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武

《針灸素難要旨》~ 卷二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上 (6)

1. 三十、經刺

岐伯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於孫絡。留而不去,入於絡脈。留而不去,入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腸俱盛,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凡刺之數,先視其經脈,切而從之,審其虛實而調之。不調者經刺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白話文:

岐伯說:邪氣侵犯人體,必定首先停留於皮膚和皮毛。停留而不消失,就進入身體的肌肉層。停留而不消失,就進入身體的絡脈。停留而不消失,就進入身體的經絡。邪氣繼續向內與五臟相連,散佈在腸胃,陰陽兩腸都有病,五臟也就受傷了。這就是邪氣從皮膚和皮毛侵入,到侵犯五臟的整個過程。要治療這種情況,就應當治療經絡。凡是針刺的方法,首先要觀察經脈的走行,並按照經脈的走向進行針刺,仔細辨別病變的虛實,然後進行調整。虛證應當採用補法,實證應當採用瀉法。虛實不明顯的,應當根據經絡的走行來確定是補還是瀉。

2. 三十一、巨刺(繆刺刺絡脈巨刺刺經脈)

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則巨刺之。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經,非絡脈也。

白話文:

如果疼痛在左側而右側脈象出現異常,那麼就要使用巨刺的治療方法。邪氣侵犯經脈,左側盛放則右側出現病症,右側盛放則左側出現病症,也有相互轉移的情況。左側的疼痛還沒有消失,而右側脈象先出現異常,遇到這種情況肯定要使用巨刺的治療方法。一定要刺中經脈,而不是絡脈。

3. 三十二、脈刺

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病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病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數,名曰溢陽,陰溢陽為外格。脈口一盛,病在足厥陰,一盛而躁,在手心主。脈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在手少陰。

白話文:

人迎脈一盛,疾病在足少陽經;一盛而脈搏躁動,疾病在手少陽經。人迎脈二盛,疾病在足太陽經;二盛而脈搏躁動,疾病在手太陽經。人迎脈三盛,疾病在足陽明經;三盛而脈搏躁動,疾病在手陽明經。人迎脈四盛,且脈搏洪大而數,稱之為「溢陽」,陰盛於陽,為外感疾病。脈口脈一盛,疾病在足厥陰經;一盛而脈搏躁動,疾病在手心主經。脈口脈二盛,疾病在足少陰經;二盛而脈搏躁動,疾病在手少陰經。

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在手太陰。脈口四盛,且大且數者,名曰溢陰,溢陽為內關,內關不通死不治。人迎與太陰脈口俱盛四倍以上,命曰關格,關格者與之短期。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而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人迎二盛,瀉中太陽,補足少陰,二瀉一補,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

白話文:

脈口三盛,病在足太陰,如果三盛而躁,則在手太陰。脈口四盛,並且又大又數的,叫做溢陰,溢陽就是內關,內關不通,死後也不會治療。人迎與太陰脈口都盛四倍以上,叫做關格,患有關格的人與之短期。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補足厥陰,瀉兩次補一次,隔天取之,一定要仔細切脈而驗證,稀疏地取穴,上氣和順後才停止。人迎二盛,瀉中太陽,補足少陰,瀉兩次補一次,每隔二日取穴一次,一定要仔細切脈而驗證,稀疏地取穴,上氣和順後才停止。

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而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日二取之,必切而險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脈口一盛,瀉足厥陰而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上氣和乃止。脈口二盛,瀉足少陰而補足太陽,二補一瀉,二日一取之,必切而驗之,疏取之,上氣和乃止。

白話文:

如果人迎脈有三個(跳動不止的)脈搏,瀉足太陽經脈而補足太陰經脈,兩次瀉而一次補,每天取穴兩次,必須切取穴位並深刺,稀疏取穴,上氣調和後就停。

如果脈口有一個(跳動不止的)脈搏,瀉足厥陰經脈而補足少陽經脈,兩次補而一次瀉,每天取穴一次,必須切取穴位並驗證無誤,稀疏取穴,上氣調和後就停。

如果脈口有兩個(跳動不止的)脈搏,瀉足少陰經脈而補足太陽經脈,兩次補而一次瀉,兩天一次取穴,必須切取穴位並驗證無誤,稀疏取穴,上氣調和後就停。

脈口三盛,瀉足太陰而補足陽明,二補一瀉,日二取之,必切而驗之,疏而取之,上氣和乃止,所以日二取之者。太陽主胃,大富於穀氣,故可日二直取之也。人迎與脈口俱盛,三倍以上,命曰陰陽俱溢。如是者不開,則血脈閉塞,氣無所行,流淫於中,五臟內傷。如是者因而灸之,則變易而為他病矣。

白話文:

脈象三部都很旺盛,減弱足太陰,補足陽明,兩補一減弱,每天取針兩次,務必仔細觀察和驗證,否則取針過於疏忽,只有上部氣和才能停止(治療),所以每天取針兩次。太陽經主胃,胃氣極度充實,所以可以每天直接取穴。人迎和脈口都旺盛,比常人多三倍,叫做陰陽都過盛。如果這樣的人不治療,血脈閉塞,氣無處流行,留滯於體腔內,五臟內傷。遇到這樣的情況就施以灸法,就會變成其他疾病。

4. 三十三、淺深上下所宜

補須一方實深取之,稀按其痏,以極出其邪氣。一方虛淺刺之,以養其脈,疾按其痏,無使邪氣得入。邪氣來也緊而疾,穀氣來也徐而和。脈實者,深刺之,以泄其氣。脈虛者,淺刺之,使精氣無得出,以養其脈,獨出其邪氣。刺諸痛者,其脈皆實。故曰從腰以上者,手太陰陽明皆主之。

白話文:

補法的一方採實的方法抽取,須稀疏地按壓其患處,以極力消除邪氣。虛法的一方,淺刺取之,以滋養脈氣,輕輕按壓其患處,不讓邪氣侵入。邪氣來勢急促緊繃,脈氣來勢徐緩和暢。脈實者,深刺取之,以便使其氣疏洩出去。脈虛者,淺刺取之,使精氣不外出,藉以滋養其脈,而單獨排出其邪氣。刺治一切疼痛的病症,其脈多屬實。所以說,從腰部以上,手太陰、手陽明經脈都主治。

從腰以下者,足太陰陽明皆主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頭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膕。病生於頭者頭重,生於手者臂重,生於足得足重。治病者先刺其病所從生者也。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刺此病各以其時為齊。故刺肥人者秋冬之齊,刺瘦人者春夏之齊。

白話文:

腰部以下的部位,足太陰經和陽明經都管理著。上部的疾病,從下部治療;下部的疾病,從上部治療。頭部的疾病,取足部的穴位治療;腰部的疾病,取膕部的穴位治療。疾病出現在頭部,則頭部感覺沉重;疾病出現在手部,則手臂感覺沉重;疾病出現在足部,則足部感覺沉重。治療疾病時,首先要針刺疾病所產生的部位。春季的氣在毛孔,夏季的氣在皮膚,秋季的氣在肌肉,冬季的氣在筋骨。針刺治療時,要根據不同的季節選擇合適的穴位。所以,針刺肥胖的人,以秋冬兩季為宜;針刺瘦弱的人,以春夏兩季為宜。

病痛陰也痛而以手按之不得者陰也,深刺之。病在上者陽也,病在下者陰也。癢者陽也,淺刺之。病先起於陰者,先治其陰而後治其陽;病先起於陽者,先治其陽而後治其陰。刺熱厥者留針反為寒,刺寒厥者留針反為熱。刺熱厥者二陰一陽,刺寒厥者二陽一陰,所謂二陰者刺二陰也,一陽者刺一陽也。

白話文:

疼痛而用手按之不得者,是陰證,應深刺。病在上者是陽證,病在下者是陰證。瘙癢者是陽證,應淺刺。病先起於陰者,先治療其陰,然後治療其陽;病先起於陽者,先治療其陽,然後治療其陰。刺熱厥者,留針反而變成寒厥。刺寒厥者,留針反而變成熱厥。刺熱厥者,刺二陰一陽;刺寒厥者,刺二陽一陰。所謂二陰者,刺二陰也;一陽者,刺一陽也。

久病者邪氣入深,刺此者深內而久留之,間日而後刺之。必先調其左右,去其血脈,刺道畢矣。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氣,形肉未脫,少氣而脈又躁,躁厥者必為繆刺之。脈之所居,深不見者刺之,微內針而久留之,以致其空脈氣也,脈淺者勿刺。按絕其脈乃刺之,無令精出,獨出其邪氣耳。

白話文:

患上慢性病的人,邪氣深入。治療這樣的患者時,針刺要深而停留時間長,相隔幾天後才能再次針刺。必須先調節病患左右兩側的身體,疏通血脈,針刺的程序纔算完成。凡是針刺的方法,必須觀察病患的形體和氣色。形體和肌肉尚未恢復,氣息微弱,脈搏卻很躁亂,躁動得發出來的聲音,一定是被其他錯誤的針刺法所造成的。脈搏所在的部位,太深無法看到,必須刺入,輕輕地將針刺入深處並且停留一段時間,以使空脈的氣息上來。脈搏淺的不要針刺。按壓之後使脈搏不通暢才進行針刺,不要讓精氣流出來,只把邪氣引出來。

所謂三刺則穀氣出者,先淺刺絕皮以出陽邪,再刺則陰邪出者,少益深,絕皮致肌肉,未入分肉間也,已入分肉之間,則穀氣出。故刺法曰:始淺刺之,以逐邪氣,而來血氣;後刺深之,以致陰氣之邪,最後刺極深之,以下穀氣,此之謂也。

白話文:

所謂的三次刺血治療,就是穀氣出現的做法。第一次淺刺,刺到皮膚深層,排出體表的陽邪;第二次加深刺入,刺到肌肉,排出體內的陰邪;第三次刺到最深處,刺入肌肉間隙,排出穀氣。所以針灸的治療方法中說:開始淺刺,以驅除邪氣,並引出血液、氣血;接著加深刺入,排出體內的陰邪;最後刺入最深處,排出穀氣。這就是三刺治療穀氣的方法。

5. 三十四、人身左右上下虛實不同刺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關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

白話文:

天在西北方的區域會比較陰,所以人體的右耳和右眼不如左耳左眼視力和聽力好。大地的東南方向陽氣較重,所以人的左手和左腳不如右手和右腳靈活有力。東方屬陽,陽氣上升凝聚於上,所以耳目聰明,但手腳遲緩不利落。西方屬陰,陰氣積聚於下,所以耳目不聰明,但手腳靈活。

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臟。

白話文:

所以,感邪氣的人,邪在上面,右邊就嚴重;邪在下面,左邊就嚴重。這是天地陰陽無法完備的緣故,所以病邪就生根了。所以天有精氣,地有形體;天有四季,地有東西南北中五個方向,所以能成為萬物的父母。清陽之氣升上天,濁陰之氣降入地,所以天地有運動和靜止,神靈有綱紀,所以能產生、生長、收藏,周而復始。只有賢能之人,頭部與天相應,以頤養頭部;足部與地相應,以頤養足部;其間按照人情事理,以頤養五臟。

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穀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明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風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

白話文:

肺主天氣,與呼吸有關。咽喉主地氣,與飲食有關。肝主風氣,與情緒有關。心主雷氣,與血液有關。脾主穀氣,與消化有關。腎主雨氣,與泌尿有關。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的汗以天地之雨明之,陽的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風象雷。逆氣象陽,所以治病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所以邪風的到來,疾如風雨。

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則過,用之不殆。

白話文:

因此,高明的醫生先是診治皮膚和毛髮,其次診治肌肉和皮膚,再其次診治筋脈,然後診治六腑,最後診治五臟,而診治五臟時,病人也已經是半死半活了。之所以這樣,是天邪氣影響就會傷害人體的五臟,飲食冷熱不當就會傷害五臟,地上的濕氣影響就會傷害人體的皮膚、肉、筋、脈等。因此,高明的針灸者,會從陰部引到陽部,從陽部引到陰部,以右邊治療左邊,以左邊治療右邊,以自己瞭解對方,以表面觀察裡面的情況,以查看過多或不足之處的道理,即使很少的症狀也不放過,這樣運用針灸就不會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