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機啟微》~ 卷之下 (11)
卷之下 (11)
1. 附方
凡傷甚者,從權倍加大黃,瀉其敗血。眵多淚多,羞澀赤腫者,加黃芩療之。
加減地黃丸,治症上同。
生地黃,熟地黃(各半斤),牛膝,當歸(各三兩),枳殼(二兩),杏仁,羌活,防風(各一兩)
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溫酒送下,淡鹽湯亦可。
上方,以地黃補腎水真陰為君,夫腎水不足者,相火必盛,故生熟地黃退相火也;牛膝逐敗血,當歸益新血為臣;麩炒枳殼和胃氣,謂胃為多血生血之所,是補其原,杏仁潤燥,謂血少生燥為佐;羌活、防風,俱升發清利,大除風邪,為七情五賊、飢飽勞役之病。睛痛者,與當歸養榮湯兼服;傷寒愈後之病,及血少血虛血亡之病,俱宜服也。
人參補陽湯,治傷寒餘邪不散,上走空竅,其病隱澀赤脹,生翳羞明,頭痛骨痛。
羌活,獨活(各六分),白芍藥,生地黃,澤瀉(各三分),人參,白朮,茯苓,黃耆,炙草,當歸(各四分),柴胡,防風(各五分),熟地黃(酒洗,炒,四分)
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渣熱服。
上方,分利陰陽、升降上下之藥也。羌活、獨活為君者,導陽之升也;茯苓、澤瀉為臣者,導陰之降也;人參、白朮,大補脾胃,內盛則邪自不容,黃耆、防風,大實皮毛,外密則邪自不入,為之佐也;當歸、熟地黃俱生血,謂目得血而能視,生地黃補腎水,謂神水屬腎,白芍藥理氣,柴胡行經,甘草和百藥,為之使也。
抑陽酒連散,治神水緊小,漸如菜子許,及神水外圍,相類蟲蝕者,然皆能睹物不昏,微有眊矂羞澀之證。
生地黃,獨活,黃柏,防風,知母(各三分),蔓荊子,前胡,羌活,白芷,生草(各四分),黃芩(酒製),寒水石,梔子,黃連(酒製,各五分),防己(三分)
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大熱服。
上方,抑陽緩陰之藥也。以生地黃補腎水真陰為君;獨活、黃柏、知母,俱益腎水為臣;蔓荊子、羌活、防風、白芷,群隊升陽之藥為佐者,謂既抑之,令其分而更不相犯也;生甘草、黃芩、梔子、寒水石、防己、黃連,不走之藥為使者,惟欲抑之,不欲祛除也。諸用酒製者,為引導也。
當歸補血湯,治男子衄血便血,婦人產後崩漏,亡血過多,致睛珠疼痛,不能視物,羞明酸澀,眼睫無力,眉骨太陽,俱各痠痛。
熟地黃,當歸(各六分),川芎,牛膝,白芍藥,炙草,白朮,防風(各五分),生地黃,天門冬(各四分)
作一服,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噁心不進食者,加生薑煎。
上方專補血,故以當歸、熟地黃為君;川芎、牛膝、白芍藥為臣,以其祛風續絕定痛而通補血也;甘草、白朮,大和胃氣,用以為佐;防風升發,生地黃補腎,天門冬治血熱,謂血亡生風燥,故以為使。
白話文:
[附方]
凡是傷勢嚴重者,可以適當增加大黃用量,瀉去淤血。眼睛分泌物多、淚多、眼部羞澀、紅腫者,加入黃芩治療。
加減地黃丸,治療症狀同上。
生地黃、熟地黃(各半斤)、牛膝、當歸(各三兩)、枳殼(二兩)、杏仁、羌活、防風(各一兩)
研磨成細粉,用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飯前,溫酒送服,淡鹽湯也可。
此方以地黃滋補腎臟精氣真陰為君藥,因為腎水不足,相火必然旺盛,所以用生熟地黃來瀉去相火;牛膝驅逐瘀血,當歸滋補新血為臣藥;麩炒枳殼和胃氣,因為胃是產生血液的重要器官,這是補益根本;杏仁潤燥,因為血液不足容易乾燥,所以為佐藥;羌活、防風,都具有升發、清熱利濕的功效,能去除風邪,用於治療七情(喜怒哀樂愛惡欲)所致的疾病,以及飢飽勞役等導致的疾病。眼睛疼痛者,可以同時服用當歸養榮湯;傷寒痊癒後的後遺症,以及血少、血虛、失血過多的疾病,都適合服用此方。
人參補陽湯,治療傷寒之後餘邪未盡,上犯頭面,症狀為眼睛隱痛、紅腫、生翳、羞明,伴隨頭痛、骨痛。
羌活、獨活(各六分)、白芍藥、生地黃、澤瀉(各三分)、人參、白朮、茯苓、黃耆、炙甘草、當歸(各四分)、柴胡、防風(各五分)、熟地黃(酒洗,炒,四分)
每次一劑,用兩碗水煎成一碗,去渣趁熱服用。
此方是分利陰陽、升降調節的藥物。羌活、獨活為君藥,起到引導陽氣上升的作用;茯苓、澤瀉為臣藥,起到引導陰氣下降的作用;人參、白朮,大補脾胃,內盛則邪氣自不能侵入;黃耆、防風,大補皮毛,外密則邪氣自不能入侵,為佐藥;當歸、熟地黃都滋補血液,因為眼睛需要血液才能看東西;生地黃滋補腎水,因為精氣屬腎;白芍藥理氣,柴胡疏通經絡;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
抑陽酒連散,治療眼睛內神水(晶狀體)縮小,形狀如同菜籽,以及眼睛神水周圍出現如同蟲蝕的症狀,但都能看見東西,只是稍微模糊、羞澀。
生地黃、獨活、黃柏、防風、知母(各三分)、蔓荊子、前胡、羌活、白芷、生甘草(各四分)、黃芩(酒製)、寒水石、梔子、黃連(酒製,各五分)、防己(三分)
每次一劑,用兩碗水煎成一碗,去渣,趁熱服用。
此方是抑制陽氣、緩解陰虛的藥物。以生地黃滋補腎臟精氣真陰為君藥;獨活、黃柏、知母,都滋補腎水為臣藥;蔓荊子、羌活、防風、白芷,是一群升發陽氣的藥物,作為佐藥,意思是既要抑制,又要使其分離,互不干擾;生甘草、黃芩、梔子、寒水石、防己、黃連,是作用不外洩的藥物,作為使藥,只是為了抑制,而不是祛除。所有用酒炮製的藥物,都是為了引導藥力。
當歸補血湯,治療男子鼻出血、便血,婦女產後出血不止,失血過多,導致眼珠疼痛,看不清東西,眼部羞明、酸澀,眼睫毛無力,眉毛和太陽穴都痠痛。
熟地黃、當歸(各六分)、川芎、牛膝、白芍藥、炙甘草、白朮、防風(各五分)、生地黃、天門冬(各四分)
每次一劑,用兩碗水煎成一碗,去渣,稍熱服用。噁心不想吃東西者,可以加生薑同煎。
此方專門滋補血液,所以用當歸、熟地黃為君藥;川芎、牛膝、白芍藥為臣藥,因為它們具有祛風、止血、止痛、通補血的功效;甘草、白朮,和胃氣,作為佐藥;防風升發,生地黃補腎,天門冬治療血熱,因為失血會導致風燥,所以作為使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