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瑤真人

《針灸神書》~ 卷二·瓊瑤神書地部 (7)

回本書目錄

卷二·瓊瑤神書地部 (7)

1. 瓊瑤後傳手法二百二十九法

至今傳此妙穴法,上下分明氣不差,大師傳下諸穴道,說與他人理便佳。

2. 男女分膀胱大小腸二百三十法

大腸及小腸,胃脘是本鄉,膀胱借腎水,一十六丈長。

3. 男女論骨節經脈二百三十一法

毫如草木體如天,肢節參差度亦然,經水常流源海納,天河涌溢地河連。

4. 治腰腿痠疼二百三十二法

委中氣下血相應,補刮崑崙七次通,左取七盤精宮處,重加法補在人用。

5. 治腎虛腰疼二百三十三法

腎俞先提後攝針,搓搓捻捻用其心,委中氣下出血愈,再補承山指內循。

6. 治腰脊強仰俯不得二百三十四法

至陰用瀉灸無妨,血取委中即便康,腎俞加三從其補,刮提七次正相當。

7. 治閃挫腰脅痛二百三十五法

腰間閃挫瀉入中,尺澤先將氣下衝,腎俞瀉先刮先後,委中氣下血流通。

8. 治腿痠疼痛麻二百三十六法

環跳從來氣下行,還將風市補當呈,後提刮取重加灸,提動陽陵氣下平。

9. 治單腹脹鼓血氣等痛二百三十七法

左右七盤中脘間,重加左刮七遭還,氣海提補多刮取,三里提補瀉內關。

10. 治心胸疼痛二百三十八法

心胸疼痛最難當,先瀉大陵氣下忙,有積內關痛甚瀉,左盤中脘艾加詳。

11. 又治心胸疼痛二百三十九法

上脘右盤灸又加,三提四補內庭誇,四轉七彈出血准,下升三里灸無差。

12. 治腹中痛二百四十法

腹中疼痛瀉內關。四補三提內庭間,三轉七彈皆出血,左盤中脘右盤攀。

13. 又治腹中疼痛二百四十一法

丹田腹疼灸多安,左右盤來七七單,三里忙將氣下取,當時疼痛氣遂寬。

14. 治腳氣紅腫生瘡二百四十二法

腳氣疼來又生瘡,不生血海氣榮昌,太衝三里行間血,提瀉崑崙七遍多。

15. 治瘧疾二百四十三法

脾寒病證兩相侵,此法升陽又升陰,間使後谿兼取用,熱提冷搓在其針。

16. 治口眼喎斜二百四十四法

口眼喎斜氣不傳,升陽搓取地倉前,升陽喎左搓用右,喎右升陽搓左旋。

17. 治中風不語二百四十五法

不語中風氣上升,中衝加捻見浮沉,湧泉即使升陽法,取氣行時顯有能。

18. 治兩手拘攣半身不遂二百四十六法

兩手拘攣取曲池,外、間升陽至陽移,加持氣上忙催下,澤、渚相間氣下隨。

19. 治偏正頭風二百四十七法

偏正頭風左右攻,加搓百會指中窮,風池上下升陽取,束骨雙行針使通。

20. 治眼目腫痛二百四十八法

眼目腫痛實難煞,攢竹提來瀉最高,合谷忙將氣下取,晴明提刮血漸消。

21. 治耳聾二百四十九法

耳聾委中要升陽,聽會蟬鳴搓又彈,委中三里當氣下,翳風穴法照前行。

22. 治咳嗽有紅痰二百五十法

紅痰咳嗽病傳深,提補百勞灸共針,肺俞提從按刮彈,補從列缺艾加臨,仍將三里取氣下,脾俞補來提用心,中脘盤盤膏肓灸,四花提補妙中尋。

白話文:

患有嚴重咳嗽和紅痰的疾病已經蔓延很深了,需要用針灸和灸法來提補百勞。在背部肺俞穴的位置,用按、刮、彈等手法進行治療。在手部的列缺穴上,用艾灸加強治療。再取三里穴,瀉氣往下。在脾俞穴上進行補灸,用心提補。在中脘穴上塗抹膏藥並灸治。在四花穴上進行提補,妙用尋求。

23. 治吐血二百五十一法

吐血右盤中脘邊,中提七次刮戰旋,左盤氣海循七次,五遍中提灸自然,三里灸來氣上下,膻中瀉動灸無偏,乳根若灸二三壯,肺俞提按刮戰傳。

白話文:

吐血在右方的上腹部,上腹部位置往上提七次,刮痧並且旋轉,左方的上腹部位置往上提七次。五次以上腹部位置往上提,用灸法自然就好,三里穴灸法讓氣往上、往下。膻中穴瀉法,旋轉灸法,沒有偏向。乳根穴如果灸法,灸兩、三次,肺俞穴往上提、按壓、刮痧以及拔罐。

24. 肺壅咳嗽二百五十二法

肺壅咳嗽瀉膻中,肺俞先提後補攻,三里燒來取氣下,先提後補列缺同,曲池要補咳生嘔,中脘盤盤三次通,穴法已分先後取,其中妙用要依從。

白話文:

如果肺部鬱結而咳嗽,則瀉膻中穴。肺俞穴先提後補,加上攻取三里穴,以疏通氣機。列缺穴先提後補。曲池穴需要補瀉,咳嗽而嘔吐,中脘穴環繞按壓三次就可以通暢。針刺取穴的方法已經按先後順序分好了,其中妙用要按規律進行。

25. 治牙齒疼痛二百五十三法

牙齒陣陣痛相煎,呂細升陽出血先,專取升陽三里上,牙疼法度得仙傳。

26. 治疝氣偏疼二百五十四法

七疝偏疼取大敦,加將提按血流奔,大盤曲骨關元取,升上陰交使下升。

27. 治小水不通二百五十五法

小水不通在丹田,大盤攝動利用旋,陰交先上又取下,提動時間似湧泉。

28. 治轉食病二百五十六法

攻醫轉食取盤盤,中脘提搓摩自然,氣上加搓通使用,伸提要補又加彈。

29. 治大便閉結二百五十七法

便閉支溝氣上攻,升陽三里要搓松,搜松皮吸針頭住,再使伸提即便通。

30. 治足不能行懦弱無力二百五十八法

太衝氣下又彈針,取血崑崙妙理深,前穴無功三里下,三陰交處攝相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