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慎庵

《金針秘傳》~ 六、十二經孔穴圖及歌括 (2)

回本書目錄

六、十二經孔穴圖及歌括 (2)

1. (四)足太陰脾經穴圖及歌括

脾經諸穴歌

足太陰,脾中州,二十一穴隱白遊,赴太都兮瞻太白,訪公孫兮至商邱,越三陰之交,而漏谷地機可接,步陰陵之泉,而血海箕門是求,入衝門兮府府舍軒豁,解腹結兮大橫優遊,腹哀食竇兮,接天溪而同派,胸鄉周榮兮,綴大包而如鉤。、,脾經穴分寸歌

大指內側起隱白,節後陷中求大都,太白內側核骨下,節後一寸公孫呼,商邱內踝陷中遭,踝上三寸三陰交,踝上六寸漏谷是,踝上五寸地機朝,膝下內側陰陵泉,血海膝臏上內廉,箕門穴在魚腹取,動脈應手越筋間,衝門期下尺五分,(期門,肝經穴,巨闕旁四寸五分。巨闕,任脈穴,臍上六寸五分。

)府舍期下九寸判,腹結期下六寸八,大橫期下五寸半,腹哀期下方二寸,期門肝經穴道現,巨闕之旁四寸五,卻連脾穴休胡亂。自此以上食竇穴,天溪胸鄉周榮貫,相去寸六無多寡,又上寸六中府換,(肺經穴。)大包腋下有六寸,淵液腋下三寸絆。(左右共四十二穴。)

白話文:

【脾經穴位歌】

腳部太陰脾經,就像身體中的糧倉,總共有二十一個穴位從隱白穴開始,接著到達太都穴,再看往太白穴,探訪公孫穴,直到商丘穴,越過三陰交穴,就可連接到漏谷和地機穴,走過陰陵泉穴,就可以找到血海和箕門穴,進入衝門穴,就可到達府舍穴,打開腹結穴,就可悠閒地到達大橫穴,腹哀穴和食竇穴,連接到天溪穴,形成同一條路線,胸鄉穴和周榮穴,連結到大包穴,像鉤子一樣。

【脾經穴位距離歌】

從大拇指內側開始是隱白穴,第一蹠趾關節後的凹陷處尋找大都穴,在太白穴內側的核骨下方是穴點,第一蹠趾關節後一寸的地方呼叫公孫穴,商丘穴在內踝骨的凹陷中找到,踝骨上三寸的地方就是三陰交穴,踝骨上六寸的位置是漏谷穴,踝骨上五寸的地方迎接地機穴,膝蓋下內側是陰陵泉穴,血海穴在膝蓋髕骨上緣的內側,箕門穴在大腿前側肌肉豐厚處,摸到脈搏跳動的點就在筋膜之間,衝門穴在期門穴下五寸半的地方,府舍穴在期門穴下九寸,腹結穴在期門穴下六寸八分,大橫穴在期門穴下五寸半,腹哀穴在期門穴下二寸,期門穴是肝經的穴道,巨闕穴旁邊四寸五分,但這也連接脾經的穴道,千萬不要搞混了。從食竇穴開始,向上依次是天溪穴、胸鄉穴和周榮穴,彼此間距約一寸六分,再往上一寸六分,就換成了肺經的中府穴,大包穴在腋下六寸的地方,淵液穴在腋下三寸的位置。(左右兩側加起來共有四十二個穴位。)

2. (五)手少陰心經穴圖及歌括

心經諸穴歌

手少陰,九穴成。極泉青靈少海行,自靈道通里而達,過陰郄神門而迎,抵於少府,少衝可尋。

心經穴分寸歌

少陰心起極泉中,腋下筋間脈入胸。(臂內腋下,筋間動脈入胸。)青靈肘上三寸取,少海肘後五分容,(肘內廉節後大骨外,去肘端五分,屈節向頭得。)靈道掌後一寸半,通里腕後一寸同,陰郄腕後方半寸,神門掌後兌骨隆,少府節後勞宮直,小指內側取少衝。(凡九穴,左右共十八穴。)

白話文:

【心經各穴歌】

手少陰心經總共有九個穴位。首先從極泉穴開始,接著到青靈穴,再到少海穴。然後順著靈道穴、通裏穴,經過陰郄穴和神門穴。最後抵達少府穴,最後一個穴位是位於小指內側的少衝穴。

【心經穴位置歌】

手少陰心經的起始穴是極泉穴,位於腋下,筋肉之間,脈絡進入胸部。青靈穴在肘上三寸的位置。少海穴則在肘部後方五分處,具體位置是在肘部內側的關節後,大骨之外,離肘部末端五分,當你彎曲肘部朝頭部時可以找到它。靈道穴在手掌後一寸半的地方,通裏穴在手腕後一寸的同樣位置。陰郄穴在手腕後半寸處,神門穴在手掌後,位於兌骨的突起處。少府穴在手部關節後,與勞宮穴垂直對齊。小指內側則可以找到少衝穴。總計九個穴位,左右手各有九穴,合計十八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