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針秘傳》~ 七、奇經八脈孔穴圖說及歌括 (3)
七、奇經八脈孔穴圖說及歌括 (3)
1. (十七)帶脈穴圖
臨泣:二穴足少陽經穴少陽所注為腧主四肢頭項耳目齒咽諸病與外關主客相應凡治必先取臨泣而刺之
白話文:
臨泣:這兩個穴位屬於足少陽膽經,是少陽經氣注入的地方。主要治療四肢、頭部、頸項、耳朵、眼睛、牙齒和咽喉等部位的疾病。在治療時,通常會先針刺臨泣穴,與外關穴配合使用。
2. (十八)帶脈穴歌
帶起少陽帶脈穴,繞行五樞維道間,京門之下居髎上,周迴季脅束帶然。
帶脈穴分寸歌
帶脈部分足少陽,季脅寸八是其鄉,由帶三寸五樞穴,過章五三維道當。
白話文:
帶起少陽的帶脈穴,繞行於五樞和維道之間,在京門下方、居髎上方的位置,環繞著季脅就像束上了一條帶子一樣。
帶脈穴的位置歌訣
帶脈屬於足少陽膽經,從季脅往下量一寸八分就是它的位置,從帶脈再往下三寸是五樞穴,而從章門往外量五寸三分則是維道穴。
帶脈穴在季脅下一寸八分,從帶脈穴下三寸即五樞穴也。從五樞下行,過肝經之章門穴下五寸三分,即維道穴也。
考正帶脈穴道
白話文:
帶脈穴在季肋的下面一寸八分,從帶脈穴往下三寸就是五樞穴。從五樞穴往下走,經過肝經的章門穴再往下五寸三分,這裡就是維道穴。
帶脈之穴,李時珍謂起於季脅之章門,循帶脈又與足少陽會於五樞、維道,左右凡八穴。張介賓《類經》謂脈氣所發,在季脅下一寸八分,穴名帶脈。又與足少陽會於維道,凡四穴。《金鑑》與《針灸大成》均言帶脈五樞、維道凡六穴。考之《圖經》帶脈、五樞、維道三穴,屬帶脈之會。
白話文:
帶脈穴,李時珍說從中腰的章門穴開始,沿著帶脈巡行,又與足少陽經在五樞穴、維道穴相交會,左右一共有八個穴位。張介賓的《類經》說脈氣發生的位置在中腰下1寸8分,穴位的名稱是帶脈。又與足少陽經在維道穴相交會,總共有四個穴位。《金鑑》和《針灸大成》都說帶脈有五樞、維道,總共有六個穴位。考證《圖經》,帶脈、五樞、維道三個穴位,屬於帶脈的交會經脈。
章門穴,乃脾之募藏之會,非帶脈之會也。時珍穴之四,介賓穴之二,較之《圖經》俱有差失。今遵《圖經》、《金鑑》、《大成》穴屬,而縷繪之,以質後之賢者。
白話文:
章門穴是脾募之會穴,而不是帶脈之會穴。時珍在穴位四邊取穴,介賓在穴位二旁取穴,這與《圖經》的解說都有差異。如今遵從《圖經》、《金鑑》、《大成》的穴位歸屬,並繪製詳細的圖,以求教於後世賢者。