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秘傳》~ 八、針法秘傳 (3)
八、針法秘傳 (3)
1. 三才法
補者,呼氣初針,刺至皮內,號曰天才。少停進針,刺至肉內,號曰人才。又停進針,刺至筋骨之間,號曰地才。得氣補之,再停良久,退針人部,待氣沉緊,倒針朝病,進退往來,飛經走氣,盡在其中。瀉者,吸氣針至天部,少停直至地部,得氣瀉之。再停良久,退針人部,待氣沉緊,倒針朝病,施法同前。
少停者,三息也。再停者,五吸也。
白話文:
補:在呼氣時先刺針,進針到皮內,叫做法穿天。稍作停留,再進針到肉裡,叫做法裁地。再停留,再進針到筋骨之間,叫做法裁天。取得氣血後,再停留很長時間,拔出針頭,等到氣血沉穩紮實,再把針頭朝向病竈,前後左右移動,使經絡氣血暢通,都在這個過程中。
瀉:在吸氣時進針到天部,略作停留,直至地部,取得氣血後洩出。再停留很長時間,拔出針頭,等到氣血沉穩紮實,再把針頭朝向病竈,施治方法同上面。
2. 候氣法
病未退者,針下如根,推之不動,轉之不移,此為邪氣吸拔其針。未可出針,出則病復,再須補瀉,停以待之,直候病勢已退,針下微松,如魚吞餌之狀,乃真氣至也,方可出針豆許,搓而停之,補者吸之去疾,急捫其穴,瀉者呼之去徐,不閉其穴。
白話文:
如果病症沒有減退,針刺的部位就像被樹根紮住一樣,推不動也轉不移,這是因為邪氣吸住了針。這時不能拔出針,拔出後病症會復發,還需要再進行補瀉,停下來等待,一直等到病勢減退,針刺的部位稍微鬆動,就像魚吞食魚餌的樣子,這纔是正氣到來的時候,纔可以拔出針來,拔出後搓一搓,然後停住。補法是吸去疾病,迅速按壓穴位。瀉法是呼氣慢慢地拔出針,不要閉塞穴位。
3. 近世針家十四法
(以下各法,諸家之書不同。茲從實驗後考訂改正,其緊要異同之處,識者自能辨之)
一切
白話文:
以下的各種方法,各家書籍的記載有所不同。這裡根據實際試驗後的考證進行了修正,其中重要的異同之處,明眼人自然能夠分辨出來。
凡欲下針之時,用兩手大指甲,於穴旁上下、左右四圍,掐而動之,如刀切割之狀,令血氣宣散。次用爪法,爪者掐也,用左手大指甲著力掐穴,右手持針,插穴有準,此下針之法也。
白話文:
每次針灸之前,先用兩手的大拇指指甲,在穴位周圍上下左右上下四周,掐捏並活動,就像用刀割一樣,使氣血通暢。然後用抓捏的手法,抓捏就是掐捏,用左手的大拇指用力掐穴位,右手持針,刺入穴位準確,這就是針灸的方法。
二搖
凡退針出穴時,必須擺撼而出之,所謂青龍擺尾者,即搖法也。故曰搖以行氣,此出針法也。
三退
白話文:
在拔針出穴的時候,必須搖動著將針取出,這就是所謂的青龍擺尾,也就是搖動的方法。所以說通過搖動可以使氣運行,這是拔針的方法。
凡施補瀉,出針豆許,補時出針,宜瀉三吸,瀉時出針,宜補三呼。再停少時,方可出針。又一瀉法,一飛三退,邪氣自退。其法一插至地部,三提至天部,插針宜速,提針作三次出,每一次停三吸,宜緩提時,亦宜吸氣,故曰退以清氣。飛者進也。
四動
白話文:
無論進行補針或瀉針,針刺的深度,都應有豌豆的大小。進行補針時,針刺後,宜讓針留在體內3次呼吸的時間,再出針。進行瀉針時,針刺後,宜讓針留在體內3次呼氣的時間,再出針。等一下再讓針停留少許時間,就可以拔出針了。再介紹另一種瀉針的方法,這種方法的特色是三提三退,可使邪氣自然消除。這種方法的作法如下:首先快速將針刺入待針處,接著3次將針提到高處,要注意,插入的速度要快,而提針的速度要慢。每次將針提到高處,都要停留3次呼吸的時間,並在緩緩提起針的時候,進行呼吸。這就是所謂的「退以清氣」的意思。「飛」有前進的涵意。
凡下針時,如氣不行,將針搖之,如搖鈴之狀。動而振之,每穴每次,須搖五息,一吹一搖,按針左轉,一吸一搖,提針右轉,故曰動以運氣。所謂白虎搖頭者,亦用此法。又曰飛針引氣,以大指次指拈針來去上下也。
五進
白話文:
當針灸時,如果感覺到氣流不順暢,就要搖動針灸,就像搖鈴的樣子。每次搖動都要均勻有力,每個穴位都要搖動五次,一邊吹氣一邊搖動,按住針灸並向左轉動,一邊吸氣一邊搖動,提針並向右轉動。因此說通過搖動針灸來運行氣血,這就是所謂的「白虎搖頭法」。還有另外一種方法叫做「飛針引氣法」,是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針灸,上下來回移動。
下針後氣不至,男左女右,轉而進之,外轉為左,內轉為右。春夏秋冬,各有淺深。又有補法,一退三飛,真氣自歸。其法一提至天部,三進入地部,提針宜速,進針三次,每停三息宜緩,進時亦宜吹氣。故曰進以助氣。
六循
白話文:
針灸後氣不通暢,男性患者可先刺左側再刺右側,或相反。針刺方向應由外而內,春天和夏天應進行較淺的針刺,秋天和冬天應進行較深的針刺。另外,還有一種補法,針刺後先退針一次,然後再進針三次,如此反復,真氣便會自然歸位。這種方法的具體操作是:先將針刺入體內,然後迅速提起針刺,並將針刺插入體內三次。每次扎針停留三息後再緩慢地將針取出,並在進針時吹氣。因此,這種方法可以幫助氣血運行。
下針後氣不至,用手上下循之。假如針手陽明合谷穴,氣若不至,以三指平直,將指面於針邊,至曲池上下往來撫摩,使氣血循經而來。故曰循以至氣。
白話文:
針刺後如果氣血運行不暢,可用手上下循行針刺部位。假設針刺的是手陽明合谷穴,氣血運行不暢時,可用三指伸直,將指尖放在針旁邊,由曲池穴上下往復推摩,使氣血沿經絡運行。所以說循著穴位,使氣血運行到相應的部位。
七攝
下針之時,氣或澀滯,用大食中三指甲,於所屬經分,來往攝之,使氣血流行。故曰攝以行氣。
八努
白話文:
在下針的時候,如果氣血運行不順暢,可以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甲,在所屬的經絡上來回輕刮,以促進氣血流通。因此說通過這樣的手法來幫助氣血運行。
用點力
下針至地,復出人部,補瀉務待氣至。如欲上行,將大指次指拈住針頭,不得轉動,卻用中指將針腰輕輕按之,四五息久,如撥努機之狀。按之在前,使氣在後,按之在後,使氣在前。氣或行遲,兩手各持其針,仍行前法,謂之龍虎升騰,自然氣血搬運。故曰努以上氣。
白話文:
針灸至了適當的地方,再重複取出針。補氣或瀉氣都要等氣血運到。要是想氣血運行到上部,就要用大拇指和食指夾住針頭,不得轉動,再用中指輕輕按動針柄,持續四、五次呼吸的時間,就像撥動弩機一樣。按壓針柄的方向在前,讓氣血運行到後,反之亦然。如果氣血運行緩慢,雙手各持針,仍然按照前面的方法操作,這就是所謂的「龍虎升騰」,自然可以讓氣血運行。所以說努按針柄是以上行之氣。
一說:用大指次指拈針,名曰飛針,引氣至也。如氣不至,令病人閉氣一口,著力努之,外以飛針引之,則氣至矣。
九搓
白話文:
一個說法: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著針,叫做飛針,是將氣引過來。如果氣沒有過來,讓病人閉氣閉一口氣,用力努著,外用飛針引導。這樣,氣就會過來了。
下針之後,將針或內或外,如搓線之狀。勿轉太緊,令人肥肉纏針,難以進退。左轉插之為熱,右轉提之為寒,各停五息久。故曰搓以使氣。
白話文:
針刺之後,將針或向內或向外,慢慢地轉動,就像搓線一樣。不要轉動太緊,以免使人體的脂肪纏繞在針上,造成針刺進退困難。向左轉動是熱,向右轉動是寒,每次轉動停留五個呼吸的時間。所以說,搓針可以使氣血運行通暢。
按《內經》云:針入而肉著者,熱氣因於針則針熱,熱則肉著於針,故堅焉。茲謂轉緊纏針,與經不同。
十彈
白話文:
按照《內經》所說:針刺入體內後,如果肌肉緊附在針上,那是因為熱氣隨著針而使針變熱,針變熱了之後肌肉就會緊貼著針,所以會感覺到堅硬。這裡提到的轉緊纏針的情況,與經文所描述的不同。
[十彈]
補瀉之時,如氣不行,將針輕輕彈之,使氣速行。用大指彈之,象左補也;用次指彈之,象右瀉也,每穴各彈七下。故曰彈以催氣。
十一盤
白話文:
在針灸補瀉的時候,如果氣血運行不暢,可以用手指輕輕彈一彈針,讓氣血快速流動。用大拇指彈針,就象徵著補左邊。用食指彈針,就象徵著瀉右邊。每個穴位都彈七下。所以說針灸補瀉時,彈針可以催動氣血運行 。
如針腹部軟肉去處,只用盤法,兼子午搗臼提按之訣。其盤法如循環之狀,每次盤時,各須運轉五次。左盤按針為補,右盤提針為瀉,故曰盤以和氣。如針關元穴,先刺入二寸五分,退出一寸,只留一寸五分,在內盤之。且如要取上焦之病,用針頭迎向上,刺入二分,補之使氣攻上。臍下之病,退出二分。
十二捫
白話文:
如果針刺腹部的柔軟部位,只用盤旋的方法,配合子午搗臼的提按手法。盤旋的方法就像旋轉一樣,每次盤旋時,都要旋轉五次。左邊盤旋按針是補法,右邊盤旋提針是瀉法,所以說盤旋可以調和氣血。如果針刺關元穴,先刺入二寸五分,退出一寸,只留一寸五分,在裡面盤旋。而且如果要治療上焦的疾病,用針頭朝上,刺入二分,用補法使氣往上運行。臍下之病,則退出二分。
補時出針,用手指掩閉其穴,無令氣泄。故曰捫以養氣。一說:捫者因痛處未除,以手捫摩痛處,外以飛針引之,除其痛也。
十三按
白話文:
針灸時補時出針,用手指按住針孔,不要讓氣外泄。所以說按壓針孔可以養氣。另一種說法是:按壓是因為疼痛的地方還沒有消除,用手按壓疼痛的地方,用飛針從外面引導,來消除疼痛。
欲補之時,以手緊捻其針按之,如診脈之狀,毋得挪移再入。每次按之,令細細吹氣五口。故曰,按以添氣,添助其氣也。
十四提
白話文:
當要對針灸穴位進行補氣時,用手指緊緊地捻住針柄,對準穴位,就像把脈一樣,不要移動或重新插入。每次按壓時,要細細地吹氣五口。所以說,按壓穴位能增加氣,幫助補氣。
欲瀉之時,以手捻針,慢慢伸提豆許,無得轉動再出。每次提之,令細細吸氣五口,其法提則氣往。故曰,提以抽氣。
白話文:
當需要瀉血時,可以用手捏著針,慢慢地把針尖伸出豆粒大小,不要轉動再出針。每次提針時,都要讓病人慢慢地吸氣五口,因為提針時,氣會往外走。所以說,提針是用來抽氣的。
4. 通關過節等十六法
青龍擺尾
如扶船舵,不進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撥動。又云:青龍擺尾行氣,龍為陽屬之故。行針之時,提針至天部,持針搖而按之,如推船舵之緩。每穴左右各搖五息,如龍擺尾之狀,兼用按者,按則行衛也。
白虎搖頭
白話文:
像扶舵一樣,不前進也不後退,左右慢慢撥動。又說:青龍擺尾行氣,龍是屬於陽性的。行針的時候,將針提至天部,持針搖動並按壓,就像緩慢地推船舵。每個穴位左右各搖五次,就像龍擺尾的樣子,同時配合按壓,按壓可以行氣通絡。
似手搖鈴,退方進員,兼之左右搖而振之。又云:行針之時,開其上氣,閉其下氣,氣必上行。開其下氣,閉其上氣,氣必下行。如刺手足,欲使氣上行,以指下抑之,欲使氣下行,以指上抑之,用針頭按住少時,其氣自然行也。進則左轉,退則右轉,然後搖動是也。又云:白虎搖頭行血,虎為陰屬之故。
白話文:
像搖動鈴鼓一樣,退一步進一步,並且左右搖擺和振動它。還說:進行針刺的時候,打開針刺的部位的上方,關閉針刺部位的下方,氣一定會向上運行。打開針刺部位的下方,關閉針刺部位的上方,氣一定會向下運行。比如針刺手足,想讓氣向上運行,就用手指向下按壓,想讓氣向下運行,就用手指向上按壓,用針尖按住一會兒,氣自然就會運行。前進就左轉,後退就右轉,然後搖動就是了。還說:白虎搖頭行血,那是因為虎屬陰的緣故。
行針之時,插針地部,持針提而動之,如搖鈴之狀,每穴每施五息。退方進員,非出入也,即大指進前往後,左右略轉,提針而動之,似虎擺頭之狀。兼行提者,提則行榮也,龍補虎瀉也。
蒼龜探穴
白話文:
進行針灸時,將針插入身體部位,持住針柄並上下提動,就像搖鈴那樣,每個穴位做5次。退針時往後拉,進針時往前送,不是單純地出針和入針,而是配合大拇指向前、向後、左右稍微轉動,並提動針,就像老虎擺頭的樣子。在針刺的同時,兼使用提針法,提針的目的是讓氣血運行順暢,就像龍能補益人體正氣,而虎能瀉除人體邪氣一樣。
如入土之像,一退三進,鑽剔四方。又云:得氣之時,將針似龜入土之狀,緩緩進之,上下左右而探之。(上下出內也,左右拈針也。)又云:下針時三進一退,將兩指按肉持針,於地部右盤,提而剔之,如龜入土,四圍鑽之。盤而剔者,行經脈也。
赤鳳迎源
白話文:
好像烏龜進入土地的樣子,後退一步,向前推進三步,然後向前鑽探。又說:在得氣的時候,將針像烏龜進入土地一樣緩慢地推進。針上下左右移動探索(上下是針的進出,左右是轉動針)。又說:下針的時候,進針三步,退針一步,用兩根手指按住肉,握住針,向地面右旋,提出來再刺入。就像烏龜進入土地一樣,四處鑽探。盤旋和刺入的方法,就是走經脈。
展翅之儀,入針至地部,提針至天部。候針自搖,復進其源,上下左右,四圍飛旋。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進之。(吸而右退,呼而左進,此即上下左右也。)又云:下針之時,入天插地,復提至天,候氣入地,針必動搖。又復推至人部,持住針頭左盤,按而搗之,如鳳衝風擺翼之狀。
盤而搗者,行絡脈也,鳳補龜瀉也。以上四法,所謂通關過節者也。
龍虎交戰
白話文:
展翅之儀,是指將針頭刺入穴位,然後將針柄由下往上提。
候針自搖,是指當針頭刺入穴位後,針柄會自動上下左右晃動。
復進其源,是指當針柄擺動時,將針柄再刺入穴位。
上下左右,四圍飛旋,是指當針柄擺動時,針尖會在穴位周圍旋轉。
病在上,吸而退之;病在下,呼而進之,是指當疾病位於上半身時,在吸氣時將針柄向後退;當疾病位於下半身時,在呼氣時將針柄向前送。
吸而右退,呼而左進,此即上下左右也,是指當吸氣時,將針柄向右後方退;當呼氣時,將針柄向左前方送。
又云:下針之時,入天插地,復提至天,候氣入地,針必動搖。是指將針頭刺入天部穴位,然後將針柄向下刺入穴位,然後將針柄向上提,等待氣血進入穴位,針柄就會自動晃動。
又復推至人部,持住針頭左盤,按而搗之,如鳳衝風擺翼之狀。是指將針柄推至腹部穴位,並用左手持住針頭,將針柄向左旋轉,並向下壓,就像鳳凰在空中拍打翅膀一樣。
下針之時,先行龍而左轉,可施九陽數足,後行虎而右轉,又施六陰數足,乃首龍尾虎以補瀉。此是陰中引陽,陽中引陰,乃反復其道也。又云:先於天部施青龍擺尾,左盤右轉,按而添之,亦宜三提九按(即九陽也),令九陽數足。後於地部行白虎搖頭,右盤左轉,提而抽之,亦宜三按六提(即六陰也),令六陰數足,首龍尾虎而轉之。此乃陰陽升降之理,住痛移痛之法也。
龍虎升騰
白話文:
針刺的時候,先以龍穴為起始穴位,然後向左旋轉,可以施用九陽針法,使陽氣充足。之後,再以虎穴為起始穴位,然後向右旋轉,又施用六陰針法,使陰氣充足,最終以龍穴為起始穴位,虎穴為結束穴位,以達到補瀉兼施的效果。
這是以陰中引陽,陽中引陰的方法,來反復刺激經絡。
又說:先在天部施以青龍擺尾的針法,向左盤旋,向右轉動,並按壓並添補之,也應當三提九按(即九陽針法),讓陽氣充足。
之後,在地部施以白虎搖頭的針法,向右盤旋,向左轉動,並提起並抽取之,也應當三按六提(即六陰針法),讓陰氣充足,以龍穴為起始穴位,虎穴為結束穴位,並以此旋轉之。
這是陰陽升降的道理,也是止痛、移痛的方法。
先於天部持針,左盤按之,一回,右盤按之,後一回用中指將針腰插之,如撥弩機之狀,如此九次,像青龍純陽之體。卻推針至地部,右盤提之,一回,左盤提之,後一回,用中指將針腰插之,如此六次,像白虎純陰之體。按之在後,使氣在前,按之在前,使氣在後。若氣血凝滯不行,兩手各持其針行之,此飛經走氣之法也。
子午搗臼
白話文:
首先在針的頂部拿針,左手旋轉向裏按壓,按一次,右手旋轉向裏按壓,再按一次,然後用中指將針柄向外推,就像用手撥弩機一樣,反覆九次,這就像青龍純陽之體。然後將針推到針的底部,右手旋轉向裏提,提一次,左手旋轉向裏提,再提一次,然後用中指將針柄向外推,如此反覆六次,這就像白虎純陰之體。針向下推壓時,使氣向前,針向上提拉時,使氣向後。如果氣血凝滯不通暢,則雙手各拿一根針治療,這就是飛經走氣的方法。
下針之後,調氣得勻,以針上下行九入六出之數。左右轉之,道引陰陽之氣,百病自除。諺云:針轉千遭,其病自消。此除臌膈膨脹之疾也。
燒山火
白話文:
針灸以後,調整氣的運行得以均衡,以針上下移動,重複九次進針,六次出針。左右轉動針灸,引導陰陽之氣,百病自然消除。俗話說:針灸轉動千次,疾病自然消失。這可以消除臌膈膨脹的疾病。
針入先淺後深,約入五分,用九陽,三進三退,慢提緊按,熱至緊閉針穴,方可插針,令天氣入,地氣出,寒可除矣。又云:一退三飛,飛,進也。如此三次,為三退九進,則成九矣。其法:一次急提至天,三次慢按至地,故曰疾提慢按。隨按令病人天氣入,地氣出,謹按生成息數,病愈而止。
白話文:
針灸時,先淺後深,大約扎入五分,用九陽針,針刺三次再退出三次,慢慢提起,緊緊按住,直到針灸穴位因為高熱而緊緊閉合,才能插上針灸針,讓天氣進入,地氣排出,寒氣才能消除。又說:後退一步,前進三步,前進就是刺入。這樣重複三次,就是三退九進,成為九。做法是:第一次急刺到天,三次慢慢刺到地,所以說疾刺慢刺。隨著刺入和退出,讓病人天氣進入,地氣排出,謹慎按照生成息數,病好就停止。
一說:三進三退者,三度出入,三次,則成九矣。九陽者,補也。先淺後深者,淺則五分,深則一寸。
透天涼
白話文:
一種說法是:進行三次進針和三次退針,這樣一來一回共九次。九次陽針的作用是補益身體。開始時針刺得淺一些,深度為五分;然後再深一些,深度為一寸。
透天涼
先深後淺,約入一寸,用六陰,三出三入,緊提慢按。寒至徐徐退出五分,令地氣入,天氣出,熱可退也。又云:一飛三退,如此三次,為三進六退,即六陰數也。其法:一次疾插入地,三次慢提至天,故曰疾按慢提。隨提令病人地氣入,天氣出,謹按臟腑生成息數,病自退矣。一說:一度三進三退,則成六矣。六陰者,補也。
白話文:
先深後淺,將針灸針插入約一寸的深度,使用六種陰性的手法,也就是「三出三入」,緊跟著提針和按針,速度要慢。當寒氣到達之後,慢慢退出五分,讓地氣進入,天氣排出,熱氣就能退去。另外,還有一種說法是「一飛三退」,這樣重複三次,就成了三進六退,正好是六陰的數字。其方法是:第一次迅速插入地部,接下來三次慢慢提至天部,所以稱之為「疾按慢提」。隨著提針,讓病人地氣進入、天氣排出,謹慎地按照臟腑生成的息數,疾病自然就會退卻了。還有一種說法是:一度三進三退,就成了六次。六陰是指補益。
陽中隱陰
先寒後熱,淺以深,針入五分,行九陽之數,熱至便進針一寸,行六陰之數,乃陽行陰道之理,則先補後瀉也。
陰中隱陽
白話文:
在陽性症狀中隱藏著陰性因素時,
先會感到寒冷然後轉為熱感,針刺淺層五分深,按照九次陽數進行操作,當熱感出現時再將針推進一寸深,接著按六次陰數進行操作,這就是遵循了陽行於陰道的道理,也就是先補後瀉的治療原則。
在陰性症狀中隱藏著陽性因素時,
先熱後寒,深而淺,先針一寸,行六陰之數。寒至便退針五分之中,行九陽之數,乃陰行陽道之理,則先瀉後補也。補者,直須熱至。瀉者,直待寒侵。
抽添法
白話文:
先用溫針後用涼針,由深到淺。先針一寸,行六次,這是陰數。當針到涼時,就退針五分之一,行九次,這是陽數。這就是陰行陽道的道理,先瀉再補。補針,一定要等到溫熱時。瀉針,一定要等到寒氣侵襲時。
針入穴後,行九陽之數,氣至慢慢轉換,將針提按,或進或退,使氣隨針到於病所,扶針直插,復向下納,回陽倒陰。又云:抽添即提按出納之狀。抽者,拔而數拔也。添者,按而數推也。取其要穴,先行九陽之數,得氣隨吹按添,就隨吸抽提,其實在乎動搖出內呼吸同法。以動搖出內呼吸相兼併施,故曰同法。謹按生成息數足效也,此治癱瘓半身不遂之疾。
調氣法
白話文:
針刺入穴位後,實際針灸時按九陽的數目,氣息到了慢慢轉換。將針提按,或進或退,使氣息隨針到達病處,扶著針直刺,重複向下壓,使陽氣回還而陰氣倒轉。又說:抽添就是提按出納的樣子。抽出,就是拔出並且數次拔出。添加,就是按壓並且數次推動。選擇主要的穴位,先用九陽的數目,當氣息到了之後,一邊吹氣一邊按壓添加,然後隨著吸氣而將針抽出提拔,實際上在於動搖出內呼吸的運用方法相同。用動搖出內呼吸方法合併共同施用,所以說運用方法相同。謹慎地按照收藏息數充沛的方法,這是治療半身不遂的疾病。
下針至地,復出於人。欲氣上行,將針右拈;欲氣下行,將針左拈。欲補先呼而吸,欲瀉先吸後呼。氣不至者,以手循攝,以爪切掐,以針搖動進退搓拈,直待氣至。以龍虎升騰之法,按之在前,使氣在後,按之在後,使氣在前,運氣走至病所。再用納氣之法,扶針直插,復向下納,使氣不回。
若關節阻滯,氣不過者,以龍虎龜鳳四法,通經接氣,驅而運之,然後用循攝爪切,無不應矣。
進氣法
白話文:
將針灸針刺入身體,再取出來。想要氣往上走,就將針向右轉;想要氣往下走,就將針向左轉。想要補氣,先呼氣再吸氣;想要瀉氣,先吸氣再呼氣。氣達不到,就用手沿著經絡循行,用指甲掐,用針搖動進退搓轉,一直等到氣到了為止。用龍虎相交的升騰之法,前按後拉,讓氣跟隨在後面,後按前推,讓氣跟隨在前面,運行氣到達病所。再用納氣之法,扶著針直刺,再向下納,讓氣不迴流。
針入天部,行九陽之數,氣至速臥倒針。候其氣行,令病人吸氣五七口,其針氣上行。此乃進氣之法,可治肘臂腰腳身疼。亦可龍虎交戰走注之病,左拈九,右拈六,是亦住痛之針。
納氣法
白話文:
針灸治療的時候,先將針刺入頭部,並順著頭頂的陽經走行九針。這時病人才會很快睡著,這時再將針取下。等待體內氣血運行至疼痛的部位,讓病人吸氣吐氣五到七次,這樣針刺之氣就會隨著氣血運行而上升。這種進氣的治療方法,可以治療肘、臂、腰、腳、身上的疼痛。也可以治療那些龍虎交戰、疼痛遊走不定的疾病,左邊針灸九次,右邊針灸六次,這也是一種止痛的針灸方法。
下針之時,先行進退之數,得氣便臥倒針。候氣前行,催運到於病所,便立起針,復向下納,使氣不出。又云:下針之後,如真氣至,針下微微沉緊,如魚吞餌之狀。兩手持針,徐徐按倒,令針尖向病,使氣上行至病所,扶針直插,復向下納,使氣上行不回也。
留氣法
白話文:
針灸時,先按前進與後退的次數,一有感覺便旋轉針柄,讓針靜止不要動。等到得氣後,引導氣繼續前進,送達病患處後,便拔出針,再往下扎進,讓氣不流出體外。書上又說:針灸後若真氣到達,針下會微微地沉緊,就像魚兒吞餌那樣。雙手持針,慢慢按壓針柄,讓針尖朝向病患處,使氣上升到達病患處,扶著針直直插入,再往下扎進,讓氣往上運行後不迴流。
用針之時,先進七分之中,行純陽之數。若得氣,便深入,伸提之,卻退至原處。又得氣,依前法,可治痃癖癥瘕之病。
白話文:
當針灸的時候,先把針刺入皮肉七分之一,做到純陽之數。如果針灸到有氣感時,便可再把針刺入一點,再將針向外提拉,再退至原來的位置。如果再次有氣感,就依前面的方法,就可以治療痃癖、癥瘕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