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機啟微》~ 附錄 (6)
附錄 (6)
1. 點洗諸方
南硼砂,珍珠,龍腦,珊瑚枝(各一錢),麝香(五分)
上五味,研極細,入藥中封定,如有取不盡藥,用淨水斟酌洗渲熬過,另於洗眼或膏子稠了,傾些小調解。
白話文:
將硼砂、珍珠、龍腦、珊瑚枝(各一錢),麝香(五分)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加入藥物中密封保存。如果藥物用不完,可用乾淨的水酌量洗滌、過濾,再熬煮。如果洗眼藥水或藥膏太稠,可以加少量清水調和。
2. 灸雀目疳眼法
《寶鑑》云:小兒雀目,夜不見物,灸手大指甲後一寸內臁橫紋頭白肉際,灸一炷,如小麥大。
小兒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壯,炷如小麥大,在手大指次指兩骨間陷者中。
按:灸法,詳見《資生》等經,茲不備錄。
白話文:
【灸雀目疳眼法的現代解譯】
《寶鑑》提到:小孩如果患有雀目症(夜盲症),在夜晚看不清東西,應在手掌大拇指指甲後方一寸,內臁橫紋頭與白肉交界處進行艾灸,灸一次,艾炷大小如同小麥。
對於小孩的疳眼(一種眼病),應在合谷穴(位於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凹陷處)進行艾灸,左右手各灸一次,艾炷同樣大小如小麥。
注:具體的灸療方法,詳情可參考《資生》等醫學典籍,此處不再詳細列出。
3. 附東垣諸先生治法
撥雲湯,治法見前東垣先生治徐總管條。
黃耆(一分),細辛葉(五分),柴胡(七分),生薑(五分),荊芥穗(一錢),羌活,防風(各一錢半),藁本,生甘草,升麻(各一錢),葛根,川芎(各五分),知母,歸身(各一錢),黃柏(一錢半)
作一服,水煎,稍熱服,食後。
助陽活血湯,治眼發之後,猶有上熱,白睛紅上壅,無疼痛,隱澀難開,多眵淚。
防風,黃耆,炙甘草(各五分),蔓荊子(二分),歸身(酒製,五分),白芷(三分),升麻(七分),柴胡(五分)
作一服,水煎,臨臥稍熱服。
神效明目湯,治眼稜緊急,致倒睫拳毛損目,及上下瞼赤爛,睛赤疼痛昏暗,冷淚常流下,則眼澀難開,眵淚皆滿眼。
葛根(一錢半),甘草(炙),防風(各一錢),蔓荊子(五分),細辛(二分),一法。加黃耆(一錢)
作二服,水煎,臨臥稍熱服。
廣大重明湯,治兩目瞼皆焮熱赤腫作痛,楞生瘡,多眵淚,隱澀不能開視,及眼瞼癢,搔之至破者,並皆治之。
草龍膽(酒炒),防風,生甘草,細辛(各一錢)
各杵如麻豆大,內甘草不銼,只作一梃,先以水一碗半,煎草龍膽一味,至一半,再入餘三味,煎至小半碗,濾去滓,用清汁帶熱洗,以重湯坐令熱,日用五七次。每洗畢,合目須臾。如胬肉泛長及癢,亦驗。
五秀重明丸,治翳膜遮睛,隱澀昏花。常服清利頭目。
干菊(開頭,五百朵),荊芥穗(五百穗),楮實子(五百粒),木賊(去節,五百莖),川椒(五百粒,炒去目)
為末,煉蜜為丸,彈子大。每服一丸,細嚼,徐徐嚥下。
升陽柴胡湯,
羌活,獨活,甘草根,歸身,熟地黃(各一兩),人參,黃耆,白朮(各半兩),澤瀉(三錢),白芍藥(一兩),陳皮,白茯苓,防風(各三錢),肉桂(五分),柴胡(一錢半),生地黃(酒炒,半兩),楮實子(酒拌,半兩),知母(酒製,三錢,夏月加至五錢)
每服五錢,水煎,稍熱服,食後。另合一料,煉蜜為丸,如桐子大,食遠茶清送下五十丸,。每日與前藥各一服。如天氣熱甚,加五味子三錢或五錢,天門冬五錢,更加芍藥、楮實子各五錢。
芎辛湯,治兩目晝夜隱澀難開,羞明畏日,目赤視物昏暗,神效。
芎藭,蔓荊子(各五分),細辛(二分),防風(一錢半),甘草,白芷(各一錢)
作一服,水煎,臨臥稍熱服。
羌活退翳丸,治內障,右眼小眥青白翳,大眥微顯白翳,腦痛,瞳子散大,上熱惡熱,大便時難,小便如常,遇天熱暖處,頭痛睛脹,能食,日沒後天陰則昏暗,此證亦可服滋陰地黃丸。
熟地黃(八錢),生地黃(酒製),歸身(酒製,焙),黃柏(制,各半兩),川芎(三錢),芍藥(一兩二錢),防己(二錢,酒製),知母(三錢,酒製),茺蔚子(半兩),牡丹皮(三錢),丹參(半兩),寒水石(一兩,生用),柴胡(半兩),羌活(三錢),黑附子(一錢,炮),
白話文:
附東垣諸先生治法
撥雲湯:治法詳見前東垣先生治療徐總管的記載。
配方:黃耆一分,細辛葉五分,柴胡七分,生薑五分,荊芥穗一錢,羌活、防風各一錢半,藁本、生甘草、升麻各一錢,葛根、川芎各五分,知母、歸身各一錢,黃柏一錢半。
用法:一劑,水煎,稍熱服用,飯後。
助陽活血湯:治療眼睛發炎之後,仍有上火症狀,眼白發紅充血,無疼痛感,眼睛隱澀難以睜開,眼屎淚水多。
配方:防風、黃耆、炙甘草各五分,蔓荊子二分,歸身(酒制)五分,白芷三分,升麻七分,柴胡五分。
用法:一劑,水煎,睡前稍熱服用。
神效明目湯:治療眼瞼紅腫緊急,導致睫毛倒插損傷眼睛,以及上下眼瞼紅腫潰爛,眼睛紅腫疼痛昏暗,經常流出冷淚,眼睛澀痛難以睜開,眼屎淚水充滿眼睛。
配方:葛根一錢半,甘草(炙)、防風各一錢,蔓荊子五分,細辛二分。 另可加黃耆一錢。
用法:兩劑,水煎,睡前稍熱服用。
廣大重明湯:治療雙眼眼瞼都紅腫熱痛,長出瘡瘍,眼屎淚水多,眼睛隱澀不能睜開視物,以及眼瞼發癢,搔抓至破損者,皆可使用此方。
配方:草龍膽(酒炒)、防風、生甘草、細辛各一錢。
用法:將藥材杵成麻豆大小,甘草不研碎,只作成一根。先用水一碗半煎煮草龍膽,煎至一半,再加入其他三味藥材,煎至半碗,過濾藥渣,用乾淨藥汁溫熱洗眼,再用熱藥汁熏洗,每日五到七次。每次洗完後,閉目片刻。若有胬肉增生或發癢,也同樣有效。
五秀重明丸:治療翳膜遮蓋瞳孔,眼睛隱澀昏花。常服可清利頭目。
配方:幹菊花(去蒂)五百朵,荊芥穗五百穗,楮實子五百粒,木賊(去節)五百莖,川椒(炒去蒂)五百粒。
用法:研磨成粉末,用蜂蜜製成彈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一丸,細嚼慢慢吞下。
升陽柴胡湯:
配方:羌活、獨活、甘草根、歸身、熟地黃各一兩,人參、黃耆、白朮各半兩,澤瀉三錢,白芍藥一兩,陳皮、白茯苓、防風各三錢,肉桂五分,柴胡一錢半,生地黃(酒炒)半兩,楮實子(酒拌)半兩,知母(酒制)三錢(夏季加至五錢)。
用法:每次服用五錢,水煎,稍熱服用,飯後。另取一劑藥材,煉蜜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飯後用淡茶送服五十丸,每日服用湯藥一劑及藥丸。如果天氣非常炎熱,可加五味子三錢或五錢,天門冬五錢,並增加芍藥、楮實子各五錢。
芎辛湯:治療雙眼晝夜隱澀難以睜開,怕光畏日,眼睛紅腫視物昏暗,療效顯著。
配方:芎藭、蔓荊子各五分,細辛二分,防風一錢半,甘草、白芷各一錢。
用法:一劑,水煎,睡前稍熱服用。
羌活退翳丸:治療內障,右眼內眼角有青白色翳膜,外眼角略微顯現白色翳膜,頭痛,瞳孔散大,上火怕熱,大便不暢,小便正常,遇上天氣炎熱或溫暖的地方,頭痛眼脹,能吃東西,日落後或陰天則視力昏暗,此症狀也可服用滋陰地黃丸。
配方:熟地黃八錢,生地黃(酒制)、歸身(酒制,焙)、黃柏(制)各半兩,川芎三錢,芍藥一兩二錢,防己(酒制)二錢,知母(酒制)三錢,茺蔚子半兩,牡丹皮三錢,丹參半兩,寒水石一兩(生用),柴胡半兩,羌活三錢,黑附子一錢(炮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