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素難要旨》~ 卷二上 (1)

回本書目錄

卷二上 (1)

1. 卷二上

2. 《靈》、《素》

3. 一、用針方宜

帝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何也?岐伯曰:地氣使然也。故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鹼,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黑色理疏,其病皆為癰瘍,(音羊)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南方者,天地所長養之盛處也。

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亦從南方來。形樂志苦,病生於內,治之以針石。

白話文:

黃帝問道:醫生在治療疾病時,同樣一種病,但對不同的病人治療方法卻各不相同,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地理環境的影響所致。因此,在東方地區,是天地萬物開始生長的地方,這是一個盛產魚類和鹽的地方,靠近海洋和水源,那裡的人們主要吃魚,並且喜愛鹹食,他們都適應了當地的環境,享受著他們的食物。魚類食物容易讓人產生內熱,鹽分則易傷害血液,所以那裡的人皮膚較黑,毛孔粗大,他們的疾病多為膿腫類的,治療這種病適合使用砭石療法。因此,砭石療法也是從東方傳來的。

南方地區,是天地萬物成長最旺盛的地方。那裡的地勢較低,土壤濕潤,霧氣和露水常聚集在此,人們喜歡吃酸味的食物和動物的肉體,他們的皮膚細緻且面色紅潤,常見的疾病是肌肉抽搐和麻痹。治療這種病適合使用微針療法,因此,九針療法也是從南方傳來的。如果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優越但心情長期抑鬱,那麼他的疾病多由內心而生,這種情況下,針灸療法可以作為治療手段。

4. 二、九針式

帝曰:針之長短有數乎?岐伯對曰:一曰鑱針,取法巾針,頭大末銳,去末寸半卒,銳之長一寸六分。二曰員針,取法於絮針,筩(音同)其身而卵其鋒,針如卵形,員其末,長一寸六分。三曰鍉(音低)針,取法於黍粟之銳,長三寸半。四曰鋒針,取法於絮針,筩其身。鋒其末,刃三隅,長一寸六分。

五曰鈹(音彼)針,取法於劍鋒,末如劍,廣二寸半,長四寸。六曰員利針,取法於犛,針大如犛,且員且銳,微大其末,反小其身,又曰中身微大,長一寸六分。七曰毫針,取法於毫毛,尖如蚊虻喙,長一寸六分。八曰長針,取法於綦針,鋒利身薄,長七寸。九曰大針,取法於鋒針,尖如挺,其鋒微員,針形畢矣。

此九針之長短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針具的長短有規定嗎?岐伯回答說:第一種叫鑱針,仿效巾針的樣子,針頭大而針尾尖,從針尾起算一寸半的地方開始變尖,整體長度為一寸六分。第二種叫圓針,模仿絮針的形狀,針身圓筒狀,針尖呈卵形,針頭圓潤,全長也是一寸六分。第三種叫鍉針,模仿黍粟的尖銳形狀,長度為三寸半。第四種叫鋒針,仿效絮針的設計,針身圓筒狀,針尖三面有刃,長度同樣為一寸六分。

第五種叫鈹針,模仿劍尖的形狀,針尖像劍尖一樣寬二寸半,總長為四寸。第六種叫圓利針,模仿犛的形狀,針身大小如犛,既圓且尖,針尖略大,針身反而較小,也可以說是針身中部稍微粗大一些,全長為一寸六分。第七種叫毫針,模仿毫毛的形狀,尖端像蚊子或虻的口器一樣細,長度也是一寸六分。第八種叫長針,模仿綦針的樣子,針尖鋒利,針身薄,長度為七寸。第九種叫大針,模仿鋒針的設計,尖端像棍棒一樣,但針尖略呈圓形,至此,針的形狀全部介紹完畢。

以上就是九種針具的長短規定。

5. 三、九針應天地人時以起用

岐伯曰:夫聖人之起天之數也,一而九之。故以主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黃鐘數焉,以針應數也。帝曰:以針應九數奈何?岐伯曰:一者天也,天者陽也,五臟之應天者肺,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陽也,故為之治,針必大其頭而銳其末,令無得深入,而陽氣出。

二者地也,人之所以應土者肉也,故為之治。針必筩其身而員其末,令毋得傷肉分,傷則氣得竭。三者人也,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脈也,故為之治,針必大其身而員其末,令可以按末勿陷,以致其氣,令邪氣獨出。四者時也,時者四時八風之客於經絡之中為瘤病也,故為之治,針必筩其身而銳其末,令可以瀉熱出血,而痼病竭。

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於子行,陰與陽別,寒與熱爭,兩氣相搏,合為癰膿者也,故為之治,針必令其末如劍鋒,可以取大膿。六者律也,律者調陰陽四時而合十二經脈,虛邪客於經絡而為暴痹者也,故為之治,針必令尖如犛,且員且銳,中身微大,以取暴氣。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竅,邪之所客,經絡而為痛痹舍於經絡者也,故為之治,針令尖如蚊虻喙,靜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氣因之,真邪俱往,出針而養者也。

八者風也,風者人之股肱八節也,八正之虛風,八風傷人,內舍於骨解腰脊節腠理之間,為深痹也,故為之治,針必長其身,鋒其末,可以深取遠痹。九者野也,野者人之節解皮膚之間也,淫邪流溢於身,如風水之狀,而溜不能通於機關大節者也,故為之治,針大如挺,其鋒微員,以取大氣之不能過於關節者也。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身形亦應之,針有所宜,故曰九針。

人皮應天,人肉應地,人脈應人,人筋應時,人聲應音,人陰陽合氣應律,人齒面目應星,人出入氣應風,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野。故一針皮,二針肉,三針脈,四針筋,五針骨,六針調陰陽,七針應精,八針除風,九針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氣,此之謂有所主也。

白話文:

岐伯說:聖人根據天數來制定規則,由一至九,所以用來主管九個不同的地理區域。再將九乘以九,得到八十一,這就是黃鐘音律的數字基礎,也是針灸療法數字依據。黃帝問:如何用針灸來對應這九個數字呢?岐伯回答:一是代表天,天是陽性的象徵,五臟中與天相應的是肺,肺是五臟六腑的保護罩。皮膚和肺相關,是人體的陽性部分,因此治療時,針灸的針頭必須大而尖端銳利,避免深入肌膚,使陽氣得以釋放。

二是代表地,人體中與土壤相應的是肌肉,因此治療時,針灸的針身必須粗壯而末端圓潤,避免傷害肌肉組織,否則會導致氣息耗盡。三是代表人,人之所以能生存,靠的是血液循環,因此治療時,針灸的針身必須粗壯而末端圓潤,可以輕輕按壓末端,而不致陷入肌膚,這樣可以導引氣息,讓邪氣單獨排出。

四是代表時間,四季更迭,八方風向,這些外在因素影響經絡,可能形成腫瘤等疾病,因此治療時,針灸的針身必須粗壯而尖端銳利,可以排熱出血,清除固疾。五是代表聲音,聲音代表冬季和夏季的交替,這種陰陽轉換,冷熱交戰,兩種氣息衝突,可能形成膿瘍,因此治療時,針灸的針尖要像劍刃,可以抽取大膿。

六是代表音樂節奏,音樂節奏調整陰陽和四季,與十二條經脈相協調,邪氣侵入經絡,可能形成急性麻痺,因此治療時,針灸的針尖要像牛角,又圓又尖,中間微微膨脹,可以抽取急發的氣息。七是代表星辰,星辰代表人體的七個孔穴,邪氣侵入經絡,可能形成疼痛的麻痺,停留在經絡中,因此治療時,針灸的針尖要像蚊蟲的口器,靜靜而緩慢地進入,微小而持久地停留,讓正氣跟隨,邪氣隨之而去,拔針後進行休養。

八是代表風,風代表人體的四肢和關節,八個主要的虛風,風邪傷人,可能深入骨髓,腰脊關節,形成深度的麻痺,因此治療時,針灸的針身必須長而尖端銳利,可以深入抽取遠處的麻痺。九是代表地理區域,地理區域代表人體的關節和皮膚之間,邪氣流動於全身,像風水一樣,如果無法通過大關節,可能形成阻塞,因此治療時,針灸的針身大如棍棒,尖端微微圓潤,可以抽取大氣,解決無法通過關節的問題。一天代表天,二地代表地,三人代表人,四時代表時間,五音代表聲音,六律代表音樂節奏,七星代表星辰,八風代表風,九野代表地理區域,人體各部位也相應這些元素,針灸有其適用範圍,因此稱為九針。

人體的皮膚對應天,肌肉對應地,脈絡對應人,筋腱對應時間,聲音對應音律,陰陽合氣對應音樂節奏,牙齒和麪部對應星辰,呼吸對應風,九竅和三百六十五條經絡對應地理區域。因此,第一種針灸針對皮膚,第二種針對肌肉,第三種針對脈絡,第四種針對筋腱,第五種針對骨骼,第六種調節陰陽,第七種對應精神,第八種去除風邪,第九種疏通九竅,消除三百六十五節的氣息,這就是針灸的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