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秘傳》~ 八、針法秘傳 (3)
八、針法秘傳 (3)
1. (一)註解標幽賦
頭部與肩部詳分,督脈與任脈易定。
(此言經絡須要精熟。督脈任脈,一陽一陰,在明師手指,不可造次。)
明標與本,論刺深刺淺之經;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貫之逕。
(日法寅卯辰上為標,申酉戌下為本,巳午未上為標,亥子醜下為本。故知標病大,本病輕淺也。交貫之路,謂陰交陽會,走經走絡,配合之處也,皆可互標而刺之。)
豈不聞臟腑病而求門、海、俞、募之微;
(門海,出入之道。俞募,終始之處,五臟各有俞募。)
經絡滯而求原、別、交、會之道。
(陰俞陰謂之交,陽原陽謂之會。)
更窮四根三結,依標本而刺無不痊;
(《靈樞》云:太陽根於至陰,結於命門。陽明根於厲兌,結於顙大。少陽根於竅陰,結於窗籠。太陰根於隱白,結於太倉。少陰根於湧泉,結於廉泉。厥陰根於大敦,結於玉英。此謂三結四根,有足太陽根於至陰,溜於京骨,注於崑崙,入於天柱、飛揚也,足少陽根於竅陰,溜於丘墟,注於陽輔,入於天容、光明也。足陽明根於厲兌,溜於衝陽,注於下陵,入於人迎、豐隆也。
手太陽根於少澤,溜於陽谷,注於少海,入於天窗、支正也。手少陽根於關衝,溜於陽池,注於支溝,入於天牖、外關也。手陽明根於商陽,溜於合谷,注於陽谿,入於扶突、偏歷也。手太陰根於少商,溜於太淵,注於列缺,入於迎香。手少陰根於少衝,溜於神門,注於通里,入於極泉。
手厥陰根於中衝,溜於大陵,注於內關,入於天池、郄門也。按《靈樞》此篇,不載後一段。)
但用八法、五門,分主客而針無不效。
(用針八法者,迎隨一也,轉針二也,指法三也,針頭四也,虛實五也,陰陽六也,提按七也,呼吸八也。補虛瀉實,損益在此八法。五門者,井、滎、俞、經、合也。春刺井,夏刺滎,秋刺經,冬刺合,四季月刺俞穴。五門一月一同,一日亦有五門,同年辰例。客者,客邪也。主者,主氣也。知之者,刺之無有不效。)
八脈始終連八會,本是紀綱;十二經絡十二原,是為樞要。
(甲光明走乙肝,乙蠡溝走甲膽,丙腕骨走丁心,丁通里走丙小腸,戊豐隆走己脾,己公孫走戊胃,庚偏歷走辛肺,辛列缺走庚大腸,壬飛揚走癸腎,癸大鐘走壬膀胱,三焦與包絡相為表裡,此為十二原穴。八脈者,奇經也。有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陽維、陰蹺、陽蹺,是為八脈也。
八會者,腑會中脘,臟會章門,筋會陽陵泉,髓會絕骨,血會鬲俞,骨會大杼,脈會太淵,氣會膻中。此八穴陰通八脈,相符而用。)
一日刺六十六穴之法,方見幽微;一時取一十二經之原,始知要妙。
(一日刺六十六穴之法,用甲丙戊庚壬五穴,每時相配乙丁己辛癸。一時十穴,五六三十,兩手兩足相對,共計六十穴。一時平取十二經之原,亦可偏經而已矣。)
白話文:
(一)註解標幽賦
頭部和肩部的位置要仔細區分,督脈和任脈的走向很容易確定。(這說明經絡必須非常熟悉。督脈和任脈,一陽一陰,只有經驗豐富的醫師才能準確辨識,不可輕率行事。)
明確標穴和本穴,論述針刺深淺的經絡;治療疼痛,則取穴於經絡的交叉貫通之處。(例如:寅卯辰屬陽經的“標”,申酉戌屬陰經的“本”,巳午未屬陽經的“標”,亥子醜屬陰經的“本”。所以知道標穴的病症較重,本穴的病症較輕微。交叉貫通的路徑,是指陰經和陽經的交會之處,經絡的運行和相互配合的地方,都可以互相標定而針刺。)
難道沒有聽說過,臟腑疾病要尋找門、海、俞、募穴嗎?(門、海穴是經氣出入的通道;俞、募穴是經氣的終始之處,五臟各有其俞募穴。)
經絡阻塞,就要尋找原、別、交、會穴。(陰經的俞穴稱為交穴,陽經的原穴稱為會穴。)
更要深入探究四根三結,根據標本穴針刺,沒有不能治癒的。(《靈樞》記載:太陽經根於至陰穴,結於命門穴;陽明經根於厲兌穴,結於顙大穴;少陽經根於竅陰穴,結於窗籠穴;太陰經根於隱白穴,結於太倉穴;少陰經根於湧泉穴,結於廉泉穴;厥陰經根於大敦穴,結於玉英穴。這就是三結四根,此外還有足太陽經根於至陰穴,循行於京骨,到達崑崙穴,進入天柱穴、飛揚穴;足少陽經根於竅陰穴,循行於丘墟穴,到達陽輔穴,進入天容穴、光明穴;足陽明經根於厲兌穴,循行於衝陽穴,到達下陵穴,進入人迎穴、豐隆穴;手太陽經根於少澤穴,循行於陽谷穴,到達少海穴,進入天窗穴、支正穴;手少陽經根於關衝穴,循行於陽池穴,到達支溝穴,進入天牖穴、外關穴;手陽明經根於商陽穴,循行於合谷穴,到達陽谿穴,進入扶突穴、偏歷穴;手太陰經根於少商穴,循行於太淵穴,到達列缺穴,進入迎香穴;手少陰經根於少衝穴,循行於神門穴,到達通里穴,進入極泉穴;手厥陰經根於中衝穴,循行於大陵穴,到達內關穴,進入天池穴、郄門穴。《靈樞》原文並未記載後一部分。)
只要運用八法、五輸穴,區分主客邪氣而針刺,就一定有效。(針刺八法是指:迎氣、隨氣、捻轉、提插、疾徐、深淺、補瀉、呼吸。補虛瀉實,都在這八法之中。五輸穴是指井、滎、俞、經、合穴。春天刺井穴,夏天刺滎穴,秋天刺經穴,冬天刺合穴,四季每月都刺俞穴。五輸穴每日、每月、每年都按順序使用。客邪指外來的邪氣,主氣指人體自身的正氣。懂得這些,針刺就一定有效。)
八脈的起止與八會穴相連,是經絡的綱領;十二經絡的十二原穴,是經絡的樞紐。(例如:甲經光明穴走乙經肝經,乙經蠡溝穴走甲經膽經,丙經腕骨穴走丁經心經,丁經通里穴走丙經小腸經,戊經豐隆穴走己經脾經,己經公孫穴走戊經胃經,庚經偏歷穴走辛經肺經,辛經列缺穴走庚經大腸經,壬經飛揚穴走癸經腎經,癸經大鐘穴走壬經膀胱經,三焦經與包絡經相為表裡,這就是十二原穴。八脈是奇經,包括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八會穴是指:腑會中脘穴,臟會章門穴,筋會陽陵泉穴,髓會絕骨穴,血會膈俞穴,骨會大杼穴,脈會太淵穴,氣會膻中穴。這八個穴位與八脈陰陽相通,配合使用。)
一日針刺六十六穴的方法,才能體會到經絡的深奧;一次取用十二經絡的原穴,才能了解其中的要領。(一日針刺六十六穴的方法,是用甲丙戊庚壬五個穴位,每時配合乙丁己辛癸五個穴位。每時十個穴位,五時共五十個穴位,加上手足兩側各八個穴位,共計六十六個穴位。一次取用十二經絡的原穴,也可以只取其中一部分經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