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囊秘喉書》~ 卷上 (5)

回本書目錄

卷上 (5)

1. (二十一)穿牙疔毒

先三日牙疼,發寒熱,痛不可忍,牙根上發一塊紫色者是,未破者為疔,已破者為毒。其色紅者可治,如青色者不治。

白話文:

在這段文字中,描述的是一種被稱為「穿牙疔毒」的疾病。大意是:在病發前三天,患者會感到牙齒疼痛,並伴隨發燒與畏寒,這種疼痛非常難以忍受。當在牙根附近出現一塊紫色的腫脹,這就是該疾病的徵兆。如果這塊腫脹尚未破裂,我們稱之為「疔」;若已經破裂,則稱之為「毒」。從顏色來判斷病情,如果腫脹呈現紅色,表示病情尚有治療的可能性;但如果是青色,則病情較為嚴重,治療的困難度相對提高。

2. (二十二)走馬疳

或因胎毒,或痘後發毒攻齒,牙根腐爛成疳,殺人最速。鼻梁發紅點如珠者,不治。惟螻蛄散可治。疳如醬色,一日爛一分,二日爛一分,故曰走馬,以喻速也。齒落盡者死。

白話文:

有時候是因為母體傳來的毒素,或是出疹後毒素影響到牙齒,導致牙根腐爛形成嚴重的口腔疾病,這種情況會迅速危及生命。如果鼻樑上出現像珠子一樣的紅點,這病基本上就無法治療了。只有螲蛄散這種藥物可以治療此病。這種病會讓口腔腐爛,一天爛一分,第二天再爛一分,所以稱之為"走馬疳",用來比喻病情發展的快速。一旦所有牙齒都脫落,病人就會死亡。

3. (二十三)小兒走馬疳

及牙槽風,俱要防齒落,左邊上門牙,為牙中之主,此牙一落,則余牙盡落矣,最重難治。若此牙不落,別牙雖落,治之可生。穿腮不治。有螻蛄散可治。青黑色者,難治。痧後疳,單用梧桐葉煎湯洗腳,即刻痊愈,應驗如神。【諤按:走馬疳之猝起者,宜用涼藥。若系病後而起,宜用附子、半夏加蔥白,搗爛,紮腳底,可愈。

相傳單方極多,類皆有效有不效,總之隨起隨治,尚有可愈之理。惟此症之涎唾極毒,一切器具,如押舌等,用後必須揩擦乾淨,免致傳染。】

白話文:

標題:(二十三)兒童快速惡化的牙周病

內容:對於牙齦炎和牙槽骨萎縮,我們必須預防牙齒脫落。特別是左側的上門牙,它是所有牙齒中的關鍵,一旦這顆牙齒掉落,其他牙齒也會跟著掉落,這種情況非常嚴重且難以治療。但如果這顆牙齒沒有掉落,即使其他的牙齒掉落,還是有可能進行治療並再生長。然而,如果已經穿腮,則無法治療。但有一種名為螌蛄散的藥物可以進行治療。如果是呈現青黑色的牙周病,則比較難以治療。在出疹後出現的牙周病,單純使用梧桐葉煎煮的水來洗腳,即可立刻痊癒,效果神奇。

諤按:對於突然發生的快速惡化的牙周病,應該使用清涼的藥物。但如果是在疾病後期纔出現,則應該使用附子、半夏,加上蔥白,將其搗碎,纏繞在腳底,可以治療。

傳說中有許多單獨使用的藥方,有的有效,有的無效,總的來說,只要一發現就立刻進行治療,還有痊癒的可能性。只是這種疾病的唾液極具毒性,所有用過的工具,例如壓舌器等,使用後都必須擦拭乾淨,以免造成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