葆光道人

《秘傳眼科龍木論》~ 卷之七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5)

1. 五·和劑方

(十四方)

錦鳩丸,治肝經不足。風邪內乘。上攻於眼。眼暗淚出。怕日羞明。隱澀癢痛。瞻視茫茫。多見黑花。或生翳膜。並皆治之。

斑鳩(一隻去皮毛腸嘴爪用文武火連骨炙乾用),牡蠣(去土取粉用),防風(去蘆),羯羊肝(一具薄批炙乾令焦),黃連(去須),蔓荊子(二升淘洗絹袋盛飯甑蒸少時曬),桂(去皮),杜蒺藜(去尖角炒各二兩),甘菊花(揀淨各五兩),蕤仁(去皮),羌活(去蘆),瞿麥,草決明(各三兩),白茯苓(去皮四兩),細辛(二兩)

上十五味為末。煉蜜和杵五百杵。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溫水或酒下。空心日午臨臥三服。如久患內外障眼。服諸藥不效者。漸加至五十丸必效。暴赤眼疼痛。食後用荊芥湯下二十丸。

駐景丸,治肝腎俱虛。眼常暗昏。多見黑花。或生障翳。視物不明。迎風有淚。久服補肝腎。增眼力。

車前子(三兩),干熟地黃(三兩),菟絲子(五兩酒浸別研為末)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送下。空心晚食前。日二服。

密蒙花散,治風氣攻注。兩眼昏暗。眵淚羞明。瞼生風粟。隱澀難開。或癢或痛。漸生翳膜。視物不明。久患偏頭疼。牽引兩眼。漸覺細小。昏澀隱疼。並暴赤腫疼。皆治之。

密蒙花(揀淨),羌活(去蘆),菊花(去土),石決明,杜蒺藜(炒去尖),木賊(各等分銼)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茶清調下,食後日二服。

羚羊角散,治大小兒一切風毒氣。上衝眼目。暴發赤腫。或生瘡疼痛。隱澀難開。羞明怕日。

羚羊角(半錢),川升麻,黃芩,車前子,甘草(各二十兩微炒),決明子(二十兩),草龍膽(去蘆),梔子仁(各五兩)

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後溫熟水調下。日三服。小兒服半錢。

秦皮散,治大人小兒風毒。赤眼腫疼。癢澀眵淚。昏暗羞明。

秦皮(銼),桂府,滑石(杵碎),黃連(各等分去須)

上為細末。每服半錢。沸湯點。去滓。溫熱頻洗。

鎮肝丸,治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昏暗癢痛。隱澀難開。眵多有淚。怕日羞明。時發腫赤。或生障翳。並皆服之。

決明子,地膚子,白茯苓(去皮),遠志(去心),茺蔚子,防風(去蘆頭及叉殳),蔓荊子(去白皮),人參(各一兩去蘆),青葙子,車前子,地骨皮(去土),柏子仁(炒),甘草(銼),甘菊花,柴胡(去蘆),玄參,山藥(各半兩),細辛(一分去苗)

上為末。蜜水煮糊。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米飲下。食後日三服。

菊睛丸,治肝腎不足。眼目昏暗。瞻視不明。茫茫漠漠。常見黑花,多有冷淚。久服補不足。強目力。

白話文:

五·和劑方

(十四方)

錦鳩丸,治肝經不足,風邪內侵,上攻於眼,眼昏暗流淚,怕光畏日,眼睛隱澀癢痛,視物模糊,眼前常看到黑點,或生翳膜,皆可治療。

藥材包括:斑鳩一隻(去皮毛腸嘴爪,文武火連骨炙乾)、牡蠣(去土取粉)、防風(去蘆)、羯羊肝一具(薄片炙乾至焦)、黃連(去須)、蔓荊子二升(淘洗後用絹袋盛裝,以飯甑蒸片刻再曬乾)、桂枝(去皮)、杜蒺藜(去尖角,炒)、甘菊花(揀淨)、蕤仁(去皮)、羌活(去蘆)、瞿麥、草決明(各三兩)、白茯苓(去皮四兩)、細辛(二兩)。

以上十五味藥材研磨成粉末,以煉蜜和勻,杵五百下,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溫水或酒送服,空腹、中午、睡前各服一次。若久患內外障眼,服用其他藥物無效者,可逐漸增加劑量至五十丸,必有效。若眼睛紅腫疼痛劇烈,飯後服用,以荊芥湯送服二十丸。

駐景丸,治肝腎俱虛,眼睛經常昏暗,眼前常看到黑點,或生障翳,視物不清,迎風流淚。久服可補肝腎,增強視力。

藥材包括:車前子(三兩)、熟地黃(三兩)、菟絲子(五兩,酒浸後研磨成粉)。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以煉蜜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溫酒送服,空腹及晚飯前各服一次。

密蒙花散,治風氣侵襲,兩眼昏暗,眼屎多、流淚、怕光,眼瞼生風粟(一種眼疾),眼睛隱澀難睜,或癢或痛,逐漸生翳膜,視物不清,久患偏頭痛,牽引兩眼,逐漸感覺眼睛細小、昏暗、隱隱作痛,以及眼睛紅腫疼痛,皆可治療。

藥材包括:密蒙花(揀淨)、羌活(去蘆)、菊花(去土)、石決明、杜蒺藜(炒去尖)、木賊(各等分,切碎)。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用茶水送服,飯後服用,一天二次。

羚羊角散,治大小兒一切風毒引起的症狀,上攻眼目,突然發作紅腫,或生瘡疼痛,眼睛隱澀難睜,怕光畏日。

藥材包括:羚羊角(半錢)、川升麻、黃芩、車前子、甘草(各二十兩,微炒)、決明子(二十兩)、草龍膽(去蘆)、梔子仁(各五兩)。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飯後用溫開水送服,一天三次。小兒服用半錢。

秦皮散,治大人小兒風毒引起的紅眼腫痛、癢澀、眼屎多、流淚、昏暗、怕光。

藥材包括:秦皮(切碎)、桂枝、滑石(搗碎)、黃連(各等分,去須)。

以上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錢,用沸水沖泡,去渣,溫熱頻頻洗眼。

鎮肝丸,治肝經不足,內受風熱,上攻眼目,眼睛昏暗癢痛、隱澀難睜,眼屎多流淚,怕光畏日,有時紅腫,或生障翳,皆可服用。

藥材包括:決明子、地膚子、白茯苓(去皮)、遠志(去心)、茺蔚子、防風(去蘆頭及叉枝)、蔓荊子(去白皮)、人參(各一兩,去蘆)、青葙子、車前子、地骨皮(去土)、柏子仁(炒)、甘草(切碎)、甘菊花、柴胡(去蘆)、玄參、山藥(各半兩)、細辛(一分,去苗)。

以上藥材研磨成粉末,以蜜水煮成糊狀,製成如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米湯送服,飯後一天三次。

菊睛丸,治肝腎不足,眼目昏暗,視物不清,模糊不清,眼前常看到黑點,流冷淚。久服可補不足,增強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