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應經》~ 婦人部
婦人部
1. 婦人部
月脈不調:氣海,中極,帶脈(一壯),三陰交,腎俞
月事不利:足臨泣,三陰交,中極
過時不止:隱白
下經若冷,來無定時:關元
婦人漏下不止:太衝,三陰交
血崩:氣海,大敦,陰谷,太衝,然谷,三陰交,中極
瘕聚:關元
赤白帶下:帶脈,關元,氣海,三陰交,白環俞(壯),間使(三十壯)
小腹堅:帶脈
絕子:商丘,中極
因產惡露不止:氣海,關元
產後諸病:期門
乳癰:下廉,三里,俠谿,魚際,委中,足臨泣,少澤
乳腫痛:足臨泣
難產:合谷(補),三陰交(瀉),太衝
橫生死胎:太衝,合谷,三陰交
橫生手先出:右足小趾尖(三壯),立產,炷如小麥大。
子上逼心,氣悶欲絕:巨闕,合谷(補),三陰交(瀉)如子手掬母心,生下男左女右手心有針痕,可驗。不然,在人中或腦後有針痕。
產後血暈不識人:支溝,足三里,三陰交
墜胎後手足如水,厥逆:肩井(針五分),若又見悶亂,急針三里。
胎衣不下:中極,肩井
陰挺出:曲泉,照海,大敦
無乳:膻中(灸),少澤(補此二穴神效)
血塊:曲泉,復溜,足三里,氣海,丹田,三陰交
婦人經事正行,與男子交,日漸羸瘦,寒熱往來,經血相競:百勞,腎俞,風門,中極氣海,三陰交。若以前證作虛勞治者,非也。
女子月事不來,面黃,乾嘔,妊娠不成:曲池,支溝,三里,三陰交
經脈過多:通里,行間,三陰交
無時漏下:三陰交
欲斷產:右足內踝上一寸。又一法,灸臍下二寸三分,三壯。
一切冷憊:灸關元
月水不調,因結成塊:針間使
白話文:
[婦女專區]
月經週期紊亂:可以考慮按摩或針灸氣海、中極、帶脈、三陰交、腎俞等穴位。
月經不順暢:可以試著刺激足臨泣、三陰交、中極等穴位。
月經過多不止:可以考慮隱白穴。
月經來潮若感冰冷,且時間不定:可以考慮關元穴。
婦女月經長期出血不止:太衝、三陰交等穴位可能有所幫助。
血崩現象:氣海、大敦、陰谷、太衝、然谷、三陰交、中極等穴位可能有助於止血。
腹部腫塊:關元穴可能有所幫助。
白帶或夾雜紅色的分泌物:帶脈、關元、氣海、三陰交、白環俞等穴位可能有助於改善。
腹部硬實:可以考慮帶脈穴。
不孕:商丘、中極等穴位可能有助於改善。
產後惡露不止:氣海、關元等穴位可能有助於止血。
產後各種問題:期門穴可能有助於改善。
乳房發炎:下廉、三里、俠谿、魚際、委中、足臨泣、少澤等穴位可能有助於治療。
乳房腫痛:足臨泣穴可能有助於改善。
生產困難:合谷、三陰交、太衝等穴位可能有助於順產。
胎兒橫位:太衝、合谷、三陰交等穴位可能有助於調整。
胎兒手先出:右腳小指尖端,可能有助於順產。
胎兒壓迫心臟,呼吸困難:巨闕、合谷、三陰交等穴位可能有助於緩解。
產後血暈,意識模糊:支溝、足三里、三陰交等穴位可能有助於改善。
墜胎後手腳浮腫,肢體冰涼:肩井、三里等穴位可能有助於改善。
胎盤未排出:中極、肩井等穴位可能有助於排出。
子宮脫垂:曲泉、照海、大敦等穴位可能有助於改善。
乳汁不足:膻中、少澤等穴位可能有助於增加乳汁。
血塊:曲泉、復溜、足三里、氣海、丹田、三陰交等穴位可能有助於改善。
女性月經正常進行中,與男性發生性行為後,逐漸消瘦,出現類似感冒的症狀,且月經混有血液:百勞、腎俞、風門、中極、氣海、三陰交等穴位可能有助於改善。
女性月經不來,面色蒼白,乾嘔,但並未懷孕:曲池、支溝、三里、三陰交等穴位可能有助於改善。
月經量過多:通裏、行間、三陰交等穴位可能有助於改善。
不規則的出血:三陰交穴可能有助於改善。
希望避孕:右腳內踝上方一寸處的穴位,或在肚臍下方二寸三分處灸三壯。
全身寒冷疲倦:灸關元穴可能有助於改善。
月經不調,導致形成血塊:針灸間使穴可能有助於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