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囊秘喉書》~ 卷下 (6)

回本書目錄

卷下 (6)

1. (三)百草膏

薄荷(八分),玉丹(五分),川貝(一錢),燈草灰(五釐),柿霜(八分),甘草(一分五釐),天花粉(一錢),冰片(二分),百草霜(一分)

白話文:

薄荷(五公克),玉丹(三公克),川貝母(六公克),燈草灰(零點三公克),柿霜(五公克),甘草(零點九公克),天花粉(六公克),冰片(一點二公克),百草霜(零點六公克)。

上藥研勻一處,用白蜜調膏頻咽,噙之即效。此膏專治喉癬及喉菌等症,若症重,兼服煎劑,並用吹丹。如治喉刺,玉丹、薄荷忌用。如見勞病已重,津竭火炎之候,亦不必用。

白話文:

  1. 將需要的藥材研磨均勻,混合在一起。

  2. 用白蜜調製成膏狀,並經常服用,含在口中即可發揮效果。

  3. 此膏藥專門治療喉癬和喉菌等疾病。

  4. 如果病情嚴重,可以同時服用煎劑,並使用吹丹。

  5. 如果要治療喉刺,則玉丹和薄荷不宜使用。

  6. 如果發現勞病已經很嚴重,且出現津液枯竭,火氣旺盛的情況,則不建議使用此膏藥。

2. (四)內托護心散

防毒攻心。

真綠豆粉(一兩),乳香(去油,五錢),燈心灰(少許),【諤按:余治溫邪挾毒,逆陷心包,每用綠豆衣炒銀花、朱燈芯為引方,甚效。可見用藥貴乎靈活,不可拘執一途也。】

白話文:

真正的綠豆粉(一兩),乳香(去油,五錢),燈心灰(少許)。

【諤按:我治療溫熱邪氣夾雜毒邪,導致逆流侵犯心包的疾病,經常使用炒過的綠豆衣、銀花、硃砂燈芯作為引導方,非常有效。由此可見,用藥貴在靈活,不可拘泥於一種方法。】

3. (五)又方

硃砂,甘草(各一錢),乳香(淨末三錢)

白話文:

硃砂和甘草各一克,乳香三克(研磨成細末)

上藥共研末,和勻,以生甘草一兩煎濃湯,調一匙,時時呷之。【諤按:此方不如前方清靈,擬加入翹心、山梔仁、綠豆衣等同煎,較妥。如痰涎壅甚,可服控涎丹數分。】

白話文:

將所有的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一兩生甘草煎煮出濃鬱的湯汁,然後加入一匙藥末,隨時服用。【諤按:這個方子不如前面那個方子清靈,建議加入翹心、山梔仁、綠豆衣等一同煎服,這樣比較妥當。如果痰液壅塞得很厲害,可以服用控涎丹幾分。】

4. (六)清肺飲

治痰濕氣逆咳嗽。

貝母,天花粉,甘草

上三味,水煎服。

白話文:

治療因痰濕引起的氣逆和咳嗽。

使用貝母、天花粉和甘草這三味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

5. (七)犀角地黃湯

治胃熱火邪吐衄。

犀角、生地、白芍、丹皮。又方,再加解毒藥,名犀角解毒湯。【諤按:解毒,如銀花、生甘草、料豆衣之屬。】

上四味,先用三物水煎去渣,入犀角汁熱服。

白話文:

犀牛角、生地、白芍藥、丹皮。另有一種藥方,再加入解毒草藥,叫做犀角解毒湯。【我的按語:解毒草藥,像是金銀花、生甘草、豆鼓衣這一類的。】

6. (八)導赤散

治口糜淋痛瀉火。

生地,木通,甘草梢

上三味,水煎服。一方再加竹葉。

白話文:

治療口腔潰瘍、小便疼痛和清熱降火。

使用生地、木通、甘草梢這三味藥材,用水煎煮後服用。另一個方子會再加入竹葉。

7. (九)四物湯

通治血家百病。

當歸,熟地,川芎,白芍

白話文:

  • 當歸:當歸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之功效。

  • 熟地:熟地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血益精、滋陰強壯、益氣生津之功效。

  • 川芎:川芎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通經活絡之功效。

  • 白芍:白芍是一種中藥材,具有養血調經、柔肝止痛、斂陰止汗之功效。

8. (十)六一散

(一名天水散)治表裡三焦濕熱,瀉火。

滑石(六兩),甘草(一兩,研末)

新汲水調服,或燈心湯下。

白話文:

這是一個叫做「天水散」的中藥方劑,用於治療表裡三焦濕熱,具有瀉火功效。

配方如下:

  • 滑石:六兩
  • 甘草:一兩,研磨成粉末

使用方法:

  • 將滑石和甘草粉末用新鮮的清水調和後服用。
  • 也可以用燈心湯送服。

9. (十一)蜜煎導法

治胃府無熱。便閉者,不宜輕攻,用此法。

白蜜,納銅器中,微火煎如飴,勿令焦,俟可丸,捻作挺,如指許長,如橄欖樣,納入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白話文:

將白蜜放入銅器中,用小火慢慢煎煮至濃稠如糖漿狀,注意不要讓它燒焦。等到可以揉成丸時,將其搓成長條形,大約手指長度,形狀類似橄欖,然後放入肛門內,用手緊緊按住。當需要排便時再取出。

10. (十二)瀉黃散

治胃火口瘡,並治脾火。

防風,甘草,黑山梔,藿香,石膏

上味,炒研末,蜜調服。

白話文:

  • 防風:具有解表散寒、勝濕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頭痛、關節腫痛等症。

  •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咳嗽、咽喉腫痛等症。

  • 黑山梔: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入血室、月經不調、瘡瘍腫痛等症。

  • 藿香:具有化濕解暑、理氣止瀉的功效,常用於治療暑濕感冒、腹瀉、嘔吐等症。

  • 石膏: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熱病、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症。

11. (十三)錢乙瀉黃散

治胃熱火鬱,及口瘡。

升麻、防風、白芷、黃芩、枳殼、半夏、石斛、甘草、水煎服。

白話文:

升麻、防風、白芷、黃芩、枳殼、半夏、石斛、甘草,加入水煎煮,服用。

12. (十四)清咽太平丸

治膈熱咽痛。

薄荷,川芎,柿霜,甘草,防風,犀角,桔梗

上為末,蜜丸。

白話文:

將薄荷、川芎、柿霜、甘草、防風、犀角、桔梗研磨成粉末,再用蜂蜜做成丸子。

13. (十五)甘露飲

治胃熱口瘡吐衄。

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甘草、石斛、黃芩、茵陳、枳殼、枇杷葉,一方加犀角,水煎服。

白話文:

生地、熟地、天冬、麥冬、甘草、石斛、黃芩、茵陳、枳殼、枇杷葉,有些醫方會再加入犀角,水煎服。

14. (十六)黃連解毒湯

涼血清熱解毒,口瘡可任之。

黃連、黃柏、黃芩,水煎服,此即三黃湯也。

白話文:

黃連、黃柏、黃芩,把他們一起水煎服用,這就是三黃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