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應經》~ 腸痔大便部
腸痔大便部
1. 腸痔大便部
腸鳴:三里,陷谷,公孫,太白,章門,三陰交,水分,神闕,胃俞,三焦俞
腸鳴而泄:神闕,水分,三間
食泄:上廉,下廉
暴泄:隱白
洞泄:腎俞
溏泄:太衝,神闕,三陰交
泄不止:神闕
出泄不覺:中脘
痢疾:曲泉,太谿,太衝,丹田,脾俞,小腸俞
便血:承山,復溜,太衝,太白
大便不禁:丹田,大腸俞
大便不通:承山,太谿,照海,太衝,小腸俞,太白,章門,膀胱俞
大便下重:承山,解谿,太白,帶脈
閉塞:照海,太白,章門
瀉泄:曲泉,陰陵,然谷,束骨,隱白,三焦俞,中脘,天樞,脾俞,腎俞,大腸俞
五痔:委中,承山,飛揚,陽輔,復溜,太衝,俠谿,氣海,會陰,長強。
腸風:尾竅骨盡處,灸百壯即愈。
大小便不通:胃脘(灸三百壯)
腸癰痛:太白,陷谷,大腸俞
脫肛:百會,尾竅(七壯),臍中(隨年壯)
血痔,泄,復腫:承山,復溜
痔疾,骨疽蝕:承山,商丘
久痔:三百(疑「二白」)(在掌後四寸),承山,長強
白話文:
腸鳴時可以按揉三里、陷谷、公孫、太白、章門、三陰交、水分、神闕、胃俞、三焦俞等穴位。
腸鳴伴隨腹瀉時,可以按揉神闕、水分、三間等穴位。
飯後腹瀉時,可以按揉上廉、下廉等穴位。
突然腹瀉時,可以按揉隱白穴。
持續腹瀉時,可以按揉腎俞穴。
腹瀉稀薄時,可以按揉太衝、神闕、三陰交等穴位。
腹瀉不止時,可以按揉神闕穴。
不知不覺排泄時,可以按揉中脘穴。
痢疾時,可以按揉曲泉、太谿、太衝、丹田、脾俞、小腸俞等穴位。
便血時,可以按揉承山、復溜、太衝、太白等穴位。
大便失禁時,可以按揉丹田、大腸俞等穴位。
便秘時,可以按揉承山、太谿、照海、太衝、小腸俞、太白、章門、膀胱俞等穴位。
排便費力時,可以按揉承山、解谿、太白、帶脈等穴位。
排便困難時,可以按揉照海、太白、章門等穴位。
腹瀉時,可以按揉曲泉、陰陵、然谷、束骨、隱白、三焦俞、中脘、天樞、脾俞、腎俞、大腸俞等穴位。
痔瘡時,可以按揉委中、承山、飛揚、陽輔、復溜、太衝、俠谿、氣海、會陰、長強等穴位。
肛門疾病時,可以灸尾竅骨盡處,灸百壯即可。
大小便不通時,可以灸胃脘,灸三百壯。
腸癰疼痛時,可以按揉太白、陷谷、大腸俞等穴位。
脫肛時,可以灸百會、尾竅(七壯),臍中(隨年壯)。
血痔伴隨腹瀉和腫脹時,可以按揉承山、復溜等穴位。
痔瘡伴隨骨疽蝕時,可以按揉承山、商丘等穴位。
久治不愈的痔瘡時,可以按揉三百(疑「二白」)(在掌後四寸)、承山、長強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