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秘傳》~ 二、醫經錄要 (3)
二、醫經錄要 (3)
1. (一)《靈樞·經脈》篇
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囟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踹腳皆痛,小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趨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人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
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灸則強食生肉,緩帶披髮,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
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落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痹。
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白話文:
(一)《靈樞·經脈》篇
若身體活動便會導致衝擊性的頭痛,眼睛像是要脫出來一樣,脖子好像被拔掉似的疼痛,脊椎疼痛,腰部像斷裂一樣,大腿無法彎曲,膝蓋像打結一樣,小腿像裂開一樣,這就是踝厥。這是經脈受損導致的疾病,症狀包括痔瘡、瘧疾、狂躁、癲癇、頭部囟門、後頸部疼痛,眼睛發黃流淚、鼻衄,頸部、背部、腰部、臀部、膝蓋、小腿、腳部都疼痛,小指不能活動。治療這些疾病,病情嚴重就瀉,病情虛弱就補,發熱就急速治療,寒冷就緩慢治療,氣血下陷就灸治,病情不輕不重就按經脈取穴治療。病情嚴重者,人迎脈搏比寸口脈搏大一倍以上;病情虛弱者,人迎脈搏反而比寸口脈搏小。
腎經足少陰脈,起於小指下方,斜行至足心,從然谷穴下方出來,沿內踝後方上行,經過跟腱中點,上行至小腿內側,從膝蓋內側出來,上行至大腿內側後緣,穿過脊柱連接腎臟,並與膀胱相通。其直行的部分,從腎臟上行貫穿肝臟、膈肌,進入肺部,沿著喉嚨,到達舌根;其分支,從肺部出來與心臟相連,注入胸腔。若身體活動便會導致飢餓不想吃東西,臉色像枯柴一樣,咳嗽咳出帶血的痰,呼吸急促並發出呼哧呼哧的聲音,坐着就想站起來,眼睛呆滯好像什麼也看不見,心慌意亂像飢餓一樣,氣不足則容易恐懼,心神不安好像有人要抓他一樣,這就是骨厥。
這是腎臟受損導致的疾病,症狀包括口乾舌燥,咽喉腫痛,呼吸困難,咽喉乾燥疼痛,煩躁不安、心痛,黃疸、腹瀉,脊椎和股骨內後緣疼痛,肢體痿弱,嗜睡,腳底發熱疼痛。治療這些疾病,病情嚴重就瀉,病情虛弱就補,發熱就急速治療,寒冷就緩慢治療,氣血下陷就灸治,病情不輕不重就按經脈取穴治療。灸治後要強迫自己進食生肉,頭髮披散,拄着粗大的棍子穿著厚重的鞋子走路。病情嚴重者,寸口脈搏比人迎脈搏大一倍以上;病情虛弱者,寸口脈搏反而比人迎脈搏小。
心經手厥陰經及心包絡經,起於胸腔,通達心包絡,向下穿過膈肌,與三焦經相連;其分支,沿胸部外側到腋下三寸處,上達腋窩,向下沿著上臂內側,行走在太陰經與少陰經之間,進入肘部,下行至前臂,經過兩條肌腱之間,進入手掌,沿著中指走向指尖,其分支,從手掌分出,沿著小指次指走向指尖。若身體活動便會導致手掌發熱,胳膊肘攣縮疼痛,腋窩腫脹,嚴重時胸脅部脹滿,心悸,面紅目黃,喜歡發笑不停。
這是經脈受損導致的疾病,症狀包括煩躁不安,心痛,手掌發熱。治療這些疾病,病情嚴重就瀉,病情虛弱就補,發熱就急速治療,寒冷就緩慢治療,氣血下陷就灸治,病情不輕不重就按經脈取穴治療。病情嚴重者,寸口脈搏比人迎脈搏大一倍;病情虛弱者,寸口脈搏反而比人迎脈搏小。
三焦經手少陽經,起於小指次指指尖,向上經過兩指之間,沿著手腕外側,經過前臂外側兩塊骨骼之間,上行至肘部,沿著上臂外側到達肩部,然後與足少陽經交叉,進入鎖骨上窩,佈於胸部中央,散佈到心包,向下經過膈肌,與三焦經相連;其分支,從胸部中央上行至鎖骨上窩,上達頸部,連接到耳後,直向上行,從耳上角出來,彎曲向下經過面頰到達下頜;其分支,從耳後進入耳內,從耳前出來,經過承漿穴前方,經過面頰,到達目外眥。若身體活動便會導致耳聾,感覺昏昏沉沉,咽喉腫痛,喉嚨阻塞。
這是氣機受阻導致的疾病,症狀包括出汗,目外眥疼痛,面頰疼痛,耳後、肩部、上臂外側、肘部、前臂外側都疼痛,小指次指不能活動。治療這些疾病,病情嚴重就瀉,病情虛弱就補,發熱就急速治療,寒冷就緩慢治療,氣血下陷就灸治,病情不輕不重就按經脈取穴治療。病情嚴重者,人迎脈搏比寸口脈搏大一倍;病情虛弱者,人迎脈搏反而比寸口脈搏小。
膽經足少陽經,起於目外眥,向上到達頭角,向下經過耳後,沿著頸部行走在手少陽經之前,到達肩部,然後與手少陽經交叉,進入鎖骨上窩;其分支,從耳後進入耳內,從耳前出來,到達目外眥後方;其分支,從目外眥分出,向下經過大迎穴,與手少陽經相合,到達下頜,向下經過頰車穴,向下經過頸部與鎖骨上窩相合,向下經過胸腔,穿過膈肌連接肝臟和膽囊,沿著脅肋內側,從氣街穴出來,繞過毛際,橫行進入髀厭穴;其直行的部分,從鎖骨上窩向下經過腋窩,沿著胸部經過季肋部,向下與髀厭穴相合,向下沿著大腿外側,從膝蓋外側出來,下行至腓骨外側前方,直下到達外踝前,沿著足背上行,進入小指次指之間,其分支,從足背分出,進入大拇指之間,沿著大拇指外側的骨骼內側出來,返回穿過指甲,從三毛穴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