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樓玉鑰續編》~ 序
序
1. 序
歙縣西園鄭氏,以喉牙科名,歷世相傳,實擅起死回生之能術,而通乎神者矣。顧甚居奇守秘聲價自高,殊不知其所以炫世驚人攫盛名賺金錢者,全藉《重樓玉鑰》一書而已也。書分正續兩編,正編早已盛行於世,習是科者罔不奉為圭皋,盡皆謂為完壁,足以應用而有餘,而弗料其更有玄妙之續編在也。
白話文:
在歙縣西園,鄭氏以喉牙科聞名,他們的醫術代代相傳,真正具有起死回生的能力,堪稱通神。然而,他們過於珍藏祕傳,名聲和價格都很高,殊不知他們之所以能夠炫耀於世、令人驚嘆、獲得盛名和賺取金錢,完全依靠的是《重樓玉鑰》這本書。這本書分為正編和續編兩部分,正編早已在世上廣為流傳,學習這門醫術的人沒有一個不奉為圭皋,都認為它是完整的,足夠應用了,卻不知道還有一部玄妙的續編。
觀樞扶氏之自序言,是書之珍秘得書之艱難,至有不再他傳之哲,固屬從前人務獨善,不知道德之陋習,蓋其靈驗可貴之價值,實有倍於尋常之喉牙諸書者焉。正編言為僕人竊出,展轉傳鈔致坊間,亦得刊售,續編之什襲珍藏,當更較格外慎重矣。余家所藏之冊,系用桃花紙鈔訂者,字跡惡劣而潦草,裝訂粗率而顛錯,一見可知為乘機偷暇之所成折開印寫之情形猶宛在也。
白話文:
看樞扶氏的序言,這本書珍貴、難得,甚至有不再流傳給別人的想法,這當然是從前人只顧著自己,不知道德行的壞習慣導致的。但是,這本書的神奇驗方價值,的確比一般的喉科書籍還要高。正編據說是被僕人偷走,輾轉傳抄,然後在書市上販售,續編的部分更珍貴,收藏起來一定是格外慎重。我家的書是桃花紙抄寫裝訂的,字跡潦草又模糊,裝訂粗糙又顛倒,一看就知道是趁著空閒時間偷做出來的。折開印刷的狀況似乎還歷歷在目。
原書經樞扶先生一再增輯,特於喉症白腐專論加詳,近今坊本陳修園醫書中及以外有數種專言此症者,殊皆不及此書之縝密妥當也。此冊首頁有道光元年辛己歲大呂月歙南昌溪吳季儒鈔十八字,計其年月,距嘉慶九年,樞扶先生自序時才十有七年,正鄭氏鼎盛期間,萬無沽售流行之理,必屬至親密友,偵知藏處,如如姬盜兵符遵王賺竹垞之故事,以智誘計,取而得之者無疑也。
白話文:
這本書經過幾位先生增輯之後,在喉嚨疾病與白腐病的專論部分增加了更詳盡的內容。最近在坊間的醫書中,以及其他幾種專門談論這種疾病的書中,都沒有這本書講的詳細適切。這本書的首頁上有「道光元年辛己歲大呂月歙南昌溪吳季儒鈔」十八個字。計算它的年月,距離嘉慶九年,樞扶先生序言時才十七年,正是鄭氏鼎盛的時期,根本不可能為了謀利而流傳此書。必定是他的至親好友,得知了藏書的地點,就像魯肅智取荊州、諸葛亮調虎離山的計謀一樣,用智慧和計謀得到這本書的。
同治初年,兵燹方定,我邑蓮川周丈邦彥以數十青蛈得此於裨販擔頭庋置架間,一未寓目,以己習內科,此屬非其所學也。先君子萃庵公,見而喜之,假以歸涉閱一周,謂之曰:此鄭氏秘笈也。喉牙口舌得此,可以名家矣。周丈頓悟,急即索回。越數歲,家計益窘,又值其子將續絃乃以此冊作贈而告借銀幣,念番先君子,慨然允之,書遂為我家有矣。
白話文:
同治初年,戰火剛平息,我鄉蓮川的周邦彥大夫用幾十枚銅錢從一個小販的擔子上買到這本書,放在架子上,也從未去看過,因為他專攻內科,這本書並不屬於他的研究範圍。我的父親萃庵公,見到這本書後,非常高興,就把它借回家研究了一個星期,然後告訴周大夫說:「這可是鄭氏的祕笈啊!喉嚨、牙齒、嘴巴、舌頭方面有心裡得這本書的人,即可成為名醫了。」
周大夫突然醒悟,趕快想把書索回。幾年後,周大夫家的經濟越來越窘迫,又逢娶親之事,於是他就用這本書當作禮物,並說明是借錢。我的父親萃庵公,慨然答應,這本書就成為我們家的藏書了。
先君子豁達多能,望隆鄉邑,排紛解難,應給不暇,醫藥堪輿,雖皆素嗜,而迫於環境,不克精專,致此書亦從耽滯,歷廿餘年也,末一試用也。斯時先五兄石農挈眷居仁里岳家,從其外舅程金門先生兼習儒與醫學,光緒甲午菊秋,嫂氏徒嬰喉患,先即翁婿合治,繼延歙東舍頭專科程炳文,暨績城名醫葛巨川、章儀廷,仲貽諸先生診視,濟濟一堂,愈治愈劇,奄然一息,臥莫能興。
白話文:
我的父親胸懷豁達,才能眾多,在鄉裏聲望隆重,調解紛爭,解決難題,應接不暇。他喜歡醫藥和堪輿,雖然都非常愛好,但是由於環境所迫,不能精通專一,因此這本書也耽擱了二十多年,沒有試用過。這時,我的五哥石農帶着家眷住在仁裏岳家,就跟着他的岳父程金門先生一起學習儒家經典和醫學。光緒甲午年菊秋,嫂子突然得了喉嚨病,父親和岳父一起治療,後來又請來了歙東舍頭的專科醫生程炳文,以及績城的名醫葛巨川、章儀廷、仲貽諸位先生會診。大家濟濟一堂,但病勢卻越來越嚴重,嫂子終於一命嗚呼,臥牀不起。
石農乃函致家中筱濤大侄,備述病危,商量後事,尚欲秘弗與先祖母朱太宜人知,恐其年高鍾愛有素,致傷起居也。筱濤稟諸先居子倏爾憶及是書,急命檢出,專人星夜齎去,相距四十里以酉正發亥末至矣,方憂其經多延誤,不及挽救,復慮其治法少驗徒勞無功,舉室旁皇擾攘達旦。
白話文:
石農寫信給家中的筱濤侄子,述說自己的病危情況,商議後事,但希望先祖祖母朱太宜人不知道,以免她年老又疼愛石農的緣故,影響她的生活。筱濤告訴了先祖祖母。筱濤突然想起這封信,急忙命人找出來,派專人連夜送去。相隔四十里,酉正時分動身,到亥末纔到達。石農擔心信中的內容太多,耽誤治療時間,來不及挽救。又擔心治療方法效果不好,徒勞無功,全家人都焦急不安,吵吵鬧鬧到天亮。
錯午使者回言,至即照書配藥,煎服頭劑,得效如神,晨間再進一劑,己刻已起坐索粥,病去大半,我動身時,諄諄乞告堂上勿再記念,某已霍然就廖矣。蓋其所採用只養陰清燥湯,神功丹二方而已。於是乃共寶此書翁婿於數日中,倩人各鈔二冊,以備轉借之有失也。嗣後患此者較多,而愈可速。
白話文:
錯午使者回來回覆,說已經到了,按照藥方配藥,煎好後服用第一劑,效果非常靈驗,早上再服用一劑,到傍晚時已經能起牀並要求喝粥,病情已經好了一大半,我動身時,他再三拜託我不要再回診,他已經霍然康復了。他所採用的方劑只有養陰清燥湯和神功丹兩種。於是大家共同保管這本藥方,翁婿兩人幾天後,請人各抄寫兩本,以備轉借時不遺失。此後患這種疾病的人相當多,而大家都很快痊癒。
里中有患者,亦輒就先君子求診皆隨治而療焉。戊戌仲春先君子捐館舍,石農回里行道汽後歷遊宣城受聘豫章,俱以善治喉名緣以此為師承也。餘步石農之後懸壺七載,喉牙疾患療愈百數,實亦得此書之資益者也。親友中習醫及好義者,皆就索鈔,無不如願以償之,然余拙不自藏,夙懷普濟,思鈔傳之有限,欲付梓而
白話文:
鄉裏有病人,也常常就先父那裡求醫,凡經過先父醫治的也都病癒了。戊戌仲春,先父過世,我回到家鄉從事中醫行醫,後來到宣城遊歷,並受聘於豫章,都是因為擅長治療喉嚨疾病而有名氣,這也是我承襲先父的醫術。我追隨先父的腳步,行醫七年,治療過無數喉嚨和牙齒疾病的病人,實際上也是得益於這本書。親友中學習醫術或熱心公益的人,都來索要抄本,我沒有不滿足他們的願望的。但是我拙於藏書,夙夜懷著救濟世人的願望,想到手抄傳播畢竟有限,因此希望通過印刷出版,傳播給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