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灸經綸》~ 卷之四 (2)
卷之四 (2)
1. 手足症治
肩臂冷痛 凡人肩臂冷痛者,每遇風寒肩上多冷,或日須熱手撫摩,夜須多被擁蓋,庶可支持。此以陽氣不足,氣血衰弱而然。若不預為之治,恐中風不遂等症由此而成也。須灸肩髃二穴,方免此患。蓋肩系兩手之安否,環跳系兩足之安否,此不可不灸。輕者七壯,風寒甚者十四壯,或分二三次報之,但不可過多,恐臂細也。若灸環跳,則四五十壯無害。
又法灸膏肓 肩井
臂痛不舉
肩井 肩髃 曲池 淵液 曲澤(臂肘掣痛) 後谿(項強肘痛) 大淵(手腕痛) 陽谷(手膊痛)
手臂紅腫
液門 中渚
受濕手足拘攣
曲池 尺澤 腕骨 外關 中渚 五虎(在手食指無名指背間本節前骨尖上各一穴,握拳取之,主治手指拘攣)
臂腕五指疼痛
腕骨 支正
四肢麻戰蜷攣
中渚
五痹
曲池 外關 合谷 中渚 膏肓 肩井 肩髃
上中下三部痹痛
足三里
冷痹
陽陵泉
足痹不仁
腰俞 懸鐘(濕痹趾疼同治)
手背癰毒
中渚
渾身瘙癢麻痹
風市 懸鐘
腿叉風
腎俞 環跳 陽陵泉 懸鐘 崑崙
膝風腫痛
足三里 陽陵泉 陰陵泉 太衝 崑崙
足發熱
湧泉 然谷
膝脛冷痛
曲泉 厲兌
膝臏腫痛
厲兌 此穴合隱白治夢魔
腳氣 忽覺有蟲自足心行至腰中即暈絕久方甦醒,此真腳氣也。初覺即宜灸。
足三里 懸鐘 絕谷 風市 肩井 陽陵泉 陽輔 崑崙 照海 太衝
白虎歷節風
風市 此穴在膝上七寸外側兩筋間。又法令正身平立直,隨兩手著腿,當中指頭盡處陷中是穴(灸三五壯)
玉龍兼陰市,能治腳膝乏力
兩足轉筋
陽陵泉 承山 邱墟 三陰交 照海
腳踝(內筋急灸內踝四十壯,外筋急灸外踝四十壯)
腿膝冷痹,鶴膝風
陽陵泉 環跳 風市
濕痛兩腿瘡癢
血海
寒濕筋攣疼痛
環跳 風市
痿症
湧泉 陰谷 陽輔
足內廉腫痛
肩井 三陰交 大敦
足腕腫痛
解谿 邱墟
寒濕腳瘡
取足跗上三寸許,足腕正中陷處是穴,灸七壯神效。此穴當即是解谿穴 照海
手足逆冷
大都</p
白話文:
[手足病症與治療]
凡是肩臂感覺到冷痛的人,常常在遇到風寒時,會覺得肩膀特別冰冷,甚至白天需要熱手搓揉按摩,夜晚需多蓋棉被保暖,才能稍微緩解。這是由於體內的陽氣不足,氣血虛弱所致。如果不提前治療,可能會導致中風或是其他疾病。應當灸療肩髃二穴,才能避免這樣的困擾。因為肩部的健康直接關係到雙手的狀況,同樣地,環跳穴影響雙腳的健康,因此這些穴位不可不灸。病情輕微的灸七次即可,若是風寒嚴重的則需灸十四次,可以分成二到三次進行,但不宜過度,以免造成手臂變細。至於灸療環跳穴,則可達四五十次也無妨。
另一種方法是灸療膏肓、肩井穴。
手臂疼痛無法抬起
可灸肩井、肩髃、曲池、淵液、曲澤(用於手臂及肘部的抽痛)、後谿(用於頸部僵硬和肘部疼痛)、大淵(用於手腕疼痛)、陽谷(用於手背疼痛)。
手臂及手部紅腫
可灸液門、中渚。
因濕氣引起的手足拘攣
可灸曲池、尺澤、腕骨、外關、中渚、五虎穴(位於食指與無名指背側關節前方的骨尖上,各有一穴,握拳即可找到,用於手指拘攣)。
手臂、手腕及手指疼痛
可灸腕骨、支正穴。
四肢麻木、抽搐及蜷縮
可灸中渚穴。
五種類型的痹症
可灸曲池、外關、合谷、中渚、膏肓、肩井、肩髃穴。
上、中、下三部分的痹痛
可灸足三里穴。
冷痹
可灸陽陵泉穴。
足部痹痛,感覺遲鈍
可灸腰俞、懸鐘穴(濕痹和腳趾疼痛均可治療)。
手背生癰或感染
可灸中渚穴。
全身瘙癢及麻木
可灸風市、懸鐘穴。
大腿根部風濕
可灸腎俞、環跳、陽陵泉、懸鐘、崑崙穴。
膝蓋風濕腫痛
可灸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太衝、崑崙穴。
足部發熱
可灸湧泉、然谷穴。
膝蓋小腿冷痛
可灸曲泉、厲兌穴。
膝蓋腫痛
可灸厲兌穴,此穴配合隱白穴,可用於治療夢魘。
腳氣症:突然感到有如蟲子從腳心爬至腰部,隨即暈厥,過一陣子才恢復意識,這是真正的腳氣症。一發現就應當接受灸療。
可灸足三里、懸鐘、絕谷、風市、肩井、陽陵泉、陽輔、崑崙、照海、太衝穴。
白虎歷節風
可灸風市穴,此穴位於膝蓋上方七寸外側的兩條肌肉之間。另一種定位方式是:保持身體正直站立,雙手自然垂放於腿部,當中指指尖抵達的凹陷處即是穴位(灸三至五次)。
玉龍穴和陰市穴結合使用,能有效治療腳膝無力。
兩腳抽筋
可灸陽陵泉、承山、邱墟、三陰交、照海穴。
腳踝內側的筋緊繃,灸內踝四十次;外側的筋緊繃,灸外踝四十次。
腿部及膝蓋冷痹,鶴膝風
可灸陽陵泉、環跳、風市穴。
兩腿濕疹搔癢
可灸血海穴。
寒濕引起的筋肉收縮和疼痛
可灸環跳、風市穴。
痿證
可灸湧泉、陰谷、陽輔穴。
腳內側腫痛
可灸肩井、三陰交、大敦穴。
腳腕腫痛
可灸解谿、邱墟穴。
寒濕腳瘡
在腳背上方約三寸,腳腕正中間的凹陷處找穴,灸七次有奇效。此穴可能是解谿穴,另加灸照海穴。
手腳冰冷
可灸大都穴。
2. 二陰症略
夫二陰者所以通水道傳糟粕為地道之要會也。經曰濁陰出下竅,下竅者下焦之竅也。凡人飲食入胃,其精氣先輸脾歸肺,上行春夏之令以滋養周身,乃清氣為天者也。升已而下輸膀胱,行秋冬之令為傳化糟粕,轉味而出,乃濁陰為地者也。人能順四時之氣,起居有時,以避寒暑,飲食有節,及不暴喜怒,以順神志,常欲四時均平而無偏勝,則安。
不然,外感六氣之淫,內動五志之火,則大小便不通,或不禁,遺精、濁淫、諸淋、痔、疝之症作矣。分列各條於後。
一、夢遺精滑。丹溪分為二症,謂夢與鬼交為夢遺,不因夢感而自遺者為精滑。其實總為一遺精也。戴氏云遺精得之有四:有用心過度,心不攝腎,以致失精者;有因思色欲不遂,致精失位輸瀉而出者;有色欲太過,滑泄不禁者;有年壯氣盛,久無色欲,精氣滿泄者。其所由不同,其狀亦不一也。
考古治夢遺方,屬鬱滯者居大半是。又不專主於固澀也。如果腎虛精滑,宜治以補澀。若屬郁滯,宜治以通利。如濕熱內蘊,當從脾胃酌治。如欲火大熾,思想無窮,當從心治。醫家大法,總不外此數者,審而用之可也。
一、白濁之症。經所謂思想無窮,入房太甚,發為白淫。又脾移熱於腎,出白。二者皆隨溲而下也。又有濕痰流注者,有胃中濁氣下流,滲入膀胱者。丹溪謂赤濁者為心虛有熱,由思慮而得之。白濁者為腎虛有寒,因嗜愆而得之。又曰赤屬血,因小腸屬火故也。白屬氣,由大腸屬金故也。
靈樞謂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必先補中氣,使升舉之。而後分其臟腑、氣血、赤白、虛實,以治方得經旨。
一、精冷無子。何以明之?有稟受先天北方寒水之氣,腎臍常冷而不溫,雖當壯盛之年,亦隨肝陽鼓動而施泄。然氣體本寒,如春行冬令,萬物不得遂其生。此不可以法治。有勞傷少陰之臟,真陽失守,寒氣留止所藏之精,故無沖和生化之氣可用矣。法以散寒助暖,則陽施陰化,自得其平。
易曰:男女構精,萬物化生。男女者,乾坤之道也。乾以中爻之坤而成坎。坤以中爻之乾而成離。坎為水,離為火。水中得火而既濟之象成焉。若火獨炎上,水獨潤下,水火不交,則為未濟,何生化之有?靈樞曰:兩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精冷者,腎氣虛寒也。
一、淋症大綱有二:一曰濕。脾受積濕之氣,小便黃赤,甚則淋。一曰熱。風火鬱於上,而熱其病淋是也。分而言之,有石淋,小便下如沙石。有勞淋,勞倦即發。有血淋,心主血,氣通小腸,熱甚則搏於血脈,血得熱則流行入胞中與溲俱下。有膏淋,肥液若脂膏,又名肉淋。有氣淋,胞內氣脹,小腹滿,出少善數,尿
白話文:
[二陰症簡述]
二陰,指的是我們身體中處理水分與廢物的系統,它們負責排除體內的廢棄物,就像大地吸收並分解廢棄物一樣重要。根據古籍記載,身體中的濁氣(廢物)是由下焦(下腹部的器官)排泄出去的。當我們吃東西後,食物中的精華首先被輸送到脾臟,然後再到肺部,接著像春天和夏天一樣,滋養全身,這就是清氣(有益的氣息)。之後,這些清氣會下降到膀胱,像秋天和冬天一樣,將體內的廢物轉化並排出,這就是濁氣(廢物)的作用。只要我們跟隨四季的節奏生活,有規律地作息,避免寒冷和酷熱,飲食適量,保持情緒穩定,讓身體在四季中保持平衡,就能健康。
然而,一旦我們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或是內心的情緒波動,導致大小便不暢或失控,甚至出現遺精、濁淫、淋病、痔瘡、疝氣等疾病。接下來,將詳細說明這些病症。
- 夢遺精滑。丹溪將這種現象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在夢中與異性發生關係導致的夢遺,另一種是無需夢境刺激就自行遺精的精滑。實際上,這兩種情況都屬於遺精的範疇。戴氏指出,導致遺精的原因主要有四種:一是過度思考,心神無法控制腎臟,導致精液流失;二是對性的渴望未能實現,導致精液失調;三是性行為過度,無法控制精液的流失;四是正值壯年,精力旺盛,但缺乏性行為,導致精液自然溢出。這些原因各不相同,遺精的表現也不盡相同。
古代治療夢遺的藥方中,大多數是針對鬱悶和阻滯的情況,並不專門強調固澀(收縮)的效果。如果確實是腎虛導致的精滑,應使用補益和固澀的方法來治療;如果是鬱悶和阻滯導致的,應使用疏通和利尿的方法來治療;如果是由濕熱引起的,應從脾胃的角度進行治療;如果是由慾火旺盛導致的,應從心臟角度進行治療。醫生通常會遵循這些原則,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 白濁的病症。經典中提到,無休止的思維活動和過度的性行為會導致白濁。此外,脾臟過熱也會導致白濁。這些情況通常會隨著尿液一起排出。還有一種情況是由濕痰引起的,以及胃中的濁氣下瀉,滲入膀胱的情況。丹溪認為,紅色的濁液是心虛有熱,由思慮過度所致;白色的濁液是腎虛有寒,由過度縱慾所致。他進一步解釋說,紅色的濁液與血液有關,因為小腸屬火;白色的濁液與氣體有關,因為大腸屬金。
《靈樞》提到,如果中氣(身體的中間部位)不足,尿液和大便就會發生變化。首先應該補充中氣,使其上升,然後再根據臟腑、氣血、紅白的不同,確定虛實,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 精冷無子。如何理解這個問題呢?有的人由於先天的北方寒水之氣,腎臟和肚臍經常處於冰冷狀態,即使在壯年時期,也會在肝臟的陽氣鼓動下進行性行為。然而,他們的身體本質上是寒冷的,就像春天執行冬天的命令,萬物無法正常生長。對於這種情況,無法通過法律手段解決。另一種情況是勞損了少陰臟器,導致真正的陽氣流失,寒氣滯留在藏精的地方,因此無法產生溫和的生化之氣。對於這種情況,可以使用散寒助暖的方法,幫助陽氣發揮作用,促進陰氣的轉化,從而達到平衡。
《易經》說:「男女結合,萬物化生。」男女是天地之道的體現。乾卦以中爻的坤卦形成坎卦,坤卦以中爻的乾卦形成離卦。坎代表水,離代表火。水中有火,形成了既濟的象徵。如果只有火向上燃燒,只有水向下流淌,水火不能相交,就會形成未濟的象徵,何來生命的創造?《靈樞》說:「兩個神相遇,形成形體,常在身體中生長,這就是精。」精冷的人,腎氣虛寒。
- 淋病的主要病因有兩點:一是濕氣。當脾臟受到積累的濕氣影響時,小便會變得黃紅,嚴重時會形成淋病。二是熱氣。風火鬱結在上部,導致熱病,進而引起淋病。具體來說,有石淋,小便排出如沙石;有勞淋,勞累後發作;有血淋,心主血,氣通小腸,熱氣過盛會侵襲血脈,使血液受熱而進入胞中,與尿液一起排出;有膏淋,排出的液體像脂肪或油脂,又稱肉淋;有氣淋,胞內氣脹,小腹漲滿,排尿次數增多,尿量卻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