,觀察應該放血的地方,病情發作時,觀察病情,病情加重時就放血,把放出的血放在瓢或壺中。

至其發時,血獨動矣。不動灸窮骨二十壯,窮骨者骶骨也。骨癲疾者,䫲齒諸俞分肉皆滿,而骨居,汗出煩悗,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脈癲疾者暴僕,四肢之脈皆脹而縱,脈滿,盡刺之出血,不滿灸之。挾項太陽灸帶脈於腰相去三寸,諸分肉本輸,嘔多沃沫,氣下泄不治。

白話文:

當癲癇發作時,只有血在流動。不動灸二十壯於骶骨。骨癲癇病人的牙牀和俞穴的肌肉都很豐滿,而骨頭卻是空洞的,出汗、煩躁不安、嘔吐、粘液增多,而且氣往下洩,不能治癒。脈癲癇病人突然昏倒,四肢的脈搏都脹滿,而且縱向擴散。脈滿了,就盡量刺破放血;不滿時,就灸之。太陽經挾項脈與帶脈相交,在腰部相距三寸,諸分肉本來通達,嘔吐粘液增多,氣往下洩就不能治癒。

癲疾者,疾發如狂者死不治,狂始生,先自悲也,喜忘苦怒,善恐者,得之憂飢,治之取手太陰陽明,血變而止,及取足太陰陽明。狂始發少臥不飢,自高賢也,自辯智也,自尊貴也,善罵詈,日夜不休,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舌下少陰,視之盛者皆取之,不盛釋之也。狂言驚善笑,好歌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

白話文:

癲狂之人,発作猛烈者,無法救治。剛เริ่ม發病,會先自悲,喜歡遺忘痛苦發怒,容易受到驚嚇的人,因憂愁飢餓而患病,治療時取手太陰和陽明,血變後即可停止,再取足太陰和陽明。發狂初期,睡眠較少、不吃東西,自以爲聰明賢能,自己辯解自己的智慧,覺得自己尊貴,喜歡咒罵辱罵人,晝夜不休息,治療時取手陽明、太陽、太陰、舌下和少陰,凡是看爲嚴重的病症,都一併治療,不嚴重的就釋放。胡言亂語、突然受到驚嚇、喜歡唱歌、胡亂行事而無休止的人,是遭受驚恐後發病,治療時取手陽明、太陽、太陰。

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少氣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陽太陰陽明,足太陰,頭兩䫲,狂者多食,善見鬼神,善笑而不發於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陰太陽陽明,後取手太陰太陽陽明。狂而新發,未應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動脈,及盛者見血,有頃已,不已以法取之,灸骨骶二十壯。大熱偏身,狂而妄見妄聞妄言,視足陽明及大絡取之,虛者補之,血而實者瀉之。

白話文:

精神錯亂,視覺和聽覺出現幻覺,喜歡大聲呼叫,這些都是氣血運行失常所致。治療時應取手部太陽、太陰和陽明經,足部太陰經,頭部兩側的穴位。精神錯亂的人大多是飲食過多,容易出現幻視,經常發出傻笑而不說話,這些都是由於精神受到過度刺激而導致的。治療時應取足部太陰、太陽和陽明經,然後取手部太陰、太陽和陽明經。精神錯亂剛剛發病,尚未達到以上症狀的,可先取曲泉穴左右動脈,及針入充足出血時,過一會兒,若症狀還不緩解,則依法取穴治療,並在尾骶骨上灸二十壯。全身大熱,精神錯亂,出現幻覺、幻聽、胡言亂語,應觀察足部陽明經及其大絡是否通暢,如果是虛症,則應補氣血,如果是實症,則應瀉血。

因其偃臥,居其頭前,以兩手四指夾按頸動脈,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復止,如前熱去乃止,此所謂推而散之也。病在諸陽脈,且寒且熱,諸分且寒且熱,名曰狂。刺之虛脈視分盡,熱病已止。病初發歲一發不治,月一發不治,月四五發名曰癲,刺諸分諸脈,其無寒者,以針調之。

白話文:

由於患者平躺,醫生坐在患者頭前,用雙手四指夾住頸動脈,長時間的保持,然後將頸動脈捲起並切割推進,一直推到缺盆穴中然後停止,像前面一樣熱退了就停止,這就是所謂的推拿而分散的方法。疾病在諸陽經的脈絡,同時有寒有熱,諸分同時有寒有熱,這叫做狂。刺入空虛的脈絡,觀察直到諸分都治癒,熱症也已經停止。疾病在剛開始發作時,一年發作一次無法治癒,一個月發作一次無法治癒,一個月四五次發作就叫做癲癇,刺諸分諸脈,其中沒有寒症的,用針灸的方法治療。

2. 十一、頭

厥頭痛,面若腫,起而煩心,取之足陽明太陰。厥頭痛頭脈痛,心悲善泣,視頭動脈反盛者,刺盡去血,後調足厥陰。厥頭痛,頭貞貞頭重而痛,瀉頭上五行,行五,先取手少陰,後取足少陰。厥頭痛意善忘,按之不得,取頭面左右動脈,後取足太陰。厥陰頭項先痛,腰脊為應,先取天柱,後取足太陽。

白話文:

  1. 頭痛,臉像腫脹,坐起來感到煩躁,要治療足陽明太陰。

  2. 頭痛,脈搏疼痛,心裡悲傷容易哭泣,觀察頭痛的動脈反而旺盛的,刺破放出瘀血,然後再調理足厥陰。

  3. 頭痛,頭部沉重疼痛,治療頭部的五行,放鬆筋脈,先治療手少陰,然後治療足少陰。

  4. 頭痛,精神恍惚健忘,按壓時沒有疼痛感,治療頭面左右兩側的動脈,然後治療足太陰。

  5. 厥陰頭痛,項部先痛,腰脊相應,先治療天柱穴,然後治療足太陽。

厥頭痛頭痛甚,耳前後脈湧有熱,(一云有動脈)瀉出其血,後取足少陽。真頭痛,頭痛甚,腦盡痛,手足寒至節,死不治。頭痛不可取於俞者,有所擊墮,惡血在於內,若肉傷痛未已,可則刺不可遠取也。頭痛不可刺者,大痹為惡,日作者可令少愈,不可已,頭半寒痛,先取手少陽陽明,後取足少陽陽明。

白話文:

嚴重的頭痛,耳朵前後的脈搏湧動而且發熱,(另有說法是動脈)放出它的血,然後治療足少陽經。真正的頭痛,頭痛非常厲害,整個腦袋都痛,手腳冰冷到關節,死了也不能治。不能用俞穴治療的頭痛,是因為受到重擊或墜落,惡血在身體內部,如果肉體受傷引起的疼痛還沒痊癒,那就只能針灸治療,不能用遠端取穴法。不能針灸治療的頭痛,是大痹症引起的頭痛,每天發作的可以稍微好轉,但不能痊癒,頭痛只痛一半邊,先治療手少陽經和陽明經,然後治療足少陽經和陽明經。

3. 十二、痿

帝曰:五臟使人痿何也?岐伯曰: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也;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

白話文:

皇帝問:五臟會讓人得痿症,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回答:肺主人的皮毛,心主人的血脈,肝主人的筋膜,脾主人的肌肉,腎主人的骨髓。所以肺熱葉焦,皮毛就會虛弱,肌肉薄弱,就會產生痿痺;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挈脛縱,而不任地;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脾氣熱則胃幹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

帝曰:何以得之?曰:肺者臟之長也,為心之蓋也,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故曰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此之謂也!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故本病曰,大經空虛,發為肌痹,傳為脈痿。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馳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

白話文:

皇帝問:怎麼會得這種病?

回答說:肺是臟器中最大的,也是心的保護傘。如果有所缺失,所求不能得到,就會出現肺鳴,肺鳴之後肺部就會過熱,肺部組織就會焦灼。因此說,五臟因為肺熱葉焦,發作為痿躄,這就是說的這種病!悲哀過度,就會導致胞絡斷絕,胞絡斷絕則陽氣內動,發作時心下脹痛,小便多次而且帶血。因此,這種病的根本病因是,大經空虛,發作為肌肉麻痺,傳變為脈搏痿弱。思慮太多,所願不能得到,心意淫蕩於外,房事過多,宗筋鬆弛、縱緩,發作為筋痿,並且會出現遺精。

故《下經》曰:筋痿者生於肝,使內也。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潰,痹而不仁,發為肉痿。故《下經》曰:肉痿者,得之濕地也。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水臟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柘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

白話文:

因此,《下經》說:筋痿是起源於肝臟,是內部病變引起的。漸漸受到濕氣的侵襲,以水為介質,好像有什麼東西阻留著,居住的地方潮濕,肌肉變得濡濕潰爛,麻痺而失去知覺,發病為肉痿。《下經》說:肉痿是由居住在潮濕的地方引起的。有的人遠行勞累,碰上盛大的暑熱而感到口渴,口渴就會導致陽氣內攻,內攻就會使熱邪停留於腎臟。腎是水臟,如今水不剋制火,就會導致骨骼萎縮而髓空,所以腳無法承擔身體的重量,發病為骨痿。

故《下經》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帝曰:何以別之?曰: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帝曰:如夫子言可矣,論言治痿者獨取陽明何也?岐伯曰: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衝脈者,經脈之海也,主滲灌溪谷,與陽明合於宗筋。

白話文:

《下經》上說:骨痿是由於大熱造成的。黃帝說:如何區別呢?岐伯說:肺熱的人,面色蒼白,毛髮枯槁;心熱的人,面色發紅,脈絡充盈;肝熱的人,面色青灰,指甲枯槁;脾熱的人,面色發黃,肌肉蠕動;腎熱的人,面色發黑,牙齒乾枯。黃帝說:您說得對,但中醫典籍中談到治療骨痿,為什麼單獨採用陽明經呢?岐伯說:陽明經是五臟六腑之海,負責濡潤筋骨,筋骨負責束縛骨骼,使關節靈活。衝脈是經脈之海,負責滲灌溪谷,與陽明經在筋骨處匯合。

陰陽總宗筋之會,會於氣衝,而陽明為之長,皆屬於帶脈,而絡於督脈。故陽明虛,則宗筋縱,帶脈不引,故足痿不用也。治之各補其榮,而通其俞,調其虛空,和其逆順,筋脈骨肉,各以其時受月,則病已矣。帝曰:善!

白話文:

陰陽二氣是筋脈會聚的總綱,會聚在氣沖穴,而陽明經是其中最主要的經絡,它們都屬於帶脈,並且絡於督脈。所以,如果陽明經虛弱,那麼宗筋就會鬆弛,帶脈不能牽引,因此足部就會痿弱而不能使用。治療的方法是,分別補益各經絡的榮氣,疏通俞穴,調和虛空,使逆順相和,筋脈骨肉,各在適當時節接受月令的調養,那麼疾病就會痊癒了。皇帝說:「說得好!」

4. 十三、心痛

厥心痛與背相控,善瘈如從後觸其心。偃僂者,腎心痛也,先取京骨崑崙髮針不已,取然谷。厥心痛腹脹胸滿,心尤痛甚,胃心痛也,取之大都太白。厥心痛痛如以針刺其心,心痛甚者,脾心痛也,取之然谷太谿。厥心痛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取之行間太衝。

白話文:

  • 厥心痛和背部的疼痛互相影響,用力咳嗽時,好像有人從後背刺痛了心臟。

  • 彎腰駝背的人,是腎臟和心臟疼痛。先取京骨崑崙穴用針灸的方法治療,如果無效,再取然谷穴。

  • 厥心痛伴有腹脹和胸滿,心臟部位疼痛特別劇烈,這是胃和大腸都疼痛。治療時取大都穴和太白穴。

  • 厥心痛的疼痛感覺,就像用針刺了心臟一樣,疼痛特別劇烈,這是脾臟和心臟疼痛。治療時取然谷穴和太谿穴。

  • 厥心痛的病人,面色蒼白,就像死人一樣,整天都喘不過氣來。這是肝臟和心臟疼痛。治療時取行間穴和太衝穴。

厥心痛臥若徒居,心痛間動作痛益甚,色不變,肺心痛也,取之魚際太淵。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不可取於俞。心痛引腰脊欲嘔,取足太陰;心痛腹脹,嗇嗇然大便不利,取足少陰;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陽;心痛引小腹,上下無常處,便溲難,刺足厥陰;心痛但短氣不足以息,刺手太陰。心痛當九節刺之,按已,刺按之立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

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十椎及上紀,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背胸邪擊陰陽左右如此。

白話文:

真心痛臥若徒居:患者臥倒就像沒有人陪伴一樣,心痛間動作痛益甚:只要稍微一動就會心痛加重,色不變:臉色沒有變化,肺心痛也:這是肺和心同時受到損害引起的疼痛,需要取魚際和太淵穴來治療。

真心痛手足清至節:是指心痛非常嚴重,四肢發涼一直到關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心痛非常劇烈,早上發作,晚上就會死亡;晚上發作,早上就會死亡。心痛不可刺者中有盛聚:心痛到一定程度,不能再針刺,因為有太多瘀血聚集在心臟。不可取於俞 :不能在背部的俞穴上針刺。

心痛引腰脊欲嘔:心痛會引起腰部和脊背疼痛,並且有嘔吐的感覺,需要取足太陰穴來治療。心痛腹脹,嗇嗇然大便不利:心痛會引起腹脹,大便困難,並且有排便不暢的感覺,需要取足少陰穴來治療。心痛引背不得息:心痛會引起背部疼痛,並且呼吸困難,需要取足少陰穴來治療。不已取手少陽 :如果疼痛沒有緩解,可以取手少陽穴來治療。

心痛引小腹,上下無常處,便溲難:心痛會引起小腹疼痛,並且小便和大便都困難,需要取足厥陰穴來治療。心痛但短氣不足以息:心痛會引起呼吸急促,並且無法正常呼吸,需要取手太陰穴來治療。心痛當九節刺之:心痛應該在九個節點上針刺治療。按已,刺按之立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 :先用手指按壓疼痛的部位,如果疼痛緩解,再用針刺治療,立竿見影。如果疼痛沒有緩解,可以上下尋找疼痛的根源,找到後立即針刺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