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慎庵

《金針秘傳》~ 二、醫經錄要 (4)

回本書目錄

二、醫經錄要 (4)

1. (四)《靈樞·小針解》

此篇乃前篇之註解,與《素問·針解篇》大同小異,皆古聖針法之真傳。恐後世以訛傳訛,故特著此二篇,以防後世之貽誤。凡習針法者,萬不可不讀。

白話文:

這篇是前篇的注釋,與《素問·針解篇》大體相同,都是古代聖賢針灸方法的真傳。擔心後世以訛傳訛,因此特別撰寫這兩篇,以防止後世出現錯誤。凡是學習針灸方法的人,絕對不可不讀。

所謂易陳者,易言也,難入者,難著於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氣有餘不足,可補瀉也。神客者,正邪共會也。神者,正氣也。客者,邪氣也。在門者,邪循正氣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經之疾也。惡知其原者,先知何經之病所取之處也。

白話文:

所謂「易陳者」,是指容易發病與治療的疾病,也就是容易用言語說明和診斷的疾病。「難入者」,是指難以發作和診斷的疾病,也就是難以用言語說明和診斷的疾病。

「粗守形者」,是指保守地遵守診法和治療法,也就是根據患者的症狀和體徵來診斷和治療疾病。「上守神者」,是指注重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也就是根據患者的精神狀態來診斷和治療疾病。

「神客者」,是指正氣和邪氣同時存在的狀態,也就是患者既有正氣也有邪氣。「神者」,是指正氣,也就是患者體內的正常能量。「客者」,是指邪氣,也就是患者體內的異常能量。

「在門者」,是指邪氣通過正氣出入的途徑,也就是邪氣通過正氣的孔竅、經絡等出入患者體內。「未睹其疾者」,是指在疾病出現之前就能預知,也就是在疾病發作之前就能診斷出疾病。

「惡知其原者」,是指知道疾病的根源,也就是知道疾病的病因和病機。

刺之微在數遲者,徐疾之意也。粗守關者,守四肢而不知血氣正邪之往來也。上守機者,知守氣也。機之動不離其空中者,知氣之虛實,用針之徐疾也。空中之機清淨以微者,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其來不可逢者,氣盛不可補也。其往不可追者,氣虛不可瀉也。不可掛以發者,言氣易失也。

白話文:

針灸的妙處在於施針的間隔時間,徐疾是指針刺的快慢。粗略地把關的人,他只知道守護四肢,卻不知道血氣盛衰盈虛的變化。高明的把關人,他知道守護氣血。把關的動態離不開那個虛空,知道氣血的虛實,用針刺的快慢也就能掌握了。虛空之機清淨而且微小的人,針刺就能得氣,細心留意守住氣血,別讓它散失了。氣血盛的時候不能再補了。氣血虛的時候不能再瀉了。不可輕易地施針,因為氣血很容易散失。

扣之不發者,言不知補瀉之意也,血氣已盡而氣不下也。知其往來者,知氣之逆順盛虛也。要與之期者,知氣之可取之時也。粗之暗者,冥冥不知氣之微密也。妙哉!工獨有之者,盡知針意也。往者為逆者,言氣之虛而小,小者逆也。來者為順者,言形氣之平,平者順也。明知逆順,正行無問者,言知所取之處也。

白話文:

如果針刺下去,沒有任何反應,說明對於祛邪補益的方法沒有掌握好,因為血氣已經用盡,導致元氣不能下行。懂得氣血往來規律的人,就能知道氣血的順逆、盛衰。要與之協同一致,就是要掌握治療的時機。粗心、愚鈍的人,對疾病的微小變化一無所知,這就叫做冥冥不知。妙在有經驗的醫生,掌握了所有的針灸技巧。針下去,氣血沒有反應,就說明身體虛弱:氣血微弱,微弱的氣血就是逆行的。針下去,氣血有反應,就說明身體健康:氣血平順、平順的氣血就是順行的。明確知道逆順,正向操作,不詢問病情,就說明能掌握穴位。

迎而奪之者,瀉也。追而濟之者,補也。所謂虛則實之者,氣口虛而當補之也。滿則泄之者,氣口盛而當瀉之也。宛陳則除之者,去血脈也。邪勝則虛之者,言諸經有盛者,皆瀉其邪也。徐而疾則實者,言徐內而疾出也。疾而徐則虛者,言疾內而徐出也。言實與虛若有若無者,言實者有氣,虛者無氣也。

白話文:

那些出於自然已經來的地方奪取的叫做瀉,在未來應該到的地方趕上事物叫做補。所謂虛則實之者是說,氣脈不足而應該補充。滿則泄之者是說,氣脈旺盛而應該瀉。宛陳則除之者是說,去掉血脈。邪勝則虛之者是說,諸經有旺盛的,都瀉它的邪氣。徐而疾則實者是說,慢慢進去,但很快出來。疾而徐則虛者是說,很快進去,但慢慢出來。說實與虛好像有又好像無,或說實者有氣,虛者無氣。

察後與先若亡若存者,言氣之虛實,補瀉之先後也,察其氣之已下與常存也。為虛與實若得若失者,言補者佖然若有得也,瀉則怳然有失也。夫氣之在脈也邪氣在上者,言邪氣之中人也高,故邪氣在上也。濁氣在中者,言水穀皆入於胃,其精氣上注於肺,濁溜於腸胃,言寒溫不適,飲食不節,而病生於腸胃,故命曰濁氣在中也。清氣在下者,言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曰清氣在下也。

白話文:

觀察病症後,對先前的治療,若認為效果不明顯或不顯著,說明氣的虛實狀況,需要在補瀉先後上做調整,觀察氣是否已經下降或一直存在。虛實交替,若有所得或有所失,說明補的話好像能獲得改善,瀉的話則又會失去效果。病邪之氣在脈中的情況邪氣在上,說明邪氣侵入人體比較高的地方,所以邪氣在上。濁氣在中,說明水穀都入了胃,其精氣上注於肺,濁氣流於腸胃,說明寒熱不適,飲食不節,而病症生成於腸胃,所以稱為濁氣在中。清氣在下,說明清濕地氣進入人體,必定從足部開始,所以稱為清氣在下。

針陷脈則邪氣出者,取之上。針中脈則濁氣出者,取之陽明合也。針太深則邪氣反沉者,言淺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則邪氣從之入,故曰反沉也。皮肉筋脈各有所處者,言經絡各有所主也。取五脈者死,言病在中,氣不足,但用針盡大瀉其諸陰之脈也。取三陽之脈者,唯言盡瀉三陽之氣,令病恇然不復也。

白話文:

針刺到脈中時,邪氣會從脈中透出,因此針刺時要取上部。針刺到脈中讓濁氣瀉出時,應取陽明經與其他經絡交會的位置。針刺太深反而會讓邪氣更加沉降,這時只適合治療表層、浮淺的疾病,如果刺得深,邪氣會隨著針進入體內,所以說邪氣會反而會更加沉降。皮膚、肌肉、筋脈各自有不同的部位,意指經絡各自分管不同的部位。如果針刺五脈,人就會死亡,這是因為疾病在身體的中部,元氣不足,針刺會完全瀉盡諸陰經脈的元氣。如果針刺三陽經脈,會使三陽經脈元氣盡失,導致病人神志不清,病症無法復發。

奪陰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奪陽者狂,正言也。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復、一其形、聽其動靜者,言上工知相五色於目,有知調尺寸小大緩急滑澀,以言所病也。知其邪正者,知論虛邪與正邪之風也。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針而出入也。氣至而去之者,言補瀉氣調而去之也。

白話文:

奪取陰氣的人會死亡,意思是取十分之一的五次。奪取陽氣的人會發狂,這是正確的說法。觀察他的面色,察看他的眼睛,知道他的散亂和恢復,統一他的形體,聆聽他的動靜,意思是高明的醫生知道辨別眼睛的五種顏色,知道調和尺寸大小、緩急滑澀,以判斷他的疾病。知道他的邪氣和正氣,知道判斷虛邪和正邪的風氣。右手推動針灸,左手持針而旋轉,意思是持針而進出。氣到了就去掉,意思是補瀉氣的調和而而去掉。

調氣在於終始一者,持心也。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者,脈口氣內絕不至,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有留針以致陽氣,陽氣至則內重竭,重竭則死矣,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輸,有留針以致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矣,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所以察其目者,五臟使五色循明,循明則聲章,聲章者,則言聲與平生異也。

白話文:

調氣的關鍵在於始終保持一心一意,節氣交會的三百六十五個交點,就是絡脈滲灌各個節氣的地方。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者,脈口氣內絕不至,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若針刺留針以致陽氣,陽氣至則內重竭,重竭則死矣,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輸,針刺留針以致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矣,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所以察其目者,五臟使五色循明,循明則聲章,聲章者,則言聲與平生異也。

2. (五)《靈樞·營氣》篇

此篇論營血之專行於經隧,循環無端,而成十二經脈,須與第一篇參看,其理益明。

白話文:

這一篇討論營血專門在經絡中運行,循環不息,從而形成十二條經脈,需要和第一篇一起參閱,這樣道理會更加清晰。

黃帝曰:營氣之道,內谷為寶。谷入於胃,乃傳之肺,流溢於中,布散於外,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故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間,與太陰合,上行抵髀。

白話文:

黃帝說:營氣的運行就像寶藏一樣,它在我們身體內循環不息。食物進入胃以後,會傳輸到肺臟,再通過肺臟流溢到全身,最後佈散到體外。其中最精純的營氣,會運行在經脈之中,永不停息地循環著,就像天地間的規律一樣。所以,營氣開始於足太陰脾經,經過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再經過附上,最後匯集到大拇指與食指之間,與太陰脾經相合,再向上運行至大腿處。

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䪼內,注目內眥,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指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從腎注心,外散於胸中。

白話文:

從脾臟通過心臟,沿著手少陰經出腋下,至手臂,注入小指,併合手太陽經,向上運行,經過腋下,出肩井穴,到達眼內眥,向上至頭頂,向下至項部,併合足太陽經,沿著脊柱下行至臀部,再向下運行,注入小指端,沿著足心注入足少陰經,向上運行注入腎臟,從腎臟注入心臟,外散於胸部。

循心主脈出腋下臂,出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還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於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跗上,復從跗注大指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上循喉嚨,入頏顙之竅,究於蓄門。其支別者,上額循巔下項中,循脊入骶,是督脈也,絡陰器,上過毛中,入臍中,上循腹裡,入缺盆,下注肺中,復出太陰。此營氣之所行也,逆順之常也。

白話文:

心主脈從腋下臂部出來,從兩條筋之間穿過,到達手掌中央,從中指端開始,再注於小指和無名指的指端,與手少陽經相合,然後向上行至膻中,散佈於三焦,從三焦注於膽經,從脅部注足少陽經,向下行走至足跗上,再從足跗注於大拇指縫隙,與足厥陰經相合,然後向上行走至肝臟,從肝臟上注入肺臟,再向上沿著喉嚨,進入會厭和鼻咽之間的空腔,終於到達蓄門(位於前額正中、發際之上)。其支別向上額部行進,沿著頭頂正中下行至項部,再沿著脊椎進入骶骨,這就是督脈,它聯絡於陰器,向上經過毛際,進入臍中,再向上沿著腹腔內部行走,進入缺盆穴(位於腰部後背正中),向下注於肺中,又從肺部出來與太陰經相合。這就是營氣行走的路徑,也是逆順之常。

3. (六)《靈樞·營衛生會》篇

此篇論營衛之所由生,及三焦生化之原理。凡針法皆借營衛以為用,如不明營衛循行與三焦相關之理,則區區毫芒之針,如何發生效力。且所謂刺營無傷衛,刺衛無傷營者,果如所指,又果何以措手耶。

白話文:

這篇文章討論了營衛的來源,以及三焦生化的原理。所有的針灸法,都藉助營衛來發揮作用。如果不清楚營衛的循行以及三焦的相關原理,那麼細如毫毛的針,怎麼能夠發揮效果。況且,所謂刺營不傷衛,刺衛不傷營的說法,究竟是否如此,又如何才能做到呢?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焉受氣?陰陽焉會?何氣為營?何氣為衛?營安從生?衛於焉會?老壯不同氣,陰陽異位,願聞其會。岐伯答曰: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與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人體的氣從哪裡得到?陰陽又是如何結合的?什麼樣的氣形成營氣?什麼樣的氣形成衛氣?營氣是如何產生的?衛氣又是如何匯集的?老年人和壯年的氣不一樣,陰陽的位置也不同,我希望你能講解一下它們之間的關係。」

岐伯回答說:「人體的氣來自於飲食,飲食進入胃中,再傳送給肺,五臟六腑都能收到這些氣。其中清澈的氣形成營氣,渾濁的氣形成衛氣。營氣在脈絡中運行,衛氣在脈絡之外運行。營氣周而復始地運行,五十年後再回頭,重聚於脈絡。陰陽互相貫通,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環一樣。」

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故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故曰:日中而陽隴為重陽,夜半而陰隴為重陰。故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為陰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為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

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

白話文:

衛氣在陰脈運行二十五度,在陽脈運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所以氣到陽而開始運行,到陰而停止運行。因此說:中午陽氣很強盛,半夜陰氣很強盛。所以太陰主宰內部,太陽主宰外部,各運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半夜是陰氣最盛的時候,半夜以後陰氣開始衰退,到黎明陰氣消失而陽氣開始運行。中午是陽氣最盛的時候,傍晚以後陽氣開始衰退,日落陽氣消失而陰氣開始運行。

黃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氣使然?少壯之人不晝瞑者,何氣使然?岐伯答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

白話文:

黃帝說:老年人睡不著,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年輕人白天不睡覺,又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說:年輕人的氣血旺盛,肌肉柔軟,氣道通暢,營衛之氣的運行沒有失去規律,所以白天精力充沛,晚上睡得著。老年人的氣血衰弱,肌肉萎縮,氣道粗糙,五臟之氣互相搏擊,營氣衰弱而衛氣內攻,所以白天精神不好,晚上睡不著。

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岐伯答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

白話文:

黃帝問:我想知道營氣和衛氣運行的路線,它們是從哪裡來的?岐伯答:營氣從中焦產生,衛氣從下焦產生。黃帝問:我想知道三焦的位置。岐伯答:上焦出於胃的上面,經過咽喉,貫穿膈肌而分佈在胸中,到達腋下,沿著太陰經的循行路線運行,到達陽明經,再向上到舌頭,向下延伸到足陽明經,與營氣同時沿著陽經運行五十五度,在陰經也運行五十五度,一週為一百一十度,最後在手太陰經的太陰穴再次匯合。

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氣慓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故命曰漏泄。

白話文:

黃帝說:有人吃熱的食物和飲料,飲食後胃中的熱氣還沒有散除,就好像出汗了一樣,有的汗出在臉上,有的汗出在背上,有的汗出在身體的一半,這汗出得跟衛氣運行之道不同,是為什麼呢?岐伯說:這是因為外在受到風邪的侵襲,表皮的腠理被風邪撐開,汗毛孔張,衛氣運行於皮毛之間,不能循著途徑運行,所以汗出不從出汗的正常途徑,就叫漏汗。

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於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答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故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故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

白話文:

黃帝說:「我希望知道中焦的功能。」岐伯回答說:「中焦就是胃,位於上焦之後。中焦的功能是將食物和水分混合成食糜,然後通過氣的催化,將食糜中的精華氣血吸收,並將無用的糟粕排出體外。精華之氣上升到肺部,最後轉化為血液,用來滋養全身。因此,中焦的功能非常重要,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基礎。」黃帝說:「血液和氣息,雖然名稱不同,但本質卻是一樣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岐伯回答說:「營氣和衛氣都是由精氣轉化而來的,而血液則是由神氣轉化而來的。因此,血液和氣息雖然名稱不同,但本質卻是一樣的。」所以,如果一個人失去了血液,就會失去汗液;如果一個人失去了汗液,就會失去血液。因此,一個人只有一次生命,而不存在第二次生命。

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岐伯曰: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大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白話文:

黃帝說:「希望聽到關於下焦的來源。」岐伯說:「下焦是指迴腸,它通向膀胱並滲入其中。因此,水和穀物通常並存於胃中,形成糟粕,並一起進入大腸,形成下焦,滲透並且一起流下,混合其他的液體,沿著下焦滲入膀胱。」

黃帝曰:人飲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氣悍以清,故後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黃帝曰:善。余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此之謂也。

白話文:

黃帝說:人飲酒,酒也進入胃中,但食物還沒有消化,小便卻先排出了,這是為什麼呢?岐伯回答說:酒是熟糧食的液汁,它的性氣剛烈而清澈,所以它進入胃中在食物之後,卻最先化為液汁排出體外。黃帝說:說得好。我聽說上焦像霧,中焦像泡沫,下焦像水道,說的就是這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